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堃,張 潔
(1.廣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2.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廣西 桂林 541004)
宋人以朱熹等賢臣被貶為引,首次提出“士大夫怨”的概念。屈原當為“士大夫怨”的模范,士大夫的愁悶可以通過“詩可以怨”,獲得排遣、慰藉或補償。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提出屈原作《離騷》,蓋自“怨”生,屈原的“詩可以怨”是通過詩來表達憂思、難忘和明志等情懷。朱熹上奏疏言明治理天下之事,因善言沒有得到皇帝認同而有“士大夫怨”,但他卻能提出“士大夫怨”的解決之道,積極與上互動,行事“明君臣之義”?!笆看蠓蛟埂痹趪艺沃卫碇械囊饬x在于,能怨而有責,提出解決之道,通過君與臣上下和親的“明君臣之義”雙向積極互動,最終達到了“合其君臣之親”的“上下無怨”的國治。本文從國家治理的維度出發(fā),結(jié)合屈原的“詩可以怨”與朱熹的“士大夫怨”,著力分析古代國家治理中造成“士大夫怨”的原因,及其給國家治理帶來的危害和影響,歸納“士大夫怨”的解決之道,探討如何最終達到“上下之恩結(jié)”、“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的國治之至。
關(guān)于“士大夫怨”的提出,宋人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乙編卷二記載云:
韓平原嘗為南海尉,廷一士人作館客,甚賢而文。既別,音問杳不通。平原當國,常思其人。一日,忽來上謁,蓋已改名登第數(shù)年矣。一見歡甚,館遇極厚。嘗夜闌酒罷,平原屏左右,促膝問曰:“某謬當國秉,外間議論若何?”其人太息曰:“平章家族危如累卵矣,尚復何言?”子原愕然問故。對曰:“是不難知也,椒殿之立,非出于平章,則椒殿怨矣。皇于之立,非出于平章,則皇子怨矣。賢人君子,自朱熹、彭龜年、趙汝愚而下,斥逐貶死,不可勝數(shù),則士大夫怨矣。邊釁既開,三軍暴骨,孤兒寡婦之哭聲相聞,則三軍怨矣。并邊之民死于殺掠,內(nèi)地之民死于科需,則四海萬姓皆怨矣。叢是眾怨,平章何以當之?”平原默然久之曰:“何以教我?”其人辭謝再三。固問,乃曰:“僅有一策,主上非心黃屋,若急建青宮,開陳三圣家法,為揖遜之舉,則皇子之怨可變而為恩,而椒殿退居德壽,雖怨無能為矣。于是輔佐新君,渙然與海內(nèi)更始,曩時諸賢,死者贈恤,生者召擢。遣使聘虜,釋怨請和,以安邊境。優(yōu)犒諸軍,厚恤死士,除苛解嫟,盡去軍興無名之賦,使百姓有更生之意。然后選擇名儒,遜以相位,乞身告老,為綠野之游,則易危為安,轉(zhuǎn)禍為福,或者其庶幾乎!”平原猶豫不能決,欲留其人,處以掌故。其人力辭,竟去。未幾禍作。[1]
此事亦見于元人劉一清《錢塘遺事》卷二,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馀》卷四,清人畢沅《續(xù)資治通鑒》卷一百五十八等記載。這里提出了“皇子怨”、“士大夫怨”、“三軍怨”、“萬姓怨”等四怨。此外,羅大經(jīng)同時稍晚的李昴英《文溪集》里的奏議《除正言上殿奏疏》亦有“民怨、兵怨、士大夫怨”等三怨,明人方以智《東西均·玆燚黈》也有“士大夫之怨訕諛祝”之說。
“怨”,《說文解字》云:“怨,恚也,從心夗聲?!?、“恚,怒也。從心圭聲?!盵2]恚一般為佛教用語,含義為怨恨、憤怒。此以朱熹、彭龜年、趙汝愚等賢人君子被斥逐貶死為引,首次提出“士大夫怨”的概念。用朱熹等人的政治不公遭遇而導致了士大夫階層的“怨”,來隱喻平章家族“危如累卵”的嚴重后果,并提出了要韓平原“選擇名儒、遜以相位、乞身告老、為綠野之游”的建議,如此方能轉(zhuǎn)危為安、轉(zhuǎn)禍為福。結(jié)果韓平原猶豫不決,導致沒過多久就災禍降臨?!笆看蠓蛟埂敝干娴氖枪糯?士大夫)之間的關(guān)系及其給國家治理的影響。這里其實是在為朱熹、彭龜年、趙汝愚等賢人君子鳴不平,里面隱含著“士大夫怨”的訴求,即治理國家要“選擇名儒”。
關(guān)于朱熹等人斥逐貶死,背后是有“慶元黨禁”期間趙汝愚貶死、朱熹禠職罷祠的宋朝朝廷政治斗爭的:宋寧宗繼位之事趙汝愚、韓侂胄等有擁立之功,二人皆位列要職,趙汝愚被任命為右相、韓侂胄為樞密都承旨。但二人素有嫌隙,后韓侂胄使人彈劾趙汝愚致其被貶暴斃,朱熹聯(lián)合彭龜年彈劾韓侂胄,但皆被宋寧宗貶黜。后監(jiān)察御史沈繼祖奏劾朱熹“不敬于君”、“不忠于國”、“玩侮朝廷”、“為害風教” 、“私故人財”、“納其尼女”、“家婦不夫而孕”等“十大罪狀”,即《宋史·朱熹傳》所稱“慶元二年,沈繼祖為監(jiān)察御史,誣熹十罪,詔落職罷祠,門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編管。”[3]p12767“誣熹十罪”被官方定論為“誣告”,韓侂胄及其黨羽開始了對理學的清算,朱熹被斥為“偽學魁首”,后朱熹以偽學首犯被罷職毀祠,其門人也遭到了流放、入獄、改換師門等不同程度的政治打擊,史稱“慶元黨禁”。這即是“賢人君子,自朱熹、彭龜年、趙汝愚而下,斥逐貶死,不可勝數(shù),則士大夫怨矣”發(fā)生和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士大夫怨”問題提出的政治背景。
此外,從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甲編卷一的記載楊萬里對朱熹被罷免的態(tài)度,也可以從側(cè)面看出歷史對其評價即“士大夫怨”:
楊誠齋為零陵丞,以弟子禮謁張魏公?!蚬蛘埥?,公曰:“元符貴人,腰金紆紫者何限,惟鄒至完、陳瑩中姓名與日月爭光。”誠齋得此語,終身厲清直之操。晚年退休,悵然曰:“吾平生志在批鱗請劍,以忠鯁南遷,幸遇時平主圣。老矣,不獲遂所愿矣!”立朝時,論議挺挺。如乞用張浚配享,言朱熹不當與唐仲友同罷,論儲君監(jiān)國,皆天下大事。孝宗嘗曰:“楊萬里直不中律?!惫庾谝嘣唬骸皸钊f里也有性氣?!惫势渥再澰疲骸坝碓灰灿行詺猓丛浦辈恢新?。自有二圣玉音,不用千秋史筆?!盵4]
楊萬里得到張魏公的點撥,即以“終身厲清直之操”為人生追求。他立朝時,論議挺挺。挺挺,即正直貌。楊萬里對乞用張浚配享、朱熹與唐仲友同被罷免、儲君監(jiān)國等天下大事都耿直諫言,并以大禹的性氣、舜帝的“直不中律”自比,他的“忠鯁”得到了宋光宗的贊賞。側(cè)面可見,楊萬里等忠直士大夫?qū)χ祆浔毁H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認為能不顧政治風險向皇帝諫言的。由此可見,朱熹的遭遇得到了“直不中律”的其他士大夫不平之鳴的“士大夫怨”的。
考查歷史及相關(guān)典籍記載可知,“士大夫怨”多指涉古代君臣(士大夫)之間的關(guān)系及其給國家治理的影響。造成“士大夫怨”有君王的君道不明、上政迷亂、不分賢愚而用和大臣讒佞媚上等兩層面的原因。
1.君王層面的各種原因造成“士大夫怨”
君道不明、上政迷亂直接造成“士大夫怨”,《楚辭·離騷》云:“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蓖跻葑ⅲ骸吧险詠y則下怨,父行?;髣t子恨?!盵5]P14又如皇帝不分賢愚而用,《楚辭·惜誓》云:“苦稱量之不審兮,同權(quán) 而就衡?!蓖跻葑⒃疲骸把曰伎啾娙?,稱物量穀,不知審其多少,同其稱平,以失情實,則使眾人怨也。以言君不稱量士之賢愚而同用之,則使智者恨也?!盵5]P230人才不能正確被區(qū)分對待,自然會造成眾人怨。陸賈《新語·至德》:“昔者,晉厲、齊莊、楚靈、宋襄,乘大國之權(quán),杖眾民之威,軍師橫出,陵轢諸侯,外驕敵國,內(nèi)刻百姓,鄰國之讎結(jié)于外,群臣之怨積于內(nèi),而欲建金石之統(tǒng),繼不絕之世,豈不難哉?”[6]這是君王外交和對待民眾政策的“外驕敵國,內(nèi)刻百姓”造成外結(jié)鄰國之仇合內(nèi)積“群臣之怨”。君王驕奢淫逸也會導致上下交怨,《史記·秦本紀》云:“夫自上圣黃帝作為禮樂法度,身以先之,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驕淫。阻法度之威,以責督于下,下罷極則以仁義怨望于上,上下交爭怨而相篡弒,至于滅宗,皆以此類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7]p192-193一國之政治就像身體的修身一樣,要以禮樂法度來提升自身,君王要身體力行地“身以先之”。君王不與天下同其利導致“賢才怨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項王有倍約之名,殺義帝之負;于人之功無所記,于人之罪無所忘;戰(zhàn)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得用事;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賂,積而不能賞:天下畔之,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故天下之士歸于漢王,可坐而策也?!盵7]p2695項羽不記人之功反人之罪,打勝仗攻下城池得不到封賞,任人唯親不唯賢,導致“賢才怨之”,最終天下之士都歸于漢王劉邦。
2.士大夫?qū)用娴脑蛟斐伞笆看蠓蛟埂?/p>
主要體現(xiàn)在士大夫的讒佞媚上,忠臣忠策必為群佞所怨?!冻o·離騷》云:“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蓖跻葑ⅲ骸把约耗畋俗嬋讼嗯c朋黨,嫉怨忠直,茍且偷樂,不知君道不明,國將傾危,以及其身也。”[5]p8“行婞直而不豫兮,鮌功用而不就。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九折臂而成醫(y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蓖跻葑ⅲ骸把怎P行婞很勁直,恣心自用,不知厭足,故殛之羽山,治水之功以不成也。屈原履行忠直,終平回曲,猶鮌婞很,終獲罪罰。始吾聞為君建立忠策,必為群佞所怨,忽過之耳,以為不然,今而后信。吾被放棄,乃信知讒佞為忠直之害也?!盵5]p126
會給國家治理帶來君危下怨、忠臣被讒、外驕敵國、國家滅亡等危害,導致君臣關(guān)系疏遠、士大夫隱匿不出仕等消極后果,使士大夫被迫選擇“有圣君則來,無德則去”的人生態(tài)度?!冻o·九章·惜誦》云:“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蓖跻葑ⅲ骸吧险詠y則下怨。……驕傲放恣,無有思古,終不察荇萬民善惡之心,故朱紫相亂,國將傾危也。夫君不思慮,則忠臣被誅,則風俗怨而生逆暴,故民心不可不熟察之也。”《楚辭·九章·涉江》云:“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5]p131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諫令,遂賜劍而自殺,最后導致越國滅亡了吳國;商紂王不聽比干正諫而殺比干,剖其心而觀之。都是君王不用忠信,滅國亡身的例子。
“士大夫怨”導致參與國家政治治理的士大夫隱匿不出仕,君臣關(guān)系疏遠,忠臣被讒言所害、終獲罪行等消極影響。昔有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遂餓而死;后又有屈原自沉汨羅而死?!冻o·九歌·湘君》云:“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閑!”王逸注:“告我以不閑暇,遂以疏遠己也?!盵5]p62122-123忠臣竭心盡力忠君愛國卻被同流合污者“怨讎”,想要殺害自己。陸士衡《五等論》:“固知百世非可懸御,善制不能無斃,而侵弱之辱,愈于殄祀,土崩之困,痛于陵夷也?!薄段倪x》李善注云:“何謂土崩,秦之末葉是也。人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此之謂土崩。”[8]p744如果士大夫有怨而皇帝不知,勢必會造成王國土崩瓦解的后果。
孔子曰:“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盵9]p2517“士大夫怨”對士大夫參與國家政治的直接人生態(tài)度的影響即是,迫使士大夫有了“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的選擇,即“有圣君則來,無德則去”?!冻o·九章·涉江》云:“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亂曰: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懷信侘傺,忽乎吾將行兮!”[5]p131-132士大夫看見先賢執(zhí)行忠信卻被殘害,雖然正身直行不猶豫卻滿心的狐疑:不逢明君,思慮交錯,故而選擇“有圣君則來,無德則去”的路徑,或者將遠行,另選良木而息,或者獨抱忠信死于山野之中的“竊怨君之不寤兮,吾獨死而后已”。
《論語·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盵9]p2482劉越石《答盧諶詩一首(并書)》:“芻狗之談,其最得乎。”李善注曰:“《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結(jié)芻為狗也,言天地不愛萬物,類祭祀之棄芻狗也。然此與談老者不同,彼美而此怨耳?!盵8]p356相比于孔子的“舍之則藏”所體現(xiàn)的隱藏自己的光芒韜光養(yǎng)晦,老子的“利萬物而不爭”體現(xiàn)的是謙下不爭的態(tài)度,不是自我放棄、逃避社會或遁入山林的隱士或出世思想,是老子的“以弱勝強”的思想表現(xiàn)。
解決“士大夫怨”之要在“合其君臣之親”,應落腳于“熟察民心”,通過君與臣上下和親的“明君臣之義”雙向積極互動,達到“上下無怨”的國治之至。
通過君王賞罰分明、士大夫之間私怨不入公門來化解“士大夫怨”?!俄n非子·用人》云:“故至治之國,有賞罰而無喜怒,故圣人極有刑法,而死無螫毒,故奸人服?!哒矶紭窐I(yè),道蔽天地,德極萬世矣。”[10]p207《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云:“不以私怨汝之故擁汝于吾君。故私怨不入公門?!盵10]p210
防怨猶如防水也,執(zhí)政之善在于疏導怨,而非防怨?!犊鬃蛹艺Z》云:“若之何其毀也我聞忠言以損怨,不聞立威以防怨。防怨,猶防水也。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弗可救也。不如小決使導之,不如吾所聞而藥之?!?/p>
明君臣之義,上下和親而不相怨。《禮記·緇衣》云:“臣下竭力盡能以立功于國,君必報之以爵祿,故臣下皆務竭力盡能以立功,是以國安而君寧。禮無不答,言上之不虛取于下也。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什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匱也,是以上下和親而不相怨也。和寧,禮之用也,此君臣上下之大義也。故曰:‘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11]
要國存其士、見賢而急、獻賢而進士、得賢人而使之;上不妄予;刑罰不頗,則下無怨心?!赌印びH士》云:“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舆M不敗其志,內(nèi)究其情;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枷轮仄渚粑欢谎裕紕t喑,遠臣則唫,怨結(jié)于民心?!ネ醯觅t人而使之,賢人得明君而事之,弭上下之怨。”[12]p1-4《墨子·尚賢》云:“古者圣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賢人唯毋得明君而事之……故古者圣王之為政若此?!盵12]p52-53最終達到《墨子·非儒》所說的“必務合其君臣之親,而弭其上下之怨”[12]p298。
國君要有善于用人之道,用好辯士之功、智士之功、忠臣之功、義臣之功、智士之功、忠臣之功、信臣之功、圣人之功,賢主謹小物以論好惡,則不失道?!尔i冠子·道端》云:“下不怨上,辯士之功,釋怨解難,智士之功,事至而治,難至而應,忠臣之功,正言直行,矯拂王過,義臣之功,存亡繼絕,救弱誅暴,信臣之功,正不易言,貞謙之功,廢私立公,禮臣之功,尊君卑臣,賢士之功,敵國憚之,四境不侵,圣人之功,定制於冥冥,求至欲得,言聽行從,近親遠附,明達四通,內(nèi)有挾度,然后有以量人?!盵13]《呂氏春秋·慎小》云:“輕小物則上無道知下,下無道知上。上下不相知,則上非下,下怨上矣。人臣之情,不能為所怨;人主之情,不能愛所非。此上下大相失道也。故賢主謹小物以論好惡?!盵14]賢主的好惡與賞罰密切相關(guān),要慎小事以論賞罰。
法律政令公平,刑罰規(guī)矩公正,明公道而滅奸偽,則下無怨心,即《管子·君臣》云:“刑罰不頗,則下無怨心;名正分明,則民不惑于道……此明公道而滅奸偽之術(shù)也。國有常式,故法不隱,則下無怨心?!盵15]p574
為人君要修官上之道,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則上下無怨?!豆茏印ぞ肌吩疲骸盀槿司撸薰偕现?,而不言其中;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則受令者疑;權(quán)度不一,則修義者惑?!盵15]p546《管子·七臣七主》云:“法律政令者,吏民規(guī)矩繩墨也?!餂Q于吏則治,權(quán)斷于主則威,民信其法則親?!史ú粺┒舨粍?,民無犯禁,故有百姓無怨于上?!盵15]p988-999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對士大夫提出要達到君子的道德要求。如《論語·憲問》云:“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9]p2513
治大國若烹小鮮,上德治之,達到“君臣相忘于治”的政之適的狀態(tài)。王充《論衡·自然篇》云:“上德治之,若烹小鮮,與天地同操也。……道家德厚,下當其上,上安其下,純蒙無為,何復譴告?故曰:‘政之適也,君臣相忘于治,魚相忘於水,獸相忘於林,人相忘於世。故曰天也。’孔子謂顏淵曰:‘吾服汝,忘也;汝之服於我,亦忘也?!揪莆陡剩嬛咦聿幌嘀?。薄酒酸苦,賓主顰蹙。夫相譴告,道薄之驗也。謂天譴告,曾謂天德不若淳酒乎?”[16]孔子曰:“圣人轉(zhuǎn)禍為福,報怨以德。”《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第一》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盵17]使“怒積于上而怨積于下”最終達到“上下之恩結(jié)”、“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的國治之至。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提出屈原作離騷,蓋自“怨”生: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7]p2482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導致了屈原的“能無怨乎?”、“詩可以怨”,其作離騷,蓋自“怨”生,是得到司馬遷的認可的,即詩可以怨,屈原通過詩來表達憂思、難忘和明志等情懷。好詩主要是不愉快、煩惱或“窮愁”的表現(xiàn)和發(fā)泄的,即錢鐘書所說:“一個人的愁悶,全靠“詩可以怨”,獲得了排遣、慰藉或補償?!盵18]屈原當為“士大夫怨”的模范,他因小人的誹謗讒言導致的楚懷王的疏離不信任,產(chǎn)生了內(nèi)心的愁苦之志,也產(chǎn)生了憤恨之情,所以自稱“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可以視為從“詩可以怨”轉(zhuǎn)向了“士大夫怨”,其最直接的原因和結(jié)果即是:“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盵7]p2485懷王不分忠奸聽信誹謗讒言疏離不信任忠直之臣屈原,結(jié)果落得軍隊被挫敗,國土被削割,自己客死在秦國,被天下人恥笑的國破身死結(jié)局。
關(guān)于朱熹的“士大夫怨”的發(fā)生,事關(guān)宋孝宗五年朱熹上奏疏所言之事:“天下之務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術(shù)以立紀綱?!牟荒芤宰哉?,必親賢臣,遠小人,講明義理之歸,閉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今宰相、臺省、師傅、賓友、諫諍之臣皆失其職,而陛下所與親密謀議者,不過一二近習之臣。上以蠱惑陛下之心志,使陛下不信先王之大道,而說于功利之卑說,不樂莊士之讜言,而安于私暬之鄙態(tài)。……勢成威立,中外靡然向之,使陛下之號令黜陟不復出于朝廷,而出于一二人之門,名為陛下獨斷,而實此一二人者陰執(zhí)其柄。且云:‘莫大之禍,必至之憂,近在朝夕,而陛下獨未之知。’上讀之,大怒曰:‘是以我為亡也?!湟约舱堨?,不報?!盵3]p12753-12754朱熹于此言明治理天下要撫恤百姓,而根本在于皇帝要端正心術(shù)、公平正大,不能受私情左右而偏頗反復、猶豫不定,要親賢臣、遠小人,如此才能立定規(guī)章紀律、朝綱。但是現(xiàn)實卻是宰相、臺諫省官、師傅、賓客朋友、諫諍之臣都不負責任,與皇帝親近并謀劃國事的人不過是一兩個得寵的大臣。他們易于蠱惑皇帝的的心志使其不信先王圣賢之理和賢臣志士的遠大言論,很容易讓下面的依附者勾結(jié)同好、排擠公論,勢必會造成皇帝的號令被親近的權(quán)臣執(zhí)掌,由此將帶來的巨大的災禍只有皇帝不知道。宋孝宗大怒說朱熹的奏折認為宋朝將要滅亡了,于是朱熹以生病為由請求宮觀的職務,這是朱熹的善言沒有得到皇帝認同的“士大夫怨”的表現(xiàn)。
雖然朱熹對國家的非正常政治現(xiàn)象有“士大夫怨”,但他還是心系國家社稷,積極與上互動,行事“明君臣之義”。他入朝對答皇帝提問,陳說災異發(fā)生的原因和修養(yǎng)德行、任用人才的關(guān)系:“陛下既未能循天理、公圣心,以正朝廷之大體,則固已失其本矣,而又欲兼聽士大夫之言,以為駕馭之術(shù),則士大夫之進見有時,而近習之從容無間。士大夫之禮貌既莊而難親,其議論又苦而難入,近習便辟側(cè)媚之態(tài)既足以蠱心志,其胥史狡獪之術(shù)又足以眩聰明。是以雖欲微抑此輩,而此輩之勢日重,雖欲兼采公論,而士大夫之勢日輕。重者既挾其重,以竊陛下之權(quán),輕者又借力于所重,以為竊位固寵之計。日往月來,浸淫耗蝕,使陛下之德業(yè)日隳,綱紀日壞,邪佞充塞,貨賂公行,兵愁民怨,盜賊間作,災異數(shù)見,饑饉薦臻。群小相挺,人人皆得滿其所欲,惟有陛下了無所得,而顧乃獨受其弊?!盵3]p12755朱熹認為賢哲人士不被重用,這樣做皇帝不能夠遵循天理和公正本心,來端正朝廷綱紀,已經(jīng)失去的治國的根本,寵幸的宦官的逢迎諂媚又能蠱惑皇帝心志、迷惑圣聽,會導致士大夫的勢力慢慢減輕。長此以往皇帝的德行基業(yè)將會毀壞旁落,國家法度也將受到破壞,奸佞諂媚的小人充塞朝廷,賄賂公行,士兵和百姓都有了怨憤,盜賊發(fā)生,災禍之事多次出現(xiàn),饑餓災荒降臨,皇帝將會獨自承受這些弊端帶來的禍害。
朱熹雖有“士大夫怨”,但卻能提出了“士大夫怨”的解決之道——積極建議皇帝“正心誠意”地解決六件大事:“今天下大勢,如人有重病,內(nèi)自心腹,外達四支,無一毛一發(fā)不受病者。且以天下之大本與今日之急務,為陛下言之:大本者,陛下之心;急務則輔翼太子,選任大臣,振舉綱紀,變化風俗,愛養(yǎng)民力,修明軍政,六者是也?!盵3]p12758朱熹認為其“平生所學,惟此(正心誠意)四字”,國家的根本在于皇帝的心,當務之急是要“正心誠意”做好培養(yǎng)太子、選任大臣、整頓政綱法紀、移風易俗、愛惜培養(yǎng)民力、整飭軍務六件事。朱熹還是得到了皇帝的積極評價和歷史的公允正確對待?!端问贰ぶ祆鋫鳌吩疲骸坝卸天湔撸^其蔬于為政。上謂王淮曰:‘朱熹政事卻有可觀?!盵3]p12756有人毀謗朱熹,說他疏于政務,皇上認為朱熹政績是大有可觀的。后宋孝宗即位下詔要求朝臣直言朝政得失。朱熹上奏說:“圣躬雖未有過失,而帝王之學不可以不熟講?!弁踔畬W,必先格物致知,以極夫事物之變,使義理所存,纖悉畢照,則自然意誠心正,而可以應天下之務?!钨t使能,立紀綱,厲風俗。”[3]p12752朱熹諫言要熟講帝王之學,任用賢明能干的人才,確立國家法度,純潔士風民俗,并得到了皇帝“安貧守道,廉退可嘉”的贊賞評語。這即是雖有“士大夫怨”,但能怨而有責,提出解決之道,通過君與臣上下和親的“明君臣之義”雙向積極互動,最終達到了“合其君臣之親”的“上下無怨”的國治。
關(guān)于“士大夫怨”在國家政治治理中的意義,韓嬰《韓詩外傳》以疾病比喻君主與“士大夫怨”的上下關(guān)系:
人主之疾,十有二發(fā);非有賢醫(yī),莫能治也。何謂十二發(fā):痿;蹶;逆;脹;滿;支;膈盲;煩;喘;痹;風:此之曰十二發(fā)。……人皆有此十二疾,而不用賢醫(yī),則國非其國也?!对姟吩唬骸岸鄬罒溃豢删人?。”終亦必亡而已矣。故賢醫(yī)用則眾庶無疾,況人主乎?[19]
認為一國之主,即帝王之疾有十二種,即痿、蹶、逆、脹、滿、支、膈盲、煩、喘、痹、風。而“下怨”就像十二種疾病中的“喘”,如果能使士大夫無怨,則疾病之喘就不會發(fā)作。在古代使“士大夫無怨”已經(jīng)是國家政治治理中的重大課題,帝王能重視重用群臣士大夫,則心腹就有了支撐,有這十二種疾病而不用賢醫(yī)或賢臣,則國家就不能成為國家了??梢?,在古代國家政治治理中,“士大夫怨”就像身體的疾病需要賢醫(yī)來醫(yī)治,要使得“士大夫怨”變?yōu)椤笆看蠓驘o怨”的狀態(tài)才是正常的政治狀態(tài)和國家常態(tài)。
“士大夫怨”與《關(guān)雎》之義的統(tǒng)一關(guān)系,《毛詩序》云:“《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劣谕醯浪ィY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l(fā)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是以《關(guān)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guān)雎》之義也?!盵8]p637-638這種能達到“上下無怨”的國治之至的“君臣相忘于治”的政適狀態(tài)和“淑女以配君子”的《關(guān)雎》實是“憂在進賢”之義的理想達于統(tǒng)一的。
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所言仍值得深思:“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共辉诖螅晌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臣民對國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眾人;水能載船,也能夠顛覆船,用腐朽的韁繩駕馭飛奔的馬車,這樣可以忽視不理嗎?“怨不在大”,這些應該深切反思和警惕的。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對待“士大夫怨”的態(tài)度,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國家治理的好壞,統(tǒng)治者能“憂在進賢”、“思賢才”、“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行王道,不廢禮義,不失政教,使“上下無怨”。以古為鑒,希望這些能在今天建設現(xiàn)代國家治理科學體系方面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