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敦煌旱峽玉礦遺址發(fā)掘簡報

2021-12-21 02:28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敦煌研究 2021年5期

內(nèi)容摘要: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在敦煌旱峽玉礦遺址進(jìn)行了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300平方米,清理遺跡12處,其中房址6座、礦坑5處、崗哨1座。房址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兩類,一般由房址主體、門道、儲藏坑、操作臺、灶址、活動面等組成。出土有陶器、石器、鐵器、玉料及石料、動物骨骼和木炭遺存等。聚落呈現(xiàn)出山頂崗哨、山體兩側(cè)礦坑、山麓底部低平處的房址和選料區(qū)的分布特征。其內(nèi)涵劃分為西城驛文化/齊家文化和騸馬文化兩期遺存,年代為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年。是目前國內(nèi)已知開采年代最早的透閃石玉礦遺址,對探討中國早期透閃石玉礦的開采利用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旱峽玉礦;玉礦;遺跡和遺物

中圖分類號:K878?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21)05-0074-11

A Brief Report on the Excavation of the Jade Mine Site in Hanxia,Dunhuang

Gansu Provincial Cultural Relics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 Gansu 730030)

Abstract:In 2019, an area of 300 m2of the Jade Mine site in Hanxia, Dunhuang, was excavated, and 6 ruins were cleaned up, including 6 houses, 5 mine pits and 1 lookout post. There are 2 types of houses, namely semi-subterranean houses and ground houses, which generally consist of the main body, doorway, storage pit, worktop, kitchen, and etc. The excavation finds include potteries, stone tools, iron tools, jade and stone materials, animal bones and charcoal remains.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and arrangement, the lookout post stands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mine pits on both sides of the mountain, and the houses andthe area for material selection on the lower flat areas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The site of the Jade min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namely Xichengyi/Qijia culture period and the Shanma culture period, dating from 2000BCE to 100BCE. It is the earliest site of tremolite mine known toda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ining and utilization oftremolite in China.

Keywords:Hanxia in Dunhuang; jade mine; ruins and relics

敦煌旱峽玉礦遺址位于敦煌市東南三危山的后山,西距敦煌市約68千米,東北距瓜州57千米,南面為戈壁(圖1)。該區(qū)域為典型的亞洲內(nèi)陸干旱戈壁荒漠區(qū),屬石質(zhì)中山丘陵區(qū),殘丘連綿,山礫石裸露,戈壁遍布。

2015年肅省文物考古研究對該遺址進(jìn)行初步的調(diào)查[1],2019年再次進(jìn)行復(fù)查,并進(jìn)行了發(fā)掘和航拍航測。經(jīng)調(diào)查確認(rèn)遺址東西3千米、南北1千米,面積3平方千米。共發(fā)現(xiàn)各類地表遺跡147處,其中礦坑116處、礦溝8條、崗哨12處、房址8座、選料區(qū)3處。各類遺跡沿礦脈分布于山體的南北兩側(cè)(圖2)呈現(xiàn)出山體頂部崗哨、中部礦坑、底部房址和選料區(qū)的組合特征。發(fā)掘面積300平方米,清理遺跡單位12處,包括房址6座、礦坑5處、崗哨1座(圖3)。

一 地層堆積

該遺址文化層堆積較薄,一般20厘米左右,局部為礦料堆積,厚60—70厘米。下面以2019DHYTG1南壁為例予以介紹(圖4)。

{1}黃褐色沙土,土質(zhì)疏松,斜坡狀分布于整個探溝,厚4—10厘米。包含大量白色及黑色風(fēng)化石英巖碎塊。

{2}黃色沙塵和礦料混合堆積,土質(zhì)疏松,斜坡狀分布于探溝西部,厚0—17厘米。包含有大量礦料石塊,出土少量石錘。

{3}黃褐色礦料堆積,局部夾雜有灰色灰燼,斜坡狀分布于探溝西部,厚0—14厘米。包含有大量礦料石塊,出土少量碎玉料及石錘。

{4}白色風(fēng)化巖石層碎屑,局部為黃褐色沙土,水平狀堆積于整個探溝,厚0—14厘米。K2開口于該層下,打破巖石。該層下為巖石,局部為風(fēng)化的白色巖石粉末。

本次發(fā)掘遺跡單位除K1和K2外均開口于地表,房址多出露石墻,地表可辨其平面形狀。根據(jù)遺跡分布特征、層位關(guān)系及出土器物特征,將整個聚落遺址分為早、晚兩期,早期為西城驛/齊家文化時期遺存,晚期為騸馬文化時期遺存。

二 西城驛文化/齊家文化時期遺存

(一)遺跡

主要有K1、K2、K3、K4、K5,F(xiàn)2一期、F2二期、F5一期、F5二期和F6等。

1. 礦坑

5個,依據(jù)平面形制,可分為近圓形和不規(guī)則形。

K2? 開口于TG1{4}層下,平面近圓形,口大底小,四壁凹凸不平,底部近平。坑口南北長367厘米,寬335厘米,坑底長26厘米,寬216厘米,深163厘米。坑內(nèi)堆積分為兩層:{1}黃沙,土質(zhì)致密,包含少量碳屑,厚100—120厘米;{2}黃沙和礦料碎屑,土質(zhì)較疏松,厚50—63厘米,出土有石錘、碎玉料、大石塊(圖5)。

2. 房址

3座,均為半地穴式。

F2? 利用早期K3坑壁修建而成。由房址主體、門道、活動面1、活動面2,火燒面1、火燒面2組成。分三期使用,一、二期為西城驛文化時期。

一期由房址主體、門道、活動面2、火燒面2組成。房址主體平面呈近長方形,口部長500—560厘米,寬348—422厘米,底部長386厘米,寬140—214厘米,活動面距坑口285厘米。門道位于南側(cè),平面為梯形,呈斜坡狀,長120厘米,寬34—68厘米,深0—164厘米。門道離地面較高,有大石塊壘砌臺階一級,高30厘米。活動面2系在K3底部墊黃沙及石塊碎屑后長期踩踏形成,厚8—10厘米。其中部因長期燒火形成火燒面2,平面為圓形,直徑54厘米,厚15厘米,殘存3—5厘米厚的灰燼層(圖6)。活動面上出土大量的木炭及石錘。

二期由房址主體、門道、活動面1、火燒面1組成?;顒用?系在活動面2之上鋪墊厚60—68厘米黃沙后形成,距坑口220厘米。其中部長期燒火形成火燒面1,平面近圓形,直徑42厘米,厚6厘米,之上有灰燼1層,其下墊沙因燒灼呈紅色,灼燒層厚6—8厘米,火燒面周圍出土陶片(圖6)。一期活動面墊土出土少量陶片、碎玉料、碎石塊、石錘。二期活動面墊土包含碎石塊和大量的碳屑,出土少量的石錘。F2門道內(nèi)填土為細(xì)沙土,包含有石塊和碎玉料。

F5由房址主體、門道、火燒面1,火燒面2,活動面1、活動面2組成。分早、晚兩期使用。

一期由房址主體、門道、活動面2、火燒面2組成。房址主體平面呈圓角方形,長510厘米,寬470厘米,深70—104厘米,北壁石塊壘砌,東、西、南壁下部為巖石壁,上部石塊壘砌,殘存高度60—100厘米。門道位于東南,平面為曲尺形,呈斜坡狀,門道壁局部有石塊壘砌。門道東西長230厘米,寬55—60厘米,深20—60厘米,南北向長170厘米,寬60厘米,深0—20厘米?;顒用?直接疊壓在巖石之上,長期踩踏形成,厚0—5厘米。火燒面2位于活動面2的近中部,平面近橢圓形,巖石上有明顯的火燒痕跡,范圍長約60厘米,寬約47厘米,火燒面南面分布有灰燼1層,厚5—6厘米(圖7)。

二期由房址主體、門道、火燒面1,活動面1組成。活動面2之上局部墊一層灰土形成活動面1,厚3—10厘米。火燒面1位于東部近門道處,平面為近橢圓形,范圍長約55、寬約45厘米,其東部分布灰燼,厚5—8厘米(圖7)。房址主體內(nèi)堆積可分為4層:{1}黃沙,土質(zhì)疏松,分布于整個房址,包含有大石塊和少量碳屑,厚約50—60厘米,應(yīng)該為房址廢棄后房址墻體倒塌形成的堆積;{2}灰褐色沙土,土質(zhì)較疏松,包含大量炭屑、灰燼等,厚20—40厘米,出土碎玉料、陶片、石錘;{3}灰褐色沙土,土質(zhì)較疏松,包含大量炭屑、灰燼等,厚5—10厘米,出土碎玉料、陶片、石錘、石刀、餅狀器等,為活動面1墊土;{4}灰色沙土,土質(zhì)較疏松,包含大量炭屑、灰燼等,厚5—10厘米,出土碎玉料、陶片等,為活動面2墊土。F5門道內(nèi)填土為細(xì)沙土,包含碎石塊。

(二)遺物

主要有陶器、石器、玉料及石料(圍巖)、動物骨骼、碳屑遺存等。

1. 陶器

以夾細(xì)砂紅陶、紅褐陶和橙黃陶為主,極少量泥質(zhì)彩陶。多為泥條盤筑,慢輪修整。出土標(biāo)本主要為口沿、耳、腹、底等殘片,可辨器型主要為罐,以素面為主,部分飾戳印紋、籃紋、附加堆紋等,少量飾黑彩。

雙耳罐? 均為夾細(xì)砂,微侈口,圓唇,短頸,頸部有耳。標(biāo)本F5{3}:P2,紅褐陶,沿部飾戳印紋一周。口徑9、殘高6厘米,厚0.5—0.8厘米(圖8-1)。標(biāo)本F5{3}:P1,紅陶,耳上部略低于口沿,耳上戳印圓窩紋。口徑10厘米,殘高4.6厘米,厚0.6—0.7厘米(圖8-5)。標(biāo)本F6{3}:P2,紅褐陶,耳與口沿平齊,耳上戳印圓窩紋。長5厘米,寬3.8厘米,厚0.3—0.5厘米(圖8-7)。

無耳罐? 均為夾細(xì)砂,微侈口,圓唇,短頸。標(biāo)本F5{3}:P5,紅褐陶,圓肩??趶?4.8厘米,殘高5.7厘米,厚0.4厘米(圖8-2)。標(biāo)本F5{3}:P4,紅陶,口沿戳印紋一周??趶?.3厘米,殘高3.2厘米,厚0.4厘米(圖8-3)。標(biāo)本F5{3}:P3,紅陶,施黃色陶衣,器表飾黑彩,紋樣為橫條帶紋2周和斜線紋。長3.2厘米,寬2.3厘米,厚0.3厘米(圖8-4)。

腹耳罐? 標(biāo)本F2Z2:P1,夾細(xì)砂紅陶,寬帶狀腹耳。長15.4厘米,寬10.6厘米,厚0.6厘米(圖8-6)。

折腹罐? 標(biāo)本采集:P1,腹部殘片,中部有折棱,折棱以上為素面,折棱以下為籃紋。長7.8厘米,寬6厘米,厚0.8—1.2厘米(圖8-8)。

2. 石器

主要為采礦工具和生活工具,采礦工具主要為不同形制石錘;生活用具為穿孔石刀、餅狀器,均為磨制。

石錘? 60余件。顏色主要為黑色、深灰色、白灰色和白色,石錘的原巖分別為閃長玢巖、花崗閃長玢巖、輝綠巖、玄武巖和英安巖等巖漿巖巖石礦物組成。

根據(jù)形狀可以分為三型。

A型? 近餅狀。標(biāo)本F5{2}:1,灰色,兩側(cè)突起,一端為手握,有明顯的臺面,另一端及兩側(cè)有破裂面,砸擊疤痕明顯。長11.4厘米,寬10.7厘米,厚2.7—5.7厘米(圖9-2)。標(biāo)本K3{2}:8,灰黑色,兩側(cè)較平,一端為手握,有明顯的臺面,另一端及兩側(cè)緣有破裂面,砸擊疤痕明顯。長10.9厘米,寬10.2厘米,厚2—4.5厘米(9-3)。

B型 近球狀。標(biāo)本F6{2}:13,灰綠色,圓球狀,一側(cè)破裂,有明顯的破裂面,通體砸擊疤痕明顯。直徑約8—8.2厘米(9-4)。

C型 近柱狀。標(biāo)本K3{2}:32,灰黑色。扁平,兩面較規(guī)整,兩端厚鈍,頂端及兩側(cè)緣破裂,砸擊疤痕明顯。長12.4厘米,寬5厘米,厚3厘米(9-1)。

石刀 1件。標(biāo)本F5{3}:1,白色,石英巖質(zhì),平面近長方形,刃部雙面磨制,中部有一穿孔,對面鉆,僅存一半。殘長4.3—4.6厘米,寬4.2—5厘米,厚0.3—0.4厘米,穿徑0.3—0.6厘米(圖10-1)。

餅狀器 3件。均為白色石英制,平面為圓形。標(biāo)本F5{3}:5,局部磨光,兩面有對面鉆的凹窩,未鉆穿。直徑5.2厘米,厚2.3厘米。凹窩直徑1.6,深0.6厘米(圖10-3)。標(biāo)本F5{3}:2,通體磨光,平面圓形,單面有鉆孔,未鉆穿,僅存一半。直徑4.7厘米,厚0.6—0.7厘米,穿徑0.8厘米(圖10-2)。標(biāo)本F5{3}:3,局部磨光,直徑6.3厘米,厚1.5—1.7(圖10-4)。

3. 玉料

以透閃石為主。多為山料,少量為戈壁料(圖11)。顏色有白、青、青白、糖、淺綠色等,其中青、淺綠、糖色最為常見,白色玉料少見(圖12)。玉料呈油脂光澤、透明度高、玉質(zhì)較為細(xì)膩。

三 騸馬文化時期遺存

(一)遺跡

主要有F1、F2三期、F3一期、F3二期、F4和GS1。

1. 房址

主要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兩類:

(1)半地穴式

3座。

F2 三期系在F2二期的基礎(chǔ)上修建而成。由房址主體、門道、活動面3、灶臺、操作臺、儲藏坑1—6等組成。房址主體平面近長方形,口部長500—560厘米,寬348—422厘米,深100—170厘米。其中北壁利用K3坑壁,東壁、西壁和南壁下部為礦坑坑壁,上部為雙層石塊壘砌而成的石墻,寬20—56厘米。門道位于F2南部正中偏東,平面近長方形,呈斜坡狀,門道兩側(cè)由石塊壘砌。門道高于地面,有石砌門檻,距地面30厘米,長233厘米,寬72—80厘米,距地表深0—85厘米?;顒用嫦翟诙诨顒用嬷箱亯|黃沙形成,厚60—100厘米。灶臺位于東北角,平面呈扇形,石塊和黃泥壘砌而成,長140厘米,寬85厘米,高24厘米,由火道、火膛、煙道組成?;鹛牌矫娉什灰?guī)則形,長53—60厘米,寬29—48厘米;煙道位于火膛正后方,利用原始坑壁和石片構(gòu)筑,局部倒塌,在礦坑壁上保存有煙熏的痕跡,平面呈近方形,邊長20厘米。操作臺位于房址北部,平面呈不規(guī)則形,由4個小坑組成,系用石塊壘砌,黃泥粘結(jié),底部由黃泥抹光,長150厘米,寬100—122厘米,高20厘米。儲藏坑1位于房址西南角,平面為長方形,南壁和西壁為K3坑壁,東壁和北壁為石墻,長108—148厘米,寬105—125厘米,深46—50厘米。儲藏坑2位于房址東南角,平面呈不規(guī)則形,東壁和北壁為K3坑壁,西壁和北壁為石墻,長80—90厘米,寬50—88厘米,深30厘米。儲藏坑3位于房址東部,平面近呈不規(guī)則形,其中東壁為K3坑壁,西壁和和南壁為石墻,長132厘米,寬26—42厘米,20—30厘米。儲藏坑4位于北部,與灶臺相連,平面呈長方形,北壁、東壁和、西壁為K3坑壁,南壁為石墻,長104厘米,寬42—60厘米,深20厘米。儲藏坑5位于房址西北角,平面呈不規(guī)則形,北壁和西壁為K3坑壁,南壁和東壁為石墻,長93—104厘米,寬74—100厘米,深20厘米。儲藏坑6位于房址東北角,利用原始的小礦坑,平面近呈不規(guī)則形,長122—170厘米,寬65—120厘米,深38—45厘米。灶臺火膛內(nèi)及灶臺周邊堆積大量灰燼,出土少量動物骨骼(圖13)。

房址主體內(nèi)堆積可分為3層:{1}沙塵,土質(zhì)疏松,包含有現(xiàn)代垃圾,厚20—30厘米;{2}黃沙,土質(zhì)致密,厚60—75厘米,包含大量碎石塊和大石塊等,應(yīng)為房址廢棄后墻體倒塌堆積;{3}黃沙土質(zhì)較疏松,厚60—80厘米,包含少量碎石塊。灶臺內(nèi)堆積為灰燼和沙塵堆積,儲藏臺和儲藏坑內(nèi)的堆積為沙塵堆積,出土了少量的碎石塊和石錘。門道內(nèi)填土為黃沙,土質(zhì)較疏松,出土了大量的石塊和碎玉料。

F3 利用K5修建而成。由房屋主體、門道、儲藏坑、灶臺、灶坑、操作臺、活動面1、活動面2組成。分早、晚期使用。

一期由房址主體、門道、灶臺、儲藏坑、活動面1、操作臺組成。房址主體平面近圓角長方形,長440厘米,寬312厘米,深135—160厘米。東、西、南三壁石塊壘砌而成,北壁為K5原始坑壁,石墻高度80—140厘米。門道位于南部,平面呈梯形,呈斜坡狀,長284厘米,寬80—95厘米,深15—80厘米。灶臺位于西北角,平面呈近扇形,在原始坑壁上由黃泥和石塊壘砌,保存較好,東西長81厘米,南北寬65厘米,高30厘米。由火道、灶膛、煙道三部分,火膛平面呈圓形,壁上有紅色燒結(jié)面,直徑38厘米;煙道位于火膛北部,呈圓形,順K5北壁石塊壘砌,破壞嚴(yán)重,在礦坑壁上保存有煙熏的痕跡,殘存部分直徑10厘米,高15厘米。儲藏坑位于東南部,利用K5原始坑修建,一側(cè)壘砌石墻,平面近方形,坑底斜坡狀,邊長146厘米。操作臺位于北部,與灶臺相連,底由黃泥堆筑呈臺狀,南部低于北部,呈斜坡狀,之上有凹窩,平面近長方形,長130厘米,寬48—60厘米,高約10厘米。活動面2為K3底部長期踩踏形成的一層黃褐土硬面,厚3—5厘米,活動面上發(fā)現(xiàn)玉料和石錘(圖14)。

二期對房址內(nèi)部改造,灶臺廢棄,在早期活動面1之上鋪墊一層黃沙作為活動面1,略低于早期灶臺,將早期操作臺和活動面疊壓,厚20厘米。房址近中部壘砌灶坑,平面呈圓角長方形,由火膛、煙道兩部分,長98厘米,寬45—56厘米,高15—20厘米。火膛平面圓角長方形,長70厘米,寬30厘米,深20厘米;煙道位于火膛北部,石塊壘砌過程中保留洞1個,洞直徑10—12厘米。早期儲藏坑繼續(xù)使用,部分石墻被晚期活動面掩埋?;顒用嫔铣鐾潦N及玉料,灶坑周邊黃沙之上堆積有灰燼一層,出土了少量的獸骨(圖14)。

房址主體內(nèi)堆積可分為2層:{1}黃沙,土質(zhì)較致密,為風(fēng)沙堆積,分布于整個房址,含少量石塊,厚50—80厘米;{2}黃沙,土較致密,分布于整個房址,出土石塊、玉料、石錘、陶片、鐵塊及獸骨,厚10—40厘米,為晚期活動面墊土。門道內(nèi)填土為黃沙,土質(zhì)較致密,包含有石塊。灶臺內(nèi)為灰燼及灰褐色沙土,土質(zhì)較疏松,出土有獸骨、玉料、紅燒土塊、木炭。灶坑內(nèi)為灰燼及灰褐色沙土,土質(zhì)疏松,包含有玉料、獸骨、木炭等。儲藏坑內(nèi)為黃褐色砂土,土質(zhì)較疏松,包含有石塊、玉料、石錘。

(2)地面式

1座。由石塊壘砌而成。

F4? 由房址主體、門道、灶臺、活動面組成。房址主體依山體底部開鑿而成,其中西側(cè)和東側(cè)為原始巖壁,南側(cè)、北側(cè)地面之上壘砌石墻,房址主體平面近方形,長342厘米,寬288—328厘米,高106—138厘米。門道位南部,南墻留有一缺口為門道,寬68—86厘米,高138厘米。灶臺位于東北角,石塊和黃泥壘砌而成,由火道、火膛、煙道三部分組成,灶臺平面呈扇形,長104厘米,寬90厘米,高30厘米;火膛平面呈圓形,壁上有紅色燒結(jié)面,直徑40厘米,深32厘米;煙道位于火膛后,煙道平面呈圓形,直通地表,破壞嚴(yán)重,僅在房址壁上殘存煙熏痕跡,直徑15厘米。活動面明顯,在巖石上長期踩踏形成的一層黃褐土硬面,厚3—5厘米,門道外同樣形成明顯的活動面。硬面之上疊壓一層灰土,灶臺周圍活動面之上疊壓灰燼1層,厚3—5厘米?;顒用嬷铣鐾聊景?塊(圖15)。房址主體內(nèi)堆積為沙塵,土質(zhì)疏松,包含大量的巖壁上風(fēng)化的綠色巖石塊。灶臺內(nèi)為灰燼,出土腐朽繩結(jié)1段。

2. 崗哨

山頂分布崗哨12座,此次清理1座。

GS1? 地面石塊壘砌而成。平面呈圓形。在山頂平緩處直接壘筑石墻,直徑250厘米,高10—20厘米。東側(cè)有一缺口沒有發(fā)現(xiàn)石塊,推測該處可能為門道。從石墻周邊散落的大量石塊,推測石墻較高,因破壞現(xiàn)僅存石墻底部石塊1—2層(圖16)。

(二)遺物

主要有陶器、石器、鐵器、玉料及石料(圍巖)、動物骨骼、碳屑遺存等。

1. 陶器

該時期均為夾粗砂紅陶、紅褐陶和灰陶。多泥條盤筑,經(jīng)慢輪修整。出土標(biāo)本主要為口沿、耳、腹等殘片。以素面為主。

口沿? 標(biāo)本F3{2}:P1,紅褐陶,侈口,圓唇,短頸,圓肩,長6.1厘米,寬4.1厘米,厚0.5厘米(圖17-1)。標(biāo)本F3{2}:P3,紅褐陶,微斂口,圓唇,鼓腹。長6.7厘米,寬5.6厘米,厚0.6—1.1厘米(圖17-2)。

器耳? 標(biāo)本F2{3}:P1,紅褐陶,局部有褐斑,寬帶狀腹耳。長14.6厘米,寬12.4厘米,厚0.8厘米(圖17-3)。

腹部殘片? 標(biāo)本F2{3}:P2,夾粗砂紅陶,長9.4厘米,寬9.1厘米,厚0.8厘米(圖17-4)。

2. 石器

石錘 30余件。顏色、礦物組成和形制與早期西城驛/齊家文化時期一致。

A型? 近餅狀。標(biāo)本F2{2}:3,黑色,器型較大,兩側(cè)較平,一端為手握,有明顯的臺面,另一端及兩側(cè)緣有破裂面,砸擊疤痕明顯。長17.2厘米,寬15厘米,厚3—5.7厘米(圖18-2)。

B型? 近球狀。標(biāo)本F2{2}:1,灰綠色,圓球狀,通體砸擊疤痕明顯,局部保留有破裂面。直徑約 8.5厘米(圖18-3)。

C型? 近柱狀。標(biāo)本F1{1}:4,灰黑色,略扁,一面較平,一面突起,兩端及側(cè)緣破裂,砸擊疤痕明顯。長 15.3厘米,寬9.6厘米,厚 5.2厘米(圖18-1)。

磨石? 1件。標(biāo)本F1{1}:5,青灰色,頁巖,平面近長方形,兩面都有磨光面,殘缺,僅存一半,一側(cè)較薄。殘長6.1—8.7厘米,寬7.1—7.3厘米,厚0.3—0.9厘米(圖18-4)。

3. 玉料

玉料與西城驛/齊家文化時期玉料一致(圖19)。

4. 鐵器

鐵器? 2件。銹蝕嚴(yán)重,僅存殘塊,表面為紅褐色鐵銹,器型不明。標(biāo)本F3{3}:1,斷面為圓形。長3.3厘米,直徑1.1—1.6厘米。標(biāo)本F3{3}:2,斷面為圓角方形。長3厘米,寬2.1—2.5厘米,厚0.5—1.1厘米。

四 結(jié) 語

旱峽玉礦為露天開采,采礦和選料工具主要是石錘。從K1、K3礦坑壁上殘留的火燒痕跡,判斷可能采用裂石采玉的技術(shù)。各類遺存組呈山體頂部崗哨、山體兩側(cè)礦坑、山麓底部房址和選料區(qū)的分布特征,判斷當(dāng)時存在著組織有序、管理嚴(yán)密的生產(chǎn)組織及管理形式。半地穴式房址兼有生活生產(chǎn)的功能,房址分布于山體南坡低平地區(qū),門道向南或向東,當(dāng)時采玉人群對當(dāng)?shù)匚鞅憋L(fēng)盛行的氣候特點已經(jīng)有了準(zhǔn)確的認(rèn)識。

旱峽玉礦早期遺存所見西城驛文化夾細(xì)砂紅陶罐與西城驛遺址二期同類器物相似[2],齊家文化橙黃陶籃紋陶片與齊家文化典型折腹罐一致,結(jié)合14C測年結(jié)果,西城驛文化/齊家文化遺存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700。晚期遺存騸馬文化夾粗砂陶器與火燒溝遺址騸馬文化陶器相似[3],部分夾粗砂陶片與馬鬃山玉礦遺址陶器相近[4-5],結(jié)合14C測年和馬鬃山玉礦遺址測年結(jié)果,旱峽玉礦騸馬文化時期遺存的年代在公元前800—前100。

部分房屋利用廢棄礦坑改建,部分礦坑疊壓在礦料堆積之下,說明存在著不同時期的開采。后期人群利用早期礦坑改建房屋,或在同一房屋的基礎(chǔ)上反復(fù)改變房屋結(jié)構(gòu),多次利用。房址內(nèi)灶的形制,早期為火燒面和灶坑,晚期為石砌灶臺和石砌灶坑。早期火燒面與西城驛遺址二期地面建筑內(nèi)火燒面形制一致[2]8,晚期灶臺與馬鬃山徑保爾草場玉礦遺址灶臺形制一致[5]43-50,呈現(xiàn)了從西城驛文化到騸馬文化屋內(nèi)用火技術(shù)的變化。

旱峽玉礦遺址是目前國內(nèi)確定開采年代最早的透閃石玉礦遺址,該玉礦遺址對認(rèn)識祁連山玉成礦研究及尋找新的古玉礦遺址提供了新思路,為我國透閃石的開采、西玉東輸?shù)妊芯刻峁┝诵沦Y料。在距今4000年前后,旱峽玉礦的透閃石玉料可能就已經(jīng)進(jìn)入到中原及其周邊區(qū)域,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發(fā)揮了獨特作用。

附記:本次發(fā)掘工作得到敦煌市文物管理局石明秀局長、楊俊主任和胡文龍同志等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幫助,特致謝意。

領(lǐng)隊:陳國科

發(fā)掘:陳國科 楊誼時 張鵬 張奮強(qiáng)

繪圖:楊誼時 張奮強(qiáng) 張鵬

執(zhí)筆:楊誼時 陳國科 張鵬 張奮強(qiáng)

康禹瀟

參考文獻(xiàn):

[1]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學(xué)地球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考古調(diào)查報告[J].考古與文物,2019(4):12-22.

[2]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xué)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等.甘肅張掖市西城驛遺址[J].考古,2014(7):3-17.

[3]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2005年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9(3):6-20.

[4]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肅北縣馬鬃山玉礦遺址[J].考古,2015(7):3-14.

[5]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肅北縣馬鬃山玉礦遺址2012年發(fā)掘簡報[J].考古,2016(1):40-53.

收稿日期:2020-09-10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項目(41173041;4167303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重點研究基金(16JJD780010);文化遺產(chǎn)保護(hù)領(lǐng)域甘肅省省級科研課題(GWJ201826);甘肅省敦煌文物保護(hù)研究中心開放課題“敦煌旱峽玉礦遺址考古學(xué)研究及其價值揭示(GDW2021ZD01)”

龙陵县| 玉田县| 河南省| 都江堰市| 呈贡县| 荥阳市| 高邑县| 海口市| 肇州县| 同仁县| 寿宁县| 大港区| 湛江市| 城固县| 锡林郭勒盟| 宜良县| 九龙城区| 阜阳市| 云梦县| 南溪县| 绥宁县| 瑞金市| 华安县| 大港区| 清水县| 云南省| 罗源县| 阿尔山市| 鄯善县| 临朐县| 浑源县| 汉川市| 游戏| 遂昌县| 凤翔县| 阜新市| 招远市| 新田县| 资兴市| 宝兴县|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