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悅
揚子鱷,亦稱鼉,屬爬行綱鼉科。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有關鼉的記載。春秋時代的詩歌總集《詩經》的《大雅·靈臺》中,也有“鼉鼓蓬蓬”的詩句。意思是說,鼉叫起來像敲鼓一樣發(fā)出“砰、砰”的聲響。往后,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西晉張華的《博物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典籍中,都有有關揚子鱷的記載。
揚子鱷是一種現存鱷類中體型很小、行動最遲鈍、性情最溫馴的鱷類。它與美國的密西西比鱷是近親,它們的近祖所處年代可追溯到距今8千萬年前的白堊紀,遠祖所處年代則可追溯到2億年前的三疊紀。
據史料記載,揚子鱷在進化初期,遠達內蒙古、甘肅和山東,近到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安徽和上海都留有其蹤影,是典型的沿長江中下游及其周邊濕地分布的爬行類物種,其家族興盛,數量繁多。
揚子鱷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現存數量稀少,幾乎瀕臨滅絕。在古老的中生代,它和恐龍一樣,曾經稱霸地球,后來,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恐龍等許多爬行動物絕滅了,而揚子鱷和其它一些爬行動物卻一直繁衍生存到今天。揚子鱷的故鄉(xiāng)在中國的長江流域。它的祖先曾經是陸生動物,后來,隨著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迫使揚子鱷學會了在水中生活的本領,所以,它具有水陸兩棲動物的特點和廣闊的活動天地。也許正因為如此,它才能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年,成了生物進化史上的“老壽星”。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能找到早先恐龍等爬行動物的特征,因此,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成年揚子鱷體長很少超過2.1米,一般只有1.5米長。體重約為36公斤。揚子鱷全身有明顯的分部,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膚革質化,覆蓋著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黃色,腹部為灰色,尾部長而側扁,有灰黑或灰黃相間手術紋。它的尾巴是自衛(wèi)和攻擊敵人的武器,在水中還起到推動身體前進的作用。四肢較短而有力,它的一對前肢和一對后肢有明顯的區(qū)別:前肢有五指,指間無蹼,后肢有四趾,趾間有蹼。屬中國特有品種,現以數量稀少而成為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揚子鱷是唯一具有冬眠習性的鱷類。它半年冬眠,半年活動。它10月底開始冬眠,直至4月上旬才醒來。雌鱷、雄鱷只有在繁殖期才爬在一起,在非繁殖期則分居。雄鱷發(fā)情時會發(fā)出叫聲,雌鱷也隨之以叫聲相應,具有一呼一應的特點。雌鱷在7月上旬便開始搭窩。7月中下旬產卵,卵的大小似鴨蛋,一次產卵約30枚。
9月中下旬,幼鱷孵出后,便由雌鱷帶領覓食。幼鱷難以在一個月內覓得足夠的食物,因此,幼鱷成活率很低。兩億年前的地球是爬行動物的天下,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恐龍等爬行動物滅絕了,而揚子鱷卻一直延續(xù)到今天?,F在,人們常以揚子鱷去推斷恐龍的生活習性,揚子鱷對生物進化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揚子鱷喜靜,白天常隱居在洞穴中,夜間外出覓食。不過它也在白天出來活動,尤其是喜歡在洞穴附近的岸邊、沙灘上曬太陽。它常緊閉雙眼,爬伏不動,處于半睡眠狀態(tài),給人們以行動遲鈍的假象.可是,當它一旦遇到敵害或發(fā)現食物時,就會立即將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動,迅速沉入水底逃避敵害或追逐食物。它最愛吃的食物是田螺、河蚌、小魚、小蝦、水鳥、野兔、水蛇等動物。揚子鱷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大量地貯存在體內,因而它就有很強的耐饑能力,可以渡過漫長的冬眠期。
揚子鱷在陸地上遇到敵害或獵捕食物時,能縱跳抓捕,縱捕不到時,它那巨大的尾巴還可以猛烈橫掃。遺憾的是,揚子鱷雖長有看似尖銳鋒利的牙齒,可卻是槽生齒,這種牙齒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只能像鉗子一樣把食物“夾住”然后囫圇吞咬下去。所以當揚子鱷捕到較大的陸生動物時,不能把它們咬死,而是把它們拖入水中淹死,相反,當揚子鱷捕到較大水生動物時,又把它們拋上陸地,使獵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塊食物不能吞咽的時候,揚子鱷往往用大嘴“夾”著食物在石頭或樹干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軟或摔碎后再張口吞下,如還不行,它干脆把獵物丟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爛,等爛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揚子鱷還有一個特殊的胃。這只胃不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別好。
揚子鱷善掘洞為巢,常筑巢于水庫堤壩處,常會造成水庫泄漏,帶來一定的危害,但對于一些板結的土壤則會起到疏松的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其廢棄洞穴常為其它動物所利用。揚子鱷為肉食性種類,處于食物鏈頂級,對于維持食物鏈的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