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晨
(信陽農林學院 規(guī)劃與設計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隨著園林景觀設計理念的發(fā)展,新型的生態(tài)景觀開始流行,這種生態(tài)景觀更加注重園林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協調統(tǒng)一,跟我國傳統(tǒng)茶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境界不謀而合。在園林景觀中融入茶文化,促進兩者的有機耦合,不但可以提升園林景觀的意境,而且可以讓居民在觀賞景觀的過程中領略到傳統(tǒng)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傳承弘揚茶文化的目的。
我國近幾年來的城鎮(zhèn)化進程明顯加快,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甚至出現越來越多的像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樣千萬級別人口的超級城市,導致了城市的人口密度越來越大,樓房也越來越密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布滿了鋼筋水泥。因此,園林景觀的布局和設計對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間環(huán)境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下面分兩點來說明園林景觀的設計與茶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
在城市的整體規(guī)劃中,對每一處園林景觀的布局和設計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和優(yōu)化,對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質量有著顯著的作用。隨著人們對事物審美觀念的提高,居民不再僅僅滿足于園林景觀帶來的視覺上的美好感受,同時對景觀在嗅覺、聽覺等其它感官帶來美的享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的生活空間為園林景觀創(chuàng)造了物質條件,與此同時園林景觀也應該充分發(fā)揮出在城市居民居住空間上的作用。我們現在所談及的改善居民生活空間,已經不再是單單滿足生活日常的需要,而是在滿足居住的基礎上追求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用網絡語言來說就是“生活要有儀式感”。在園林景觀融入茶文化之后,讓茶葉的清香充盈在園林環(huán)境的空氣當中,讓居民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仿佛處身于大自然,忘掉一天工作后的疲憊。讓居民在美的感受之中領略傳統(tǒng)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從而潛移默化地達到傳承茶文化的目的,這樣既滿足了居民的感官審美又提升了城市的宜居度。
居民在城市里面生活久了會患有“都市綜合病癥”:人們過著“早九晚五”的上班生活,每天早上呼吸著被排氣管污染的空氣,走在人潮擁擠的街道,追趕讓人透不過氣的公交去上班,晚上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家里,早已忘記了自己每天拼搏的意義,在快節(jié)奏生活中漸漸迷失在高樓大廈之間。通過在園林景觀中融入茶文化,讓人們在領略茶文化的過程中回歸到大自然,慢慢體會到慢生活的益處,充分發(fā)揮園林景觀在改善居民生活空間方面的作用,讓居民在欣賞景觀之中忘記煩惱,在陶醉于茶文化之中重新找回自我,從而讓園林景觀設計在茶文化中得到升華。
縱觀全國各個城市的園林,在景觀設計方面普遍存在千篇一律的現象,山寨現象非常嚴重,照著“網紅”景點生硬照搬、克隆復制的例子數不勝數,絲毫沒有創(chuàng)新的元素。例如茶卡鹽湖的景觀“天空之鏡”爆紅網絡之后,很多地方的園林出現了山寨版的“天空之鏡”,有的“天空之鏡”徒有其表,只是在水面上鋪設玻璃,讓游客慕名而來,敗興而歸。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國外山寨版景觀,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寧夏省蘭州市都出現了山寨版的埃及著名景觀“獅身人面像”。這種東施效顰的行為盛行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園林設計者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徒有形式,缺乏設計理念和文化內涵。很多地方的園林只是把各種流行的元素機械地堆積起來,沒有體現園林景觀的整體性和協調性,甚至顯得不倫不類,降低了園林景觀的可欣賞性和對游客的吸引力,從而導致了園林資源的巨大浪費和園林行業(yè)名譽的破壞。
園林景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也就是強調景觀的自然“軟屬性”要與人工“硬屬性”要互相協調發(fā)展,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統(tǒng)一狀態(tài)。從我國現階段的園林景觀現狀來看,很多地方的設計存在生套硬搬的現象,刻意加入了某些傳統(tǒng)的元素,從局部上看確實是突出了園林的特色之處,然而園林景觀和周圍環(huán)境的耦合度不高,甚至顯得格格不入,導致從整體上看不出景觀想要表現出來的效果,出現了整體遠遠小于局部之和的現象。
例如,在今年四月初,浙江湖州某景區(qū)中的一座雕塑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論。雕塑上面一位年輕的婦女正在袒胸露乳給婆婆哺乳,旨在表達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中的“孝順”。雖然園林管理方強調這座雕塑的典故是有史記載的,但是游客們卻不買單,認為雕塑不文明,觀看后引起極度的不適。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是因為園林景觀的設計者缺乏高屋建瓴的思維,單單從表達傳統(tǒng)美德的局部角度出發(fā)設立了雕塑,沒有從園林整體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而出現了雕塑與周圍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現象。
目前一些城市園林景觀效仿國外現代化的景觀設計,在形式上存在雷同現象比較嚴重,缺乏文化內涵和傳統(tǒng)文化元素。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包含的山水成趣動靜融合的山水文化非常值得現代都市的園林設計方學習借鑒;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人與自然和睦共處,更能給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理念的啟發(fā)。設計過程中要注重景觀的合理性,用心去感受自然,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城市規(guī)劃,都要經過設計者的深思熟慮。
園林景觀在融合茶文化的過程中,應該緊緊貼合當地文化的特色,突出區(qū)域文化主題。例如,內蒙古自治區(qū)可以貼合草原和賽馬文化的特色,突出蒙古包和奶茶這個主題,所以園林景觀可以利用茂密的茶樹修剪成萬馬奔騰的形象以及蒙古包的形狀,在休息區(qū)可以提供正宗的內蒙古奶茶,讓游客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大草原的魅力;福建是盛產茶葉的省份,茶園林可以利用將茂密的茶樹修剪成迷宮式的景觀,通過設關立卡,讓游客在闖關的過程中體驗到濃郁的茶文化氛圍,當游客通關之后還可以得到相關的茶葉獎品,增加游客對茶園林的游玩樂趣。
近幾年來國家和政府大力倡導以各種形式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弘揚,茶文化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也因此得到了大力的發(fā)展,茶符號的打造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園林景觀設計方面,通過引入茶符號元素,將園林景觀和茶文化兩者連接起來,賦予景觀設計深厚的茶文化特征,從而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景觀形式,例如通過塑造紫砂壺的景觀形象,凸顯出園林對萬物兼容并包的姿態(tài),體現出深厚的茶文化底蘊。
名人一般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名人效應的影響力是超乎想象的,例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滕王閣就是因為唐代才子王勃寫了一篇《滕王閣序》而聲名鵲起,聞名于世,成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在茶園林的推廣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充分發(fā)揮出名人效應的作用,讓更多的人們參與到茶文化的傳承當中。例如著名演員張國立在2003年拍戲期間首次接觸普洱茶之后便深深迷上了普洱茶,累計收藏的普洱茶重量高達60噸,在拍戲期間,張國立大力向身邊的人推廣普洱茶,在他的帶動下,被影響的普洱茶愛好者高達上萬人;國際巨星李連杰也曾經在微博上放出了一張108年普洱茶的照片,引起各大媒體和無數網友的熱議。
在道路的鋪裝設計中,要重視文化的展示,做到尊重文化、繼承和保護文化。因地制宜地融入茶文化,設計出不同的茶文化形式的道路圖案,例如利用沙、石、木頭等材質來表現出不同的茶符號元素,通過彎曲的道路茶葉的形狀等等,在充滿茶文化氣氛的茶香古道旁建造古色古香的茶館,讓游客調動身體五官參與到領略茶文化的當中。
茶與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茶文化園林設計中引入水的景觀元素至關重要。在建設園林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地形的不同來塑造不同形態(tài)的水景觀,例如一面湖水、一簾瀑布、一條溪流等等。在湖水旁、溪流邊、瀑布下搭建茶桌,擺放茶具等與茶文化相關的景觀小品,來營造出更加濃烈的茶文化氛圍,同時也可以體現出水景觀的靈動。
建筑景觀的設計是茶文化園林的基礎,主要表現方式是茶館和茶亭。通過在茶館和茶亭上面張貼茶題材的對聯,烘托濃厚的茶文化氣息??傃远鑸@的建筑景觀要以服務茶文化主題為宗旨,滿足功能需求和人們對于茶文化的精神需求。
茶文化園林的植物景觀以種植茶樹為主,根據園林景區(qū)的地形土壤種植合適的茶樹,在打造迷宮的區(qū)域種植灌木型茶樹,以方便迷宮造型的塑造;在茶館和茶亭的旁邊種植喬木型的茶樹,有利于打造為游客提供乘涼的林蔭地。在種植的時候,要注意留好茶樹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借鑒日本宮崎縣的地下茶山,采用茶樹和樹木相間種植的模式,打造復合型茶田,增加景觀的層次感,給游客留下震撼的視覺享受。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園林景觀的設計和茶文化可以互相促進和共同發(fā)展的,茶文化可以通過園林景觀進行傳播與弘揚,園林景觀可以借助茶文化的融入提高園林的文化底蘊,因此,在現代化都市的規(guī)劃中,把茶文化園林引入居民的生活圈,對于提高居民的居住環(huán)境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