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亮,楊 超,魏文暉
(1.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武漢 430071;2.武漢理工大學道路橋梁與結構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70)
目前,換流站閥廳結構多采用鋼結構框架,少部分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在電力行業(yè)上的運用還較少[1,2],為了充分了解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的振動特性和結構響應,以構件極限承載力相近作為設計與修改的原則,將電力行業(yè)某鋼筋混凝土閥廳結構修改為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并采用SAP2000建立了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的整體模型,對該結構進行了模態(tài)分析、反應譜分析;同時,選取了該閥廳具有代表性的一跨X形型鋼混凝土斜支撐結構作為后續(xù)試驗的研究對象,計算了該研究對象在各種荷載組合下的柱端內(nèi)力、梁端內(nèi)力以及斜撐內(nèi)力的最不利組合,從而對后續(xù)試驗模型設計提供依據(jù)。
將某鋼筋混凝土閥廳結構修改為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修改校核后的X形支撐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縱向總長度為86.2 m,橫向總長度為56 m,山墻長度為33 m。其中,主體框架的型鋼混凝土柱有矩形,L形和T形,型鋼混凝土梁和斜撐截面形式為矩形。型鋼混凝土閥廳采用的是鋼結構屋架,鋼屋架下弦距地面高度為26.05 m,上弦距地面高度為30.05 m,型鋼混凝土框架和鋼屋架之間的連接形式為鉸接,上下弦桿拼接雙角鋼采用2L200×18,腹桿拼接雙角鋼采用2L110×10,屋架左右兩側與型鋼混凝土柱連接部位的型鋼分別采用HW250×250×9×14、HM58屋架下弦水平支撐采用□250×250×6,屋架上弦水平系桿與上弦水平支撐均采用□250×250×6,閥廳結構的縱軸結構及X形支撐布置和屋架結構布置如圖1、圖2所示。
閥廳結構框架中型鋼混凝土鋼材強度等級為Q235,縱筋等級為HRB400,箍筋等級為HPB300,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鋼屋架所用的鋼材強度等級為Q345,閥廳結構所受各種荷載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閥廳結構荷載/作用信息
為了較為精準的掌握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的實際受力情況,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時,對實際閥廳結構進行了一定的簡化。建模過程中采用框架單元模擬實際結構中的柱、梁和斜撐,對于非承重構件,將其自重轉換為相應的集中力或均布荷載添加到結構上,閥廳結構和地面的連接采用剛接,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整體模型如圖3所示。
模態(tài)是結構的固有振動特性,每一個模態(tài)具有特定的固有頻率、阻尼比和振型,模態(tài)分析是研究工程領域中結構動力特性的方法[3]。SAP2000在對結構進行模態(tài)分析時,引入了“質(zhì)量源”[4],“質(zhì)量源”將結構部分荷載視為結構自身的質(zhì)量,“質(zhì)量源”需要根據(jù)結構本身特性和所求解的問題來確定。該文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5]的條文規(guī)定,將恒荷載系數(shù)設為1,活荷載系數(shù)設為0.5來定義“質(zhì)量源”。
該文進行模態(tài)分析時,主要研究型鋼混凝土主體框架的振動特性。由于高階頻率衰減較快,對結構的影響較小,故該文只對整體模型的前三階振型進行研究,結構前三階振型圖如圖4~圖6所示,前三階振動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整體模型前三階振動信息
振型階次123周期/s1.030.770.68振型特征Y向(橫向)平動X向(縱向)平動扭轉振型剛度/(kN·m-1)37.8267.6786.76
由圖4~圖6、表2可知: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的前三階振型分別為朝Y向(橫向)平動、朝X向(縱向)平動、扭轉,這說明型鋼混凝土閥廳主體結構的剛度分布較為均勻,結構布置較為合理,整體結構縱向剛度要比橫向剛度大。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自振周期隨著振型階次的增加而逐漸減小,振型剛度隨著振型階次的增加而逐漸增加。
反應譜分析是對結構進行擬靜力地震動分析的一種方法。從理論上來講,如果結構只進行彈性分析,采用時程分析和反應譜分析所得出的結果基本一致,并且反應譜分析可以節(jié)約大量時間。但是反應譜分析不考慮地震的持續(xù)時間、罕遇地震對結構動力特性的改變、土體與結構的相互作用。
采用的反應譜是基于《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的設計加速度反應譜,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地震基本加速度為0.15g,場地類別為Ⅲ類,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二組,將計算得到的最大位移值提取出來,并用該數(shù)值除以柱高來計算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的層間位移角,X及Y向分別為0.001 7和0.001 9,考慮到計算柱高為26.05 m,因此,在反應譜工況下,模型沿橫向的層間位移角值最大為1/1 371,由《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可知,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為1/550,大于1/1 371,因此層間位移角符合規(guī)范要求。對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整體模型進行內(nèi)力計算,并選擇典型的H~K軸線處支撐,計算柱底最不利組合,如表3所示。其中工況1)~4的選擇是根據(jù)《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2018)》條文規(guī)定[6],地震作用由反應譜法求出:
1)1.3恒荷載+1.5活荷載+0.9風荷載;2)1.3恒荷載+1.5風荷載+1.05活荷載;3)1.0恒荷載+1.5活荷載+0.9風荷載;4)1.2恒荷載+0.6活荷載+1.3地震作用+0.28風荷載。
表3 鋼混凝土柱底最不利內(nèi)力組合
該最不利內(nèi)力組合可以用于進一步進行局部試驗提供參考。
以構件極限承載力相近為設計和修改原則,將鋼筋混凝土閥廳結構修改為X形支撐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并采用SAP2000軟件對閥廳結構整體有限元模型進行了分析,對其性能進行了一定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a.通過模態(tài)分析得到整體模型的振型和自振周期,其第一、二、三階振型分別為朝Y向(橫向)平動、朝X向(縱向)平動、扭轉,說明該閥廳主體結構的剛度分布較為均勻,結構布置較為合理,整體結構縱向剛度要比橫向剛度大。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自振周期隨著振型階次的增加而逐漸減小,振型剛度隨著振型階次的增加而逐漸增加。
b.X形支撐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整體模型在反應譜工況下,模型沿Y向(橫向)的層間位移角值最大為1/1 371,由《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可知,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為1/550,大于1/1 371,模型層間位移角符合規(guī)范要求。
c.在不同荷載工況組合下,對X形支撐型鋼混凝土閥廳結構整體模型進行內(nèi)力計算,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一跨斜支撐結構中型鋼混凝土柱考察最不利內(nèi)力組合,為型鋼混凝土斜支撐結構試驗模型的設計提供了內(nèi)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