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
(河南工業(yè)貿(mào)易職業(yè)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53)
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yǎng)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要勞動力,而學生在校期間,是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是關系提升社會競爭力、實現(xiàn)國家教育戰(zhàn)略、促進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關鍵時期。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高職院校應將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共同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完成心理育人之本分,落實立德樹人之重任[1]。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高職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即使他們不是獨生子女,家中的兄弟姐妹也較少,加之現(xiàn)代生活品質的提高,許多學生都在優(yōu)渥的生活條件下長大,對家長的依賴性較強,缺乏生活技能,導致其對新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弱、自理能力差。當學生進入高職學校學習的時候,由于遠離家庭,他們只能自己照顧自己。這就導致他們面對新的集體、新的室友時難免會出現(xiàn)焦慮的心理,易出現(xiàn)自卑、挫折等心理。這些心理問題在剛進校的學生之中常常出現(xiàn),也是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源[2]。
高職院校以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為主,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這些學生由于從小受到父母的照顧,缺乏生活技能的訓練,吃苦能力較弱,在實踐過程中缺乏耐心,無法有效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之中,導致出現(xiàn)自卑、抑郁等心理狀態(tài),長此以往,學生缺乏自信,甚至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此外,由于社會對高職生的種種“歧視”也讓其感覺到自卑。特別是一些即將畢業(yè)的高職學生,在就業(yè)的時候會面臨著種種挫折,漸漸地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在這樣心態(tài)的影響下,會出現(xiàn)情緒低落、沒有進取心等心理狀態(tài),進一步影響學生前途。
另外,當前高職學校一部分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受到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在生活中缺乏人際交往能力,缺乏表達自己的信心與勇氣,在面對校內活動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逃避、退縮,不愿展現(xiàn)自己[3];還有極少數(shù)人(特別是女生)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人際關系交往中,常常具有很強的防御心理,認為別人總是帶著某種目的,不愿主動敞開心扉與人交流,長此以往,不利于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區(qū)別較為明顯[4]。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以相關思想觀念、政治理念、道德規(guī)范有計劃地影響其他成員,引導其漸漸形成符合社會所允許的思想道德的一種社會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則是以心理學知識對個體予以持續(xù)、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強化心理素養(yǎng),進而提高整體素質。
然而,大量實踐證實,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具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教育活動中巧妙地融合兩者尤為必要。首先,兩者具有一致的教育目標。兩者教育的目標均是將學生培育成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其次,兩者教育內容方面具有關聯(lián)性。如《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辯證對待人生矛盾”、“向上向善、知行合一”、“樹立正確的戀愛觀”等內容與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問題”、“大學生的戀愛心理”等內容密切相關。從這一意義上來講,探索兩種教育內容或教學方法相融合非常必要。
3.1 體制上相互銜接。現(xiàn)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意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重大意義,并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來解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然而,這些解決思路及方法尚未發(fā)揮長效作用,怎樣形成長效機制,是當前高職院校重點思考的問題。
首先,應準確定位兩者,了解其關聯(lián)性。大部分高職院校設立了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廣泛普及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思想教育,然而設立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其管理部門也有所不同,所以,應加強體制上的無縫銜接,促使教務人員積極參與到思政教育中,并系統(tǒng)學習與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從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體制上的銜接有助于兩者相互促進,使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有效幫助學生。
3.2 從教學內容上相互滲透
3.2.1 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對于學生而言,其思想道德素質是其心理活動的方向與主導,而價值觀的形成,則是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的關鍵所在[5]。未成年時,學生價值觀極易被周圍環(huán)境及人所干擾,照搬成年人的價值觀,并未形成自身的價值理念,而進入高職學習時期,學生的自我意識漸漸成熟,對各種事物有了自己的見解,形成了獨特的價值觀。此時開展心理教育能夠解答學生的心理困惑,解決心理問題。在多元文化社會中,心理教育是寬松、自由的,并不是一味地放縱,特別是在學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應巧妙地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適當?shù)男睦砀深A有利于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2.2 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心理健康,才能夠深入理解社會文化,并將其內化成思想道德觀念[6]。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是理論知識,傳統(tǒng)教學中大多數(shù)都是灌輸式教育,不注重學生心理所需。為了能夠實現(xiàn)高效教學,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重點關注,真正了解其心理所需,基于學生心理特征,尋求最佳教學方法,吸引學生,逐漸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積極借鑒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其一,尊重。真正尊重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敞開心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其二,引導。高職學生具有好勝、上進心強等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確引導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其內心得以成長。
3.2.3 統(tǒng)籌學校、家庭和社會資源。對于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而言,家庭的影響較為深刻,學校與學生家庭聯(lián)系密切,不僅對學生的成長情況了解全面,而且還能指導家長參與到學生教育中,共同教育與見證學生的成長。同時,在學生教育中,社會大環(huán)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高職院校應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外,立足于社會熱點及重點社會問題,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講座活動,也可聘請社會優(yōu)秀人員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團隊中,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水平。另外,組織學生參與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充分認識社會,切身感受社會生活,為接下來步入社會奠定扎實的基礎。
3.2.4 構建網(wǎng)絡平臺。課外心理活動和網(wǎng)絡平臺宣傳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既屬于心理育人,也屬于文化育人、網(wǎng)絡育人的重要部分[7]。黨中央和教育相關部門也十分重視這一部分的育人功能。早在2005 年,國家教育部門結合共青團中央、衛(wèi)生部門聯(lián)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其中明確了學校宣揚和普及學習健康知識的重要性,要求其充分利用學校廣播、網(wǎng)站、書籍、板報、主題活動等途徑,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需要通過“525”活動、心理月報等形式,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并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還可以通過組織心理劇場、拍攝心理微電影、舉辦心理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多形式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中。
目前,各高職院校在每個學期基本上都會開展主題心理活動,特別是每年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心理情景劇展演、心理素質拓展、主題心理征文、團體心理輔導等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另外,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達和便利,通過網(wǎng)絡平臺開展心理教育也深學生歡迎。QQ、微信、微博、校園心理網(wǎng)站等,都是學生樂于參與的線上平臺。課外活動和網(wǎng)絡平臺除了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外,在內容方面也要盡可能地選擇那些積極正面、富含正能量、能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以此來實現(xiàn)對青年高職院校學生的價值引領。特別是心理情景劇、心理素質拓展、團體心理輔導,這種互動性、體驗性很強的活動方式最能激發(fā)學生的心理能量,產(chǎn)生深刻的心理體驗,從而對其價值觀念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
高職院校學生涉世未深而思想活躍,其人格和思想價值觀念都有待進一步發(fā)展和穩(wěn)定。對此,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自信頑強、積極創(chuàng)新的思想,挖掘其潛能,引導學生認清多元文化,促使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