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郭麒麟和宋軼主演的熱劇《贅婿》頻頻刷屏,從開播到現(xiàn)在一直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和好評,催更更是頻頻不斷。
劇中,郭麒麟扮演的是一個以現(xiàn)代金融巨頭身份穿越回古代的贅婿寧毅,不僅有勇有謀,更是把現(xiàn)代各種新詞兒、玩法和知識在古代發(fā)揚光大。
在寧毅和蘇檀兒大婚之日,烏啟豪帶著一對婦孺前來鬧事,說寧毅不仁不義,在外早有妻兒,讓其現(xiàn)場滴血認親。結果可想而知,寧毅的血液和小孩子的血液很快在水中相融,寧毅人品瞬間遭到全場質疑。但他臨危不亂,現(xiàn)場上演手撕敵人,還順便進行了謠言打假!
滴血認親其實是古代人鑒定血緣關系的方法。
在各種影視劇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類似橋段,即兩個人將手刺破把血滴入一碗清水中,看血液是否可以相融。如果相融則判定具有血緣關系,反之則不然。
而且,在古代滴血認親還不止“合血法”這一種,“滴骨法”也頗為流行。“滴骨法”主要適用于逝者,也就是將血滴在逝者的骨頭上看是否可以滲入,如果血液滲入則說明和逝者有血緣關系。這種方法在1000 多年前,就被宋代法醫(yī)學家宋慈收錄到了《洗冤集錄》中。
先不說影視劇中加白礬和溫水對血液相融起到作用的橋段,單就一碗清水影響“檢驗”環(huán)境來聊一聊。
紅細胞只有一層脆弱的細胞膜,沒有堅固的細胞壁。將兩滴血液滴入一碗清水中,由于水的滲透壓非常低,紅細胞在水中會吸水而脹破,導致細胞膜破裂。
破裂后細胞膜上的抗原抗體雖然也能結合,但不像完整的細胞膜可以結合大量的抗體,這樣就達不到沉淀所需要的重量,也就不能產生肉眼可見的小顆粒。所以用這種方法,不管是不是同種血型,看上去都是融合的。
我們通常說的血型是指ABO 血型,即A 型、B型、O 型和AB 型。它是根據血紅細胞表面ABH 抗原進行分類的。所以不能通過相同血型來判定親子關系,我國人口眾多,相同血型的人千千萬,如此判定會出很多冤假錯案的。
而血液之所以相融這只能說明兩個人可能有相同的血型而已。孩子的血型取決于父母雙方的血型基因,孩子的血型可以和父母相同,或與父母一方相同,也可完全不同??梢?,有親緣關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沒有親緣關系的血液也有可能融合。所以,滴血認親是假的哦!
古代人缺乏現(xiàn)代醫(yī)學知識,也沒有先進的手段和醫(yī)學設備支持,產生了一些錯誤的結論也在情理之中。但我們要相信科學,對于不知道或不明確的問題不要以謠傳謠,為科普宣傳工作出一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