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璐
(天津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天津 300387)
英國社會與文化是高校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通識必修課程,承擔著幫助學生理解英國社會歷史、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任務。但當前,該課程的教學仍存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受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教學總體趨勢的影響,其關注的焦點依然停留在語言技能與跨文化溝通技巧的習得方面。在學習內容上,對于英國的文化、歷史、政治、經濟等涉及較多,在途徑上強調對作為交際工具的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但與此同時,對于實現交際主體的一方,即對于中國學生本身及其所代表的中國文化則關注不夠。多項研究表明,多數高校英語專業(yè)學生不能有效地運用英語語言形神并茂地闡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內涵,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嚴重[1-4]。另一方面,在學習效果上,由于該課程教學內容豐富、學生人數眾多、學時數量較少等客觀條件的限制,課上對于很多問題的探討往往是淺嘗輒止,學生對于課程知識依然停留在簡單的認知層面,缺乏對于西方文化的反思、批判及對于中西文化的比較,無法獲得思想觸動和心靈感悟,進而消解了文化和跨文化交際類課程作為英語專業(yè)必修課在思想啟蒙和思辨培養(yǎng)等方面的深層次作用?;诖?,有必要對該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等環(huán)節(jié)進行較為深入的思考。
全球化、信息化時代在為第二語言習得提供良好學習條件、學習環(huán)境的同時,也對英語專業(yè)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新時代的高等教育在培養(yǎng)目標上更需要強調“課程思政”的統(tǒng)領,強化課程思政理念,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品德高尚、專業(yè)能力過硬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诖?,英國社會與文化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設計也須秉持“思政統(tǒng)領”和“能力導向”方針,實現由文化認知向文化自信的轉變。
本文中的文化認知,簡言之,即學習者通過學習而對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發(fā)展現狀、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等各方面內容有總體的了解和把握。對于英語專業(yè)學生而言,文化認知是獲得語言能力、開展學科研究的基礎。但必須認識到,20世紀后半葉以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之后,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現代化的高度發(fā)展,偏向于信息儲備的文化認知和偏向于應用和工具屬性的語言翻譯已經開始被新的方法和手段所取代。新形勢下,英語專業(yè)教學的目標要與時俱進,超越文化認知,轉而突出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化的深層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如果說文化認知是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接受和建構,主要依賴于個體接受和同化新信息的能力,那么文化認同則是主體對于文化的主動選擇,反映出個體(即學生)的文化觀念、立場和取向。文化認同不同于文化認知,是從文化認知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全球化時代下,學生的認知過程受到了來自校園、社會、互聯網等多方面的信息及思潮的影響,尤其是在進入后殖民階段之后,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強勢文化不斷滲透的影響下,青年學生很容易只看到他者文化的優(yōu)勢而忽視對其進行辯證地分析,以彼之長來比己之短,抓不住自身文化之根,甚至滋生文化自卑。這就對專業(yè)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英國社會和文化課堂為例,教師既要具備豐富的學識,通曉英國社會文化歷史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社會歷史文化發(fā)展變革的客觀規(guī)律,基于學科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教師還要具備透過現象掌握本質規(guī)律的能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教學之中,“以開闊的視野打造教學自信”[5](P76),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通過理性分析和比較,把握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動的現象和本質,建立民族自信心,樹立文化自信。
毋庸諱言,自近現代階段肇始,我國的文化和文學研究中往往會有“以西方現代價值標準為旨歸……忽略對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分析和省思”[6](P58)的傾向。中國高等教育者應該對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觀”和所謂的現代性規(guī)范保持高度的警惕,自覺地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至上、問題導向和“四個自信”貫穿于課堂,透過中、英社會變化的歷史軌跡和不同路徑,通過對歷史、社會制度、發(fā)展理念、新國際環(huán)境等多角度對比分析,引導學生“采用跨文化的角度思考反省本土文化,同時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場思考、評判外來文化”[7](P43),通過理性的判斷和分析增強青年學生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特質的認同,對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視、理解、繼承與發(fā)揚。課堂上既鍛造學生的思想品德又提升其語言與思辨能力,解決英語專業(yè)課堂常見的“文化失語”問題,提升學生用英語有效開展國際傳播與交流的能力,使之講好中國故事,成為傳播中華文明的專業(yè)人才。
課程教學中,需突破傳統(tǒng)知識性課程只注重史實講授或是只進行簡單分析的固定模式,將不同起點的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作為關注的重點,開啟以需求為導向的“供給側結構改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各個單元的教學重點,以任務型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讓每個人都能在完成具體項目任務的過程中與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信息的搜集、整合、分析,構建相關理論知識,并通過各種形式用英語進行輸出,發(fā)展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初步開展科研的能力。
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需以英語文化史、外國文化史為經線主體,以歷史和文化比較為緯線參照系,同時將不同時期的同一事件進行經緯交織,開展歷時共時結合式的講授與研究。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布置任務、完成任務引導并促進學生構建新的知識;通過及時的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對重要人物、史實、思想流派產生明晰的認識;通過宏觀層面上的分析和比較,適時地幫助學生梳理其個體知識儲備中其他與英國文學、文化相關的信息(或書籍)并對這些信息及作品進行梳理,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延續(xù)性,并從不同學科的共同知識中獲得對這些內容的深層理解。與此同時,強度、難度合適的任務也有利于促成學生課后的自覺閱讀和資料的查找與整理,培養(yǎng)學生整合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能力習慣。
英國社會與文化課程是學生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展現的人與自然、歷史、社會之間的關系往往在偶然性之上蘊含著宏觀的必然,因此其課程教學應突出人文精神、發(fā)揮思想啟蒙的作用,以達到培養(yǎng)具有文化自信的專門人才的目的。在其課程教學中,尤其是在指導學生樹立平等的文化意識、將文化認知內化為學生文化自信、用目標語講述中國文化的能力的過程中,教師的正確引導尤為重要。
筆者在實踐中,通常做法是打破以英國文化(即目標語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傳統(tǒng)講授模式,轉向以中英國家崛起之路徑比較探析為著眼點的任務課堂+啟發(fā)式問答。每節(jié)課開始前,會結合教學主題安排布置一個中心議題,要求學生堅持文化對話的立場,以歷史宏觀角度的脈絡分析為前提,以國家崛起路徑的共性與個性研判為基礎,對比分析中、英兩個國家發(fā)展周期內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變遷的結構特征,運用材料和數據展開陳述、討論和辯論。任務的順利完成有賴于學生對于兩國文化知識的把握和思考及運用英語語言所開展的流暢高效的自主表達,教師的角色則從內容的講授者轉變?yōu)橛懻摰慕M織者、解答疑難的顧問和學習效果的評論者,既兼顧了學科知識,又可突出課程思想啟蒙的作用。
在跨文化交際中,面對強勢的異質文化,如果沒有強烈的文化自信,東西方文化間的平等對話和融會也就無從談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從根本上講是“維系民族的紐帶和民眾思維與行為的基準”[8](P61),對于民族和國家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在提升學生學科能力的過程中,應當強化思政的重要性,使課程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雙重內涵。在教學實踐中應找到學科知識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結合點,發(fā)揮專業(yè)課堂在學生德育、智育有機結合方面的引導作用。以英國社會與文化課程為例,可以透過中英社會變化的歷史軌跡和不同路徑,通過多角度對比,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與世界意義。
第一,從歷史角度對比分析,幫助學生圍繞新的歷史起點,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和動力源泉。
第二,從社會制度對比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框架、豐富內涵、實踐要求等,都是圍繞解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來展開的。
第三,從發(fā)展理念對比分析,幫助學生對當前我國還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解,必須使學生認識到事業(yè)越發(fā)展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社會環(huán)境、現實條件和發(fā)展理念、發(fā)展方式就越會發(fā)生深刻變化,就越需要發(fā)揚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品格,在實踐上大膽探索、在理論上不斷突破。
第四,從新的國際環(huán)境分析,幫助學生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體現新時代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和方案,使學生認識到這一思想在全世界高揚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
通過理性思考,幫助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所處的歷史坐標系,增進學生對黨的路線、政策方針的領會,堅定學生對“兩個一百年”目標的科學性、真理性的認識,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堅定行動,引導其思考作為當代中國大學生和國家青年棟梁的歷史使命,將其培養(yǎng)成為有能力、有理想的高水平人才,踐行新時代高校的思政育人目標。
對于理論觀點的認同必須內化為個體的行為才能在真正意義上發(fā)揮作用。誠如評論者所言,“教師和大學生必須兼顧宏觀和微觀的原則,把文化自覺所獲得的感悟、精神、體驗等付諸行動,使其現實化、對象化”[5](P77)。在英國社會與文化課程建設過程中,筆者所在課題組依照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特色示范課堂”的功能定位,堅持課程教育的系統(tǒng)性,依托已建成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平臺,讓課堂教學與網絡平臺學習無縫鏈接;將日常教學的目標分為“基礎”“提升”“發(fā)展”等多個層級,在提高和發(fā)展階段結合授課教師的科研特長,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制定個性化培養(yǎng)方案,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融入有針對性的科研訓練,助力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能力培養(yǎng)。
為突出行為實踐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課程的學生學業(yè)評價體系進行了改革:將期末考試由閉卷改為開卷,并降低其在學生總評成績中的比例;采用形成性評價體系和檔案袋管理;學生總評成績由項目完成情況、課堂表現、網絡平臺自學、學術論文寫作和期末考試等模塊組成,其中前四個模塊的成績由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同班學生評價三項按一定比例綜合構成,綜合考查學生在整個學期中的學習情況。在完成課堂展示、學期論文、專題研討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任務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其中,同時課題組實施課程導師輪流值班制,做到線上線下隨時有專人解答學生學業(yè)疑難,將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初步開展科研的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給高校英語專業(yè)教育工作注入了更高的追求,也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教育作為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即在于通過文化傳承和思想啟蒙使個體形成文化上的自由自覺并以文化創(chuàng)新引領社會的進步。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是我們國家文化繁榮發(fā)展的強大內生動力,將之融入新時代高校教育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將是我們不斷進行探索的長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