康棵飚
(寧波大學 科學技術學院,浙江 慈溪 315300)
安全教育是高校育人的生命線,關系到高校自身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疫情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針對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國家安全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高校在邁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如何培養(yǎng)造就大批德才兼?zhèn)涞母邔哟稳瞬攀切聲r代高等教育所面臨的首要問題。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校之本[1],近年來學界大量研究深化了對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理論認識[2],但從安全教育視角下對立德樹人理論內涵和實踐指引方面缺乏系統研究。安全是個人、高校、社會和國家發(fā)展的基石,立德樹人背景下迫切需要針對大學生安全教育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詮釋了高?!盀檎l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這一問題。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求我們在“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上要旗幟鮮明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1]。因此,安全教育不應拘泥于傳統安全,要時刻關注新挑戰(zhàn),以是否有利于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來界定安全教育的內涵和外延。
立德與樹人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立德是前提,是樹人的價值導航,偏離了“德”,所“樹”的人不是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暗隆痹谌说娜姘l(fā)展中處于首要地位,這里的“德”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道德教育,而是個人、社會、國家的“大德”。因此,安全教育要從個人的安全、社會的安全、國家的安全出發(fā),形成系統理論,提升大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指導高校安全文化的建設。系統的安全文化以實現中華名族偉大復興為目標,進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更多人享受時代發(fā)展帶來的紅利。
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是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途徑[3],只有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安全教育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才能與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目標達成一致。因此,要全面統籌安全教育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一體化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安全教育工作體系,推動安全教育工作體系融入貫通學科、教學、管理體系,從而全面提升具有安全觀的人才培養(yǎng)能力。
長久以來,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存在“重管理、輕教育”現象,安全教育仍未納入到大學教育的常態(tài)化內容之中。雖然近年來高校安全事故頻見于媒體,如2018 年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安全事故、2014 年復旦大學研究生投毒室友致其死亡案件等,但是安全教育的前提性地位體現得不夠充分。在學校層面一般會有統籌學校安全工作的辦公室,通常設立在保衛(wèi)處,相關院系和部門也有專門的對接人員,但缺乏健全的組織和充足的人員負責指導和開展本級安全教育工作。
我國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是科層式管理體制,安全教育職責和職能劃分還存在權責不明現象。一方面,安全教育職能部門各自為政,如保衛(wèi)處組織安全教育專家講座,團委落實學生實踐演練,受教育的群體可能不一致,還沒有形成目標一致、相互補充、同向發(fā)力的協同聯動機制。另一方面,安全教育職能部門之間沒有進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容易產生“信息孤島”現象[2],甚至因主體責任不明而出現工作推諉現象。職能部門缺乏有效的統一指揮和協調,這樣造成關鍵環(huán)節(jié)缺乏聚焦,工作流轉效率低下。
現有的高校安全教育制度主要是內部安全制度,如隱患排查制度、活動報批制度等,和立德樹人工作要求融入內化到安全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還有一定距離。特別是新形勢下安全教育制度要有拓展和外延,傳統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等已不能適應新時代安全教育要求。當前缺乏系統分析立德樹人工作的關鍵落實點,基層相關實施主體的行動準則不完善,不同責任主體存在資源配置和激勵保障方面多重差異,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安全教育還未納入制度化軌道,造成安全教育責任不明晰。
安全教育手段主要分為課堂型、宣傳型和實踐型,要求做到理論講授與實踐操作并重[4]。在當今信息時代,很多高校要求學生完成網絡平臺上的安全教育課程或者視頻的學習,線下由輔導員和保衛(wèi)處教師擔任任課老師,以課堂講授、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安全教育。從實際效果看,部分學生不重視網絡課程的學習,流于形式,對網絡課程的習題也是通過互聯網查找答案完成。線下授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授課教師專業(yè)化程度不高、教學內容單一、手段落后僵化、缺乏持續(xù)創(chuàng)新和改進機制。
安全教育考核評價的主體是高校,教育行政部門和公安部門負責指導,以年度發(fā)生的各類安全事故等級和數量為評價指標,從大學生“樹人”成長周期來看,評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是否具有較高的安全素養(yǎng),在家庭和社會中能否傳遞正確的安全價值觀,這些要素在當前的評價體系中均較少涉及。評價手段的單一使得高校部分職能部門存在著“走過場”“修修補補”式的安全教育,對學生“趕鴨子上架”式的安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安全教育要充分體現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內在要求,學校層面需要將安全教育提升到戰(zhàn)略高度,加強頂層設計,以系統思維明確安全教育目標方向,圍繞“整體理念”厘清系統中的結構關系、功能關系,實現局部與整體的協調運行。將安全教育融入內化到教學的全過程,明確工作分工,落實責任單位,站在全局高度進行科學決策,積極培育具有正確安全觀和安全素養(yǎng)的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教育事業(yè),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因此,構建安全教育的新格局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社會和家庭的積極參與有助于建立多主體聯動培育機制。社會和家庭育人資源將成為學校安全教育的有益補充。
安全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于授課教師、教學課程和大學生受眾。教師在立德樹人工作中具有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建設一支高素質安全教育專業(yè)化教師隊伍,要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作為目標,把育人和師德師風規(guī)范作為評價教師素質的第一標準。教學課程在人才培養(yǎng)中處于核心地位,要深入挖掘社會熱點問題,收集豐富的教學案例,編寫安全教育教材,打造安全教育精品課程,以此完成一系列教研教改。對于大學生受眾,要因材施教,在不同的學習時段分別開展不同類別安全教育,比如剛入學時要以基本的人身安全、出行安全等為教學內容,對于準畢業(yè)生面臨的就業(yè)壓力,要開展心理安全和珍愛生命方面的教育。
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高校內涵式發(fā)展的制度保障。當前在學生管理、大型活動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已經設立一系列全面、系統的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實現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以及科學化。安全教育制度目前仍未納入制度化管理,強化安全教育制度化管理,首先需要堅持關注大學生在學全過程,讓廣大學生在不同年級、不同階段均能獲得合適內容安全教育。其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要聚焦學生的反饋和教育效果,形成對教學內容和教育形式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制度。最后,深化安全教育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把安全教育“軟指標”變成各項工作的“硬指標”,形成高度重視安全教育工作的導向。
教育手段的創(chuàng)新有助于擴大安全教育的受眾面,進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安全教育當前的教育手段單一,其核心難題在于復現安全事故的難度大、成本高。沒有好的實踐環(huán)境很難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熱情。當前互聯網信息技術發(fā)展迅猛,基于虛擬現實的安全實驗是其中一個可行的技術路徑,比如模擬火災等安全事故,這樣能構建逼真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的專注和共鳴,對安全事故造成的嚴重后果有直觀的認識。當然,這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和場地投入,對教學的硬件設施要求較高。國內高校在此方面探索出成果案例,可進一步輻射和推廣,高校安全教育可以轉化為全民安全教育。
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是開展安全教育工作的“指揮棒”,安全教育評價要和立德樹人工作的內涵結合起來,堅持以學生的安全素養(yǎng)和能力素質為考核標準。評價的主體以高校為主是不夠的,要積極構建學校、學生、家庭、社會等多元主體參與的評價體系,賦予合適的權重。為了更加凸顯客觀性,專業(yè)的第三方評價機構亦可引入進來。要避免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發(fā)生,給予一線安全教育教師和單位足夠的績效獎勵,提升教師參與的積極性,提高評價的效果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