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鳳蘭
(遼寧工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英語寫作課程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1]92中規(guī)定的英語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也是培養(yǎng)和體現學生綜合能力的課程之一。
近年來,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與研究在國內引起高度重視。國內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量具研究[2-4]和英語專業(yè)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研究[5-6]兩個方面。隨著國家“雙一流”建設的提出和推進,以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思辨能力培養(yǎng)成為外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目標和衡量人才質量的標準之一。英語寫作課從寫前構思、主題闡述、范文評析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都與學生思辨能力訓練及培養(yǎng)密切相關。因此,以思辨能力為導向,精心設計英語寫作課程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西方普遍使用critical thinking,國內學者翻譯為“批判性思維”或“思辨能力”,這一概念源于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2 500 多年前蘇格拉底時代?,F代思辨能力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杜威。20 世紀80 年代早期,西方尤其是美國開始越來越重視對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和研究。進入21 世紀,思辨能力受到國外高校的普遍重視。思辨能力被看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如英美、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香港等都把思辨能力列為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7]2。
《國標》[1]95將思辨能力定義為:“勤學好問,相信理性,尊重事實,謹慎判斷,公正評價,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能對證據、概念、方法、標準、背景等要素進行闡述、分析、評價、推理與解釋;能自覺反思和調節(jié)自己的思維過程。”哲學、心理學及教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思辨能力做過界定。概括而言,思辨是指通過一定的標準評價思維、改善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它包括思維技能和思維精神兩個方面[7]15,思維精神也被稱為思辨情感或思辨傾向[8],本文使用思辨傾向。
思維技能又分為一般性思維技能和特定性思維技能。一般性思維技能指分類、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及抽象等。根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和分析,特殊性技能可概括為:抓住中心思想和議題;判斷證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判斷推理的質量和邏輯性;覺察出已經說明或者未說明的假設、立場、觀點等;在更大的背景中進行檢驗;對事物的價值和意義進行評價;預測可能的后果等。
思維傾向是指有意識地進行評判的心理、意愿及傾向。具體可概括為:好奇(好疑、好問、好學)、開放(容忍、尊重不同意見,樂于修正自己不恰當的觀點)、獨立(有主見、善于獨立思考)、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不迷信權威且敢于挑戰(zhàn)權威)、樂于思考、尊重他人。
由此可見,思辨能力是一個內涵相當豐富的概念,而且許多相關研究與教學實踐表明,思辨能力受學習者個人及外部諸多因素影響,而且是可以通過訓練、培養(yǎng)而提高的。
了解影響思辨能力的因素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認清和理解思辨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我們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fā)揮影響思辨能力的積極因素,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不同形式的任務類型、不同的教學方法等進行寫作訓練,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作為獨立的個體,學習者的情感因素、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學習風格、性格傾向等都構成思辨能力的內在影響因素。簡要說明如下:
第一,情感因素(affective factors)。學習者的情感因素通常分為兩大類:學習者個人情感因素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情感因素。學習者個人情感因素包括興趣(interest)、態(tài)度(attitude)、動機(motivation)、焦慮(anxiety)、自尊(self-exteem)、抑制(inhibition)等;學習者與教師間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empathy)、互動(interaction)等??梢哉f情感因素對寫作思辨能力的影響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情感因素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是經過專家學者多年研究得到證實和普遍認可的。積極的情感有利于學習者發(fā)揮和發(fā)掘自身的潛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并完成學習任務;而消極的情感則阻礙學習者發(fā)揮和發(fā)掘自身潛能。
寫作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趣味性、內容的難易程度,任務的類型、難易程度,教師教學方法,如提問形式、對學生問題的回饋等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感,學生的情感如課堂焦慮、考試焦慮、學習動機、態(tài)度、自尊、抑制等都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及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fā)揮密切相關。
第二,語言水平與認知能力。研究表明,學習者的語言水平會影響其思辨能力。根據認知負荷理論[9],人的工作記憶容量是有限的,通常只能存儲和加工一定量的信息。研究表明,英語水平低的學生在用英語完成思辨能力相關的任務時,需要消耗更多的認知資源,加重認知負載,甚至產生認知超載,因為學生需要用有限的工作記憶去處理語言問題[7]14。也就是說,與母語相比,學生使用外語完成同一思辨能力任務的難度會增加。他們往往會表達自己能夠用外語表達的思想,而避開自己不能用外語有效表達的思想。因此,語言水平會影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效率,影響其思辨能力的發(fā)揮。認知能力是人類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人們對事物的構成、事物的性能、事物之間關系以及事物發(fā)展基本規(guī)律的把握能力。認知能力通常包括知覺、記憶、注意、思維以及想象等能力。人的認知能力有高低強弱之分。調查發(fā)現,記憶、注意、思維及想象能力強、認知水平高的學生往往能夠較好地完成寫作范文分析、主題闡述等思辨性較強的任務。
第三,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s)?;虬褜W習風格定義為:學習者典型的對周圍環(huán)境感知、互動及反應的認知、情感及心理行為[10]。雖然不同研究者對學習者的學習風格種類有不同的劃分,但二語習得研究領域最引人關注且普遍受到認可的是場依賴(field-dependence)和場獨立性(field independence)兩種類型[11]。
根據霍基[12]的研究,場依賴型學習者在信息加工處理、完成學習任務時更易于受外部環(huán)境及氛圍影響;通常從整體(holistic)角度觀察和分析問題;在表達觀點時較易受他人影響;這類學習者比較善于交際。而場獨立型學習者在信息加工處理、完成學習任務時更傾向于依賴自身;通常以解析(analystic)的方式觀察和分析問題,傾向于從事物或問題的組成部分入手進行分析;在表達觀點時不太容易受他人影響,比較有獨立見解,但這類學習者通常不太善于交際。
大量研究表明,場獨立型學習者在自然語言環(huán)境下學習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而場依賴型學習者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學習效率更好,效果更好。由此推斷,場獨立型學習者更適合于自主學習,而場依賴型學習者更適合于在教師引導下學習。不同形式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這兩類學習者思辨能力的發(fā)揮。
第四,性格傾向(personality)。學習者的性格傾向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早已得到二語習得研究專家和學者及廣大外語教師的普遍認可。影響外語學習的性格傾向主要包括內向性格/外向性格(introversion/extroversion)、歧義容忍度(tolerance of ambiguity)、冒險性(risk-taking)等。
大量研究、觀察及相關問卷表明,具有不同性格傾向的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所采取的學習策略不同,對不同的任務類型及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出的反應不同。比如,性格外向的學生更多地選用情感或形象化學習策略,更敢于冒險,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怕犯錯誤,歧義容忍度相對較高;而性格內向的學生不太喜歡表現自己,不善于冒險,更樂于研究和探索,探討問題時比較謹慎,但這類學生歧義容忍度較低。這些特征決定學生解決問題會選用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學習策略。因此,不同類型的寫作任務和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影響他們思辨能力的表現和發(fā)揮。
影響學習者思辨能力的外部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從教師的教學理念、課堂設計、課堂氛圍及教師自身素質幾個方面簡要分析。
第一,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理念對課程教學起主導作用。傳統(tǒng)的寫作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大多以教師講授寫作知識,學生完成寫作任務為主,忽略了思辨能力培養(yǎng)。枯燥的講與寫無疑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對寫作課的認知、熱情和主觀能動性。以思辨能力為導向的寫作課不僅包括傳授寫作知識和學生寫作實踐兩個方面,而且將思辨精神貫穿于寫作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將語言知識、寫作知識與語言運用、寫作實踐相結合。通過范文賞析,引導學生建構語言知識、語言運用與思辨能力相統(tǒng)一的寫作知識與技能體系。教師心懷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思辨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將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和挖掘學生的潛能、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第二,課堂設計。影響學生思辨能力的課堂設計主要指對寫作教學材料、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及考核評價方式的制定等幾方面。教學材料及教學內容的廣度、深度直接影響學生對寫作課的興趣和情感。過于簡單或缺乏新穎性的寫作材料、內容及任務不能激起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失去興趣;而過難的材料、內容和任務又會引發(fā)學生的焦慮,從而影響其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思辨能力的發(fā)揮。
傳統(tǒng)而單一的教學方式方法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而不斷調整變化且適應不同學習風格、不同性格傾向的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情感,激發(fā)其充分調動學生的思辨積極性,而且。傳統(tǒng)單一的考核方式使學生被動地接受考核,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客觀公正、全面地考查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真實表現和思辨能力。因此,精心的寫作課堂設計能夠將思辨能力訓練與考查貫穿于寫作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取得理想的教與學的效果。
第三,課堂氛圍。課堂氛圍是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潤滑劑,為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提供理想的環(huán)境保障。相關問卷及大量研究與觀察表明,和諧、融洽、開放、包容、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教師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有助于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高效的英語寫作課需要大量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比如,將傳統(tǒng)教師講授知識為主的寫作課堂變?yōu)閷W生小組活動,學生以小組形式在教師引導下總結知識點、制作PPT、講解和演示小組成果。課堂實踐表明,這種形式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教學效果好。同時,教師在對教學內容、對不同水平學生以及對學生學習中所犯錯誤的態(tài)度及容忍度也極大地影響課堂氛圍。無論學生的基礎如何,能力水平如何,教師都應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因高度的責任感和高尚的職業(yè)情操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因材施教,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第四,教師自身素質。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及百科知識積累、專業(yè)能力、教學態(tài)度、教學經驗、教學智慧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寫作課堂氛圍,影響學生對寫作課程的認知。
教師廣博的專業(yè)知識及百科知識、較強的教學能力、豐富的教學經驗、開放包容的教學態(tài)度對學生具有親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對寫作課有積極正確的認知,因而樂于參與,樂于表現,對挖掘思辨潛能,培養(yǎng)思辨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社會對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決定了課堂教學不能局限在單一學科或單一課程范圍內。英語專業(yè)寫作課教師應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很強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及廣博百科知識;不僅熟悉寫作課程的特點;熟悉本專業(yè)的知識體系及知識結構;了解本專業(yè)的研究動態(tài)及學科發(fā)展方向;而且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技術,熟練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拓展和深化教學內容;具備終身學習的特質和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書育人,為學生樹立榜樣。
通過分析影響學生思辨能力的因素,得到的啟示是:在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中,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貫穿于寫作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多維度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如前所述,情感在教學中起重要作用,是課堂氛圍最直接、最集中的體現。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培養(yǎng)積極的思辨情感。民主、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敢于質疑、樂于質疑、樂于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教師要始終把思辨能力培養(yǎng)置于重要位置,積極引導學生,使學生理解并接受思辨能力的內涵,正確認識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意義和重要性,正確認知思辨能力;教師與學生平等溝通交流,消除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權威地位,鼓勵學生不盲從,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教師需了解學生的個性需求和個性差異,熟知學生的性格傾向、學習風格和能力水平,培養(yǎng)良好的思辨情感。并在此基礎上,以思辨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豐富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設計課前課后、課上課下、線上線下寫作任務,制定科學的考核標準,營造良好的思辨氛圍。
一本教材一門課的傳統(tǒng)寫作教學遠遠不能滿足當今寫作教學的需要。尤其是在“一流”課程建設背景下,英語專業(yè)寫作課程應以“一流”課程建設為目標,以“兩性一度”為標準,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網路平臺豐富和拓展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利用多模態(tài)、多媒體、多介質的方式存儲和呈現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使教學內容呈現立體性、垂直性和挑戰(zhàn)性。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針對學生不同語言基礎、不同個性、不同學習風格等因素選擇寫作材料、安排教學內容、設計寫作任務,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符合個性差異的有各種認知難度的教學活動和寫作任務,使學生在語言輸入和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思辨意識,逐漸建構在英語寫作知識與能力方面的認知圖式,并不斷修正和豐富這種認知圖式,形成良好的思辨構架。在面對不同寫作內容、寫作材料與寫作任務時,不僅僅局限于記憶、存儲和吸收這一基礎層面,而是瞄準高階層面,能夠將之前積累的相關知識和經驗同眼前的內容、材料及任務有機結合,并進行恰當地研判、分析、比較、綜合和評價,形成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逐漸掌握思辨技能。
寫作材料不僅要有新鮮感、時代感,而且內容和任務類型都要伴有需要學生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評價等的內容,以此訓練、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因此,以教學內容為依托的寫作教學所關注的不僅僅是語言輸入和寫作知識的學習,而是將語言知識、寫作知識、語言技能及思辨能力有機結合。
教師的教學理念直接影響著課程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理念促使教師積極調整教學方法,采取靈活多樣、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第一,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不僅能以多種方式拓展和豐富教學內容,在時間和空間上為學生提供更多便利,而且也使內向型學生和場獨立型學生擺脫線下面對面教學帶來的約束,令他們感覺更自如,因而更有利于他們獨立思考;同時,線上教學活動也使場依賴型學生避開他人觀點的影響,為他們增加了獨立思考和獨立表達觀點的機會。
第二,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驅動為主,采取探究式、討論式等方式和方法組織線上線下寫作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興趣和積極性,而且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思想的機會。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不追求標準答案,比如在分析范文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提出創(chuàng)意性的解釋;教師對學生的觀點不是簡單地給予“是”或者“不是”,“對”或者“不對”的回饋,而是客觀地加以分析,充分肯定并積極引導、鼓勵和啟發(fā),消除教師的權威地位,積極誘導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在設計寫作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影響學生思辨能力的內外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討論式學習,鼓勵生生互評,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得到思考、評判和發(fā)表見解的機會。教師以平等身份參與討論,不僅能消除學生的情感屏障,更有利于營造高效良好的思辨氛圍,而且能為高效解決問題提供情感和心理保障。
第三,自主學習與合作性學習相結合有利于多角度、全方位激發(fā)學生思辨潛能。自主學習本身就是一種獨立行動、獨立思考、獨立決策活動。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獨立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獨立安排和分配學習時間,自主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及學習方法,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自我評估、自我調控和自我修正。
相關調查、研究和分析表明,自主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能夠喚起其積極的情感思維。合作性學習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溝通與交流的機會,提供彼此間的情感支持,有利于積極的思維情感,而且能夠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解決問題的途徑,為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心理支持,同時還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互相學習、拓展思路的機會。
傳統(tǒng)的寫作課程評價方式主要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形式比較單一,學生很少參與,只能被動地接受評價,因此學生無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得到的反饋既不多又不及時,其學習的主體性、能動性和高層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抑制[13]。寫作課程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對學生的評價應是多方式、多途徑、多角度、全方位的。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將語言知識、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考查有機結合。教師分階段、分層次設定評價方式、評價內容和評價目標,根據不同的寫作文體、寫作素材、任務類型,利用線上線下實時跟蹤,了解學生的思維動態(tài),掌握學生的思維狀況。
在寫作實踐中不僅考查學生的語言知識,更要考查其語言運用能力、布局謀篇能力、主題闡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及時給予反饋。通過學生自評、師生評、生生評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加強師生間和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為學生提供多渠道、多角度的信息反饋,從而為學生自我修正、自我調整和自我評估提供支持和保障。科學、客觀、公正、全方位的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可以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為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提供保障。
思辨能力培養(yǎng)是高校外語類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國家“雙一流”建設中人才培養(yǎng)目標之一,更是衡量外語類畢業(yè)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為英語專業(yè)本科核心課程之一的英語寫作課程應該以思辨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將思辨能力培養(yǎng)貫穿于寫作課程各環(huán)節(jié),并作為長期的主要的內容,在充分考慮影響思辨能力各種因素的基礎上,從思辨氛圍、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fā)、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