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部弘士 譯/燁伊
一次,我負(fù)責(zé)的猴子逃跑了。我和其他飼養(yǎng)員都拼命地追,絕對不能讓它跑出動物園。猴子也豁出去了,爬到過山車最高的軌道上。但我們也不能認(rèn)輸,非抓到它不可。于是兩撥人從過山車軌道的兩頭包抄,漸漸朝猴子逼近。
“好,就差一點(diǎn)了!”
這時,猴子從軌道頂端唰地一躍而下。啪!直挺挺地摔到地上。猴子一動不動,軌道頂端離地面少說也有十米。
“估計死了……”
我們正擔(dān)心著,猴子又一躍而起,全力奔逃。
“糟糕!被它耍了!”
“這家伙還真有兩下子!”“站住——”
這種時候,它們還真是充滿活力。作為一名飼養(yǎng)員,這樣說似乎不太合適,但我覺得,只有在動物使出渾身解數(shù)逃跑的時候,才能見到它們的野性。
它們可能一直在想:總有一天我要逃跑!而真正成功脫逃的時候,相信每只動物都會吶喊:“太棒了!”我總是一邊大喊“站住”,一邊為它們帥氣的逃跑身姿所感動。
“動物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動物園為什么而存在?”飼養(yǎng)員之間經(jīng)常討論這些話題。
動物園里的動物一般都比野生環(huán)境中的動物活得長。野生蝦夷栗鼠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年左右,而在動物園里,它們的生命不會有意外的耗損,有的甚至能活十五年。野生動物和動物園的動物都有各自的使命。
當(dāng)你更加了解動物后,再看到動物在獸舍的水泥地上徘徊的身影,就會感到一種痛楚,認(rèn)為讓動物居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是自己的罪責(zé)。真正的大地凹凸不平,上面有著厚厚的草和枯葉。鋼筋水泥本就不是動物棲息的場所。動物園里的水泥地的確便于清掃,也更衛(wèi)生,但并不適合動物。
經(jīng)過討論,我們決定在水泥地上蓋土,讓動物盡量過得舒服些。如此一來,貍貓、狐貍等動物就有了運(yùn)動場地。它們的糞便或尿液將土弄臟,我們就得換上新土。這樣,工作量就增加了一倍,但動物在告訴我們:“我不愿意在水泥地上走,給我放上土和木頭。水泥地雖然干凈,但我們本來就是生活在土地和枯葉上的呀?!?/p>
到山上就能弄到土,園里有的是枯葉和草,看來只能聽它們的了。一旦意識到這些,就算干得再久再累我也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