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閩東紅色文化育人的實踐探索

2021-12-31 09:19雷永漢游國斌
關鍵詞:閩東紅色價值觀

雷永漢 游國斌

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高度重視文化的育人功能,他指出:“要潤物細無聲,運用各類文化形式,生動具體地表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高質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訴人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盵1]強調運用生動形象的文化形式和文化載體來感化人、教育人,從而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覺悟。他還指出:“要化解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各種矛盾,必須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勵作用,發(fā)揮先進文化的凝聚、潤滑、整合作用?!盵2]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從不同角度深刻闡明了紅色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3]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加強新時代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寧德俗稱閩東,是福建省重要的革命老區(qū),也是習近平早期工作過的地方,積淀了極為豐富的紅色文化。在新時代,地方高校應充分發(fā)揮閩東紅色文化的載體作用,將紅色文化融入育人過程,構建和培育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認同、踐行,進而使其成為規(guī)范大學生日常行為、引領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動力。

一、閩東紅色文化的價值蘊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的場合論述紅色文化若干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闡明了紅色文化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xiàn),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質的集中體現(xiàn),揭示了紅色文化的本真要義。

在福建閩東,地方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雖建立較晚,但發(fā)展十分迅猛。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閩東是黨在南方開辟的最后一塊革命根據(jù)地。閩東革命根據(jù)地也是中央紅軍長征前全國八大主要革命根據(jù)地之一。1934 年春,全國各地革命斗爭處于低潮,閩東的革命斗爭卻異軍突起,成立閩東蘇維埃政府,國民黨政府不得不調集大量兵力進攻閩東蘇區(qū),從而使得閩東的革命斗爭客觀上策應、支援了包括中央紅軍長征等在內的全國其他地區(qū)革命斗爭的開展,為全國革命斗爭的堅持與開展作出了獨特的貢獻。之所以能如此,得益于中共閩東黨組織高度自覺服從服務于中國革命斗爭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擔當,得益于革命斗爭中彰顯出的巨大勇氣和無畏精神,得益于從實際出發(fā)開展斗爭的務實態(tài)度和堅定立場,這些特征,也是閩東紅色文化的顯著思想內涵。[4]

新中國成立后,葉飛在談起閩東革命斗爭時反復強調,它的特點之一就是“土”,也就是說,閩東黨組織是土生土長的。他總結說,當年閩東的黨政軍干部大多是本地人,外地干部只有從福州派來的2-3 個。本地干部雖然水平不高,但有一個好處就是和群眾的聯(lián)系很密切,這是閩東黨組織的特點。深深扎根群眾的這一特點,使得閩東黨組織不僅對當?shù)氐膶嶋H情況很了解,而且隨時隨地都能聽取群眾的意見,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因而也就善于從實際出發(fā)考慮問題,善于從群眾的需要出發(fā)考慮問題。正因為閩東黨組織始終善于并勇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從閩東的實際出發(fā)開展斗爭,才為閩東革命斗爭,為處于低潮時期的全國革命斗爭作出獨特貢獻,打下又一個堅實的基礎。

閩東紅色文化是黨領導閩東人民群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各種精神及其物質載體的總和,包括革命戰(zhàn)爭時期鄧子恢、陶鑄、葉飛、曾志、范式人等率領閩東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所蘊育出的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厚重的紅色遺產;包括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閩東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的先進文化;還包括改革開放以來,習近平在寧德工作期間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如:心系群眾的愛民情懷、擺脫貧困的主政方略、弱鳥先飛的奮進意識、滴水穿石的堅韌意志、四下基層的優(yōu)良作風、持之不懈的追夢精神、抓鐵有痕的反腐決心、從嚴抓實的黨建思想、唯物辯證的思維方式,等等。這些都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脈相承。[5]通過梳理紅色文化,可以發(fā)現(xiàn),紅色文化蘊含著三個層次的價值意蘊:一是國家建設層面,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以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民族復興為政治價值追求目標;二是社會建設層面,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價值理想;三是個人層面,秉承愛國奉獻、愛崗敬業(yè)的個人道德規(guī)范。這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一脈相承的價值理念和精神內涵,是一致的。[6]

作為一種優(yōu)質教育資源,閩東紅色文化具有獨特的弘揚革命傳統(tǒng)、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提高黨性修養(yǎng)等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新時代的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秉承“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努力引導青年學生,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接受和踐行。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育,本質上也是革命傳統(tǒng)文化認同教育。作為教育者要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認同紅色文化,逐漸形成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最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以制。因此,要充分利用閩東紅色文化的這一載體資源,因地制宜,在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其育人功能。

二、閩東紅色文化育人面臨的困境

紅色文化作為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質資源,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囿于多重因素的制約,運用閩東紅色文化育人也面臨著一些困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紅色文化育人的效果。

(一)理解困境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思想活躍,但對閩東紅色文化的學習不系統(tǒng),對其價值蘊意的理解不全面。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有關地方黨史革命史教育、閩東精神教育的內容不夠多,雖然有開展學習《擺脫貧困》等系列活動,但尚未出版相應的校本教材,教學未形成體系,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未能充分發(fā)揮,閩東紅色文化精神內涵未講透,部分學生未能深入理解,閩東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有待提升。此外,學生接觸的信息比較單一,目前能夠利用的只限于紀念館、展陳館的實物和資料,全區(qū)的閩東紅色文化網(wǎng)絡共享機制尚未形成。當代大學生是伴隨互聯(lián)網(wǎng)成長的一代,網(wǎng)絡已經(jīng)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如果紅色文化不融入網(wǎng)絡和新媒體,就難以吸引學生的關注,更難以使學生去理解、感悟紅色文化的魅力了。

(二)認同困境

價值觀認同是指大眾的傾向性共識與認可,也即民眾的價值認可與接受。[7]閩東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本質特征與價值立場上具有一致性。目前,利用閩東紅色文化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要是通過舉辦專家講座,結合重大歷史紀念日組織參觀紀念館、展陳館以及烈士陵園、革命遺址等傳統(tǒng)形式,對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挖掘不深,特色亮點未能凸顯,教育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引領性,對學生在意志、品質、情感方面的要求和引導不夠。這樣,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就體現(xiàn)不出來,不能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也就無法達到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內化為學生思想和行為的目的。如果大學生對紅色文化似懂非懂,無法形成認知認同,那也就無法實現(xiàn)文化認同和價值認同。

(三)踐行困境

閩東紅色文化本身具有天然的育人功能,只有通過實踐,讓豐富的精神資源和物質載體得到充分的展示,才能被青年學生所了解、所熟知,最終實現(xiàn)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融相通,達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迄今為止,高校在對大學生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xiàn)象。利用地方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開展實踐教學,尚未形成常規(guī)化和制度化。即使組織學生到實地參觀學習,也往往走馬觀花、流于形式,針對性不強,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對閩東紅色文化有直接的感官認知,但對閩東紅色文化豐富的內涵、閩東精神的實質等缺乏深刻的理性思維認知。這樣,實踐活動的教育功能就未充分體現(xiàn)出來。

三、閩東紅色文化育人的路徑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紅色文化的德育價值和導向作用,為紅色文化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同時,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紅色文化傳承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8]紅色文化教育作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要始終貫穿于高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一)以閩東紅色文化匯聚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能量

大學教育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教育,更應該是精神培養(yǎng)和塑造。紅色文化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是黨團結人民、鼓舞信心和戰(zhàn)勝敵人的重要文化力量,凝聚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精華。在新時代,紅色文化則是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文化資源?,F(xiàn)如今,00 后大學生正逐漸成為大學生主體,大學期間正是他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伴隨互聯(lián)網(wǎng)成長的一代,他們接受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呈現(xiàn)于網(wǎng)絡平臺,一些消極、庸俗、墮落的觀念在網(wǎng)絡空間有所滋長,有些社會不良現(xiàn)象也被別有用心的人無限放大,青年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容易受多元價值觀的沖擊,一些青年學生價值觀呈現(xiàn)個體化、功利化、矛盾化等多元特點,出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淡化的苗頭。這就要求教育者遵循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對大學生開展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時,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尤其是融入閩東紅色文化元素,以其內蘊的正能量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充分激發(fā)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生動力。

(二)以閩東紅色文化加深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要將閩東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課,實現(xiàn)全課程育人。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渠道,講好閩東紅色故事,對閩東紅色文化內涵意蘊進行凝練。要尋找切入點,將閩東紅色文化精神內涵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實現(xiàn)“地氣”與“仙氣”的理論上的對接,既發(fā)揮閩東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又增強青年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理解,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和精神認同。課堂主渠道具有全面性教育、主動性教育特征,是理論教學的最佳平臺。因此,要將閩東紅色文化滲透到思政課課堂教學中,做到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開設閩東紅色文化公共選修課,開展專題教學,逐步深化紅色文化教學內容,提升理論品位和教育影響力。通過課堂教學,闡明紅色文化承載著閩東人民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讓學生認識閩東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鮮明的地域特征。比如,閩東是紅旗不倒的著名革命老區(qū)、濱海蘇區(qū),是鄧子恢、陶鑄、粟裕、葉飛、曾志、范式人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zhàn)斗過的地方,有著充滿忠勇精神的畬族革命英雄群體,有黨領導的新型革命群眾武裝組織――紅帶會,有黨創(chuàng)建的最早的海上紅軍游擊武裝,是新四軍北上抗日的重要基地,閩東革命英烈的事跡驚天地、泣鬼神,等等。[9]通過歷史故事和鮮活事例,進一步傳播“閩東之光”,傳承紅色基因。

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把習近平在寧德工作期間帶領閩東人民久久為功、擺脫貧困所形成的“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融入到專題教學中。同時,采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現(xiàn)場實踐教學,赴壽寧縣下黨鄉(xiāng)、重走習近平當年“四下基層”走過的黨群連心路等,讓青年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體驗感悟領袖的精神風范,自覺踐行使命擔當。通過講好習近平在寧德的故事,引導青年學生進一步鞏固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堅定“四個自信”,立志成才報國。

(三)以閩東紅色文化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從當代大學生的思維習慣、行為方式、審美情趣的實際出發(fā),對閩東紅色文化開展多角度、生活化的宣傳,可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展現(xiàn)得更為淋漓盡致,從而做到有的放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構筑多維的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教育平臺,營造閩東紅色文化教育的文化氛圍。校園課外活動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渠道,具有主體性、實踐性、廣泛性、綜合性和開放性的特征。通過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課外活動,能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具體操作層面,有專題講座、文藝表演、圖書展覽、研討會、先進事跡報告會等。要充分發(fā)揮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社、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讀書社等學生社團的作用,同時指導學生組織紅色文化傳播協(xié)會等相關社團,定期開展系列主題活動。例如每年新生入學教育周,邀請閩東黨史專家,組織開展以紅色文化進校園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講座。采用班班有歌聲紅歌比賽、閩東精神演講比賽、十佳紅色團支部建設匯報演出等形式,讓學生感受閩東紅色精神。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實現(xiàn)紅色文化與大學生學習生活有機融合,潤物細無聲地促進大學生產生情感體驗、情感認同,進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通過挖掘具有閩東特色和時代烙印的紅色文化實物進行復制、展示,如建筑、壁畫、雕塑等,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和認同。

同時,要將閩東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十大”育人體系,實現(xiàn)全方位育人。高校要發(fā)揮教學科研平臺和校內紅色場館的作用,依托省級閩東紅色文化教育中心、畬族文化教育中心、校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閩東文化研究中心、畬族文化研究所等,通過舉辦紅館志愿者講解員大賽、紅色經(jīng)典詩文朗誦大賽、擺脫貧困讀書分享活動、畢業(yè)生離校前廉政文化教育等等,在學生中有效傳播“閩東之光”紅色文化。閩東紅色文化教育中心展示館,作為寧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發(fā)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吸引校內外觀眾參觀學習,傳播“閩東之光”,擴大社會的影響。通過發(fā)揮各類平臺的育人作用,將閩東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讓學生在親身參與和體驗中樹立理想信念,進一步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以閩東紅色文化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強調:“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10]要積極引導青年學生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影響個人價值選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在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閩東紅色文化,積極探尋將紅色文化有效融入育人過程的新路徑,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落微之處,從而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吸引力、滲透力、感染力。

第一,組織形式多樣的閩東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積極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專業(yè)特色,開展形式不一、各具特色的閩東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如:開展三支一扶服務活動,環(huán)保實踐隊定期深入革命老區(qū)開展垃圾分類、母親河保護實踐活動;開展服務革命老區(qū),家電維修三下鄉(xiāng)活動;組織開展踏著閩東獨立師的足跡重走紅軍路,感悟“三進下黨”重走“黨群連心路”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特定的紀念日,組織學生參觀革命遺址、紀念館、烈士陵園等;在每年寒暑假,結合社會實踐開展紅色歷史社會調研、體驗革命生活等,進一步強化實踐效果。加強紅色教育實踐教學基地、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建立實踐基地數(shù)據(jù)庫,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教育。成立相應的紅色學生社團組織,例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理論”,成立閩東之光·綠色生態(tài)文明讀書社,讓學生了解習近平在寧德工作期間的生動實踐,深刻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內涵。讀書社實施寧德母親河霍童溪保護行動,定期組織開展環(huán)保宣傳活動,結合專業(yè)知識每月定期開展水質、土壤及污染物等監(jiān)測,形成專業(yè)調研報告。上述實踐活動既使學生鍛煉了能力,增長了才干,又能真真切切地汲取正能量,從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二,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優(yōu)勢開展閩東紅色文化傳播教育。自媒體作為當代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平臺。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自媒體平臺,建設網(wǎng)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陣地,開辟網(wǎng)絡教育第二課堂。從現(xiàn)狀看,閩東紅色文化網(wǎng)絡化的開發(fā)已迫在眉睫。通過調查了解,閩東各大紅色場館、紅色基地都有自己的音頻、視頻圖像資料,但沒有共享的網(wǎng)絡平臺,閩東紅色文化的網(wǎng)絡教育尚未形成合力。這個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梢越梃b有關經(jīng)驗,以網(wǎng)絡、互聯(lián)網(wǎng)+紅色文化、互聯(lián)網(wǎng)+黨建等為載體,創(chuàng)建閩東紅色文化APP,建立閩東紅色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網(wǎng)。網(wǎng)站建設,應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具有情景可模仿、可實現(xiàn),可體驗等功能,這樣才能有效激起青年學生的思想情感共鳴,充分調動受他們傳承紅色傳統(tǒng)的主觀能動性。

第三,建立一系列穩(wěn)定的閩東紅色文化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目前,閩東高校已建立了若干省級或校級的校外紅色實踐教育基地,但由于距離、交通、時間、經(jīng)費等原因,尤其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有些基地掛牌后,是否組織學生參觀學習特別是持續(xù)性、常態(tài)性地參觀學習,就無從談起了。作為地方高校,應加強與地方黨史、文化等部門的聯(lián)系與合作,建立和設置穩(wěn)定的、可持續(xù)的、常態(tài)性的紅色文化教育教學實踐基地。高??梢园l(fā)揮師資優(yōu)勢,定期組織黨史和紅色文化研究專家、思政課教師全程參與指導學生實踐活動,通過現(xiàn)場講述紅色歷史、傳播英雄事跡,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閩東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從中汲取精神滋養(yǎng),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盈學生的心靈,從而實現(xiàn)紅色文化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綜上,紅色文化是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載體。閩東紅色文化內涵豐富、地域特征明顯,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質資源。在新時代,地方高校應注重將閩東紅色文化融入育人過程,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探尋育人路徑,強化價值引領,助力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注釋: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第164、165、480 頁。

[2]習近平:《之江新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149 頁。

[3]習近平:《貫徹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人民日報》2014 年12 月16 日。

[4]寧德市委黨史方志室舉辦“黨史方志講堂”活動,http://www.ndfzw.com/gzdt/2019-07-03/7135.html.

[5] 趙公弼、陳丹丹:《“心系群眾”的愛民情懷——習近平早期思想的精神內核》,《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 年第2 期。

[6] 楊建輝:《試論紅色文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途徑》,《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 年第11 期。

[7]王宗禮:《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19/12/04/017306272.shtml.

[8]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人民日報》2016 年12 月9 日。

[9]游國斌、黃德焱:《閩東紅色的鮮明地域特征》,《福建黨史月刊》2021 年第2 期。

[10]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人民日報》2019 年3月19 日。

猜你喜歡
閩東紅色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紅色是什么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圖說我們的價值觀(三德)
閩東才女潘玉珂往事
紅色在哪里?
傳統(tǒng)木帆船閩東“復活”
閩東古法制糖“老樹發(fā)新芽”
追憶紅色浪漫
知名企業(yè)的價值觀
青州市| 枝江市| 安龙县| 五峰| 葵青区| 惠东县| 潮州市| 土默特左旗| 滨海县| 册亨县| 枣阳市| 德清县| 祁门县| 芦山县| 米脂县| 贵阳市| 那曲县| 城口县| 怀集县| 翁源县| 西林县| 淮南市| 教育| 乌恰县| 沅江市| 星子县| 清原| 谷城县| 吴桥县| 东兴市| 宁城县| 从化市| 尚义县| 岫岩| 宜城市| 沧源| 阿尔山市| 阳春市| 三原县| 冕宁县| 昭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