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清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qū)永寧小學,山西 呂梁 033000)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刻板,而且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較為被動,在這種枯燥的課堂中學生無法更好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倦心理,阻礙學生學習數學。在現代課堂中,運用探究式教學可有效改善以往課堂出現的問題,這種教學方式能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教學中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主動探索數學問題,在合作學習中解決數學問題,學生學習效果得以明顯提高。
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小學生年紀較小,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較為困難,再加上小學生的專注力時間較短,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首要創(chuàng)建趣味性課堂,在趣味教學中,學生更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觀察物體一》這一內容,教師可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各位同學去一個地方,這里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猜猜看這是哪里?”同學們回答:“動物園。”“在動物園中,我們能看到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你們想不想和它們照相?今天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小動物合影?!边M一步引出今天所學內容。教師在PPT 上呈現同學和長頸鹿的合影,這是由小明、小紅、小剛和小彤和長頸鹿的合影,接下來展開小組討論,讓學生說出4 幅照片分別和哪位同學的合影。在討論中學生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習主動性,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進行巡視,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能及時解決問題,進而得出討論結果。
現如今,我國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教師也要將信息技術靈活地運用在教學中,使原本靜態(tài)的數學知識變?yōu)閯討B(tài)化,用多媒體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學生也能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學生的學習質量得以保障。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這一內容,本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圓的周長和圓周率,在新授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通過動畫演示圓的周長,在課件上呈現一把格尺,格尺上有一個圓,點擊動畫開始按鈕,小圓沿著格尺滾動一周,從0刻度滾動到10厘米,此時圓的周長為10厘米,在這樣直觀的演示中,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圓的周長,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關于“三角形的分類”這一課,教師在PPT中呈現幾幅三角形的圖片讓學生在探討中將三角形分類,探討后得出結論,有的學生說:“我是按照三角形的邊分類,有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庇械膶W生說:“我是按照三角形的角度分類,有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形?!睂W生在探究中更能清楚的理解三角形的知識,在總結時教師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架構,從而更好地吸收數學知識。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大多數是自己學習,而現代教學更注重合作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法,讓學生發(fā)現數學問題,主動提出問題,并在共同努力下解決數學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僅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在共同努力下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更熱愛學習數學。例如:關于《圓柱的側面積》,在教學前教師要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4-6 人,做到每組實力均等并給學生下發(fā)圓柱模型,在新授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同學們,禮品店的王伯伯要包裝圓柱的側面,但是不知道用多少包裝紙,請我們班同學幫忙解決這一問題?!睂W生在討論中出現不同聲音,有的學生說沿著圓柱的面剪,有的學生說沿著圓柱的高剪,教師進一步提問:“為什么要沿著圓柱的高剪,剪開后是什么圖形?”“剪開后會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是長*寬,圓柱的側面積就是底面周長*高?!痹谟懻撝?,學生能輕松掌握數學知識,學習效果得以明顯提升。
傳統課堂的教學資源有限,而且教師要花費大量時間整合教學資源,在現代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整合教學資源,增加學生知識量,拓寬學生眼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有趣的數學小故事,進而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祖沖之的故事,教師可以從人物的生平、早年經歷、成就、著作介紹,學生聽故事時加深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質量。
綜上所述,運用探究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在探討中發(fā)現學習數學的快樂,能更積極地參與進教學活動中。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深化探究式教學的學習,結合班級學生特點設計教學內容,進而能更好地展開教學活動,同時也要注重教學反思,針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從而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為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