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榮
具備獨立思維能力是一個人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古人曾經說過:“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在小學教育中,學生是否敢問、樂問、善問,對其獨立思維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此,筆者結合自己及其他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小學生獨立思維能力(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如下建議: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輕松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有心理安全感,都敢于提問
首先,教師要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習,都會學習并且都能學好。其次,教師的教態(tài)要親切自然,要尊重學生的意見,熱情鼓勵、積極啟發(fā)引導學生,防止學生產生緊張、局促不安的心態(tài),有足夠的心理安全感。這里要特別強調一點,在學生熱烈討論、提出問題時,教師要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尊重別人發(fā)言的良好習慣。課堂里往往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一個學生站起來提問或回答問題時,有些學生的手仍舉著,一旦這個學生的發(fā)言出了一點問題,這些學生更是急不可耐,手越舉越高,甚至站起來,“我來,我來”地要求。此時,發(fā)言的學生往往感到壓力而失去自信。這不利于創(chuàng)設寬松自如的課堂氣氛。教師應讓學生懂得尊重別人發(fā)言,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養(yǎng)成傾聽別人說完再舉手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能在健康的集體心理氛圍中輕松地進行學習。
二、積極評價,及時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讓每個學生都樂于提問
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不失時機地給予積極評價,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到思維勞動本身的樂趣。
教師對于學生提問的積極評價方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最常見也最容易產生積極效果的,當數(shù)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真誠贊揚。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上的一顰一笑,一個動作,一個手勢,往往都能對學生產生作用。教師可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畫上五角星,一段時間后比一比,誰的五角星多。教師還可在班上設立“智慧之星”、“問題之星”,對愛提問題的學生進行獎勵。此外,教師還可在家長面前表揚他的孩子敢問、會問,這也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學生的問題往往只停留在知識的表層,甚至是很幼稚的,對此,教師千萬不能有絲毫不悅的表示,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和一閃即逝的眼神。如學習《新型電影》一課時,有學生問:“到哪兒能看到這種球幕電影?”這完全出自學生學懂課文后對球幕電影的向往,是真情的流露。這時,教師應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解答。又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有學生問:“為什么大家都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教師就應鼓勵學生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自己解決。還有學生提出“蠅子是什么?是不是蒼蠅?”對此,教師可提供有關信息,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可以通過查閱詞典等工具書來解決問題。
要讓學生樂于提問,教師就應保證學生的提問空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在預習時,讓學生把問題寫在練習本上,開始上課時讓學生提出;在課中,鼓勵學生隨時提問;教學內容結束,留一段時間讓學生提問;下課后,鼓勵學生繼續(xù)提問。這樣,為學生提問保證了足夠的時間,提問的形式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保證了人人都有更多的提問機會,從而及時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提問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聰明而樂于提問。與此同時,要避免為提問而提問的現(xiàn)象,教育學生要實事求是,有疑而問,尤其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嘗試解決而不能解決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探究精神。
三、教師示范,提示思路和方法,讓每個學生善于提問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自己的提問,吸引學生積極思考,熱烈討論,并誘發(fā)學生產生一種想要自己提問供大家討論的欲望。教師自己首先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提問,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方法方面為學生起示范作用。在每一堂課中,教師的提問要向學生展示發(fā)現(xiàn)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感到有方法可循。
例如:《燕子》一課最后一節(jié)有一句話“嫩藍的天空,幾痕細線連于電桿之間……”提問前,教師先把句子讀一遍,接著說:“細線一般用‘幾根、‘幾條,這兒怎么寫‘幾痕細線呢?”這一提問,向學生展示了發(fā)現(xiàn)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方法(認真讀句,咬文嚼字、類比探究等等),學生通過教師的啟發(fā)和示范,自己提問的欲望和興趣往往會油然而生。
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不懂、難懂的問題,教師在指導閱讀中要加以引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嘗試提問。具體方法有:圍繞課題提問啟疑;課文難點處設疑,課文重點處引疑;找矛盾、提問題;定范圍、提問題(教師在課文中定一個范圍,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調動情感因素,暗示有疑等等。
如學習《金色的細雨》一課,有學生問:“課文‘金色的細雨已經從空中灑落。哦,原來是飛機在撒播樹種。為什么第一句用‘灑,第二句用‘撒?”通過認真閱讀、對比,聯(lián)系課文內容,學生悟出第一句寫雨灑下來,第二句是寫撒樹種,兩個“sǎ”的用法不一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從仔細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疑問,進而獨立思考,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親身感受到了質疑和獨立思維的樂趣,進而培養(yǎng)了獨立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