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苗苗 高飛 李安利 閆燕妮
摘要:目的:探討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機械通氣治療中的效果及對心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2019年4月~2021年1月西安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由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進行護理。評價兩組搶救效果及心肺功能變化。結(jié)果:觀察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肺動脈壓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機械通氣期間由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展開護理干預(yù)可進一步保證搶救效果,促進心肺功能改善。
關(guān)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心肺功能
機械通氣是臨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手段,可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癥狀,糾正缺氧,減輕呼吸肌疲勞,但患者病情危重,對護理工作的效率及質(zhì)量提出極高要求[1]。本研究旨在探討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yīng)用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4月~2021年1月西安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0~78歲,平均(57.42±3.52)歲。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0~79歲,平均(57.39±3.5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yù)。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建立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開展護理干預(yù)。(1)小組建立:由ICU病房工作至少5年且經(jīng)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并由呼吸內(nèi)科人員展開專項培訓,確保小組成員充分掌握機械通氣護理等能力。(2)質(zhì)控職責:由護士長擔任組長,明確小組成員的工作職責,制定護理標準及質(zhì)控標準,并定期組織會議,針對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小組成員根據(jù)各自工作職責及患者個性化特征制定護理流程,如口腔護理、呼吸道護理、機械通氣護理等。(3)護理措施:密切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定時進行口腔護理,妥善固定氣管插管導管,及時清理口腔內(nèi)分泌物,清潔口腔周圍皮膚并保持干燥,防止固定膠布脫落;協(xié)助患者定時更換體位,保持舒適度,預(yù)防誤吸;鼓勵患者盡早開始活動鍛煉;耐心與患者溝通交流,評估患者心理特點,列舉治療成功的病例,激發(fā)患者的治療信心。
1.3 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搶救效果:意識恢復(fù),心率、血壓、動脈血氣等指標狀態(tài)良好為搶救成功。測定兩組心肺功能指標,包括肺動脈壓與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 兩組搶救效果比較
觀察組搶救成功38例,搶救成功率為95.00%;對照組搶救成功30例,搶救成功率為75.00%。觀察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心肺功能指標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肺動脈壓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長,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加重癥狀,導致低氧血癥、心肺功能減退,引發(fā)呼吸衰竭,增加病死率。機械通氣可起到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但為保證搶救效果,可通過組建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展開護理。小組成員全面掌握護理能力,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并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合理分工,可提高護理效率,且保證護理操作更加合理規(guī)范,提高護理效果。另外,由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實施護理干預(yù)能夠跟蹤護理,明確護理問題并進行改進。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肺動脈壓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應(yīng)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機械通氣治療中,利于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提高搶救效果,護理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周嬈嬈,鞏曉娜,李欽浩.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機械通氣中的應(yīng)用價值分析[J].西部中醫(yī)藥,2018,31(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