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碧,陳 婕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天津 30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xiàn)D)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該病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部疼痛、飽脹不適、早飽、上腹部有燒灼感、惡心、嘔吐及噯氣等。西醫(yī)認為,F(xiàn)D 的發(fā)生與患者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胃腸道動力障礙、腦腸軸功能異常、腸道菌群失調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原因有關[1-5]。因此,西醫(yī)臨床上常采用抑酸護胃、調節(jié)胃腸動力、根除幽門螺桿菌、抗焦慮抑郁等方法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但治療后其病情常反復發(fā)作。中醫(yī)學中無FD 這一病名的相關記載,根據(jù)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可將其歸為“胃痞”、“胃痛”等范疇[6]。中醫(yī)認為,該病的病位在脾胃,與心肝的關系密切,其病因與脾胃虛弱、飲食不調、肝胃不和等多種因素有關,應以健脾益氣、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等為基本治法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中醫(yī)外治法是通過刺激患者的經絡、穴位、皮膚、黏膜、肌肉及筋骨等,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傳統(tǒng)療法。中醫(yī)外治法的歷史悠久。古人用砭石放瘀血、用草莖敷裹創(chuàng)傷、用干草烤石御寒被認為是針法、敷貼療法及熱熨法等中醫(yī)外治法的雛形?!秲冉洝分杏涊d了砭石療法、九針療法、導引療法、按摩九針療法、導引療法、灸法、熨法、漬法、浴法、蒸法、涂法、取嚏法等多種中醫(yī)外治法,并開創(chuàng)了用膏藥防治疾病的先河?!秱摗分杏浭隽巳欠ā⒐喽?、舌下含藥法、潤導法、粉身法等中醫(yī)外治法。在明清時期,中醫(yī)外治法開始趨于成熟及泛化。清代醫(yī)家吳謙在《醫(y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說:“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補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無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在現(xiàn)代,中醫(yī)外治法主要包括針刺療法、艾灸療法、藥物敷貼療法、推拿療法、牽引療法、氣功療法、刮痧療法及穴位注射療法等。多數(shù)研究表明,用針刺療法、艾灸療法、穴位貼敷療法、穴位注射療法及推拿療法等中醫(yī)外治法輔助藥物治療多種疾病,均可取得良好的療效。本文對用中醫(yī)外治法治療FD 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針刺FD 患者的相關穴位可疏通其經絡,調節(jié)其營衛(wèi)氣血,從而可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單崇武[7]將70 例肝郁氣滯型FD 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并用西藥多潘立酮片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用針刺療法(取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神庭穴、四神聰穴及雙側神門穴)聯(lián)合越鞠丸對試驗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用針刺療法聯(lián)合越鞠丸進行治療可有效地減輕肝郁氣滯型FD 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其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羅權[8]將68 例FD 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并對其中的一組患者進行中藥治療,對另一組患者進行針刺聯(lián)合中藥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針刺療法聯(lián)合中藥治療FD 可有效地提高該病患者血清中胃動素和神經肽的水平,促進其胃排空,改善其消化不良的癥狀,增強其胃腸動力。鄺麗華[9]將98 例脾虛氣滯型FD 患者隨機等分為兩組,并對其中49 例患者采用基于浮沉診脈法的針刺療法聯(lián)合黃芪建中湯進行治療,對其余49 例患者單純采用黃芪建中湯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用黃芪建中湯聯(lián)合基于浮沉診脈法的針刺療法治療脾虛氣滯型FD 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方面的效果良好。
原寧等[10]將104 例FD 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并對其中的一組患者采用中藥聯(lián)合艾灸療法(取穴:中脘穴、雙側足三里穴等)進行治療,對另一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片聯(lián)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中藥聯(lián)合艾灸療法對FD 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促進其脾胃功能的恢復。任蘇妍等[11]對近年來用艾灸療法治療不同類型脾胃疾病的文獻進行整理后發(fā)現(xiàn),用該療法治療脾胃疾病可發(fā)揮顯著的抗炎作用,并可修復患者的胃腸黏膜,增加其胃腸的動力,提高其臨床療效。
胡嘉濱等[12]將70 例FD 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35 例/ 組),并采用馬來酸曲美布汀片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穴位貼敷療法聯(lián)合雷火灸法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穴位貼敷療法聯(lián)合雷火灸法治療FD 的效果顯著,可減輕患者上腹脹痛、胃部有燒灼感、食少納呆、進食后脹滿等臨床癥狀。尹超群等[13]將95 例FD 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并采用穴位貼敷療法配合四磨湯口服液對治療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聯(lián)合枸櫞酸莫沙比利片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病情的痊愈率及治療的顯效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這說明,采用穴位貼敷療法配合四磨湯口服液治療FD 的療效良好。
鐘招梅[14]等將80 例幽門螺桿菌陽性的肝郁脾虛型FD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并采用四聯(lián)療法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四聯(lián)療法聯(lián)合穴位注射療法(注射藥物:燈盞細辛注射液,取穴:足三里穴)、疏肝健脾方對治療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穴位注射療法聯(lián)合中西藥對幽門螺桿菌陽性的肝郁脾虛型FD 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許景春[15]將150 例FD 患者隨機分為三組,然后分別采用肌注甲氧氯普胺法、向足三里穴注射生理鹽水法、向足三里穴注射甲氧氯普胺法對三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向足三里穴注射甲氧氯普胺法治療FD 的效果顯著。
王丹[16]分別采用耳穴貼壓療法與西藥莫沙必利對兩組肝胃不和型FD 患者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耳穴貼壓療法治療肝胃不和型FD 的效果顯著,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均得到明顯的改善。陳金東等[17]將68例老年FD 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并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西醫(yī)治療,對觀察組患者采用耳穴貼壓療法配合保和湯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耳穴貼壓療法配合保和湯對老年FD 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其腹脹、惡心、噯氣、厭食等臨床癥狀。
張學昇等[18]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收治的60 例FD 患者分為觀察組(n=30)和對照組(n=30),然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的西醫(yī)治療,在此基礎上,采用按摩足三里穴位的方法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按摩足三里穴的方法對FD 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改善其病情。
胡少華[19]將80 例脾虛氣滯型FD 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40 例/ 組),并采用熱敏灸法對治療組患兒進行治療,采用多潘立酮片對對照組患兒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與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療脾虛氣滯型FD 的效果相比,采用熱敏灸法對該病患兒進行治療可明顯改善其臨床癥狀,升高其血清中胃泌素的水平,降低其病情的復發(fā)率。何麗[20]將收治的60 例FD 患者隨機分為扶陽罐組和常規(guī)針刺組(30例/ 組),并采用扶陽罐療法對扶陽罐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針刺療法對常規(guī)針刺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針刺療法與扶陽罐療法治療FD 均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但采用扶陽罐療法治療該病的效果更優(yōu)。曾亞輝等[21]將80 例FD 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并采用常規(guī)的西藥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常規(guī)西藥聯(lián)合中藥熱敷法、艾灸療法(取穴:中脘穴、關元穴、神闕穴、足三里穴等)對研究組患者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常規(guī)西藥聯(lián)合中醫(yī)藥特色療法治療FD 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吳克宇[22]將收治的50 例FD 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并對治療組患者進行穴位埋線治療(取穴:中脘穴、天樞穴、雙側足三里穴、肝俞穴及脾俞穴等),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進行治療。其研究結果證實,采用穴位埋線療法治療FD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采用中醫(yī)外治法輔助治療FD 的療效確切,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降低其病情的復發(fā)率。但目前臨床上尚無對FD 進行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價的統(tǒng)一標準,不利于該療法的廣泛應用。而且,大部分關于中醫(yī)外治法治療FD 文獻的樣本量較小,且缺失對該療法遠期療效的評價和對FD 相關機制的研究。今后,我們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科研成果,將中醫(yī)與現(xiàn)代醫(yī)學緊密結合,從而為中醫(yī)診治FD 提供更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