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紅
課間,我讓楊昊森玩兒我新買的轉轉筆。不一會兒,卻聽到他發(fā)出“啊”的一聲尖叫,他指指轉轉筆的尾端,又指指自己的嘴巴。天吶,原來他不小心將轉轉筆的皮套中的鋼珠吞進了喉嚨!
楊昊森的媽媽接到電話后,趕到了學校,帶他去看醫(yī)生。放學后,爸爸帶我去看望楊昊森,見他平安無事,我心頭的那塊大石頭這才落了地。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闖禍是難免的,就拿病文中的小作者來說,他好心讓同學玩兒自己的轉轉筆,沒想到同學卻誤吞了筆上的鋼珠!但小作者并沒有將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對這件事的認識也不夠深刻。
為什么要玩兒轉轉筆?同學誤吞鋼珠后,醫(yī)生的診斷結果又是什么?同學有什么感想?只有將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寫清楚,才能讓讀者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其次,還要寫出自己的感悟或從中得到的教訓,讓其他同學引以為戒。
什么筆既可以寫字,又可以當減壓的玩具?它就是轉轉筆!
最近,轉轉筆成了我們班同學的“新寵”。下課后,我們就湊在一起,像孫悟空舞動手中的金箍棒那樣,看誰能將轉轉筆轉的時間最長、轉的花樣最多。某一次,當我在同學們的叫好聲中結束表演時,發(fā)現(xiàn)沒有轉轉筆的同學楊昊森對我露出無比羨慕的神情。
“送你一支,你玩兒吧!”我從文具盒中取出另一支轉轉筆,慷慨地放到楊昊森手中。楊昊森喜出望外地玩兒了起來。不一會兒,只聽楊昊森發(fā)出“啊”的一聲尖叫,我忙問他怎么了。楊昊森指指轉轉筆的尾端,又指指自己的嘴巴。天吶,原來他不小心將轉轉筆的皮套中的鋼珠吞進了喉嚨!
接到通知后,楊昊森的媽媽很快趕到學校,將他帶到醫(yī)院做檢查。放學時,我一直忐忑不安,真后悔將轉轉筆送給他玩兒!如果鋼珠堵住了他的氣管,他會死嗎?爸爸看我心事重重的樣子,問清原委后,馬上帶我去楊昊森家里看望他。
一見到楊昊森,我就焦急地問他:“你沒事吧!”楊昊森竟然笑嘻嘻地拿起“片子”讓我看:“沒事兒!你瞧,珠子已經(jīng)‘游’到我的腸子里了,明早上個廁所就沒事兒啦!”
聽他這么一說,我心中的那塊大石頭才落了地。盡管是虛驚一場,但我一定要告訴同學們,以后再也別玩兒轉轉筆了。
修改后的習作不僅將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寫得清清楚楚,還增加了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寫,令讀者的心情由緊張到放松。經(jīng)歷過這件事,相信小作者感受深刻,同時,小作者還告訴同學們:要注意安全,不要玩兒轉轉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