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在溥心畬繪畫中最為常見,也是他藝術(shù)成就最高的板塊。他常以詩入畫,精巧別致。此番造詣自然與其恭王府的成長經(jīng)歷密不可分。
比如恭王府舊藏一卷無款宋人《山水》卷用筆靈奇,對溥心畬山水畫的啟發(fā)很大。對于這卷山水畫,知名書法家、鑒定家啟功在《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shù)生涯》中寫道:“稍微有一些所謂‘北宗的習氣……以畫法論,絕對是南宋一派,但又不是馬遠、夏珪等人的路子,更不同于明代吳偉、張路的風格。淡青綠設(shè)色,色調(diào)也不同于北宋的成法?!睋?jù)此來看,溥心畬山水畫所呈現(xiàn)的“以北宗山水之體格來打破南宗山水文人畫之貌”的特點,大抵是取法此卷。
溥心畬山水畫師古人,始習南宗,以其筆法為宗,后學北宗,以北宗山水畫馳譽,自成一家之風。對于溥心畬的山水畫法,啟功還評價道:“先生畫的山石樹木, 從來沒有像《芥子園畫譜》里所講的那么些樣的皴法、點法和一些相傳的各派成法,有時勾出輪廓,隨筆橫著豎著任筆抹去,又都恰到好處,獨具一格”。
可以說,中國畫的意境、格調(diào)與氣韻在溥心畬的山水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始終在繼承傳統(tǒng)山水畫的基礎(chǔ)上推陳出新,將擬古與所處時代背景相結(jié)合,開創(chuàng)出其特有的風格范式,無不透露出文人雅士的清貴之氣。
水墨紙本 鏡心
63.5厘米×33厘米
款識:危石礁磽峙澗濱,修篁低拂草堂塵;數(shù)椽精舍臨秋水,應(yīng)有南陽抱膝人。心畬。
鈐?。号f王孫、溥儒、省心齋
出版:《溥心畬書畫全集》(山水篇)P14,臺灣乾隆圖書,1978年。
紙本冊頁 十二開
約創(chuàng)作于20世紀40年代
25厘米×17厘米×12
鈐?。轰呷澹ㄊ危?/p>
題簽:1.巖巒蘊古,默詠屬,溥儒自題。(鈐?。号f王孫)
2.溥心畬設(shè)色山水冊。精品十二幀。博陵蘇庚春題簽。(鈐?。禾K、庚春)
題跋:藝溯南宗清雅絕倫,咫尺千里秀逸出塵。辛未仲秋拜觀,心畬先生畫冊精作,蘇庚春題。
鈐印:蘇印、庚春
備注:
1.蘇庚春題簽并跋。蘇庚春(1924年至2001年),字更諄,號元清,河北深縣人。曾任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文物鑒定組組長,廣東省文管會文物出口鑒定組長。
2.廣州集雅齋舊藏
水墨紙本 鏡心
32厘米×41厘米
題識:飛鴉投古木,斜照滿清溪。心畬。
鈐印:溥儒
水墨紙本 冊頁十二開
29厘米×19厘米×12
鈐?。轰呷逯?、心畬
題簽:溥心畬畫松樹冊。
黃君璧署。(鈐?。狐S氏、君璧)
設(shè)色絹本 立軸
64厘米×35.3厘米
題識:雙松隱幽壑,屈折若龍盤。黛色同河岳,焉知霜雪寒。心畬。
鈐?。盒漠尅呷?/p>
展覽:“明月入懷·紀念溥心畬誕辰125周年展”,天津美術(shù)館,2021年5月9日至25日。
來源:香港佳士得2018年秋拍,Lot1467。
1938年作 設(shè)色絹本 鏡心
22厘米×34.2厘米
題識:秋溪釣艇,戊寅心畬作。
鈐?。号f王孫、丘壑中人
來源:約瑟夫·史迪威(Joseph Stilwell)舊藏;佳士得紐約2018年3月“中國書畫專場”拍品。
設(shè)色絹本 鏡心
4.5厘米×141.5厘米
款識:李昭道《秋山圖》。心畬臨。
鈐?。盒漠?、畊煙
設(shè)色紙本 手卷
畫心15.3厘米×120.8厘米
引首15.5厘米×72.4厘米
題跋20.5厘米×13.5厘米
款識:
野水寒沙回望空,胡笳吹月落邊風。臨洮萬里無烽火,牧馬平原秋草中。輪臺秋月滿邊山,慘淡平沙古戍間。此是西陲常貢馬,而今不入玉門關(guān)。心畬。
鈐?。轰呷逯?、心畬、竹素、舊王孫、羲皇上人
鑒藏?。耗媳睎|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源遠流長
題簽:溥心畬百駿圖。君翁署。(鈐?。壕担?/p>
引首:百駿圖。戊申之春蜀郡張大千爰。(鈐印:西川張爰、金石同壽、無盡藏)
題跋:昔年北都畫寫有盛名者,惟心畬與其兄雪齋,筆墨精微,直入趙松雪之室。今觀此圖,一脫松雪風范,而以逸筆出之,飛騰偃息,各盡其態(tài),信是奇作。心畬題詩有滄桑感,大千題署雄肆可喜,兩人并吾友,今已下世,為之惘然。丙寅歲暮,臺靜農(nóng)書龍坡里,時年八十五。(鈐印:靜者、臺靜農(nóng))
出版:《銀座美術(shù)館館藏作品集》第62至63頁,2007年。
說明:
1.張大千題引首,黃君璧題簽,臺靜農(nóng)題跋。
2.引首后有鈐有“源遠流長”鑒藏印,為長流美術(shù)館舊藏。
來源:北京銀座2020年秋拍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