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西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將“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藝術的活力。”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能夠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獨立自主的學習,輕松自然地和同伴交流,張揚學生個性,全面提高課堂質量,體現了以人為本,自主發(fā)展的教學理念。我校自2010年以來進行了課程改革,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下面是我的幾點教學實踐和反思。
一、正確處理好“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之間的關系。自主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合作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的組織形式,探究是學生交流、討論的學習形式。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將這三個板塊分開,它們是相互聯系的。自主應貫穿課堂始終,合作之中有探究,探究之中有合作。合作必須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之上,只有通過獨立自主的思考后,合作探究才有價值,只有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時,合作才有意義。
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帶著自主學習的問題快速的去瀏覽課本,并把相關的知識在課本上畫出來,并完成學案。然后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探究相應的問題。由小組長組織,并作出筆記,把不會的問題勾畫出來。最后,教師點撥、引導,學生總結,理清本節(jié)課的線索,完成課堂教學的內容。在學習《交往講藝術》時,我讓學生看材料《小莉的煩惱》,問題是:進入青春期的小莉為什么而煩惱?(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交往是一門藝術,要與人交往就要掌握交往的藝術,導入新課。同時設置了三個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我最棒-------小組合作求共贏-------課堂檢測檢新知。在自主學習部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著重強調了與人交往的重要性。在小組合作中也設置了三個問題:1.尋找問題------發(fā)現藝術2.踐行藝術-------學以致用3.回首反思-------淺談收獲。最后一個問題是課堂檢測,檢測學生本堂課的收獲。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課堂檢測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展示、交流自主學習的成果。讓一個小組的學生即興表演情景模式------傾聽的藝術,并以小組互評的方式來點評。同時學以致用試著贊美身邊的人物,強調贊美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最后歸納總結,要求學生做到聽、說、做,從而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本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適時的點撥、引導,把課堂地真正還給了學生。
二、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好三點:組織、引導、服務。所謂組織(即導演)是根據學生學習的內容和特點,設計恰當的問題,組織學生學習。引導(即是節(jié)目主持人)是教師應調控學生學習的進程,并把握好學生學習的方向。服務(即服務生)是根據學生個體的反應,做出正確的判斷并及時的為學生的學習需要提供幫助,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教學學生學會學習,理清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明白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教師只有發(fā)揮好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更好地彰顯,才能張揚學生的個性。
如我曾在講《民族精神耀中華》這節(jié)課時,我讓學生帶著自主學習學案上的幾個問題預習課本內容。自主學案的問題是:1.收集魯迅體現民族精神、民族氣節(jié)的名言。2.閱讀詩歌《我用殘損的手掌》和《我驕傲我是中國人》。3.收集革命先烈、好黨員、好干部的先進事跡。4.討論:中學生如何用實際行動傳承民族精神?
在開始講解時,我讓兩個課前準備好小品表演的同學表演《我是中國人》,增進了愛國情感,和學生的民族凝聚力。我利用魯迅的名言,引出“中國的脊梁”,和民族精神、民族氣節(jié),以及為了國家、民族利益不惜奉獻一切的人們。引用名言警句得出民族精神源遠流長,運用詩歌《我用殘損的手掌》引出愛國主義,利用革命先烈、好黨員、好干部、好公民最終引出民族精神的內涵,通過民族精神的表現得出民族精神的作用。通過小組討論得出中學生如何傳承民族精神?(A.好好學習,積累知識為現代化建設做貢獻。B.勤儉節(jié)約,為夢想加油。C.艱苦奮斗,為實現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D.幫助他人,團結友愛,與他人和睦相處。------)。可以說民族精神這節(jié)課相對于學生的認知水平而言是比較難的,但是在整個課堂中,我扮演了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服務者的角色 。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探索,收獲頗多。通過引導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乏味的的知識主動化、直觀化、興趣化,并且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現實相結合,鼓勵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也能體現自身的價值,真正做到會學、學會、創(chuàng)學、樂學,使思想政治課實踐性目的達到一定的效果,課堂效果較好。
三、積極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全面營造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實現有效課堂的關鍵。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出不同的課堂情景模式。如故事引入、游戲引入、法律場景引入、歌曲引入等。如在講授《龍的傳人》中炎黃子孫、一脈相承時我播放了歌曲《我的中國心》,增進了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講授《生活處處有合作》時,我播放了歌曲《三個小和尚》,當學生的聆聽音樂時,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三個問題:1.為什么一個和尚有水喝?而三個和尚沒水喝?2.為什么兩個和尚有水喝?3.發(fā)揮想象,現在可以采用哪些辦法讓寺廟的和尚喝上水,甚至有喝不完的水?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熱情高漲,熱烈討論,教師適時點撥、引導,達到教學的目的。所以,這些情景形式的引入會給我們的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課改的要求,我校實行高效課堂的試點和改革,說明它是符合學生、家長、社會的期望的,正如改革開放一樣是大勢所趨,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最后,希望我們能夠關注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課堂的主人,注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了適應教育的發(fā)展趨勢,為了孩子的明天,我一定努力精心營造高效優(yōu)質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