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國華
2021年11月13日,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孫某犯危險駕駛罪一案,并當庭宣判,以危險駕駛罪判處被告人孫某拘役兩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至此,11月6日晚,該女子涉嫌醉駕被交警查獲,卻以多種理由拒不配合吹氣檢測的消息,畫上了圓滿句號,但其影響并未結束。
透視整個過程,關鍵是當事人“遇事找人”的錯誤思維方式害了她自己。否則,應該就不會醉酒開車,更不會多次對交警稱“叫yu wei(音)過來”,并試圖打電話。其實,遇到類似事情,應該找法律而不是找關系。
平常生活中,辦經(jīng)營許可證,先找朋友;患病住院,先托關系找醫(yī)生;遇交通違法,先打電話給熟人……一些人遇到大事小事總習慣于先找“熟人”而不找“法律”。
一些人遇事找熟人、托關系的目的是想行方便,走非正當渠道,把難事變易,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化了。但很多時候,一人“行方便”的同時卻破壞了規(guī)則,損害了社會公平正義。改變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現(xiàn)象,既要把法律刻在心里,更要落實在行動上,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
我國是個人情社會,熟人好辦事,幾千年了,這一傳統(tǒng)根深蒂固?!伴T難進,臉難看,蓋個圖章跑半年;話難聽,事難辦,批個項目腿跑斷”……人們曾這樣形容一些部門“辦事難”。一些事情,如果有熟人幫忙,往往走了“綠色通道”。而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在一些地方不僅手續(xù)復雜,比勞模“跑章”更無奈,而且還需要提供類似“我媽是我媽”的尷尬證明。
然而,一些看似正規(guī)的“按程序辦”“按規(guī)定辦”造成的“辦事難”,盡管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實際上都背離了法治精神和原則。
“辦事難”往往給權力尋租留足了空間。尤其是在法治建設和監(jiān)督機制尚需完善的情況下,少數(shù)干部經(jīng)常清茶報紙二郎腿,閑聊旁觀混光陰,法治口號喊得響徹天空,卻凈玩一些“只打雷不下雨”的假把戲;還有的干部心中無法,官氣十足、獨斷專行,利用掌握的權力資源為自己獲得不正當利益。結果原本能正常辦理的事情卻非要走歪門邪道,哪怕是一丁點兒權力都可能淪為滋生腐敗的溫床。
如何有效解決“辦事難”?不僅把法律刻在心里,還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在行動上。法律法規(guī)對各項權力的行使、各類事情的辦理都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如果把法律和規(guī)矩刻在心里,打心眼兒里敬畏法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并置于陽光之下,既能解決“辦事難”,把該辦的事情辦好,還能防止“亂作為”,把不該辦的事情杜絕。如果像到超市購買日常用品一樣簡單,通過正當途徑,都能把事情順利辦成,既不費時也不花錢,又有誰還愿意去多此一舉找熟人、托關系呢?
讓遇事找法成常態(tài)。如果事事按規(guī)定辦,誰來都一樣,既無特殊,也無例外,人們遇到事情自然而然就會找法而不再找人了,依法辦事將會蔚然成風,從而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