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雄才
畫應快則快,應慢則慢,慢而不滯,快而不飄。線條之虛實處理,用筆之干濕、粗細、疏密、頓挫、轉(zhuǎn)折、輕重必須相宜,否則畫面平均、刻板。俗語云:“快工不巧,快飯不飽?!碑嫯嫴荒茇澘欤^快則易草率,過慢則易板滯。高劍父先生言:“畫畫用筆,易放難收?!闭缦律?,若從山頂向山下跑,便無法收住。因此,寧慢勿快。
中國畫講究筆墨,無筆何能成畫。中國畫家一向強調(diào)“人”和“筆”,毋使“筆”用“人”。畫法與書法用筆道理相通,執(zhí)筆欲緊,運筆欲活。作畫要練會懸肘,否則無法伸展作巨畫。學畫之初,一定要把“指實掌虛”之執(zhí)筆方法練成習慣,久而久之,自然能緊而靈活。
《秋山》黎雄才
用筆應悟之于心而運之于手,一筆之高低起伏、快慢頓挫、虛實粗細,心手相應地表達出不同質(zhì)感和量感的東西來。用筆時心不厭精,手不忌熟,“熟能生巧”即是此理。熟者熟練,而非爛熟。
運筆鋒正易藏,鋒偏易露,故用筆講究藏鋒。若鋒芒畢露則易輕薄,難于沉重;但鋒也勿全藏,全藏難顯精神,應以有鋒處露其精神,藏鋒處含其趣味。用筆忌霸忌惡,一覽無余。用筆慢則取其含蓄,快則取其奇巧。應豎應斜,隨物而定。應做到乍徐還疾,無往不收。
畫之先,必深思熟慮,做到胸有成竹,然后下筆,即所謂“意在筆先”才能一氣呵成。用筆第一要“準”,第二要“活”。準則輕重、快慢、濃淡、大小得其質(zhì),得其形;活則得其氣,得其神。
用墨足以表達人之素養(yǎng)志趣。古人云:“人品不高,筆墨無法。”筆墨是直接寫人內(nèi)心感情的東西。
用墨應設法露其光彩,墨過干澀則無氣韻,過濕則無紋理。總之,要掌握它就得下功夫。用墨無氣則渾黑一團,是謂之“死墨”;“活墨”則有氣有光彩。
古人用墨方法有二:一是多次積成謂之積墨;二是一遍畫成。積墨過多易傷氣韻,要能薄中見厚。一遍過的雖易得氣韻,但有時難得渾厚。初入手者,宜先用淡墨,因其可改可救。有把握后,則不拘于此。
畫山水須以整體為重,以勢為主,著色亦然。大自然變化無常,不以整體取勢,則支離破碎,不成畫矣。此乃用色之總綱領。
山水畫之著色,除金碧青綠山水外,須以清淡為主,不可過重。過重則不空靈,且容易以色凝墨。昔人云:“世人皆以著色為易,其實極難,如重入爐火,再見火候,火候稍差,前功盡棄。”色與墨,相得益彰。要色不凝墨,則應保留墨之光彩氣韻,顯出筆之精神。一畫之成,要色調(diào)統(tǒng)一,像音樂一樣,如調(diào)子不協(xié)調(diào),則雜亂無章。
畫之落墨,從局部開始,需胸有成竹,條條有理。而著色相反,以整體為先,逐步深入,求其細部變化。漸顯層次,豐富起來,使色墨相得益彰,符合整體之精神。著色之法,不可心急,要有步驟。一遍或多遍,均需細心考慮后下手,要求色調(diào)薄中見厚。
《碧海揚帆》黎雄才
初著色,寧淡勿濃,淡者可加,而過濃則無可補救。著色要有用筆,方見色之氣韻。著色之法,有渲染之分。染有干染、濕染之別。濕染筆痕模糊,一般用于第一遍取大效果,而后用干染。染完一遍色,待干后仔細觀察一遍,然后再染。套色之法,取其薄中見厚。古人畫絹,也有在背后套色者。
中國畫設色分重彩和淡彩兩類。重彩難在氣韻,淡彩難于渾厚。不管重彩還是淡彩,必須以墨為主。特別是重彩之青綠,其色厚,易掩筆墨之氣,用時更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