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代倫|中國民族博物館 非遺部,北京 100080
21世紀伊始,生物基因理論已成為生命科學研究領(lǐng)域的顯學。學人們將生物基因理論與文化發(fā)生學說有效鏈接,提出了文化基因理論。文化基因(cultural gene)是一個基礎(chǔ)性的理論概念,對其內(nèi)涵與外延的界定眾說紛紜。文化基因主要是指先天遺傳和后天習得的、主動或被動的、自覺與不自覺置入文化本體內(nèi)的最小信息單元和最小信息鏈路。文化基因支持著文化生命體的基本構(gòu)造和性能,儲存著文化孕育、生長、凋亡過程中全部的種族遺傳信息。近年來,文化基因研究正從抽象的概念借譯,轉(zhuǎn)向具象的文化要素萃取以及文化基因間邏輯關(guān)系與遺傳信息的建構(gòu)。文化基因一般分為兩大類型:一是基因型(genotype),可理解為文化基因要素的結(jié)構(gòu),類似于生物學的基因組,主要表現(xiàn)為材、紋、型、技、意、制等六種基因元;二是表型(phenotype),可以理解為文化基因中可感知、可觀察、可描述的性狀,其基因型與表型關(guān)系是“表型:基因型+環(huán)境+文化符號+傳遞史+工藝形態(tài)學”。[1]本文從文化基因理論的視角切入,考證中華織錦文化形成發(fā)展史的基因組,包括民族基因、歷史文物基因、文學基因、人文基因,多維度地尋找中華民族織錦文化的原點、支點和衍生點,并對中華民族織錦文化的基因組進行編碼與復制,從而發(fā)現(xiàn)中華民族織錦文化生命體里的DNA結(jié)構(gòu)與基因圖譜,以及文化基因里深層次的藝術(shù)信念與價值觀。
從文化基因的基因型來看,中華民族織錦文化的技、藝等兩種基因元涉及“民族元素”。何為“技”?主要是指技術(shù)、技藝、技巧、技能,它是用一定工具將材料進行加工,制作成織錦成品的技術(shù)、方法與過程。[1]何為“藝”?主要是指匠意,特指匠人造物的符號與思維體系,包含美意、創(chuàng)意、寓意和真意等方面。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擁有5000年不曾中斷的文明史。夏商西周時期(約前21世紀—前771年)是華夏集團中原文化區(qū)形成的重要階段。在中原文化區(qū)周邊,西北地區(qū)(今甘肅、青海等地)有羌、戎、狄等部族,分布著齊家文化、四壩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等青銅時代的遺存;東部地區(qū)有東夷和淮夷部族,其中岳石文化是東夷的遺存;西南地區(qū)有古巴人、古蜀人,三星堆文化和蠶叢文化是其代表性的遺存;北部地區(qū)有肅慎、戎狄等部族,夏家店下層文化、西團山文化、朱開溝文化是這些部族的文化遺存??梢哉f,夏商西周時期是華夏民族集團的孕育時期,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基因的原點?!度A陽國志·巴志》中的:“禹會諸侯于會稽,執(zhí)玉帛者萬國,巴蜀往焉”,就記載了土家族祖先遠古巴人“執(zhí)玉帛”進貢夏王禹的歷史事件,堪為土家族織錦文化的基因原點。大約成書于西周時代的歷史地理著作《禹貢》,也有“厥篚織貝”的記載,意為按貝殼的色彩花紋織成的貝錦。這應該是島夷(黎族先民)黎錦的文化基因原點。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前770—前221年),生活在中原一帶的人常常自稱為“諸夏”,同時將周邊地區(qū)生活的部族稱為“蠻、夷、戎、狄”,這些“蠻、夷、戎、狄”中的大部分部族在與諸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過程中與諸夏融為一體,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細分之,東部地區(qū)為夷、淮夷和東夷,在今江蘇、浙江、安徽一帶;北部地區(qū)為匈奴、白狄、東胡、林胡和樓煩;西北部地區(qū)為北戎、山戎、白氐、氐、羌等;南部與東南部地區(qū)為群蠻、百濮、百越;西南部地區(qū)為巴、蜀、西南夷。大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錦之母”蜀錦已經(jīng)規(guī)模生產(chǎn)并成為貢品。《詩經(jīng)·秦風·終南》記載秦襄公促周平王東遷成功后,“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錦衣只有周平王和秦襄公這樣高貴的人才能穿戴,大大提升了牧馬人出身的秦襄公的身份地位?!对娊?jīng)·小雅·巷伯》記載“萋兮斐兮,成是貝錦”,這應是緯錦提花的文化基因原點了。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司馬錯滅蜀國,置蜀郡,把散落在蜀國各地的織錦工匠集中管理,設(shè)置了一個專門的織錦管理機構(gòu)“錦官城”,這也是秦國從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生產(chǎn)并營銷蜀錦的歷史節(jié)點。
秦漢時期(前221—220年),在廣袤的北方大地上,生活著強大的匈奴人,秦朝大將蒙恬北擊匈奴,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昭君出塞使?jié)h與匈奴和好,都是中華織錦史上著名的歷史節(jié)點。東北地區(qū),有日益強盛的烏恒與鮮卑部族;東南沿海,分布在今浙江和福建地區(qū)的部族稱東甌、閩越;西南地區(qū),分布在今云、貴、川的主要是西南夷,古滇國、古夜郎國是此歷史節(jié)點的代表;南方地區(qū),分布在今廣東、廣西一帶的稱為南越、西甌和雒越,百越各族與漢人也多有交往、交流、交融;西域地區(qū)(玉門關(guān)以西),西域都護府轄烏孫、樓蘭、若羌、精絕、于闐、車師、龜茲、疏勒等36個小國。新疆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就出土于古精絕國的尼雅遺址。湖南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素紗襌衣”出土于長沙馬王堆漢墓,它們都是秦漢這個歷史節(jié)點上的蜀錦衍生點。司馬遷《史記·大宛傳》記載張騫出使西域歸來稟報漢武帝曰:“臣在大夏時,見邛竹丈、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云:‘吾國商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shù)千里,其民乘象以戰(zhàn),其國臨大水焉?!蔽鳚h官家正史記載佐證了“蜀布”之流通繞道“身毒國”(古印度)而至“大夏國”(今中亞諸國),證明絲綢之路南道“蜀身毒道”早于絲綢之路北道400余年,這是絲綢之路上兩大重要歷史節(jié)點,對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基因的傳承與發(fā)展具有長達千年的歷史影響。[2]
經(jīng)歷過三國魏晉南北朝(220—581年)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分裂動蕩時期,中國歷史進入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隋唐五代民族大融合時期(581—960年)。北方地區(qū),突厥和回鶻兩大部族集團稱雄;西南地區(qū),吐蕃與南詔兩大部族立萬;東北地區(qū),渤海和高麗等部族揚名;南部地區(qū),武陵蠻、僚、百越等部族坐大。但大唐帝國是那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包容的國家,萬邦來朝,職貢不絕于途。唐太宗李世民第一個提出了民族平等、團結(jié)、互助的“中華”概念:“自古皆貴中華而賤夷狄,而朕獨愛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3]史載有唐一朝共126個宰相,其中胡人36個,這充分彰顯了大唐帝國的制度自信與民族自覺。閻立本《步輦圖》描繪了祿東贊身穿聯(lián)珠團窠紋吐蕃錦服向唐太宗為松贊干布求親,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唐蕃自此結(jié)為姻親之好。這些都表明“唐蕃和親”的文化符號吐蕃錦,已成為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基因圖譜中的華章。
遼宋夏金元時期(916—1368年)是多民族政權(quán)的并立與統(tǒng)一時期,北方契丹族之遼國,黨項族之夏國,女真族之金國,青藏高原之吐蕃國,云貴高原之南詔國,都是并立周邊的多民族政權(quán)。只有蒙元王朝才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quán)國家,涼州會盟是吐蕃進入大中國版圖的標志性歷史事件,而元代納石失織金錦,則是元朝織錦的代表性文化符號。
明清時期(1368—1911年)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時期。清末梁啟超先生第一次提出了“中華民族”這一偉大的學術(shù)概念:“我中華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齊,故于其間產(chǎn)生兩種觀念焉:一曰國家觀,二曰世界觀。”[4]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旗幟下主張滿、漢、蒙、回、藏“五族共和”,有其歷史的局限性。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過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民族普查與民族識別,55個少數(shù)民族得以確認。1988年,費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時,第一次提出56個民族“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概念。云錦、蜀錦、宋錦、壯錦四大名錦,加上土家錦、苗錦、景頗錦、布依錦等16個民族織錦,都是中華織錦中的“民族基因元”,其原點、支點、衍生點和遺傳信息鏈路匯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織錦文化基因譜系中,其中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fā)展過程中的共享型基因與特異性基因、穩(wěn)定基因與特異基因,都有一定的線型描述。
前文所述的文化基因中的表型,其中的“文化符號”與“傳遞史”,可以用來分析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歷史文物基因元。根據(jù)文化基因的重要性、文化符號的傳遞史,歷史文物基因元又可分為主導性基因、亞主導基因和嵌合基因。[1]
從考古學的角度追根溯源,長江流域出土的最早絲織品,應該就是江蘇湖州錢山漾遺址出土的絹片了。這塊小小的出土絹片是平紋結(jié)構(gòu),經(jīng)碳14鑒定,約為4 752年前良渚文化的遺物,大約在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這塊絹片是良渚文化先民自織的?從其他部落輸入的或是易貨貿(mào)易的商品?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但是,作為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基因之歷史文物原點,這塊絹片當之無愧。從文化符號的傳遞史來看,這無疑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的主導性基因。
由于絲綢類織錦的有機材質(zhì)極易腐蝕,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以來考古出土的實物極為少見。在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桑、蠶、絲、帛”等甲骨文,100多字,證明絲織品廣泛見諸最早的甲骨文記載。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一件刻有“蠶紋”的象牙盅。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商代玉戈,不僅有朱砂染的平紋織物的印痕,還有以平紋為地、云雷紋的絲織物印痕,這是我們迄今見到的最早的商代絲織物印痕。[5]從這些印痕和象形文字中,我們可以窺見商代織錦文化基因的早期信息,這無疑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的早期文化符號。
陜西石泉縣前池河出土的西漢鎏金銅蠶(5.6 cm×1.9 cm,陜西歷史博物館藏),是2015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最高領(lǐng)導人提到的兩件明星文物之一。這個小小的鎏金銅蠶是西漢皇帝獎勵地方養(yǎng)蠶大戶的御禮,把陜西關(guān)中一帶的養(yǎng)蠶歷史至少提前了一千年,其地域歷史文物基因支點作用明顯。在湖南省張家界市出土的西漢三管跽座青銅俑(張家界市博物館藏),著交領(lǐng)右祍漢服,身披“賨布”,是2000余年前土家織錦“賨布”唯一現(xiàn)存的實物紋樣,顯示了土家先民賨人的織錦智慧。同時,也是土家織錦最早的歷史文物基因圖譜信息的衍生點。從這件文物信息看,土家先民武陵蠻制作的賨布無疑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亞主導基因。
除上述遺留在織錦器物上的歷史基因信息外,中華民族還有哪些歷史基因信息量大、品相完好和影響久遠的織錦文物實物呢?
第一件我認為就是1995年在新疆尼雅遺址出土的漢晉時代“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18.5cm×12.5cm,新疆博物館藏)。尼雅遺址是古代西域精絕國之都城,是絲綢之路北線上一個重要的歷史地理節(jié)點。首先,這件錦護膊的出土表明漢地出產(chǎn)的蜀錦制作的錦護膊已流通到遙遠的精絕國。其次,它所蘊含的文物信息十分豐富。司馬遷《史記·天宮書》云:“五星分天之中,積于東方,中國利。積于西方,外國用(兵)者利。”司馬遷所言的五星,就是漢代天文學家所言的發(fā)星、熒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五星同出于東方,中國利,這是漢代人占星術(shù)的核心,也是中國天文學的萌芽。最后,此文物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討南羌”漢字紋用的是繁體隸書,讓人一睹漢代隸書的神韻,為中國書法史提供了另類解讀的文物佐證。
第二件就是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1972年出土的“素紗襌衣”(湖南省博物館藏)。它是當時長沙國宰相夫人辛追的隨葬品,它的重量(49.5克)和材質(zhì),代表了西漢初期養(yǎng)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反映了漢朝人“事死如事生”的喪葬習俗。當時辛追夫人身上穿有春、夏、秋、冬四季20余套衣服,“素紗襌衣”只是其中一套內(nèi)衣而已,但是它上面留存著漢朝人生產(chǎn)與生活的基因信息。
第三件就是西藏阿里地區(qū)出土的“東漢王侯鳥紋錦”(西藏博物館藏)。東漢時代,西藏阿里地區(qū)在古代象雄國的統(tǒng)治之下。它的出土表明,早在贊普時期,連接古印度和古尼泊爾的絲綢之路南道吐蕃—泥羅婆道就已經(jīng)存在了,說明通往遙遠奇險南亞大陸的絲綢之路南道的出現(xiàn)早于唐僧玄奘取經(jīng)天竺國數(shù)百年,也早于唐蕃聯(lián)姻文成公主進藏數(shù)百年,其蘊含的信息豐富,歷史文物基因十分強大。
第四件就是內(nèi)蒙古四子王旗出土的元代織金錦辮絲袍(中國民族博物館藏)。在元朝,只有成吉思汗家族才配稱為“黃金家族”,他們才是《黃金秘史》和《蒙古源流》里當仁不讓的主人公。當時,蒙元朝廷在山西原陽設(shè)有“納石失局”,專司織金錦服的生產(chǎn)和銷售,蒙古貴胄喜服織金錦服、戴罟罟冠的生活習俗就這樣延續(xù)下來了。這件錦袍是《元史·輿服志》所載納石失的實物佐證,是納石失歷史文物基因信息的原點。蒙古人建立的蒙元王朝專司“納石失”的生產(chǎn)與消費,是在漢民族織錦文化基因中融入蒙古族織錦文化的藝術(shù)見證,在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基因中的嵌合基因作用十分明顯。
從考古出土的織錦文物中能發(fā)現(xiàn)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基因的原點、支點和衍生點。可視、可觸、可證的文物對基因遺傳過程的演示,比從書本到書本的考據(jù)學研究更有可信性和實踐意義。
根據(jù)文化基因的表型特性劃分,傳統(tǒng)的文化基因可以分為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柏貴喜先生在《文化基因的類型及其識別原則》一文中認為:顯性基因是指可以被視聽觸覺感知的、其性狀外顯程度比較高的基因,如色彩、材料、圖像等;隱性基因是指不易被視聽觸覺明顯感知的、性狀外顯程度低的基因,如象征性的文化符號系統(tǒng)中蘊含的價值觀、審美觀等。[1]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文學基因元,就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隱性基因。
中華民族織錦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已從上述考古文物中略知概要了。從文學史的視角梳理中華民族織錦文化遺傳基因系列,無疑又是開辟一個全新的學術(shù)天地。
許慎著《說文解字》成書于東漢年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系統(tǒng)地分析漢字字形、考究字源、按偏旁部首編排的漢字字典?!墩f文解字》云:“錦,從帛,金聲?!睆淖置嬉饬x上看,“錦”就是有彩色花紋的貴重的絲織品。東漢劉熙《釋名·采帛》云:“錦,金也。作之功重,故惟尊者得服。”在劉熙先生看來,錦像黃金一樣貴重,只有身份尊貴的人才配穿錦衣。那么,有關(guān)織錦的文學基因故事,自然就十分豐富,或浪漫或悲情。
《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6世紀)共311篇詩歌,所以又被稱為《詩三百》。其中《詩經(jīng)·小雅·巷伯》云:“萋兮斐兮,成是貝錦?!贝嗽姼柙伭丝楀\紋彩的華美?!对娊?jīng)·秦風·終南》又云:“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贝嗽娛①濆\衣狐裘的高貴華美與著此裝的秦穆公氣度不凡。應該說,這就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學基因的原點與支點。毫無疑問,《詩經(jīng)》里的織錦,蘊含著商、周、春秋的禮樂制度,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基因中的隱性基因。
司馬遷的《史記》用報告文學的筆法寫西漢以前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人物性格分明,呼之欲出?!妒酚洝ろ椨鸨炯o》記載:“富貴不還鄉(xiāng),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道路出了西楚霸王項羽急欲東歸。
《晉書·石崇傳》記載,石崇與王愷斗富,王愷“作紫絲步障四十里”,石崇就“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當時寸錦寸金,石崇居然作五十里錦步障,可見他富可敵國奢靡狂妄。唐人王瀚《豪求》有云,“季倫錦障,春申珠履”,言其大土豪也,這自然是春秋筆法的史記。
如果說有關(guān)織錦的歷史人物故事有點奢華沉重,那么,中華民族織錦文化里的“唐詩宋詞”文學基因組就有點浪漫、有點婉約、有點豪邁、有點多情。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兩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燦若星辰,浩如瀚海。此處僅選唐代詩人李白、杜甫、李商隱、岑參和宋代詩詞大家蘇軾、李清照、陸游、晏殊為例證之。唐代李白詩云:“草樹云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倍鸥υ娫疲骸柏┫囔籼煤翁帉?,錦官城外柏森森。”李商隱詩云:“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贬瘏⒃娫疲骸吧⑷胫楹煗窳_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庇纱丝蓪μ圃娭械摹板\”文化基因窺斑見豹。
唐詩如此“多錦”,那么,宋詞又是如何“詠錦”的呢?宋代詞人蘇軾曰:“不用纏頭千尺錦。妙思如泉,一洗閑愁五十年?!碧K詞有點惆悵。詞人李清照曰:“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崩钋逭赵~有點婉約纏綿。詞人陸游曰:“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标懹卧~有點豪橫。詞人晏殊曰:“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詞又有點凄冷。宋詞中“錦”文化基因同樣可見一斑。由于上述詩詞大家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空前強大的影響力,這些詩詞自唐宋以降,已經(jīng)流傳一千多年。
其實,成語也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最為普羅大眾接受的載體之一,也是織錦文學基因元的組成要素之一。例如“越羅蜀錦”這個成語,典出唐人杜甫的《白絲行》:“繅絲須長不須白,越羅蜀錦金粟尺?!贝嗽姳扔髟搅_與蜀錦各有所長,文學基因流變過程中不可偏廢也。我們不妨看一下有“錦”字的成語:錦上添花、錦瑟年華、錦衣玉食、錦心繡口、錦繡天地、錦繡前程、花團錦簇、衣錦晝行……傳播愛與美、真與善的價值觀正能量,規(guī)避假、惡、丑的負能量,顯然,這些錦人錦言錦事,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基因中的隱性基因,也是穩(wěn)定性基因。
從基因組學的研究成果看,人類基因組至少包含23 000個編碼的蛋白質(zhì)基因,在人這個生物體中,從測序儀中獲得的基因組是一條含有A、T、G、C的長鏈,其基因的識別是一套生物學的、科學的、精密的方法。[1]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其基因識別主要基于文化基因的基因型與表型,其中所洋溢的豐厚人文情懷,就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人文基因元。
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文學基因譜系已略述一二,那么,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人文基因元又有哪些呢?
中華民族織錦的史祖是誰呢?我以為是黃帝之元妃嫘祖。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眲⑺ 锻ㄨb外記》亦云:“西陵氏之女嫘祖,為黃帝元妃,治絲繭以供衣服,后世祀為先蠶。”何謂“先蠶”?先蠶者,民間以為“蠶神娘娘”也。唐人趙蕤《嫘祖圣地序》記載,嫘祖“生前首創(chuàng)種桑養(yǎng)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shù)。諫諍黃帝,旨定農(nóng)桑,法制衣裳”。史家考證嫘祖故里在今四川省鹽亭縣,經(jīng)過數(shù)千年民間傳說的傳播,嫘祖作為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人文基因元,已是確定無疑了。
古蜀人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土著部落群,歷經(jīng)蜀山氏、蠶叢氏、柏灌氏、魚鳧氏、開明氏等,成為異于中原文明的西南部落聯(lián)盟。其中一個名為“蠶叢”的古蜀王“教民蠶?!?,在公元前1613年前后與商王祖甲戰(zhàn)而敗,死于岷山,其部眾也將織錦技藝傳播到四川盆地周邊各處。公元前1045年,周王朝冊封杜宇為蜀王,建蜀國,是為以四川盆地為地理核心的第一個邦國。至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司馬錯滅蜀國,置蜀郡,此前蜀國作為一個邦國存在了729年。秦惠文王的偉大之處就是把散落在蜀國各地的織錦工匠集中管理,設(shè)置了一個專門的織錦管理機構(gòu)“錦官城”。經(jīng)國家集中管理生產(chǎn)及營銷,蜀錦才得以成為“百錦之母”。秦惠文王駕崩,公元前306年,羋月與秦惠文王之子贏稷繼位,史稱“秦昭襄王”。羋月(?—前265年)被尊為“宣太后”,攝政于秦王庭。公元前272年,秦宣太后引誘義渠王翟麗入秦,殺之于甘泉宮,在東周時代就活躍在隴西一帶的強悍的五戎之一的義渠戎,從此徹底改變了“披發(fā)、衣皮、粒食”的戎俗。這些變化也促進了強秦官辦的蜀錦向隴西羌戎部落集團的流通。所以蜀錦官辦與西遷,入楚,羋月都居功至偉。羋月的母國楚國在楚襄王時代出了一個大文士宋玉,宋玉乃三閭大夫屈原之高足,史稱“屈宋”,其名賦《登徒子好色賦》如此描繪心中的女神“東家之子”:“眉如翠羽,膚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宋玉把“東家之子”的楊柳細腰比喻為“腰如束素”(腰細得像手都能握得住的柔滑綿軟的素錦),成為戰(zhàn)國文學史上的絕唱。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人文基因元,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已蔚然成風了。
中華民族織錦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西漢,昭君出塞和親于匈奴呼寒邪單于,解憂公主和細君公主遠嫁烏孫王軍須靡和獵驕靡,帶去絲綢與百工若干,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錦人錦事。在東漢,趙飛燕(前45年—前1年)作為漢成帝劉驁的第二任皇后,其“身輕若燕”可作“掌上舞”的錦人錦事,一度傳為千年美談。據(jù)《趙飛燕別傳》記載:“善行氣術(shù),身輕若燕,著云水錦裙,唱《歸風送遠曲》,能作掌上舞?!贝恕霸扑\裙”之美之輕之透,幾乎使?jié)h成帝劉驁荒廢朝政。漢朝,王昭君、細君公主、解憂公主和蔡文姬等在和親之路上的錦人錦事,則為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人文基因,為中原漢民族與西域匈奴、烏孫、車師、焉耆等諸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了有進步意義的注解,是古代絲路上人文情懷的藝術(shù)再現(xiàn)。
漢魏以降,大唐帝國錦人錦事更是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大唐貞觀年間,吐蕃專使祿東贊長安求婚于唐太宗,文成公主和親吐蕃王松贊干布,唐蕃會盟于拉薩,松贊干布仿唐制,禁禇面,著錦服,“吐蕃錦”一時大行于世。沈從文稱求婚大使祿東贊身穿的聯(lián)珠團窠紋錦袍為“番客錦袍”。青海都蘭吐蕃墓葬群出土的團窠聯(lián)珠含綬對鳥紋錦,大部分來自吐蕃治下的沙州絲錦部落,少部分來自波斯薩珊式立鳥紋的胡錦。這類錦在敦煌文書中又被稱為“蕃錦”“毛錦”“胡錦”。在中國民族博物館收藏的40余幅吐蕃錦中,就有紅地小花含綬對鳥紋錦、紅地聯(lián)珠含綬對鳥紋錦、紅地花瓣團窠對馬紋錦、綠地聯(lián)珠團窠翼馬紋錦、黃地花瓣團窠對鹿紋錦、藏青地聯(lián)珠團窠對鳥紋錦等數(shù)十種紋樣。我們不說話,讓文物說話:這些吐蕃錦,就是文成公主進藏后唐蕃(漢藏)交流、交往、交融的藝術(shù)結(jié)晶,已經(jīng)入列漢藏友好團結(jié)的文化基因圖譜中,有其唯一性、關(guān)鍵性和可持續(xù)復制性。
大唐帝國錦人錦事,有喜——文成公主和親,有悲——楊玉環(huán)自縊。楊玉環(huán)(719—756年),號太真,蒲州永樂人,天寶四年(745年)被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史稱“楊貴妃”。楊貴妃與中國織錦文化人文基因之關(guān)系,在于當朝皇帝唐玄宗親自為楊貴妃譜寫《霓裳羽衣曲》,欽命楊貴妃主演“霓裳羽衣舞”,飾演仙子,祭獻老子?!澳奚延鹨隆睘楹五\制造?史無明載,我推測為“像鳥羽一樣輕薄華美半透明的蜀錦錦衣”。一是因為蜀錦在大唐帝國是最主要的皇家貢品;二是因為安史之亂,唐明皇遠遁蜀地。但是馬嵬驛兵變,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兵諫唐玄宗:“貴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太監(jiān)高力士遂用一丈白綾,將楊貴妃縊死于廟堂梨樹之下??蓱z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楊玉環(huán),香消玉隕于一丈白錦。安史之亂平息后,多情皇帝唐玄宗自蜀返長安,作為太上皇的唐玄宗“密令中使改葬楊貴妃于他所。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內(nèi)官以獻,上皇視之凄惋,乃令圖其形于別殿,朝夕視之?!盵6]楊貴妃最后的遺骸是“以紫褥裹之”,帝王的錦人錦事如此悲情,好在楊貴妃還留下了“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直徑5cm,厚2mm,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可以讓上皇唐玄宗“朝夕視之”,也讓我們后人把它作為超級國寶,帶進央視品牌節(jié)目《國家寶藏》。
如果說,大唐帝國錦人錦事人文基因有文成公主與楊玉環(huán)各領(lǐng)風騷,那么,蒙元王朝錦人錦事又有哪些風流人物呢?竊以為,蒙元王朝錦人錦事則首推黃道婆。南宋末年,松江府烏泥涇人(今上海市徐匯區(qū))黃道婆不堪作童養(yǎng)媳之苦而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三十余年,向當?shù)乩枳迦嗣駥W習棉紡織技術(shù),元貞年間回到松江府大力推廣,使得“烏泥涇被”在長三角一帶廣為流行,為漢、黎兩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滬、瓊兩地百姓立祠祭念。何也?因為黎錦是中國織錦文化史上的活化石,最早記載見于戰(zhàn)國時代成書的《尚書·禹貢》:“島夷卉服,厥篚織貝?!鼻迦撕肌队碡曞F指》稱:“南夷木棉之精好者亦謂之吉貝,海南之夷人以卉服來貢,而織貝之精者,則入篚焉?!盵7]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云:“黎幕,出海南。黎峒人得中國錦彩,拆取色絲,間木棉挑織而成。每以四幅聯(lián)成一幕,是謂黎幕也。”[8]范成大所謂“黎幕”,乃黎族人最著名的貢品“龍被”。正是宋末元初的這個黃道婆,讓活化石一樣的黎錦活在了經(jīng)濟發(fā)達的松江府,成為蒙元時代黎錦織造的標桿式人物,而為后世永志不忘。
如果說蒙元時代漢、黎兩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代表人物是黃道婆,那么,蒙、藏、漢三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藏“白蘭王”。白蘭王是元朝中央政府敕封西藏薩迦首領(lǐng)的世俗王爵。按元制,宗室駙馬通稱“諸王”,藏文史籍記載有四位白蘭王:第一位是恰那多吉(1239—1267年),第二位是索南桑波(1291—1328年)第三位是貢噶勒堅贊·貝桑布(1308—1336),第四位是扎巴堅贊·貝桑布(1336—1376年)。其中第一位白蘭王恰那多吉名氣最大,元世祖忽必烈把其子闊端所生的墨卡頓公主嫁與八思巴之同母兄弟恰那多吉,冊封其為“白蘭王”,命他管理西藏事務(wù),并賜金印與錦袍鎧甲,是謂“白蘭王錦袍鎧甲”。此錦袍鎧甲現(xiàn)藏于西藏薩迦寺,盔甲頂部周圍有一圈梵文經(jīng)咒,周身錦衣織四條飛龍,護額上有纏枝花卉鎏金紋飾。這件錦袍的人文基因故事的歷史意義在于,我們上文所述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解憂公主和親,都是華夏民族乃至漢民族與周邊蠻夷、羌戎、匈奴等少數(shù)民族和親。殊不知,蒙元統(tǒng)治者和西藏統(tǒng)治者在歷史上也有過著名的蒙藏和親,四個白蘭王和他們御賜的鎧甲錦袍,就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人文基因譜系中的重要物證,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fā)展過程中的主導基因與嵌合基因的混融。
最后,我們研究明末土司夫人秦良玉的御賜錦袍中的人文基因。秦良玉(1574—1648年),字貞素,四川忠州人(今重慶市忠縣),在其夫石砫宣慰使馬千乘被害后,代領(lǐng)夫職。在明末亂世中,她應明廷征召率領(lǐng)士兵屢破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叛,解明末北部邊境遷安、永平等四城之圍。明朝末代皇帝崇禎作詩贊其“巾幗之功”:“蜀錦征袍自剪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崇禎皇帝御賜土司夫人秦良玉的兩件蜀錦龍袍(現(xiàn)藏重慶三峽博物館),見證了土家族土司王與中央王朝無事上貢、有事征調(diào)、蠻不出峒、漢不入境的特殊隸屬關(guān)系。土家族是中華民族大家族中的一員,土家織錦作為16種少數(shù)民族織錦之一,已經(jīng)入列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基因譜系之中。
文化基因是文化要素在歷史中長期積淀形成的結(jié)果。時間性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基因復制的特點。錦說中華,中華民族織錦文化中的民族基因、歷史文物基因、文學基因和人文基因,每一個基因系列都值得鉤沉挖掘研究,都值得拓展延伸創(chuàng)新,作為中華民族織錦文化基因譜系中的原點、支點或衍生點,都是文化基因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從代際縱向傳遞來看,這些成譜系的織錦文化基因,自然蘊含了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信念,見證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價值觀念的形成與發(fā)展,存續(xù)時間越長,代際復制頻次越高,縱向傳遞與橫向傳遞同構(gòu)性與同步性越時空密接。一言以蔽之,中華民族共同體,錦繡中華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