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亞,張 浩,于曉靜
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第47次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9.89億人,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70.4%,其中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9.86億人,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7%[1]。手機的開放性和豐富性,在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過量使用手機會損害個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出現抑郁、焦慮、視力下降、頸椎病、學業(yè)拖延等繼發(fā)問題[2-4]。手機成癮也稱手機依賴,是指由于不當的使用手機而造成的生理及心理的不適癥狀[5]。已有研究表明,手機成癮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孤獨感[6-7]、人際關系問題[8]、兒童期不良經歷[9]及睡眠問題[10]等。心理韌性是指個體在面對逆境、創(chuàng)傷、悲劇、威脅或重大壓力來源(如家庭和關系問題、嚴重的健康問題和經濟壓力源)時能很好地適應的過程。生活事件指日常工作、生活、學習中遇到精神重創(chuàng)及不幸。本科護生的手機成癮現狀及身心健康狀態(tài)將會影響護理隊伍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生活事件對本科護生的手機成癮的影響,尤其是心理韌性在其中的調節(jié)作用,目前尚未見報道。本研究旨在調查本科護生手機成癮的行為現狀,分析其危險因素,探討心理韌性在生活事件和手機成癮中的中介作用,為篩查手機成癮傾向,有針對性地減少手機成癮行為提供理論依據。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河南省2所高校的本科護生417人作為研究對象。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研究者自行設計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年齡、性別、居住地、家庭氛圍、經濟狀況等。
1.2.2 大學生智能手機成癮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 由熊婕等[5]于2012年編制,用于青少年和大學生手機成癮的診斷。該量表共16個條目,包含戒斷癥狀(6個條目)、突顯行為(4個條目)、社交撫慰(3個條目)和心境改變(3個條目)4個維度,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 0.83,重測信度為0.91。量表采用Likert 5 級計分,從“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別計1~5分。得分越高表示手機成癮程度越高,總分≥48分認定為有手機成癮。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29。
1.2.3 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Chinese Adolescents,RSCA) 該量表由胡月琴等[11]編制,共27個條目,包括目標專注、情緒控制、積極認知、家庭支持和人際協(xié)助5個維度,采用5級計分法,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計1~5 分。各條目得分之和為心理韌性總分,總分越高說明心理韌性越強。目標專注、情緒控制、積極認知得分之和為個人力分量表;家庭支持、人際協(xié)助得分之和為支持力分量表。復測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30。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82。
1.2.4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 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 該量表由劉賢臣等[12]編制,用于評定青少年最近12個月內生活事件的發(fā)生與否及其影響程度。該量表共27個條目,包括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和其他6個維度。量表采用6級評分法:未發(fā)生評0分;發(fā)生過,根據影響程度評定,無影響評1分,輕度影響評2分,中度影響評3分,重度影響評4分,極重度影響評5分,得分越高說明應激量越大。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08。
1.3 調查方法 調查于2019年11月進行,調查前統(tǒng)一告知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對象調查目的、意義和注意事項,取得同意后采用問卷星的形式發(fā)放問卷440份,回收率為100%,剔除隨意作答等無效問卷,剩余有效問卷417份,最終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4.77%。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的統(tǒng)計學方法有描述性分析、t檢驗、χ2檢驗、方差分析、二分類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等。采用Bootstrap檢驗心理韌性在生活事件和手機成癮的中介效應。檢驗水準α=0.05。
2.1 一般情況 研究對象年齡18~24(20.57±1.27)歲;男62人,女355人;獨生子女71人,非獨生子女346人;家庭氛圍非常民主128人,比較民主237人,家長做主52人;大學一年級139人,二年級131人,三年級138人,四年級9人。
2.2 本科護生手機成癮、心理韌性及生活事件得分情況 本科護生手機成癮得分為(39.05±11.30)分,手機成癮陽性率為23.0%。戒斷癥狀得分為(15.80±4.61)分;突顯行為得分為(8.96±3.14)分;社交撫慰得分為(7.24±2.57)分;心境改變得分為(7.04±2.56)分;心理韌性總分為(91.20±12.79)分;生活事件總分為(28.92±25.09)分。
2.3 不同人口學特征本科護生手機成癮情況比較 喜歡本專業(yè)者手機成癮得分低于不喜歡本專業(yè)者,喜歡本專業(yè)者手機成癮陽性率(20.8%)低于不喜歡本專業(yè)(32.1%),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家庭氛圍護生手機成癮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伴隨著家庭民主程度的降低,手機成癮得分逐漸升高,手機成癮陽性率逐漸升高(17.2%,23.6%,34.6%)。不同年級護生手機成癮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四年級學生得分最高,手機成癮陽性率最高(44.4%)。不同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及不同經濟水平護生手機成癮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人口學特征本科護生手機成癮得分及情況比較
2.4 有無手機成癮本科護生心理韌性及生活事件得分比較 手機成癮的本科護生在生活事件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無手機成癮者,而在心理韌性總分及情緒控制、人際協(xié)助維度得分均低于無手機成癮者,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手機成癮狀態(tài)本科護生的心理韌性及生活事件得分比較 單位:分
2.5 生活事件、心理韌性與手機成癮的相關性分析 手機成癮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心理韌性總分呈明顯負相關(P<0.01),與生活事件總分呈明顯正相關(P<0.01)。心理韌性總分與生活事件總分呈明顯負相關(P<0.01)。見表3。
表3 生活事件、心理韌性與手機成癮的相關矩陣(r值)
2.6 本科護生手機成癮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手機成癮總分為因變量(總分≥48分為Y1,總分<48分為Y2),以性別、年齡、是否獨生子女、家庭氛圍(以非常民主為對照,設置2個啞變量)、年級(以一年級為對照,設置3個啞變量)、經濟狀況(以很富裕為對照,設置4個啞變量)、是否喜歡護理專業(yè)、心理韌性及生活事件各維度得分等為自變量,進行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本科護生手機成癮的影響因素是情緒控制、積極認知、生活事件總分、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見表4??山忉尡究谱o生手機成癮變異的39.8%。
表4 本科護生手機成癮Logistic回歸分析
2.7 心理韌性在生活事件及手機成癮中的中介效應分析 將自變量生活事件、中介變量心理韌性及因變量手機成癮均轉化為標準分。使用SPSS Process插件進行中介效應分析,采用Bootstrap法檢驗心理韌性在生活事件和手機成癮關系中的中介效應的顯著性。表5顯示生活事件正向預測手機成癮(β=0.173,P<0.01),負向預測心理韌性(β=-0.170,P<0.01)。心理韌性在生活事件與手機成癮的關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應(P<0.01)。見圖1。
圖1 心理韌性中介作用通徑分析
表5 心理韌性中介作用模型的回歸分析(標準化)
本科護生群體面臨較大的學業(yè)壓力,要求其具備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信息化時代導致智慧教學和自主學習軟件應運而生,加之各種聊天、游戲、購物及娛樂軟件的普及與應用,使手機的使用率進一步提高。
3.1 本科護生手機成癮現狀 本研究417名本科護生手機成癮陽性率為23.0%,與國內其他相關研究結果相近[8,13-14]。而Jafari等[6]針對伊朗的醫(yī)學生調查結果顯示,手機成癮率高達71.3%,也有研究檢出的成癮率僅4.8%[15],可能與調查的地區(qū)和時間不同,選取的調查工具不同有關。調查結果顯示,性別、獨生子女及經濟水平對護生手機成癮影響無差異,表明網絡的普及與便利,使其不受地域等條件的限制。大學一年級新生的手機成癮得分和手機成癮陽性率最低,與田原等[16]的研究結果一致。喜歡本專業(yè)者手機成癮陽性率較低,說明護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喜歡的護理專業(yè)學習中,無需利用手機消磨時光。家庭氛圍民主的護生手機成癮得分較低,也印證了融洽的親子關系能夠降低護生對手機的依賴,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長。
3.2 生活事件對本科護生手機成癮的影響 單因素分析顯示,本科護生生活事件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無手機成癮者(P<0.01)。相關分析中手機成癮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與生活事件總分均呈正相關(P<0.01)。回歸分析中生活事件總分及各維度均納入模型,是手機成癮的危險因素。有研究表明,據補償性互聯(lián)網使用理論,經歷較多生活事件的大學生,會感知到更多的壓力,為了緩解壓力帶來的不適感,而尋求網絡世界的支持,即采用了不良的應對方式,進而導致更高的手機成癮傾向[17]。護理教育者要及早發(fā)現護生面臨的生活事件,盡早干預,降低生活應激事件對護生精神及心理的負面影響,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豐富課堂及業(yè)余生活,減少護生通過手機獲取情感慰藉的機會。
3.3 心理韌性在生活事件與手機成癮間的中介效應 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科護生的心理韌性在生活事件和手機成癮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對手機成癮起到負向預測作用,是其重要的保護性因素。生活事件可直接影響手機成癮,路徑系數為0.151,也可通過心理韌性間接影響手機成癮,路徑系數為0.021,說明生活事件仍是手機成癮的主要影響路徑。心理韌性能緩沖生活事件的應激影響,降低手機成癮發(fā)生的風險。心理韌性水平較高的本科護生,在遇到學習和生活方面的挫折及壓力時,具有更強的應對能力、適應能力和耐挫抗壓能力,更加擅長采用積極的心理應對方式來抵御危險因素,有利于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減少手機成癮等不良行為的發(fā)生率。因此,護理教育者要重視心理韌性對手機成癮的保護作用,通過健康教育、校園講座、活動宣傳及增加學生體育鍛煉等方式[18],努力提高護生的心理韌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