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妮
(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海爾學院,山東 青島266555)
用合理的教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分析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現(xiàn)象、一些問題,分析它們出現(xiàn)的原因,通過討論提出解決措施,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更要全程關注“教學評價”,真正理解考核的概念,檢驗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儲備情況[4],也就是要進行嚴格的學情分析。明確了考核的目的,就是檢驗學習目標、學習成果是否達到,讓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如何。理清了考核與課程的學習效果、畢業(yè)生規(guī)格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設計出合理的考核方案。教學效果評價方式的改革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確定了自己所授課程將要使用的考核的形式,可以采用過程性考核、結果性考核相結合的形式,同時要確定考核的環(huán)境、要用到的相關指標,還要搜集到與評價相關的證據,以及什么時候進行考核。知道了考核的設計方法及步驟,明確了各種不同的考核應該使用怎樣的量規(guī)及標準,意識到對于考核要進行嚴格的前審和后審,以及對學生要有及時的反饋,還要對自己所做的與考核相關的各種工作有理有據地加以說明來證實這些工作是有效的。合理的課程考核方案設計與實施,能使教學工作更加完整、有效、有意義。這才是我們在教學工作中進行改革的初衷。比如,筆者設計了“過程控制技術”這門課程的考核方案,包括考核的內容、考核的形式、相關的學習效果和畢業(yè)生規(guī)格都有哪些、每一部分的權重是怎樣的。設計出了用于對這份考核方案進行自我審核、同伴審核的前審、后審的工具,開發(fā)相應的表格,便于審核這份考核的公平性、精確性、一致性、合理性。并詳細地反思了這份考核的設計過程,用充足的理論依據來進行論證和說明筆者所設計的考核方案的意義。這些評價過程中的改革工作使筆者的教學更加規(guī)范,使學生學有所獲。
本學期筆者擔任電氣2018級三個班“過程控制技術”這門課。上課過程中,邊介紹教與學的方法,邊講解課程內容及操作技能,這不同于以往的純知識講解與技能教授。學生們逐漸習慣了這種上課方式,筆者對學生的情況也逐漸有所了解。從這個方面來說,后續(xù)的課程開展起來會比較順利,會根據每個班的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調整教學內容的前后順序以及難易程度,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有的學生基礎課知識掌握得不扎實,筆者也針對這種情況對所有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使得同學們在學習態(tài)度上有所改變,能夠更加認真地對待新學期課程的學習。師生雙方都做好了教與學的準備,課程的教與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過程控制技術”的第一次課時間為90 min,主題是“過程控制系統(tǒng)的認知”,一改以往的“課程初識”式的純介紹,現(xiàn)在的上課形式是通過一些圖片、視頻向學生們說明這門課的主要內容,添加了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課程的用途,通過實物向學生們展示過程控制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部分、連接方式,通過讓學生們繪制過程控制系統(tǒng)被控對象的結構圖、控制臺的結構圖來檢驗大家對本次課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畢竟不是每個學生都有繪畫天賦或者繪畫基礎。學生們第一次上課就要畫過程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圖,大部分學生不知道該怎么畫,不知道怎么表示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器、執(zhí)行器、被控對象、傳感器等組成部分。于是,筆者給學生們舉了一個例子,當然,這個例子中的圖非常漂亮。在這個例子的基礎上,對學生們降低難度要求,讓他們用方框來表示組件,用直線來表示管道。很快,大部分同學完成了被控對象的結構圖,而且,他們畫得都很好,完全符合實際系統(tǒng)的組成和連接關系,沒有遺漏任何組件。學生們現(xiàn)在能夠獨立地畫出這個結構圖,就達到本堂課目的了。而各個組件的畫法,會在后續(xù)的課程中慢慢學到。這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信心,也為后續(xù)教學內容的進度及難易程度的調整提供了依據。
“過程控制技術”課程的第一個教學項目是“簡單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運行”,主要的理論知識內容有簡單控制系統(tǒng)的組成、控制原理、過程控制系統(tǒng)正反作用的分析,過渡過程品質指標及其計算,測量儀表誤差、精確度等級的計算。學生對這些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如何,主要是通過對具體的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設計的情況來檢驗的。目前,已經學習了液位、溫度、流量三種熱工參量的單回路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學生接觸的第一個過程控制系統(tǒng)的任務是“單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統(tǒng)”,雖然在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已經了解了控制系統(tǒng)中的控制器、執(zhí)行器、被控對象、被控變量、操縱變量等信息的含義,但是真正遇到實際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時,只有幾個學生能夠說出相應的答案,大部分學生仍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到了第二個任務“鍋爐內膽水溫定值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時,已經有2/3的學生能夠快速正確地說出分析的結果了。而到了第三個任務“單回路流量定值控制系統(tǒng)”,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立刻說出正確的答案。通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的分析,也更加堅定了筆者對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的設計[6],事實證明,這種教學內容上做出的改革措施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并應用到實際中。
在過程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階段,學生需要根據對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結果,繪制過程控制系統(tǒng)的原理圖、方框圖、接線圖。這些專業(yè)性非常強的圖不是那么簡單就能完全畫正確的。大部分學生在最簡單的“方框圖”的繪制中,就遇到了困難。方框圖表示了過程控制系統(tǒng)中的控制信號在各環(huán)節(jié)間的傳輸關系。因此,方框圖的繪制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各環(huán)節(jié)的位置是固定的,各信號線的含義也是非常明確的。學生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壓力變送器的誤差調整”,是一個開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智能調節(jié)儀只需要進行信號的檢測、顯示,無需比較、控制,因此,本系統(tǒng)的方框圖中不需要比較環(huán)節(jié)。而后續(xù)的液位、溫度、流量控制中,都需要相應變量的檢測、控制,因此,都是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對于“開環(huán)”“閉環(huán)”的確定,需要學生通過控制系統(tǒng)運行過程及運行結果的分析來正確判斷。設計是基于分析的。這部分知識,由以往的講圖、畫圖,改為通過實際控制系統(tǒng)的分析來進行。兩個任務過后,大部分學生已經非常熟悉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原理,完全可以獨立繪制過程控制系統(tǒng)的方框圖了。
過程控制系統(tǒng)投入運行階段時,首先要進行的操作是對智能調節(jié)儀進行參數(shù)的設置。AI-708系列的智能調節(jié)儀的參數(shù)比較多,有實驗室參數(shù),現(xiàn)場參數(shù),基本的報警參數(shù),有常規(guī)的輸入、輸出參數(shù),還有設定控制作用形式的參數(shù)。并不要求學生記住所有參數(shù)的含義、設置依據及數(shù)值。比如一些基本不變的參數(shù),設置一次即可,不用每次都進行設置,這樣的參數(shù),學生了解即可。但是,一些涉及到輸入、輸出、控制作用的參數(shù),學生必須要十分清楚,否則,每次進行參數(shù)設置的時候都需要查資料,非常浪費時間。要求學生前兩次進行參數(shù)設置時可以查閱參考資料來操作,但是,要逐漸地脫離參考資料而進行獨立操作。在課程進行過程中,這個目標只在個別同學身上能夠實現(xiàn),大部分學生仍不能做到獨立操作,由于班級人數(shù)多,實訓設備少,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每個學生練習的時間非常有限。針對這種情況,我們?yōu)閷W生提供了課下練習的機會。只要學生有練習的需要,實驗室都是向他們開放的。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設備獨立操作的能力。
“過程控制技術”這門課程的學生用書,是我們課程組編寫的,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課程需要的主要理論知識;二是方便學生做任務的報告單。對于這種編寫方式,課程組經過多次討論、反復修改。上個學期的“傳感器應用技術”課程,學生用書有兩本,一本是理論知識,一本是任務冊。學生反映,把一門課程的兩部分分開成兩本書,非常方便使用,查閱資料、復習任務時都一目了然。但是,有的學生容易丟三落四,經常忘記帶理論書或者忘記帶任務書。于是,這個學期的“過程控制技術”課程,我們把兩部分合二為一。這樣做也帶來了一些不便,課堂上學生做任務需要查找相應的參考資料時,翻前翻后不方便,而且整本書比較厚。對于在同一本書中又要做任務、又要查資料,學生的解決方法是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這樣就不用翻來翻去了。對于學生做任務的報告單的情況,教師會定期檢查、批閱,也會讓學生相互檢查、督促,這些報告單是根據理論知識、實際工程的情況精心編寫的,對學生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過程控制系統(tǒng)運行的第一步是系統(tǒng)的搭建。對于這個操作,我們嚴格要求學生必須在斷電的情況下進行,這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學生在實驗室使用的都是教學設備,相應的接線端子上面都有明確的標簽表明該端子的功能、信號,這樣方便了學生的辨識與使用,在接線過程中降低了學生的出錯率,提高了學生的掌握速度。學生的接線最初是在設計階段接觸的,在進行控制系統(tǒng)的接線設計時,學生可以到設備上進行實物的觀察、連接,而不僅僅是畫圖。有了實物的參考,學生學習起來也輕松了許多。在檢查他們的接線時,筆者也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比如,電源線的連接,不同的設備需用的電源也不同,有三相電源的,有單相電源的,個別學生出現(xiàn)了信號接反的情況。比如,智能調節(jié)儀的輸入信號,對于不同的熱工參量,接入的端子也是不同的。液位、溫度、流量等,都有相應的檢測裝置進行測量,其輸出信號接往智能調節(jié)儀,就有不同的端子來接收。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個別學生也總是分不清楚。接線的操作需要大量練習,只要對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原理熟悉了,對設備熟悉了,接線還是很容易的。學期過半,大部分同學已經能夠獨立正確地進行接線,并能夠對不熟練的同學進行指導。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斑^程控制技術”這門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訓操作都是在過程控制技術實訓室進行的,實訓室分為學習區(qū)和操作區(qū)。學生被分為6個小組,每個組都有自己的學習區(qū)和操作區(qū),便于他們組內討論與學習。根據學院教學工作的需要,這個教室也安排了其他課程的教學活動。這就要求每位任課教師都作為第一負責人,帶領各自班級的學生共同維護實訓室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這項工作,有的班級能夠做好,而有的班級則做不好。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教給學生如何去做,從而培養(yǎng)其良好的職業(yè)習慣,這樣,他們將來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后,就會習慣成自然,也會去維護好自己的工作環(huán)境,提高工作效率。
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需要更好地掌握應知應會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5],從而更加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能夠更快地從事相關的崗位工作。
為了這個目標,筆者參加了各種教學方法、專業(yè)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學習,去一些與專業(yè)相關的企業(yè)、單位進行參觀、研修,這些經歷使得對電氣專業(yè)的認識更加深刻、全面,也為后期在專業(yè)教學中能夠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案例奠定了基礎,能夠在教學改革的實施中調整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從而適應不同類型的學生(普通高中、對口職高、3+2學生、同行同事)。通過對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的學習、參觀,對職業(yè)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與全面的理解,使后續(xù)的專業(yè)教學工作方向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清晰、教法更加恰當、效果更加良好。
通過分析,明確了“過程控制技術”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些現(xiàn)象、問題,并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教學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需要循環(huán)進行這項工作。學教無止境,作為一名教師,在后續(xù)的教學工作中會繼續(xù)通過全程工作的分析與反思來提高教學效果,也希望引起各位同行的重視并積極付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