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孟山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進行第三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
早在2013年8月19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強調:“要著力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對外宣傳方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p>
在講故事的意義上而言,國際傳播的世界競爭實際上是國家間講故事的比賽,比的是誰有能力講故事,誰有能力講好故事,誰能讓別人聽到故事,誰能讓別人愿意聽你講的故事,誰能讓別人認可你講的故事。
就中國故事的講述而言,國際傳播本質上是“中國版中國故事”與“西方版中國故事”的競爭。國際傳播中的講故事是一種重要定義權,通過講故事,完成“我者”與“他者”的區(qū)隔,以及對“他者”的形象建構。在這個意義上講,國際傳播爭奪的是一種定義權,向世界定義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的標簽化國際形象,將“他者”按照自己的認知框架和話語結構來定義其傳播形象。長期以來,“西方版中國故事”占據著國際傳播的主導地位,在國際輿論中發(fā)揮著強大影響力,從“滿大人”到“中國龍”,從“中國威脅論”到“中國銳實力”,西方主要發(fā)達國家的媒體總是在涉及中國的議題上力爭搶占國際話語主導權,進而塑造國際輿論場上的中國形象。
面對這種狀況,我們不能期待“西方版中國故事”會有迅速轉變,而是應該著力推動“中國版中國故事”的國際傳播,向世界更多地傳播中國,讓世界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中國與理解中國。我們進行國際傳播的基本訴求是讓世界認識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了解而不誤解中國,正視而不臆測中國,平復中國在實踐層面與象征層面、“西方版中國故事”和“中國版中國故事”之間的中國國際形象和國際話語權上的落差。
這首先取決于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推出讓國際社會接受和相信的“中國版中國故事”?!爸袊嬷袊适隆笔且粋€宏闊的戰(zhàn)略傳播體系,需要拆解成具體的戰(zhàn)術執(zhí)行框架,至少可以分為“中國政治故事”“中國經濟故事”和“中國文化故事”?!爸袊喂适隆敝卦谟谙蚴澜鐐鞑ブ袊菄H政治合作者,是國際秩序守護者;“中國經濟故事”著重在于向世界傳播中國是世界經濟貢獻者,是世界貿易分享者;“中國文化故事”著重在于向世界傳播中國是文化多元支持者,是文明多樣倡導者?!爸袊喂适隆币屖澜缌私夂屠斫庵袊缆返臍v史必然性和可行性,“中國經濟故事”要讓世界了解和理解中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艱辛和代價,“中國文化故事”要讓世界了解和理解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和包容性。
通過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讓國際社會體認到“西方版中國故事”的缺憾、缺陷及其謬誤。通過“中國版中國故事”矯正西方傳播力量中的不適當和不恰當報道,特別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報道,讓世界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西方主要發(fā)達國家的媒體因其長期處于國際輿論的主導地位,并沒有其他力量相當的非西方媒體能夠矯正其中的偏見,無法形成國際輿論意義上的故事競爭。“客觀而公正”的國際傳播的故事競爭,需要傳播力量不至于太過懸殊的國際媒體生態(tài)。惟其如此,才不至于有某一方的意見壟斷性影響國際社會,而“中國版中國故事”就是形成健康國際傳播局面的矯正力量和競爭力量。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國際上理性客觀看待中國的人越來越多,為中國點贊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們走的是正路、行的是大道,這是主流媒體的歷史機遇,必須增強底氣、鼓起士氣,堅持不懈講好中國故事,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相適應的國際話語權?!眹H話語權要靠“中國版中國故事”來獲得國際社會的認識、認知和認可,從而改變西方媒體視界下的中國形象。不僅如此,在國際傳播的場景中,未來還有“中國版世界故事”與“西方版世界故事”的競爭。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