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紅(山東東營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東凱小學)
科學與藝術是相輔相成的,在現(xiàn)代社會,求真與審美也是相互滲透、彼此交織互補的,它們往往奇妙而又巧妙地相互交融、互相促進。如果沒有了藝術,科學就會變得絲毫無情趣、不近乎人情;如果沒有了科學,藝術就會變得缺少依托??茖W技術和藝術存在著一種雙向的互動,并且這種雙向的互動過程可以說是在動態(tài)的變化中反復進行。福樓拜曾指出:隨著藝術時代的不斷推移和時代前進,藝術必然不僅會讓現(xiàn)代科學越來越“科學化”,而且藝術會不斷讓現(xiàn)代科學越來越“藝術化”。
科學和人文精神是與時俱進的重要歷史觀念。當下,科學和人文精神的基本價值,其實就是對人類及其個體當下的生存處境與狀況的一種關注和重視。因此,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與他人之間的溝通交往必不可少。科學與藝術的感情傳達與交流,使之成為促進人際關系更加趨于和諧的一種有利方式。通過藝術教育可以增強被教育者的群體意識和藝術趨同的傾向,并且可以教會被教育者如何掌握和充分運用藝術這樣最廣泛、最普遍的社會交流方式。
人類社會的繁榮發(fā)展,尤其是個人的全面、自由度的發(fā)展,是千百年來對人類的一種美好愿景。從人的需求和層次來看,人的整體健康發(fā)展應該是人的整體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的全面相結合的發(fā)展。人們在物質(zhì)生活中獲得一定范圍和程度的滿足的時候,對精神生活的追尋和滿足才能成為衡量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品位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茖W與藝術的進步,將會更加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們的物質(zhì)與精神生活,進而能夠促進人們素質(zhì)的整體構筑和發(fā)展。
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是未來人類思想發(fā)展的主流。在教育過程中重視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結合,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科學人文精神和獨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當人們了解到科學和藝術在教育中的巨大魅力和作用時,就會更加自覺地把科學和藝術應用于教育中。教師要培養(yǎng)一個全面發(fā)展的現(xiàn)代人,即要培養(yǎng)具有知識、有品位,具有綜合性,高素質(zhì)人才。
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過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于科學文化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領會,而相對忽視了對學生藝術理念和藝術思維的熏陶與教育。從教學目標上來看,小學科學教育主要側重知識教育,特別是科學知識的積累,讓學生在科學發(fā)展中,認識身邊的事物。比如,小學生對于鐘表的認識,在教學中,教師僅僅是對鐘表時間的教學,而對鐘表的造型之美,圓弧之美,鐘表的發(fā)展和變化等美的因素卻沒有進行教學,進行選擇性地忽略。更有甚者,有的學校沒有重視學生的藝術教育,藝術課甚至被其他學科擠占,藝術教育作為副科,也在學生的心中扎下了根。
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都是按照課程設置,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內(nèi)進行講授科學與藝術,而沒能真正意識到這兩個學科之間是相互關聯(lián)的。由于很多學校在課程設置中,科學和藝術不是相關聯(lián)的學科,以至于兩個科目的教師也很少進行教學交流。在校外的教育培訓中,家長大多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讓學生參加各種藝術的特長班,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造詣和技能。相反,卻忽視了孩子的藝術思維的培養(yǎng),忽視了藝術與科學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彼此獨立的教育,無論是科學還是藝術,都無法得到有效的深化和進展。
科學和藝術教育一般都是著眼于各自的專業(yè)領域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和發(fā)展,不同學段的知識點傳授和教學仍然在小學教學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當代小學生正值感情的豐富時期,這是德、智、體等方面的發(fā)展早期,所以現(xiàn)代小學的教育管理理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藝術欣賞能力。
教師用各種藝術作品的多種呈現(xiàn)形式實施科學的課堂指南教學,通過向他們講解與其相關的藝術作品,從而使得學生用各種語言、動作、表情等顯性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于作品的隱性內(nèi)涵的認識和體會。比如,美術教育“植物寫生”一課教學時,教師要帶領學生到課外認真的觀察植物的形狀,才能繪畫出完美的植物作品。這個時候,就要運用到小學科學課程中“植物”的知識。植物的組成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但是在繪畫植物的時候,并不要把所有植物的要素都畫進去,要點到為止。植物有高矮、有粗細,帶著感情、想象去繪畫植物,畫出的植物才有靈性。繪畫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在啟發(fā)。在藝術教學和科學教學中,要讓廣大學生以多元化的藝術思考形式深入地學習有關科學與文化的知識,加強藝術與科學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和藝術學習熱情。
通常情況下,學生對于情感的培養(yǎng)是為了提升自己對富含美妙藝術氣息的事物所具有的認識與體驗。教師在對小學生實施藝術教育時,要積極地從多方面滲透到科學教育中,使小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和認識能夠與其從藝術作品中所獲得的情感認識和科學教育相結合,確保他們對于藝術和科學有本質(zhì)的了解。例如,干花的制作??茖W課上講授,花朵的盛開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分,那么花的色澤和造型的保持,也需要對陽光、空氣和水分進行處理?;ǘ涞氖㈤_需要陽光,但是陽光同樣會使花朵褪色。這就需要把花朵放在沒有陽光、通風的地方制作干花。如何保持花的原有造型?這就涉及科學課程中重力的作用,要把花朵倒置放置,花的重力向下,這樣就保持了原有的造型。科學和藝術結合,會使藝術作品更加美,更藝術。
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把傳統(tǒng)的藝術教育滲透進去,融入每個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同時還需要從每個學生的人文成長環(huán)境中吸收和借鑒傳統(tǒng)的藝術教育。教師還可以利用這些課程讓學生去尋找一些花草樹木、玩具、畫畫、桌椅板凳等,觀察他們,提升他們的綜合文化藝術品質(zhì)。教師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和抓住學生在各類情況下的自我表現(xiàn)、表達愿景,并積極地開展藝術活動,將他們在生活中的一些見聞、思路以藝術形式呈現(xiàn)出來。
藝術教育與科學技能教育相融合,應該充分關注到學生大多是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來表達自身感受和情緒,所以教師一定要優(yōu)化學生對于科學技能的教育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藝術作品來裝飾自己的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一個了解自己藝術本質(zhì)的平臺和機會。比如:老師可以在教室墻上張貼一些著名的、富有歷史和意義的藝術作品,在教室里擺放一些工具、手寫工藝品和各種小樂器,以便于學生對其進行藝術表達。
藝術教育與科學技術教育是人們在綜合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兩個組成部分,忽視了任何一方都會造成教育片面化。如今的藝術教育和科學技術教育雖然在形式上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兩者在整個教育時期也存在著諸多的聯(lián)系,因此將它們分開割裂是不合理的。在藝術課程中融入科學技術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對藝術本質(zhì)的理解;將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相結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點的多樣化感知。所以,只有將現(xiàn)代藝術教育和科學技術教育充分融一起的教育,才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智力、邏輯思維、情感等全面健康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