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堅強 許夢華 徐建陶
(宜興市茶果指導站,宜興 214206)
茶葉是江蘇省宜興市南部丘陵山區(qū)的特色產業(yè)之一,也是當地山區(qū)茶農的重要經濟來源。目前,宜興市種植茶葉面積5 000 hm2,年產干茶3 749 t,總產值4.5億元。近年來,隨著茶葉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茶葉產品質量安全日趨嚴格,農業(yè)污染形勢日漸嚴峻,傳統(tǒng)粗放的茶葉生產方式日益受到挑戰(zhàn)。在此背景下,筆者擬對宜興市茶園常見病蟲害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技術進行分析總結,以期轉變宜興市茶葉生產方式,推動宜興市普及茶葉綠色生產技術,促使宜興市茶葉產業(yè)向綠色高質量發(fā)展。
炭疽病主要為害茶樹當年成葉,嫩葉及老葉較少發(fā)病,發(fā)病高峰期一般在5月—6月和9月—10月雨季過后,嚴重時可造成茶樹大量落葉。茶樹發(fā)病時,先在葉片背部的葉尖或葉緣開始發(fā)病,初期為水漬狀病斑,然后發(fā)展為淺綠至暗綠色病斑,而后沿葉脈擴展為半透明、黃褐色、不規(guī)則病斑,后期病斑加深為紅褐色,病斑上散生黑色小點。炭疽病從20 ℃左右開始發(fā)生,25~27 ℃最利于發(fā)病,溫度低于15 ℃一般不發(fā)病;適溫、多雨陰濕則有利于病害流行。一般茶樹品種“龍井43”“浙農139”易感病、發(fā)病較重。
假眼小綠葉蟬是當前宜興市茶園中發(fā)生最嚴重的害蟲,以成蟲和若蟲吸取芽葉汁液,影響茶樹營養(yǎng)的正常輸送,導致茶樹葉片焦邊焦葉、生長遲緩。該蟲以成蟲越冬,早春轉暖時成蟲開始取食,茶樹發(fā)芽后開始產卵繁殖;若蟲多棲于嫩梢葉背及嫩莖,以葉背居多,1齡、2齡若蟲活動范圍不大,3齡后畏光、善跳躍、善爬行。該蟲在多陰雨天氣或晨露未干時不活動,時晴時雨天氣則有利于該蟲害發(fā)生。在適宜條件下,該蟲需15~20 d即可完成1個世代。
茶尺蠖主要為害夏茶、秋茶,以蛹越冬,翌年3月初羽化出土,一般在4月上、中旬發(fā)生第1代幼蟲,為害春茶;第2代、第3代幼蟲分別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發(fā)生,均為害夏茶;以后一般每月發(fā)生1代,直至最后1代以老熟幼蟲入土化蛹過冬。蟲害發(fā)生時,1齡幼蟲僅取食葉肉,殘留表皮,受害葉片呈現出褐色點狀凹斑;3齡后該蟲食量急增,嚴重時連葉脈一起啃食,造成茶樹枝梗光禿,促使茶樹衰敗甚至死亡。
茶毛蟲以幼蟲咬食茶樹成葉為主,發(fā)生嚴重時連同芽葉、嫩枝、樹皮一起啃食殆盡,對茶葉產量影響極大。該蟲害一般年份一年發(fā)生2代,幼蟲有群集性,1~3齡幼蟲常數十頭甚至百余頭聚集在一處,蟲體排列整齊,3齡后開始擴散;成蟲具趨光性,白天棲息在茶叢內,若稍受驚動,即迅速飛翔或墜地作假死狀;以卵塊在茶樹中、下部老葉背面越冬。
黑刺粉虱主要分布于江蘇、浙江等地的茶區(qū),其幼蟲可吸取茶樹汁液,排泄物會招致霉菌寄生而誘發(fā)霉病,發(fā)生嚴重時茶樹蓬面一片漆黑。該蟲害一般年份一年發(fā)生4代,以幼蟲在茶樹中、下部葉背越冬,第1代一般發(fā)生在4月—6月,第2代發(fā)生在6月—8月,第3代發(fā)生在8月—10月,第4代發(fā)生在10月直至越冬。該蟲害一般在窩風向陽、陰蔽潮濕的茶園中發(fā)生較為嚴重。
為切實保障宜興市茶葉質量安全,建議對茶園常見病蟲害推行“無化防治”,即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的基礎上,推廣使用生物農藥和礦物農藥進行防治。
在茶樹栽培過程中,有目的地改變某些環(huán)境因子,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蟲害發(fā)生的條件,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例如,選擇抗性品種種植,多次、分批采摘,加強茶園管理等,即在發(fā)展新茶園時,選擇對當地主要病蟲害抗性較強的茶樹品種進行種植;多次、分批采摘茶葉,以抑制假眼小綠葉蟬、茶毛蟲等害蟲的發(fā)生;利用修剪,減輕毒蛾類、黑刺粉虱等害蟲的發(fā)生;秋末結合施基肥,對茶園進行深耕,將根際附近的表土、落葉清除至茶行間深埋,以減少土壤中越冬的害蟲基數。
利用燈光誘殺、色板誘殺等物理方法防治茶園害蟲。例如,可使用頻振式窄波殺蟲燈誘殺茶毛蟲、茶尺蠖等害蟲,每1.33~2.00 hm2安裝1盞殺蟲燈,燈離地面高度1.5 m左右,4月上旬至10月底,每天傍晚開燈至次日清晨;使用黃板或藍板誘殺黑刺粉虱、葉蟬等害蟲,每667 m2均勻插掛20~30塊色板,色板懸掛在高出茶樹樹冠10 cm左右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通過人工捕殺來減輕茶毛蟲、茶麗紋象甲等害蟲的發(fā)生。
利用食蟲或寄生性昆蟲、病原微生物等天敵來控制害蟲的發(fā)生。例如,使用蘇云金桿菌類細菌、白僵菌(真菌)等生物源農藥防治茶尺蠖、茶小卷葉蛾等鱗翅目害蟲;保護和利用茶園中的瓢蟲、草蛉、捕食螨、蜘蛛、寄生蜂等有益生物,減少對天敵的人為傷害。
通過在茶園周圍種植香樟、銀杏、苦楝等防護林和行道樹,采用茶林、茶果間作,夏季、冬季在茶樹行間鋪草等措施,改善茶園的周邊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利于天敵繁衍的良好場所,以增強茶園生態(tài)的自然調控能力。
采用化學藥劑防治,雖具有見效快、使用方便、成本低等優(yōu)點,但長期使用化學農藥,也會殺死天敵,破壞茶園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且多數農藥具有較強毒性和殘留期,若使用不當或管理不到位會產生環(huán)境污染和農藥殘留,進而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鑒于此,應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嚴格控制施藥量和安全間隔期,并經?;煊没蜉啌Q使用化學農藥,以延緩病蟲抗藥性的產生。
根據《NY/T 393-2020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和中國農藥信息網農藥登記數據庫資料,宜興市茶園常見病蟲害的推薦藥劑、防治適期和安全使用標準具體如下。
在炭疽病發(fā)病初期、病葉率達5%~10%時開始防治,可用4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5 d,可用于綠色、有機茶園;或用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 0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7 d,可用于綠色茶園;或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 0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14 d,可用于綠色茶園。
在第一峰的百葉蟲量超過6頭或每1 m2蟲量超過15頭、第二峰的百葉蟲量超過12頭或每1 m2蟲量超過27頭,蟲害入峰后(高峰前)、若蟲占總量的80%以上時開始防治??擅?67 m2用0.3%苦參堿水劑75~125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3 d,可用于綠色、有機茶園;或每667 m2用150 g/L茚蟲威乳油17~22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10 d,可用于綠色茶園;或每667 m2用2.5%聯(lián)苯菊酯水乳劑30~40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7 d。
在成齡投產茶園、幼蟲量達7頭/m2以上時開始防治,噴施病毒制劑應掌握在1~2齡幼蟲期,噴施化學農藥或植物源農藥應掌握在3齡前幼蟲期。可用100億孢子/mL短穩(wěn)桿菌懸浮劑500~700倍液噴霧防治,可用于綠色、有機茶園;或每667 m2用0.3%苦參堿水劑75~125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3 d,可用于綠色、有機茶園;或每667 m2用2.5%聯(lián)苯菊酯水乳劑30~40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7 d。
在百叢卵塊達5個以上、3齡前幼蟲期開始防治??捎? 000 IU/μL蘇云金桿菌懸浮劑400~800倍液噴霧防治,可用于綠色、有機茶園;或每667 m2用2.5%聯(lián)苯菊酯水乳劑30~40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7 d。
在每張葉片有蟲2~3頭、卵孵化盛末期開始防治??擅?67 m2用2.5%聯(lián)苯菊酯水乳劑30~40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7 d。
在百芽梢蟲量達7頭以上,潛葉、卷邊期(1~3齡幼蟲期)開始防治??擅?67 m2用25 g/L溴氰菊酯乳油10~20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5 d。
幼齡茶園中幼蟲數達10頭/m2、成齡茶園中幼蟲數達15頭/m2,2、3齡幼蟲期開始防治??捎?0%敵百蟲原藥1 0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20 d。
在茶叢中一、二代幼蟲數達8頭/m2以上,三、四代幼蟲量達15頭/m2以上,1齡、2齡幼蟲期開始防治。可每667 m2用25 g/L溴氰菊酯乳油10~20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5 d。
在有蚜芽梢率為4%~5%、芽下2葉有蚜、葉上平均蟲口量為20頭時開始防治,發(fā)生高峰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擅?67 m2用25 g/L溴氰菊酯乳油10~20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5 d。
在有蟲枝率為10%~15%,卵孵化末期至1、2齡若蟲期開始防治??捎?5%馬拉硫磷乳油450~720倍液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10 d。
在投產茶園中蟲量達15頭/m2以上、成蟲出土盛末期開始防治。可每667 m2用2.5%聯(lián)苯菊酯水乳劑30~40 mL噴霧防治,每季度最多使用1次,安全間隔期7 d。
在葉片上有蟲3~4頭/cm2時開始防治,發(fā)生高峰期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可每667 m2用95%礦物油乳油300~450 mL或45%石硫合劑結晶150倍液噴霧防治,可用于綠色、有機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