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新杰,施麗麗(河北省邢臺市林業(yè)技術推廣站,054000)
邢臺市現(xiàn)有板栗面積4萬多公頃,有1.5萬公頃符合改劣換優(yōu)條件,通過改劣換優(yōu)可使全市板栗產(chǎn)業(yè)得到升級,同時可促進廣大果農(nóng)思想觀念轉變,提高果農(nóng)的優(yōu)種意識,增強學科學、用科學的主動性,為科技脫貧打下堅實基礎。
嫁接前整形,要求骨架清楚。充分利用原有骨架,疏除過多的主枝,疏除直立枝、下垂枝,保留平斜向上的枝,降低樹體高度,保留主枝3~4個,每個主枝頂端保留1~2個直徑2.5~3.0厘米的小枝組。去除過粗的側枝,如有適合嫁接的直徑2.5~3.0厘米的側枝,可以留10厘米剪斷,以待嫁接。
從樹勢健壯、品種優(yōu)良、無病無蟲的板栗植株上采集接穗。接穗要選擇粗度0.6厘米以上、長度15~20厘米、發(fā)育充實、頂端有3~5個飽滿芽的結果母枝或發(fā)育枝作接穗。采集接穗時間一般結合修剪進行,最好在春節(jié)以后,樹液流動之前完成,這樣接穗保存時間短,嫁接成活率高。
接穗每50~100根打1捆,按品種寫好標簽,及時貯藏到冷庫或低溫保濕窖內。山區(qū)可利用現(xiàn)有的菜窖等,窖內溫度5℃以下,空氣相對濕度90%以上。貯藏時接穗立放,下部1/5埋在濕沙中,沙子含水量以手握成團、松開即散為宜。
改接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進行。具體時間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應以物候期為準,最適宜的時期是當?shù)卣枘狙矿w萌動至展葉前,樹液已流動,形成層活躍,皮層易剝離時進行。嫁接過早,氣溫低,到萌芽時間長,接穗暴露在空氣中散失水分多,影響嫁接成活率;嫁接過晚,砧木萌芽、生長消耗養(yǎng)分,影響接穗成活后的生長。
高接換優(yōu)一般采用插皮腹接和攔頭插皮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1)主枝處理。從主枝基部40~50厘米開始選擇嫁接部位,每間隔40~50厘米在光滑順直處選擇1個嫁接部位,嫁接部位螺旋排列。嫁接部位先刮除老皮,刮至露白。然后在光滑部位橫切1刀,深達木質部,在橫切口上方2~4厘米向下削1個月牙形削面,削面長度因砧木皮層厚薄而定,皮層厚削面長些,皮層薄削面短些。再從橫切口中間位置下切1刀,深達木質部,長度3~5厘米,作為嫁接口。砧木上插接穗位置要考慮接穗成活后生長的方向、方位。
(2)側枝處理。保留的側枝枝條頂端用刀削平,在一側斜削1刀,形成1個月牙形斜面,從斜面中間向下切1刀,作嫁接口。
從果痕處或芽子上方向下斜削1刀,削成長5厘米以上的斜面,斜面1/2位置要過接穗髓心。再于背面兩側各輕削1刀,深達韌皮部,斜面下端削成三角。注意削面要平、長、薄,下端削成小三角。
將削好的接穗,立即插入處理好砧木的形成層內。枝條頂端插接穗留0.5厘米左右的斜面,即留白。
插好接穗后,立即用塑料條嚴密綁扎接口。也可以在處理砧木做好嫁接口后先纏上塑料條。
改接成活后,加強后期管理是關鍵,否則極易被風折和病蟲危害,造成嫁接成活率高、保存率低。
嫁接后把接穗套上塑料袋,保濕防蟲。待芽子成活后將塑料袋撕破。
改接后,砧木上容易萌發(fā)大量萌蘗,應及時除去,待接穗生長旺盛時,萌蘗才能停止生長。一般除萌要進行3~4次。砧木較粗時,可隔段保留少許萌蘗,用于防止樹體日灼,為根系提供營養(yǎng),待接穗成活后再去除。
嫁接10~15天后檢查1次成活情況,若沒有嫁接成活應及時補接。
當新梢長到30厘米以上時,再用刀片縱向劃1刀,解除塑料條。
待新梢生長到30厘米以上時,在砧木的每個接穗處綁1~2根支柱,將新梢綁在支柱上,隨著新梢生長,間隔30厘米再次綁縛,以防風折。
嫁接成活后,新梢長到20厘米以上時,可進行第1次追肥,以氮肥為主,生長后期以磷鉀肥為主,每次畝用量10~20千克,施肥后澆足水。后期(7月開始)可葉面噴肥,噴施2~3次0.3%磷酸二氫鉀。
當接穗新梢長到50厘米時,從頂端5~6厘米處對幼葉進行摘心,同時摘掉頂端2片葉片;帶雄花的新梢,要在雄花以上留3~5片葉摘心,并摘掉頂端2片葉片。
嫁接后,應注意及時防治板栗透翅蛾和金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