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廣明
“大智在所不慮”一語出自荀子《天論》,其思想光芒照耀后世?!安粦]”,看似普通的一個詞,實則意味深長。思考問題是有目標有步驟的精神活動,考慮什么、不考慮什么相輔相成。對考慮什么,人們通常自覺性很強,而對于不考慮什么,往往缺乏自覺。當你集中精力思考一個問題時,心無旁騖,千頭萬緒放到一邊,自然抑制了紛亂的思緒。當思考悄悄“跑題”,就要糾正一下,這就意味著做了不接續(xù)“跑題”的決定。人們?nèi)粘S泻芏唷安粦]”的心理活動,對事業(yè)對人生也很重要,需要重視起來,自覺地掌握運用。
我們靜下心來檢視自己的心理活動,可能會發(fā)現(xiàn)很多思考并無意義,有時還會干擾正常的工作、生活。做事都需要精神專注,走神了,忘乎所以,做不好工作,甚至?xí)劤墒鹿?。有位年輕人述說自己因“多慮”而苦惱:早晨匆匆忙忙去上班,騎著車翻來覆去想,家門是不是忘了鎖?電蚊香是不是還開著?越想越揪心,半路折返往回奔,到家一檢查,入戶門鎖好了、電蚊香也關(guān)著呢。雖是一場虛驚,可來回折騰也苦不堪言。離開家之前為什么不好好想想,檢查檢查,確認安全呢?何苦離開家后不停地想著鎖門、關(guān)電蚊香。這類事例并非罕見,無益無用的傷腦筋可不少呢!一些人動輒沉浸到思慮中,可那些所思所想并沒啥用處。多慮可不是游戲,很可能徒增煩惱,甚至釀成禍患。在做一件事之前可以細致考慮,而一旦做了決定,就不要思來想去,猶豫動搖。人們在工作生活中既要提醒自己勤于思考,又要有所告誡:在所不慮。
在所不慮,首先在于不去想那些沒有現(xiàn)實意義的問題,少去想與事業(yè)人生沒有緊密聯(lián)系的問題。荀子的《天論》通篇研究宇宙、人世的大道理?!按笄稍谒粸?,大智在所不慮”,啟發(fā)人做事情、思考問題要把握方向,有所取舍,不做無意義的思考。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有所不慮才能更好地思考經(jīng)世致用的問題。現(xiàn)在人們時常說“這個問題不予考慮”,反映了對重要問題的研究需要有個初步認識和評估。必要性不大,或是還沒有充分的數(shù)據(jù)、材料,應(yīng)該先不考慮。思考可以不設(shè)禁區(qū),但人的精力有限,不應(yīng)該無端耗費精力。精力分散了,方向模糊了,會妨礙沿著正確方向思考。
人有喜怒哀樂,情感油然而生,對身心產(chǎn)生動力,不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更有一番思想活動。很多思慮是以情感為動力的,但人們往往不夠自覺,沒覺察到情感對思考的影響,還自以為挺深沉呢。為強烈情感沖擊時,應(yīng)該提醒自己在所不慮,冷靜下來再思考問題也不遲?!度龂萘x》里關(guān)羽輕率中了吳國詭計,“大意失荊州”,兵敗被殺。蜀國皇帝劉備怒氣難平,一心想著報復(fù),聽不進諸葛亮等人勸阻,倉促發(fā)兵,與吳國決一死戰(zhàn)。吳國沉著應(yīng)對,避其銳氣,來個火燒連營,蜀軍大敗,劉備病死在撤軍途中。劉備決策與吳國會戰(zhàn),當然有一番思考,作了一系列部署,但強烈的情緒導(dǎo)致他的思考偏離正確方向。身為蜀軍最高統(tǒng)帥,不顧一系列開戰(zhàn)的不利因素,一心為“哥們兒”復(fù)仇,應(yīng)該這樣考慮問題嗎?
思考問題不應(yīng)無休無止。一個人無論多么愛動腦筋,但精力畢竟有限。思慮過多,絞盡腦汁,久而久之,身體難以承受,思慮也會趨于枯竭。宋朝司馬光曾向皇上述說:“臣竊見國家每邊境有急,羽書相銜,或一方饑饉,餓殍盈野,則廟堂之上焦心勞思,忘寢廢食以憂之?!薄敖剐膭谒?,忘寢廢食”,一時可以如此,卻不可長期持續(xù)。想問題想得頭暈?zāi)X漲了,應(yīng)該提醒自己在所不慮。
在所不慮并非簡單易行,人們并不能輕松控制自己的思考。面臨矛盾,面對誘惑,處于復(fù)雜的環(huán)境之中,豈是想不慮就能不慮的?佛家有個故事:小和尚向老和尚請教:“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說:“砍柴擔(dān)水做飯?!薄澳堑玫篮竽??”老和尚又說:“砍柴擔(dān)水做飯。”“那何謂得道?”老和尚解釋:“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擔(dān)水即擔(dān)水,做飯即做飯。”做事能一心一意需要艱苦的修煉,“在所不慮”,需要下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