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麗
(桐城師范高等??茖W校 桐城派學術研究中心,安徽 桐城 231400)
桐城派巨擘姚鼐(1731-1815)在詩文領域獨樹一幟,建樹頗豐。他主張“夫文者,藝也。道與藝合,天與人一,則為文之至?!盵1]49“夫詩之至善者,文與質備,道與藝合?!盵1]51足見姚鼐力求做到文質方面的雙重構筑。
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講述了君子修養(yǎng)的過程和境界:“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2]“文”是紋飾(“文”是“紋”的初文)、文采,“質”是一個人內在的道德品質、內在修養(yǎng)??鬃诱J為:欲為“君子”,必須把握協(xié)調“文”與“質”的關系。如果缺乏文采(所謂“質勝文”),這個人就會顯得粗野;如果內在道德品質修養(yǎng)不足(所謂“文勝質”),這個人就會顯得虛浮。唯有將“文”與“質”適當配合起來,做到“文質彬彬”,方才稱得上“君子”。
孔子“文質彬彬”理論影響深遠,至今仍是君子儒的參照標準。作為孔孟儒學的堅定信仰者,姚鼐自然受到孔子“文質彬彬”理論的影響,在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內容和形式關系問題上,姚鼐從理論角度將孔子“文質統(tǒng)一”觀予以繼承和發(fā)展。在《復秦小峴書》中,姚鼐指出:“鼐嘗謂天下學問之事,有義理、文章、考證三者之分,異趨而同為不可廢”,[1]104因之明確提出了“義理、考證、文章”兼長相濟論;在《古文辭類纂序目》中,姚鼐指出:“凡文之體類十三,而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盵3]進而提出了“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的為文八字要訣?!傲x理、考證、文章”兼長相濟論和“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的為文八字要訣皆遵循姚鼐“文與質備,道與藝合”的理論主張?!傲x理”與“神理氣味”是“質”,“文章”與“格律聲色”是“文”。
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姚鼐從三個方面進行雙重構筑。
在《答翁學士書》中,姚鼐明言:“夫道有是非,而技有美惡。詩文皆技也,技之精者必近道,故詩文美者命意必善?!盵1]84
如何做到“命意必善”呢?姚鼐提出了“自圣有道,道存乎文”[1]246的文以載道策略。在姚鼐生活的乾嘉時期,文字獄盛行,讀書人出于避禍全身的需要,不問世事,多潛心于訓詁考據。但矢志以“道”規(guī)范自身的姚鼐始終堅定內心的宋學信仰,以經世致用為己任,在文章創(chuàng)作中堅持“文與質備,道與藝合”,力求以君子之風寫君子之文。姚鼐力學古人,在《復汪進士輝祖書》中,他表達了“獨仰慕古人之誼,而竊好其文辭”的心聲[1]89。與杜甫《戲為六絕句》的“不薄今人愛古人”不同,姚鼐直陳,“夫古人之文,豈第文焉而已,明道義、維風俗以昭世者,君子之志;而辭足以盡其志者,君子之文也。達其辭則道以明,昧于文則志以晦。鼐之求此數十年矣?!盵1]89“辭足以盡其志者”是姚鼐孜孜以求的君子之文?!稗o”即文、藝,是文章的形式,“志”即質、道,是文章的內容。
縱觀姚鼐的每一篇文章,無不洋溢著蓬勃向上的剛健之氣,無論何種文體:碑文、傳記、論辯、尺牘、墓志、贈序、壽序、詩歌……無論何種題材:山水與行旅之作、詠物與言志之作、贈答與送別之作、遣興與述懷之作、懷古與詠史之作、讀詩與題畫之作、諷事與紀實之作……無不堪稱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的君子之文,其內在意蘊和外在寫作技巧對當今的語文教學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自漢以來,天下賢人君子,不可勝數,”[1]136這些賢人君子形象閃爍于姚鼐的文章中。在論辯《晏子不受邶殿論》中,姚鼐盛贊晏子“夫晏子之賢,無愧儒者”[1]9;在傳記《孫忠愍公祠記》中,姚鼐褒揚孫氏“始以雄杰之材,從高祖于淮上,渡江開國,數立戰(zhàn)功,終奮伐元遺孽,深入失援,身沒沙漠”[1]233的忠烈節(jié)行;在贈序《贈孔?約假歸序》中,姚鼐欣賞“年僅二十而有高才,廣學而遠志”的孔子后嗣孔?約[1]109,贊其“祈為古人而不溺于富貴”[1]109;在壽序《旌表貞節(jié)大姊六十壽序》中,姚鼐頌揚“女而有君子之德,天下所得之以為榮者也”的女君子,并提出了振聾發(fā)聵的呼喊“故貴賤盛衰不足論,惟賢者為尊,其與男女一也”[1]122。
在姚鼐看來,凡遵循孔孟之道的君子之文皆符合“命意必善”的原則,皆適用于“文以載道”的標準。更難能可貴的是,姚鼐擯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倡揚男女平等、以賢者為尊的民主進步思想,在當時無疑是新天下耳目的,姚鼐因之亦獲得了后人無比的敬意。
“自喜其意,自發(fā)其思”是姚鼐在《袁隨園君墓志銘并序》中對袁枚創(chuàng)作風格的評價,也是姚鼐崇尚的文學創(chuàng)作秘籍。何謂“自喜其意”?姚鼐稱贊袁枚“盡其才以為文辭歌詩,足跡造東南山水佳處皆遍,其瑰奇幽邈,一發(fā)于文章,以自喜其意。”[1]202姚鼐肯定袁枚的山水與行旅之作,認為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瑰奇幽邈”的大自然為作家創(chuàng)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無窮的靈感。何謂“自發(fā)其思”?姚鼐稱贊袁枚“君古文、四六體,皆能自發(fā)其思,通乎古法。于為詩尤縱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而不能達者,悉為達之?!盵1]202可見,姚鼐的“自發(fā)其思”是在傳承前人“古法”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而進行的詩文創(chuàng)作,以抒發(fā)內心真實的情感。姚鼐認為詩歌是最能令作家“自發(fā)其思”的文學樣式?!白韵财湟狻迸c“自發(fā)其思”是融為一體的。在《劉海峰先生傳》中,姚鼐尚用“自發(fā)其意”概括劉大櫆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點:“因歷天下佳山水,為歌詩自發(fā)其意?!盵1]308“自喜其意”“自發(fā)其思”、“自發(fā)其意”三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皆是要求作家應立足于現實社會和自然,在繼承前人理論精華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以抒發(fā)內心真實的情感。
姚鼐的山水與行旅之作、詠物與言志之作、贈答與送別之作、遣興與述懷之作、懷古與詠史之作、讀詩與題畫之作、諷事與紀實之作等大多是遵循“自喜其意、自發(fā)其思”的創(chuàng)作風格。
山水行旅之作如《歲除日與子穎登日觀觀日出作歌》。其中描寫觀日的文字如:“夜半云海浮巖空,雪山滅沒空云中。參旗正拂天門西,云漢卻跨滄海東。海隅云光一線動,山如舞袖招長風。使君長髯真虬龍,我亦鶴骨撐青穹……男兒自負喬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頂,豈復猶如世上人?”[4]154這首詩作于姚鼐辭官的乾隆三十九年(1774),是年十二月晦日(陰歷十二月廿九日)是除夕,姚鼐與好友朱孝純一大早登泰山觀日出。古人有“登高必賦”之說,姚鼐為此寫了散文名作《登泰山記》和七言古體詩名篇《歲除日與子潁登日觀觀日出作歌》。
怡情山水是姚鼐的夙愿:“他日從容無事,當裹糧出游,北渡河;東上太山,觀乎滄海之外;循塞上而西,歷恒山、太行、大岳、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后登岷、莪,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盵1]44辭官后的姚鼐終于可以踐行一覽祖國大好河山的志向,居然除夕夜興趣盎然地與友人登高攬勝。
“夜半云海浮巖空,雪山滅沒空云中。參旗正拂天門西,云漢卻跨滄海東?!币ω舅冀忧лd,視通萬里。將“云?!薄把┥健薄皡⑵臁保ㄐ撬蓿霸茲h”(銀河)這些自然、天文意象,借助動詞“浮”“沒”“拂”“跨”巧妙串聯起來,令氤氳的云霧、皚皚的雪山、可愛的星宿、浩瀚的銀河如在目前、生動形象。
“海隅云光一線動,山如舞袖招長風。使君長髯真虬龍,我亦鶴骨撐青穹?!蔽锷畡恿钜ω拘囊鄵u焉,他不由得“自喜其意”、“自發(fā)其思”,發(fā)出“使君長髯真虬龍,我亦鶴骨撐青穹”的感嘆?!伴L髯”“鶴骨”皆是修道者的形相。在姚鼐看來,朱子潁是傳說中的瑞獸,而他本人則是“背負青天”的修道者。至此,我們不禁豁然開朗:姚鼐辭官并非其消極遁世,當另有他因。其游歷山水也并非僅僅為了排遣內心的壓抑之情,而是希冀借助山水的陶冶以尋求另一條濟世救民的道路。
“男兒自負喬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頂,豈復猶如世上人?”姚鼐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志向,抒發(fā)了他內心的心跡。壯歲辭官的他以“男兒”自許,“喬岳”即泰山,“暾”形容日光明亮溫暖。身負泰山之重責,胸懷紅日自大海升騰之志向是姚鼐作為儒家知識分子的使命感。這是姚鼐于泰山之巔,在一片皚皚白雪之中翹首迎接一輪紅日噴薄而出而產生的感喟,是姚鼐傳承前人借景抒情手法并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從而抒發(fā)出內心真實的情感,同時亦彰顯了其崇高的人生境界。
遣興與述懷之作如《張冠瓊遺文序》,亦是姚鼐“自喜其意、自發(fā)其思”的代表作。清代統(tǒng)治者尤重視以科舉取士的方式籠絡讀書人。時人方宗誠云:“明之時持清議,今則一使事科舉,而場屋策士之文及時政者皆不錄。大抵明之為俗,官橫而士驕橫。國家知其弊,而一切矯之?!盵5]張冠瓊是姚鼐的妻弟,一心勤學,意欲早日求得功名,孰料“敝耗精氣,而至于短折”[1]41。封建科舉制度戕害知識分子的身體和心靈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主題,且作者大多為科場不第的文人??茍龅靡獾囊ω久鎸ζ薜茇餐龅纳鐣F實,痛心疾首地發(fā)出“人莫不思苦身立名,以光父母,然竟以害其生,則所志者有得有不得,皆適以傷親之心,故君子慎之也”的感嘆[1]41。姚鼐奉勸天下讀書人應以身體為重,量力而行,在功名與健康之間慎重抉擇。姚鼐對待科舉的態(tài)度無疑是科學理性的,更令人嘆服的是其在《鄭大純墓表》中的“自喜其意、自發(fā)其思”,主人公鄭大純是個勤學遠志、才華橫溢的書生,“見生文,知生必奇士也”,但科場屢屢不第,而至放棄科考。姚鼐犀利地發(fā)出“生文品太峻,終不可與愚庸爭?!钡母锌?,姚鼐將其時高中科舉者稱為“愚庸”,這得具有多大的勇氣,在當時無疑是石破天驚的。
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闭Z言沒有文飾,文章就不能流傳久遠。姚鼐是深諳此道并在詩文中躬行實踐的。他借助用典、對偶、排比、比喻等一系列修辭手法,使得文章文質兼?zhèn)?,寓工妙于自然。用典是姚鼐詩文中最常見的一種修辭手法。姚鼐在闡述觀點、發(fā)表議論時,常常援引前代典籍中的語句或歷史故事以印證自己的觀點,含蓄精煉地抒發(fā)心中的感情。他的政論文、考證文、序跋類等文中,用典的手法比比皆是,彰顯了姚鼐豐厚的文化積累和高妙的語言運用能力。
姚鼐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先后在兵部、刑部任職,因而對兵部的情況頗為熟悉。在政論文《議兵》中,他針對當時兵民不分、士兵的專業(yè)性不強的狀況予以揭示,指出“兵農兩為,戰(zhàn)則速敗”[1]10。為進一步論證此觀點,姚鼐運用了用典的修辭手法。姚鼐援引了商湯伐桀的歷史故事和尚書中的語句,“昔者湯之伐桀也,民則曰:‘舍我穡事’。湯至仁也,以民為兵,不免于怨”。[1]10“舍我穡事”出自《尚書·湯誓》,商湯抓住了夏桀暴政的時機,動員老百姓去征討夏桀,盡管商湯非常仁德,但讓百姓停止農業(yè)生產而去打仗,百姓依然不免抱怨,因而兵民不分是不明智的。接著援引了齊國賢相管仲以兵服諸侯的故事:“管仲知先王兵民為一之制,不可以決戰(zhàn),故參其國,伍其鄙。國中士之鄉(xiāng)十五,五鄉(xiāng)為一軍,參其國,故三軍以方行天下。伍其鄙,故野有五屬,五屬皆農夫而已。國則為軍,鄙則為農,雖不盡若唐、宋以后之制,而兵民之分自是始。故齊之伯天下者,兵習戰(zhàn)而農不勞。”[1]11管仲知曉先王兵民為一的弊端——戰(zhàn)斗力低下,將都城分為三區(qū),郊野分為五區(qū),都城的三區(qū)為兵,郊野的五區(qū)為農。管仲將兵民明確分工,訓練有素,令兵民各盡其能,齊國因之實現了富國強兵、稱霸天下,可見兵民兩分是有利于國家發(fā)展的可靠舉措。
這篇文章言辭激烈,論證有力,批判性強,寄寓了姚鼐對國家安全深深的隱憂,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用典手法的運用。對偶是姚鼐散文尤其是序文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姚鼐靈活運用整散結合的句式,令文章形成變化多姿、跌宕起伏之美。如“剛者至于僨強而佛戾,柔者至于頹廢而而閹幽,則必無與于文者矣”[1]48;“音和而調雅,情深而體正,益以信吾世父之言不虛”[1]56;“言忠信,行篤敬,本也;博聞、明辨,末也”[1]110;“是故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枝之獵而去其根,細之蒐而遺其矩,夫寧非蔽與”[1]111;“絕去矯飾,遠榮利,安貧素,有君子之介”[1]113;“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變而后大”,“昔有方侍郎,今有劉先生”[1]114。比喻手法也是姚鼐駕輕就熟的。他善于捕捉新穎別致的喻體,以生動地描摹人和物象。如“室如懸磬待遺秉,大腹便便乃空洞”[4]24;“君如懸棟材,起負高薨嵬。我如小莛柔,叩鐘媮欲怠[4]73”;“亂山奔如濤,急水高如山”[4]159。排比的手法更是俯拾皆是。其《復魯絜非書》尤重排比,第二段幾乎全部是排比,姚鼐接連運用二十六個“如”字,組成博喻(比喻兼排比)句,充分描述了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的具體審美特征[6]。排比的運用令行文整齊有韻致,說理更加透徹,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如“揚乎朝廷,達乎神鬼,反覆乎訓誡,光昭乎政事,道德修明,而學術該備”[1]49;“其胸中所蓄,高矣、廣矣、遠矣,而偶發(fā)之于詩,則詩與之為高廣且遠焉”[1]50;“今子材甚美,志甚高,論甚峻,近乎狂狷而將蒙譏者也”[1]108;“夫器莫大于不矜,學莫善于自下,害莫深乎侮物,福莫盛乎與天下為親”[1]110;“太姒之所志,莊姜之所傷,共姜之所自誓,許穆夫人之所閔,衛(wèi)女、宋襄公母之所思,于父母、于兄弟、于子,采于風詩,見錄于孔氏,儒者莫敢議”[1]121。擬人也是姚鼐常用的手法?!耙慌土鳠熤?,萬壑抱檐隙”[1]6;“寒蟬哀雁共吟秋,雖有新詩向誰諷”[1]28;“猿鳥悲嘯兕虎嗥,青楓密竹苦霧塞”[1]160。姚鼐的高妙之處在于用字精準,一字傳神,使本無生命的事物頓時具有了人的生命特征。“抱”“吟”“苦”這些看似平常無奇的字眼,經姚鼐化用即觸處生春。
曾國藩(1811—1872)在《〈歐陽生文集〉序》中盛贊姚文“舉天下之美,無以易乎桐城姚氏者也?!盵7]曾氏認為姚鼐的文章代表了其時的至高水平。誠然,姚鼐的文章既展現了乾嘉時期的社會狀況和精神風貌,又實現了其“門戶難留百年盛,文章要使千秋垂!”[1]478的理想抱負,確有垂范千秋之端倪。毋庸言家弦戶誦的古文名篇《登泰山記》,姚鼐的詩歌亦意蘊豐贍,質文并美,試看其小詩《山行》[4]273:“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睛。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p>
這首詩頗具山水田園之風,清新脫俗,是詩人山行途中“自喜其意、自發(fā)其思”的產物,姚鼐巧用疊詞和擬人的修辭手法:“飛飛”“撲撲”“勸”“趁”寫出了布谷鳥和白鷺活潑可愛、富于靈性的特點,一幅“鳥兒勸耕”圖躍然紙上。鳥兒尚知“勸耕”,何況人呢?姚鼐借助起興的手法,運用“文以載道”的原則,表達了對農民不違農時、勤于春耕的贊美之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要重點做好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盵8]這首詩現今引用頗廣,人民日報、新華社、學習強國平臺等屢見征引,評論員據此表達中央勉勵人民力耕不輟的殷切期望,充分彰顯了以姚鼐為集大成者的桐城派文學魅力之永恒。桐城文章內外兼修,可對其理論精華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發(fā)展,使之發(fā)揮為新時代發(fā)展鼓與呼的作用。
姚鼐“有意開拓桐城文學理論,提高對文學原理的審視高度,使桐城派創(chuàng)作主張成為一種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文學理論”。[9]在詩文創(chuàng)作中,姚鼐著力于從“詩文美者,命意必善”的“文以載道”論;“自喜其意、自發(fā)其思”的創(chuàng)作風格論;善用修辭,寓工妙于自然的語言藝術論等展開探究,力求形成文章內在情感意蘊和外在寫作技巧的雙重構筑,以臻于“文與質備,道與藝合”的高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