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宇
歌劇《沂蒙山》是為了弘揚沂蒙精神,由真實的沂蒙山歷史事件為故事主線的歌劇作品,在2017年由王曉嶺編劇,黃定山導演,欒凱作曲,山東省和臨沂市相關部委共同牽頭推動,由山東歌舞劇院進行歌劇創(chuàng)作、排練與演出。歌劇是以抗戰(zhàn)時期的淵子崖保衛(wèi)戰(zhàn)役為背景,通過普通民眾在抗日戰(zhàn)爭烽火下的遭遇來描繪出在革命根據地的廣大軍民為國為民、不怕犧牲、甘愿奉獻的英雄氣概,表現(xiàn)出沂蒙人民對革命勝利做出的努力,為了目標不斷奮勇向前,完美詮釋了“沂蒙精神”。
歌劇《沂蒙山》充分運用了板腔體詠嘆調,把中國戲曲中的板腔體完美融入民族歌劇,呈現(xiàn)出了豐富的生活與戰(zhàn)爭場面,不僅是民族與西洋的完美結合,也是戲劇與現(xiàn)代化的融合,具有較高的藝術表現(xiàn)力。無論是從作品旋律還是從演唱技術、音樂表現(xiàn)力等方面都有著較高的藝術價值,是一部具有民族性、時代性、創(chuàng)新性的民族歌劇作品,具有較強的研究價值。
《蒼天把眼睜一睜》這首詠嘆調出現(xiàn)在本場歌劇的第五場中。在第四場“夏荷托孤”中,為了撤出日軍大掃蕩的包圍圈,八路軍在掩護老百姓突圍的過程中,夏荷身受重傷,為了讓孩子得以存活,在夏荷生死垂危之際,將自己剛出生的孩子托付給了自己的好姐妹“海棠”。海棠將小沂蒙視若己出,帶著小沂蒙和小山子生活在一起,決心要將兩個孩子一起撫育成人。在四年后的一天,鬼子突然到村里搜索八路軍的孩子,海棠帶著兩個孩子無法逃出日本鬼子的搜索和包圍圈,無奈之下,選擇保護夏荷托付的孩子小沂蒙,卻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小山子慘遭日本鬼子的槍殺。海棠的內心無比悲痛,在揪心斷腸的痛苦與對孩子的歉意中演唱了這首將全劇推向高潮的詠嘆調《蒼天把眼睜一睜》。
《蒼天把眼睜一睜》形象的刻畫出在當時的戰(zhàn)爭背景下,沂蒙山人民勇于犧牲、不畏艱難、深明大義,與八路軍生死與共的真摯情感。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深度還原歷史,賦予主人翁海棠勇敢堅強、無私無畏的大愛之情,不僅體現(xiàn)了作為“紅嫂”的精神氣節(jié),更加展現(xiàn)出對于孩子的歉疚,對夏荷囑托的義不容辭和對敵人無比仇恨的復雜情感。整個唱段充分運用戲曲板腔的變化,將民族歌劇特有的韻味與風格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將整部歌劇推到情感的爆發(fā)點,引發(fā)觀眾的共鳴,展現(xiàn)出作為沂蒙女兒的堅強與柔情。
在歌劇中的海棠,剛開始是以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山東虎妞的形象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天真善良,向往著一家團圓,平安幸福的生活。戰(zhàn)爭的爆發(fā),讓她對敵人充滿了痛恨,毅然支持愛人林生去前線參加抗戰(zhàn),看著自己的親人為了保護八路軍犧牲、自己為了保護八路軍姐妹的孩子犧牲自己的親生孩子,痛失愛人,讓她的內心充滿掙扎與矛盾,一步步變得強大,性格從率性變得穩(wěn)重,在《等著我,親愛的人》中感情細膩,音色甜美,表達對愛人戀戀不舍與對革命終將勝利的期盼與信念,在《蒼天把眼睜一睜》中情感迸發(fā)到極致,將內心的肝腸寸斷與對孩子的歉疚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在《沂蒙山,永遠的爹娘》中完成最終的蛻變,成為英勇無畏的革命者,使得她的形象在不斷變化的作品中得到蛻變與升華。
在當時艱難的歷史背景下,海棠接受了八路軍姐妹“夏荷”的托付,接過革命者的孩子,并答應將其養(yǎng)大成人,將其視若己出,不僅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善良、堅強、仁義的傳統(tǒng)美德,更加刻畫出一個充滿革命精神的革命者形象。為了保護小沂蒙,無奈犧牲了自己的親生孩子,捶胸頓足的哭訴著自己的無能和對老天的質問,并未因為孩子的慘死去怪責他人,而是恨自己無能,不能保護孩子,不僅體現(xiàn)出海棠將夏荷的女兒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更加表現(xiàn)出海棠是一個明辨是非且機智果敢的人,是一個具有慈母之情又身負責任感的母親,展現(xiàn)出了對小山子的愧疚與難舍之情,將母親的形象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舍棄自己的孩子,保護革命者的孩子,更加描繪出軍民一家親,軍民魚水情的情感。作品的最后“血染青山春又生”是海棠將悲憤的情緒與仇恨化作誓死對抗敵人的力量,小山子的血沒有白流,堅信革命一定會勝利,祖國的山川會開滿鮮花,表達濃濃的愛國之情融入到海棠的血液里,刻畫出英勇、堅強、善良、果敢的革命者與母親的形象。
《蒼天把眼睜一睜》以“海棠失子”為主線,是海棠在痛失小山子后演唱的一首作品。作品融入了魯南花鼓戲的唱腔,將敘述性唱腔元素與抒情性唱腔元素融入其中,讓整個唱段更加富有民族性與地域性,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得到大眾的認可。
整個唱段一共分為四部分,是描寫海棠與自我和蒼天的對話,整首作品直觀表達出痛失愛子的肝腸寸斷和愧疚之情,將一個母親迸發(fā)的情感渲染的淋漓盡致,將音樂與內心情感表達完美融合。第一部分“蒼天啊,把眼睜一睜......”是海棠聽到槍響后的第一聲吶喊,一個大跳不僅點明了主題,更加讓觀眾感受到痛失愛子的憤怒與悲痛。伴奏類型從八度震音到六連音,將整個作品的基調做了奠定,將情緒推動起來,從中聲區(qū)到高聲區(qū)的跨越,需要提前準備好氣息,在演唱時要注意氣息與后咽壁的配合,注意重音記號要唱出來,每個字都要落在氣息上說清楚?!吧n、啊”都要注意噴口,著重強調,延長記號與重音記號的連接,要唱出悲憤之情,找到撕心裂肺,揪心斷腸之情,用哭腔進行演唱。
第二部分一開始就是110的速度,表達出心急如焚的情緒,“電閃、雷鳴、火燒、血涌”無一不表達著海棠絞痛的內心,六拍子的節(jié)奏型需要氣息流動更快,有一個好的氣息支撐,通過橫膈膜的控制讓中低聲區(qū)的氣息流動的更好,使聲音充滿生命力,才能表達出悲憤的情感。兩聲“小山子”的呼喊,一聲比一聲更有撕裂感,那是對孩子的不舍和對自己無能的怨恨,面對孩子的死亡,自己卻無能為力,什么也做不了?!翱晌抑荒苓@樣......要不你倆都活不成......手心手背都是肉......留哪個舍哪個......都心疼”,弱起的節(jié)奏型,表現(xiàn)出內心的掙扎與糾結,兩個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都舍不得,隨著音樂的速度變化,將內心情感表達出來,情緒要激動,休止符的地方并不是要真正的休息,而是要做到聲斷情不斷,要把譜面節(jié)奏掌握好,要把強弱對比做出來,刻畫出海棠的迷茫與無措。重復一遍的“留哪個舍哪個”,因為孩子的死亡而無法自控的情緒,更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質,讓海棠的角色形象更加擁有豐滿和有層次的情感?!傲粽l舍誰都心疼”高音部分,高位置的保持要注意氣息的位置,每個字都要貼好頭腔哼鳴的點,注意音準。
第三部分相對于第一二部分來講,旋律較為抒情,演唱情緒也較為舒緩,是對孩子的訴說?!昂⒆影?,請原諒......離去的這樣匆匆”表現(xiàn)出一個母親面對現(xiàn)實的抉擇,希望得到孩子的諒解,將對孩子的不舍之情再一次唱響。在演唱過程中,要注意情緒的依依不舍,含淚訴說,氣息要有推動性,要把每個字咬清楚。
第四部分是對第一部分旋律與歌詞的一個再現(xiàn),但是在情緒表達上要與第一部分有鮮明的對比,這樣才能把作品的情感表達的更加貼切。第二次對蒼天的吶喊比第一次更加強烈,不僅展現(xiàn)出痛失愛子的悲憤之情,更加要在“長命百歲一場夢,血染青山春又生”中看到海棠內心的期許與對革命事業(yè)必勝的信心。這是整首作品最大氣磅礴的一段,不僅要展現(xiàn)出海棠為了革命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更加要看到春又生的青山的期盼。在演唱過程中要注意氣息的運用,一定要順著氣息,嘆著氣息,讓氣息推著聲音,讓情感帶著聲音去進行演唱,把每一個字都唱成重音,不斷加強氣息的流動性,保持聲音的高位置。在演唱時要注意情緒的變化,要有堅定的信念,將海棠無畏、不屈、無私、堅強的性格展現(xiàn)出來。
美好的歌聲要輔以相應的表演來體現(xiàn),肢體語言的表現(xiàn)不僅是歌唱的補充,更應該是歌唱應有的方式??梢源騽尤说母杪?,是與其相適應的肢體表達融為一體的,在作品《蒼天把眼睜一睜》中,通過對海棠的人物形象表達、肢體語言表現(xiàn)、眼神運用等方面進行分析。
音樂一開始,八度震音的烘托和對蒼天的吶喊,是心靈的震顫,在聲音從中聲區(qū)八度大跳到高聲區(qū)時,要配合雙膝下跪,雙手跟隨聲音從低往高,雙眼望向天空吶喊,整個情緒要隨著作品情感的表達進行變化,眼神要悲切,讓觀眾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海棠內心的絕望與痛失愛子的崩潰?!翱蓱z我孩子這樣苦命”要唱出真正的傷痛來,單手抓向胸口,眼含淚花,無奈、彷徨、不安充斥在情緒里。要演繹出惶恐的眼神,驚悚的表情、呆滯游離的看向觀眾,表現(xiàn)出一個母親聽到孩子慘死時的情緒,更加形象的對人物進行塑造。
“電在閃......血在涌......我恨無能”情緒激動,一字一音,重重的敲擊在母親的心上,雙手打開,伸向觀眾,內心的疼痛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撕心裂肺的吶喊,一聲高過一聲,雙拳緊握,眼神中充滿著痛苦與悲哀,嘶啞的喊聲代表著母親心在滴血,無比傷痛的內心,感覺身體像被雷劈中一樣,不知應該如何去表達,讓觀眾體會到一位母親面對殘忍現(xiàn)實而無能為力的悲哀。
“可我只能這樣......留誰舍誰都心疼”單手伸出,表達著自己的無奈。堅定的眼神,若不這樣的選擇,兩個孩子都活不成,內心掙扎糾結,哭腔演唱,身體跪地前傾,好像可以抓住孩子,不讓他遠走一樣。手心手背都是肉,要看著自己的雙手,沒有辦法選擇,眼神中要帶著不知所措,迷茫和無奈,雙手向前伸出去,再錘到自己胸口,表達著作為一個母親的選擇和無奈。
情緒漸漸平穩(wěn)下來,對孩子進行訴說,“孩子啊......原諒娘親”,雙眼看向前方,就向是在跟孩子說話一樣,慢慢起身,手揪住胸口,表達著對孩子的愧疚之意和希望得到孩子的諒解?!昂⒆?.....你哪里知道.......為了什么......”一邊演唱一邊往前慢慢的走在音樂里,就像是對著自己的孩子在慢慢的講解,希望她明白母親的選擇,雙手往前伸,表達著對離去孩子的不舍。匆匆離去的孩子,希望你可以原諒娘親,眼神中要帶著對孩子的愛意與不舍之情,要飽含深情。
最后對蒼天的吶喊,與第一次的演唱有區(qū)別,是從對孩子的訴說中進入對蒼天的質問,百感交集的情緒要通過更加堅定的肢體進行表達,雙手打開,無奈的吶喊。在吶喊聲中,情緒更加激動,動作幅度變大,眼神逐漸堅定,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會就這樣死去,塑造出一個為了革命付出鮮血,愿為革命事業(yè)奉獻終生的形象。“血染青山春又生”充滿了對未來的期盼之情,眼神要更加從容與堅定,要從身姿、眼神的變化來塑造人物性格的蛻變。
《蒼天把眼睜一睜》這首詠嘆調在演唱時,一定要了解到作品的時代背景、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人物性格與形象、作曲風格等內容,根據了解到的音樂風格特點,將作品表達出來,將人物刻畫出來,將作品背后所包含的精神表達出來,才能引起觀眾的共情;本首作品的跨度較大,八度大跳是其中比較難的地方,因此在演唱過程中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無論氣息還是腔體都需要為作品去服務,解決好自己高音的位置和高音狀態(tài)的保持,只有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連貫的氣息才能將作品的情感完整的表達出來;歌曲分為四個部分,每一部分所闡述的內容與情感都不盡相同,因此在演唱過程中要對自己演唱的作品有層次上的劃分與構思,運用聲音去完美的展現(xiàn)情感,通過人物內心的情感沖擊與戲劇沖突去刻畫人物形象;歌唱不是單一的唱,需要引起觀眾的共鳴,因此在演唱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肢體語言的表達,通過耳的聽與眼的看,將作品完整呈現(xiàn)出來,對作品的意境與內涵進行更深層次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