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椿
相比窮山惡水生活不便而衰敗的村寨,我家所在地秀水環(huán)繞,鋪開狹長田壩,一片日益向榮景象。這人口不斷膨脹的地方叫扶羅,是侗區(qū)一個小地方,在外人口里分扶羅寨、扶羅街,而我們原住民說起來就是寨上街上。寨和街由一家一戶組成,一棟棟木樓聚集一起,就有了白天的陽光燦爛和晚上的滿天星光,人們一代代延續(xù)著木樓中日月交替的生活。
當(dāng)年在扶羅鄉(xiāng)里,我喜歡鄉(xiāng)人見面或走親訪友時邀請應(yīng)答的場面,真實,熱情,如沐春風(fēng)。頭些年回鄉(xiāng),感覺依舊。在現(xiàn)代城市缺乏表情的人潮中穿行,我眼前老是浮現(xiàn)家鄉(xiāng)那些綻放的笑容,耳際全是一張張笑臉發(fā)出的樸實無華的聲音:“去你家屋玩去”,“到我家屋坐坐”。
去一個人家屋,其實不是一個路人進(jìn)到誰家住宅那樣簡單。家屋是溫暖的空間,充滿了不變的親情。家屋是有記憶的,重要的人,重要的事,多年后還能一幕幕出現(xiàn)。家屋是有尊嚴(yán)的,連著淳樸善良的人,連著老幼和美的家,也連著代際清晰、秩序井然的家族。家屋是語言和行動不斷到達(dá)的區(qū)域,有著內(nèi)在的范圍和邊際,也有著對親戚或客人等外來者的接納和融入。誰被主人家邀請進(jìn)入家屋,他在親情或友情上,就已經(jīng)獲得了房屋人家的信任。
“到我家屋去”,是我在上學(xué)讀書時,聽同學(xué)講得最多的一句話。
起初,同學(xué)之間好個新奇,喜歡到人家屋里看看。有的人家木樓建得好,把侗族特色的跑馬樓、開口屋靠山面水地搭建起來。寨子中間的屋,有的邊上有水塘,有的屋邊有花草果樹,還有的更令人羨慕,屋旁有蒼翠高大的古樹。小街上的屋,雖遮陽擋雨一棟連著一棟,但高矮不一、新舊不一,缺乏完整的美感,可是給人的感覺卻很有人氣。
我喜歡看新一點高大點的屋。當(dāng)年但凡家住高大木樓的同學(xué)邀請,我大多會背著書包一起去。鄉(xiāng)間的小學(xué)放學(xué)早,大人還在田間勞動,我在小主人的引領(lǐng)下,從敞開的大門進(jìn)入堂屋。要進(jìn)火鋪房間,必須進(jìn)一道可以上鎖的門。由于沒什么貴重東西,也由于山寨的風(fēng)氣好,多數(shù)人家只象征性地扣上門扣,或是別一根細(xì)細(xì)的木棍,做得更像那么回事的是掛一個生銹的老鎖。也有鎖上了的,但一些外人也明知鑰匙就掛在堂屋門后,或塞在門檻的石頭下。同學(xué)很熟練,很坦然,當(dāng)著我們的面取鑰匙開門。這讓我記起家鄉(xiāng)的習(xí)俗。在嬰兒頭個月的某幾天,大人會將他的小小衣袖用線縫起來,不讓小手露在外面,叫作“月頭封手”。老人說:“月頭封手了哦,長大了不拿別人的東西,一輩子都不會小偷小摸啰。”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財產(chǎn)增多,路邊的人家要鎖門,但侗鄉(xiāng)的秩序還是那么好,個別地方還如往前一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由于這種純潔,也由于侗族缺乏追求大富大貴的傳統(tǒng),以前的人多數(shù)寧可餓死也不討不偷,許多山寨人家,除了木樓,沒有更多值錢的東西。我曾聽說,現(xiàn)在有的鄉(xiāng)人還沒改變得過且過的生活方式,有的基層干部也是臉皮薄,不肯“求人”,雖然山寨的家屋日益光鮮,但難免喪失一些快速發(fā)展的機遇。
我喜歡冬天去火鋪寬大的人家玩。在放學(xué)饑腸轆轆時,去同學(xué)家,看他撥開火鋪上火塘的熱灰,用長長的夾鉗刨出冒著熱氣的紅苕洋芋。我們吃得高高興興。在外工作后,大多數(shù)的冬天我都回到家鄉(xiāng),陪老人過年。寒風(fēng)呼呼,冰天雪地,哐一聲推開山寨人家的堂屋,一股暖流迎面而來。坐上火鋪,進(jìn)入其樂融融的情境。年輕人熱情擺凳子、添柴火,老人把通紅的火子撥到你的面前,家里掌廚的將洗得干干凈凈的鼎罐擱上三腳青架。在主人切糍粑開甜酒時,我與老人聊天。嶄新的毛衣,從拉開的棉衣里露出來,他滿是皺紋的臉,被火光照得通紅。
“你老人家返老還童啦,過年穿新衣啊?!?/p>
“哈哈,我打工的孫崽孝敬的?!彼f棉衣沒扣不是給看新衣,是火鋪太熱乎了。青壯年都出門了,山上的柴亂砍都有。他很得意砍回的那些做不得大用的雜木,燒的火有勁。
我抬頭看火鋪上方的炕架,幾排漸漸變黑的臘肉,散發(fā)著油香和柴火香。老人謙虛,說自己留守家里做不得大事,趁身體好,幫年輕人多做一點。
平時一家人的牽掛、埋怨和想法,在這春節(jié)的屋里,化為了暖意融融的笑聲。
小孩是木樓里最活躍的元素,隨你去哪家,他們的熱情超乎想象。他們把堂屋門推得咯咯地響,在火鋪爬上跳下,與打工回家的父母鬧成一片。有時大人拿根金黃的竹子做的火筒棒嚇唬他們,他們可能搶了就跑。我有次問他們會唱童謠嗎,他們大多把頭搖得像微風(fēng)中的樹尖,而我的耳畔正有當(dāng)年火鋪邊的童聲輕輕響起:“煙子煙,煙那邊,莫煙我,我是天上梅花朵;你一朵,我一朵,殺個雞來打平伙;貓砍柴,狗燒火,猴子煮飯笑死我。”
有一些煙,此刻像從記憶中飄來,慢慢熏潤著我的雙眼。
祖父是在我外出讀書時來扶羅這個屋住的。我家位于街頭的木樓,最初是租的,一住多年才買了下來。
在扶羅街上的這棟木樓,是我在哇哇的啼聲中來到人間的地方,它比較高大,但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板壁門框已出現(xiàn)歪斜。木樓我家只有一半,另一半是同街一位叔輩的本家所買。在我與兩個妹妹尚小時,全家擠住在兩間房里。條件稍好后,在后面配了個土壘的灶屋,卻是個沒有火鋪的廚房。我那時曾在高大木樓的人家做客,同去的人唱歌恭維,主人家低調(diào)答復(fù):“山鷹大雁飛大坡,小小麻雀有個窩?!毕啾热思矣谩案C”自謙的木樓,我家的屋才是實實在在的窩。
祖父住在我曾住過的房間,幾平方米的地方,還兼有儲藏室的功能。過年時,那間房琳瑯滿目。幾篩糍粑,十多卷米粉,一堆年豬肉,還有半桶的米酒。祖父在深山寨子里一人住一棟大屋一棟廂房,來到這個小街住這個小房子,不知心里有沒有落差。
祖父一生沉默寡言,來扶羅時七十多歲。他想減輕我媽種田的負(fù)擔(dān),便盡量地幫做些事。我寒暑假回家,總被祖父的勤勞所感動。屋后的坪里,堆的全是他養(yǎng)羊放鴨之余砍回的木柴。他個子不高,腰背微駝,背著一捆柴,在幾只羊或一群鴨的后面,走走停停。我父親從供銷社下班回家做好晚飯,祖父有時還在返回的路上蹣跚。我們不讓他養(yǎng)羊砍柴,他說坐在家里釀(意為寂寞孤寂),就再沒有多話,一直到七十好幾了才不再上山砍柴。
我家的幾間房,都留下了我的喜和樂??看暗囊婚g,我小時住過。讀書時的冬天,尤其是寒假春節(jié),我早早將耐燒的炭火擱進(jìn)窗邊的火桶,在昏黃的電燈下復(fù)習(xí)、做作業(yè)。火桶上,母親補舊衣做布鞋,一根根麻線從鞋底刺啦穿過的聲音,特別好聽。父親有時坐上火桶片刻,用幾個字記錄他下隊的一些情況。我考起學(xué)校后祖父來到小街,妹妹慢慢大了,火桶坐不下,家里便改在了灶房烤火。
新年間的夜晚,窗外常有窸窸窣窣的聲音,接著鬧年鑼鼓聲猛地響起。我趕緊出門,邀鬧年的朋友們進(jìn)屋。我有時因放下手中的事情慢走了半步,他們就會重復(fù)鑼鼓聲的高亢部分:“咚咚嗆、咚咚嗆!”打班鑼的人也有意將鑼聲本來就拖得長長的“當(dāng)——”改為急促的“當(dāng)、當(dāng)”。還有更好玩的,幾個急性子一來就把鑼鼓直接敲進(jìn)堂屋,再有幾套鈸和幾個大鑼小鑼,整棟樓就像要被鑼鼓聲抬了起來。大家放下鑼鼓行頭,隨我進(jìn)入相當(dāng)于火鋪的灶房,有說有笑地吃碗甜酒,接著去另一戶想去的家屋,但有時也約好在我家宵夜喝酒。人們說客走旺家門,既是說好客的人家人氣旺,也是說客人多了旺主家。
我家的灶房曾因來客喝酒非常熱鬧。祖父照樣沉默寡言,雙手卻很麻利地添柴燒火。家里陪客喝酒的是父親。他不喜歡說漂亮話,酒杯一端,一句“敬啦”,咕嘟一聲干杯。我媽不會喝酒,忙里忙外,一次次熱情地用話勸客人多喝點。我曾經(jīng)羨慕有的人家會喝酒的人多,還有會唱歌的,一餐酒要喝幾小時,高潮迭起。若碰上喜歡熱鬧的客人,我家也會請陪客的能人。一陣陣酒歌,從屋梁板枋的一線線小縫,從屋脊一排排青瓦的空隙,從開著大門的堂屋,豪放地奔出,一聲聲感染著左鄰右舍,也感染了街頭經(jīng)過的路人。
穿過紫色草籽花盛開的田壩,我翻山去走親戚。在路邊一個建了新磚房的地方,我的目光和腳步突然停頓下來,回憶起早先的一棟爛屋。
那是一棟難以稱得上屋的破爛木樓,像一本黑破而經(jīng)不起翻開觸摸的舊書。有一天我打開了封面,從中讀到了一段精彩的愛情故事。屋主是兩位貧病交加的老人,故事的主人公是他們很聰明的兒子。父母去世早,小孩在家族鄰居關(guān)照下成長。小孩長大,學(xué)做了農(nóng)活,也學(xué)會了唱歌。在家族親友擔(dān)心他婚事時,一個漂亮的貴州姑娘跑上門來了。
故事的起因是他隨人去貴州做副業(yè),參加了幾次玩山趕坳,他的歌在那個地方就有了點名氣。他與那姑娘一見鐘情,歌越唱,情越深,卻害怕姑娘家不同意婚事。“想姐想成相思病,睡在床頭懶翻身;人問病情難開口,悶聲嘆氣到天明?!薄把嘧鱼暷鄟砥龈C,想哥陪伴共一屋;成家立業(yè)恩愛好,男耕女種到白頭。”姑娘不在乎他的家境,某天在朋友那留了一個口信,瞞著父母就跑來了。
故事也有波折,但演繹得很有人情味,很美。此后,姑娘的父母安排親戚來看屋,苦口婆心勸她回去,被她拒絕。父母雙親親自來逼,男方的親友和朋友講的講好話、賀的賀福喜,還送板枋幫助修屋,讓兩位老人流下了熱淚。老人回去時,新女婿送行的歌聲送出了寨子,涉過了小河,又翻過了山坡。
一個年輕人的招呼,把我從故事中喊出。小伙子很帥,自然是那一對唱歌高手的小孩。眼前樣式現(xiàn)代的磚房,就是他的杰作。他大學(xué)畢業(yè)在城里打工,現(xiàn)在當(dāng)了老板。他找好了對象,女孩和他母親當(dāng)年一樣漂亮。不知他是否遺傳了父母的唱歌基因,但我肯定,他辦喜事時,他的父母一定會情不自禁唱起年輕時代的歌。
我對小伙熱情的進(jìn)屋邀請道謝,心里發(fā)出幾聲贊嘆:這修繕又新修的房子,真是一棟用感情支撐起來的家屋。
侗鄉(xiāng)人聚族而居,以前的山寨有不少的祖屋。我家的祖屋在離扶羅幾十里路的大山里。小時候隨父親回到那里,除了新鮮和親情更加濃厚,也在高大黑黑的屋里,捕捉到一絲絲祖先的信息。
我的老輩們無疑是勤勞的。高大的正屋,高大的廂房,與寨子一些人家的木樓比可謂鶴立雞群,與高大木樓的人家也不相上下。屋柱粗壯,板壁寬厚,從進(jìn)堂屋開始,每個地方都給人幽深寬大的感覺。我家火鋪較高,踏板下可收納不少的木柴和物品。高達(dá)三層做工精致的碗柜,生活用品擺放得井井有條。底下一層,放鐵鍋鼎罐;中層伸出寬大的臺面,放油鹽罐子杯盤。上面一層,體現(xiàn)了鄉(xiāng)間的審美意識和木匠的工藝水平。兩個木門,雕有鳥雀花草圖案,打開后可見又有幾個小層,放大碗小碗酒杯。碗柜旁,是一個張著大大的肚子、與小時候的我一樣高的水缸,寬厚的木蓋,半圓的木瓢靜靜地?fù)湓谏厦?。上樓的木梯悠閑地倚在火鋪旁邊,貼著板壁斜斜地上升。我曾踏著寬寬厚厚的木梯上樓,從紋絲不動的穩(wěn)固中敬佩成為梯子的大樹。站在梯子上,我驚嘆二樓的空曠。父親叔父都在外工作成家,祖父一人根本用不著這些地方。火鋪的上方,懸掛著兩三層的木炕,晾烤的東西分門別類,內(nèi)容豐富:大塊的木柴,熏制的臘豬肉、臘豬腳,有時還有臘魚、野味。整棟木樓從內(nèi)到外,在一層層桐油的呵護下發(fā)出黑里透紅的光亮,飄蕩著桐油的芳香。
我佇立堂屋,遠(yuǎn)望高處的山界,想象先人手抬肩扛建屋的情景,感慨萬千。他們用木樓和家,延續(xù)了一脈旺盛的生命,也延續(xù)了勤儉的家風(fēng)。他們還用一塊塊厚重的石板,從屋門口一直鋪到了寨子的外頭。
我住祖屋的時光短暫,一些畫面卻在腦中揮之不去。七八歲時,我在那里過年,沉浸于火鋪上的暖和與老人說的大山古樹山洞的精怪故事中。大塊的木柴,在火塘里舞著歡快的火苗。在祖父家或叔祖父家吃飯時,碗筷酒杯都是沿著火塘,彎彎地擺上一圈。有幾年是一只狗,有幾年是一只貓,在火鋪一個固定的位置陪我們烤火、吃飯。狗啃骨頭的聲音,貓悠閑的叫聲,大人小孩勸菜的聲音,增添了火鋪上歡喜的氣息。肉香酒香,從青架上沸騰的菜鍋、柴火邊冒氣的酒罐里,絲絲騰起,籠罩著火鋪上的一切。
晚飯吃得早時,無兒無女的大伯樂顛顛地帶我去寨子里玩。在一些黑咕隆咚的老屋,大伯常常進(jìn)門后告訴我,這是你某哥家,我們的祖上共哪一個公。在一個個寬大的火鋪上,我喜歡吃柴火烤得黃黃的脆而不煳的糯米糍粑,那種天然的香甜,令漫長靜寂的夜晚,多了許多喜悅。眼前一會兒這個公,一會兒那個叔,還有這個哥那個哥,這些在我心里無規(guī)律登場的人物,統(tǒng)一了笑容,只是有點理不清頭緒。比如那些哥,與我輩分相同,有的是年輕人,有的卻白發(fā)蒼蒼,分別從族里這個公那個公延續(xù)下來,一個個叫時難免喊錯,如茂英哥、茂雄哥、茂豪哥、茂杰哥……在我張冠李戴時,他們一律樂呵呵地答復(fù)、糾正。
祖父離開祖屋到扶羅與我們住一起后,老家那些叔啊伯啊哥啊很少看見了,我有時聽祖父說誰來趕了場,卻沒有見到。我當(dāng)時在中學(xué)教書,沒去趕場就碰不到他們。大家的聯(lián)系好像比較少,似乎沒有蠻多關(guān)系,可是終于在一些特別的時候,我見到了他們忙碌的身影。
祖父八十歲時一病不起,在扶羅去世。父親安排回老家報信的人將要出發(fā),那里的人卻已經(jīng)到了。他們對我父親說:“大公生前喜歡的那塊地,一直留著。抬樁(棺)的人安排好了。三十里路,分幾班抬回去?!?/p>
父親和老人們商量,想把我祖父葬在扶羅。人來人往的扶羅寨街,當(dāng)天就多了些生疏的面孔,平添了許多傳統(tǒng)的氣息。出樁頭天,老家的叔兄來了不少,為喪事加了一些大山的規(guī)矩,多了一些淳樸的熱鬧。親戚請來的嗩吶此起彼伏,一支支嗚嗚咽咽,若哪個膽怯停候,叔兄們會做出搶過來吹的樣子,讓他們不好意思。出樁時,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他們與扶羅幫忙的年輕人爭著抬棺,把老人隆重地送到山上。
老家的祖屋,孤零零留在了深山。多年后,老家輩分低了一輩兩輩的年輕人,不少從家屋翻山而出,讀書工作的、打工的,多數(shù)不愿意回去了。一棟一棟的祖屋,因缺少生命的聲息,不再像家屋,在時光中空蕩了不少。我想象著那些悲喜相伴的情景,對將新家安在城鎮(zhèn)的鄉(xiāng)人充滿敬意。我默默地想,如果祖屋有靈魂,它們此時除了回憶,一定還有更多的期待和祝福。
責(zé)任編輯:吳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