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存英
轉(zhuǎn)眼之間,三個春秋已過,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滿3年,在這三年中有過歡笑,有過淚水,有過放棄,有過激動,有過幸福。但這三年的經(jīng)歷帶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實,這一點是沒當過班主任的老師無法體會到的。
曾經(jīng)有很多話語形容初三生活,而學生最喜愛的則是“紅數(shù)字飛也似的減少,卷子參考資料成捆地往書包里面塞“。初三如遠行,古人云:“行百里路,半九十“,初三是需要每時每刻都要努力的關(guān)鍵時期,走每一步都要有堅強的意志和信念,這個過程或多或少都會些點艱難。此時他們不僅僅受到學習的壓力,還要受到老師的壓力,更要受到父母的壓力,這些壓力在他們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從而導(dǎo)致學習成績的下降。而作為班主任的我,也感受到了同學們焦慮的情緒,這種情緒也在影響著一些同學的學習與生活。
劉某。平常是一個性格沉穩(wěn),做事積極 ,非常聽話的一個小男孩,在班上的成績屬于中等。在某天下課的時候有同學跑過來告訴我,劉某在班上摔東西,并且把自己的一些資料卷子全部撕掉了,當我聽到這件事情時我非常吃驚,心里想這么聽話的一個小男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措,到底是受了什么刺激呢?于是我立即去找他聊了天,他只是告訴我說是因為他沒有考好,所以心情不好,我當時安慰了他,告訴他我們應(yīng)該怎么面對成績,就讓他繼續(xù)上課了。后來幾天在學校,他的表現(xiàn)越來越奇怪。上課時,他很努力地在聽課,但一遇到?jīng)]有聽懂的內(nèi)容,就開始一個人在座位上嘀嘀咕咕,老師問他是否沒有弄懂呢?他回答說都弄懂了,下課后情緒就開始變得非常地暴躁,經(jīng)常就是中午不去吃飯,中午也不午休,到后來一陣子經(jīng)常就是一個人邊走路邊嘀咕,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同時因為情緒暴躁,跟同學經(jīng)常發(fā)生沖突打架的事件,所以身邊的朋友,也漸漸地開始和他疏遠,他就變得更加孤僻了。
通過這件事我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初三學生的心理非常敏感和脆弱,主要為家庭因素:
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特別是進入初三,常常逼迫其學習,并且經(jīng)常說一定要考上好的高中,所以造成他的壓力過大。劉某進入初三后,為了給他儲備好下學期上高中的費用父親工作更加辛苦了,而母親則常在他耳邊念叨,父母的這輩子就指望他考上高中、考上大學,找到好的工作,來改變現(xiàn)在的家庭情況,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語在有形無形當中給了他非常大的壓力。
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父母因為對他期望值過高,一旦在考試中考不到好的成績,父母則會嚴厲地批評他,甚至有時候還會打他,父母這些舉措使得敏感的他情緒一天天的變得越來越激動。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應(yīng)該采取以下措施;
(一)不斷關(guān)注學生的點點滴滴,及時引導(dǎo)。像劉某這種情緒雖在考前非常地正常,但這位同學已經(jīng)是屬于重度焦慮了,所以作為班主任的我要不斷的及時關(guān)注他的變化,并且要進行及時地引導(dǎo)。為解決這個問題,我跟任課老師也進行了溝通,讓他們也時刻關(guān)注他的情況;由于他成績屬于中等,以前經(jīng)常被忽視。所以現(xiàn)在我要更加重視她所取得的點滴進步,抓住一切機會在班上表揚他,讓他重新樹立信心。
(二)讓他參加學校和班級的活動,分散注意力。由于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在班上被孤立,所以性格也比較孤僻,面對學習,情緒就更加焦躁了,所以我鼓勵他多參加學校和班級活動,比如運動會。在參加活動的時候,我要求班上同學在旁邊吶喊助威,通過這些活動轉(zhuǎn)移注意力,我發(fā)現(xiàn)他認真是做其他事情而不是學習上的事情的時候,他是非常開心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由于同學們給了他很大的鼓勵,他對班上的同學也比較友善了。
(三)帶他去心語吧,進行心理咨詢。而對于初三學生面對考試的焦躁情緒,特別是像他這種狀況,應(yīng)該需要專業(yè)的心理輔導(dǎo),所以我?guī)チ诵恼Z吧,請了心理老師進行疏導(dǎo)。告訴他應(yīng)該怎樣去面對學習、考試、成績;也就如何與父母表達自己的真實愿望進行了溝通。
(四)定期與父母聯(lián)系,交換教育孩子的方法,及時反饋孩子在校情況,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師幫助學生緩解焦躁的情緒。雖說在這個學生身上存在對成績和情緒處理不好的情況,他畢竟是個十幾歲的學生,他的認知和處理事情的能力還沒有成熟。所以其實他的問題主要是出于家庭。針對孩子的這一現(xiàn)象,我跟他父母進行了溝通,對孩子有期望是好事,但是一定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同時也不要對孩子使用暴力,這樣的教學方法只會適得其反,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以積極的方式去告訴她該怎么努力,以輔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通過這些措施,這個學生在情緒焦躁問題上有了明顯地改善。通過這個案例,使我得到了非常多的啟示。在我們平時教育學生的過程當中,無論是初一還是初二初三,都應(yīng)該注意學生的心理,我們除了關(guān)注學生的身體健康之外,更加應(yīng)該要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成績很重要,但教他們應(yīng)該如何看待成績應(yīng)該更重要;達到大人的期望很重要,但是表達并認可自己的愿望更加重要。我們培養(yǎng)的是擁有獨立人格,有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生,這應(yīng)該才是我們所說的素質(zh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