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磊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金華中醫(yī)院 浙江金華 321000)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長期血糖升高會導致心、腦、腎、眼睛、神經(jīng)等病變。目前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達11.6%,且還有63%的人未診斷,預計2040年糖尿病患者將超過1.5 億人。便秘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病率大于25%[1]。糖尿病患者一旦便秘,不僅影響生活質(zhì)量,而且會引發(fā)焦躁的情緒。
由于長期高血糖導致胃腸蠕動減緩,排空減慢,直腸對糞便的充盈敏感度下降,腹部肌肉力度減退,導致排便遲鈍。高血糖使血液滲透壓升高,大腸水分降低,從而引發(fā)大便干燥,排便困難。
糖尿病患者“談糖色變”,拒絕食用任何含糖食物。例如,不敢吃水果,嚴格控制食物攝入或是食物過于精細,導致維生素缺乏,對結腸的刺激量降低,從而出現(xiàn)便秘。每日飲水3000ml,忌服生冷辛辣油膩等食物。
糖尿病的并發(fā)癥有神經(jīng)病變或糖尿病足,導致身體發(fā)麻,感覺遲鈍,使平?;顒恿繙p少,甚至臥床不起活動,導致肌肉收縮力不足,腸道蠕動減弱,從而引起頑固性便秘。
糞便長時間在腸道停留會導致異常發(fā)酵,腐敗后產(chǎn)生大量有害的毒素,從而導致大腸水腫,使腹部血液循環(huán)減慢,形成大肚腩。
糞便中某些物質(zhì)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出有害化合物,導致人體卵巢雌激素和雄激素分泌失調(diào),刺激腺體組織,導致乳腺增生或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
長期便秘會出現(xiàn)肛腸病,如痔瘡、肛裂、直腸脫垂和結腸憩室。嚴重便秘導致高血壓,誘發(fā)冠心病造成中風甚至猝死。
便秘患者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多吃粗纖維食物。膳食纖維是糞便形成和促進排便的重要部分,同時在腸道增加水分,讓糞便軟化,利于排便。
益生菌是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能夠調(diào)節(jié)機體的PH值和腸道菌群,同時抑制有害菌如大腸桿菌的增殖,保證腸道健康,預防便秘。
腹部按摩是通過對穴位、經(jīng)絡的按摩刺激,能夠加快胃腸蠕動,從而改善便秘。適用于排便困難、連續(xù)便秘超過3~5天患者。
具體操作;可仰臥于床上,三指并攏,放在肚臍兩側(cè),從胸部開始往下平推腹部,重復20~50次,至腹部放松即可?;蛭逯覆n,以肚臍為中心,由輕到重、由慢到快,順時針方向繞肚臍旋轉(zhuǎn)按摩腹部100~200圈,再反方向按摩一次,以皮膚有熱感為度。
對于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紅身熱、口干口臭患者,可選用玉苓降糖方。
處方為:北沙參15g,天花粉30g,葛根30g,玉米須20g,豬胰30g。對于易乏力、汗出短氣、排便困難者,可選黃芪燉牛肉。處方為:黃芪50g,升麻12g,防風15g,牛肉100g。
將生白術20g,生大黃20g,芒硝20g,冰片5g,生枳殼15g,打成細粉,用蜂蜜調(diào)成糊狀,貼于神闕穴,并于12小時后取下。7天為1療程,療效確切,簡便方便,可在家自行操作。
便秘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fā)癥,首先要嚴格控制血糖,防止持續(xù)性高血糖和血糖波動。當出現(xiàn)便秘情況時,可選擇神闕穴貼敷、中藥熨燙、中藥藥膳等方法以緩解便秘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