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偉 杜玥佳 杜曉童
(1.淄博市第四中學,山東 淄博 255100;2.淄博市淄川中學,山東 淄博 255100;3.淄博市淄川區(qū)頤澤花園,山東 淄博 255100)
圓周三百六十度,古語多稱周天三百六十度。
我國古人很早就進行天文觀測,用于指導生產實踐。傳說和文獻記載中,最早進行天文觀測的是上古大帝——堯。成書于上古的《尚書·堯典》說,堯到東方的旸谷(今山東日照)進行太陽觀測。堯的都城是平陽(今山西境內)。這些都得到現(xiàn)代考古的支持。在山東日照有堯王城遺址,在山西襄汾有陶寺遺址,并且有最早的天文臺,還有測日影的標桿圭尺。《尚書· 堯典》說“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這是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一年366 天的記載了。
《書·堯典疏》說,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三十度。
《周脾算經》說,立二十八宿,以周天歷度之法。術曰:倍正南方,以正句定之。為三百六十五尺四分尺之一,以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漢代大科學家張衡,創(chuàng)渾天說。他說,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則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繞地下。
漢代孔安國注解堯典說,夫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度數(shù)也。而日行遲,一歲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三十度十九分度之七。
唐代孔穎達說,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數(shù)也。
周天,顧名思義,就是太陽繞地球一圈(古人認為)的天球大圓。365當然來源于天文觀測,除了測日影之外,再也沒有別的方法。周天三百六十度,這完全是中國特色的語義語境語式。周天,365,度,三大要素,完美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特定的語式,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
周天365 度,除了理論之外,還有具體的應用。就是南北回歸線和緯度的測定。
1.漢代張衡測北回歸線。《后漢書.律歷志》說,“赤道橫帶渾天之腹,去極九十一度十分之五。黃道斜帶其腹,出赤道表里各二十四度。故夏至去極六十七度而強,冬至去極百一十五度亦強也”。這就是說,南、北回歸線分別在南緯、北緯的24 度線上?,F(xiàn)在的數(shù)據(jù),是23 度26 分。(張衡還是按周天365 度計算的)
2.唐代,一行奉命制作《大衍歷》,主持了多地緯度觀測。如陽城,今河南登封市區(qū),唐測北緯34.4°,今測北緯34.5;浚儀,今開封市市區(qū),唐測北緯34.8°,今測,北緯34.8°。
上述例子,之所以古今數(shù)據(jù)如此接近,是因為這就是一個體系,即默認圓周360(5)度的大前提。從知識體系架構到概念術語及具體數(shù)據(jù),都是中國的學術體系。
3.中國講究天人合一,天地變化又對人產生影響。形成了傳統(tǒng)的堪輿學,也就是風水學。天文地理人事合一,體現(xiàn)在風水羅盤中。研究發(fā)現(xiàn),晚唐唐僖宗國師,道家楊筠松,把365 取整數(shù),就是360 度,體現(xiàn)在羅盤上。(圖)自此,圓周360 度,正式成為一種成型的應用方式問世。風水羅盤中誕生了這么一個偉大的數(shù)字,也算是歪打正著。
把365 取整數(shù)360 之后,風水的諸多因素,在羅盤上的分格,變得非常完美,例如二等分陰陽,四等分東西南北四象等。亦即360 被二三四五六八九十等整除。百度這個問題,見說因為能被諸多數(shù)整除才確定360 度。實際上這是倒因為果。
4.風水羅盤后來又應用于航海。圓周360 度的理念,又出現(xiàn)在地圖的繪制上。如最早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至于數(shù)學什么時候采用周角360 度,目前還沒有準確的資料,挖掘等待中?!稁缀卧尽窡o數(shù)次提到平角直角,就是不提角的度數(shù),甚至連角度計算的理念也沒有。按說,這么重要的大前提,應以某某定理的形式出現(xiàn)。恰恰沒有。
從最早的周天365 度,演變360 度,在中國的起源演化軌跡是清晰的。
唐宋后,周天360 度,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現(xiàn)象,成為一種語言定式。廣泛體現(xiàn)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醫(yī)學文學圍棋等。
《易經》,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中醫(yī)經絡氣血運行稱作大小周天。《黃帝內經》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人有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jié)?!辈⒂小叭倭?不外十要穴”的專門歌訣。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點看,有些數(shù)字顯然不合理屬附會,但也說明360 這個數(shù)字,已深入人心。
道家修煉。三百六十兮,連卯酉名。再加五度兮,四分之一。以象閏馀兮,周天一巡。
又如詩詞。宋代文天祥,天度三百六十強,一算不容失正鵠。宋舒邦佐,又是一年新,三百六十度。
甚至圍棋,棋經說,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shù)。
俗語,三百六十行的說法。更是廣為流傳。
總之,周天360 度的理念,廣泛應用深入人心。是全部所有整體的意思,顯然是從周天概念演變而來.....,更多例證,不再一一列舉。
總之,周天三百六十度,是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理念語境句式,三百六十這個周天之數(shù),打上了深深的中國烙印。起源于中國,應是準確的。
如果說還有其他起源,只要證據(jù)確鑿,史料充分,演變清楚,傳承有序,當然可以相信。因為這不是一時一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