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懷茂中心小學 賀 琳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板塊,能夠展現(xiàn)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通過作文,教師可以更加直觀地觀測到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教學模式著重關(guān)注,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zhì)量。層遞式教學模式,即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將原有的知識劃分層次,以更適合學生學習的增強式過程,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將學習到的知識逐漸轉(zhuǎn)化為寫作實踐應用的能力。
對于學生而言,要想提升寫作能力,不是通過提升單純的某一項能力可以達到的。詞作為語言表達當中最微小的一個單位,是一篇文章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提升學生使用詞的能力,防止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因為詞匯量的不足而無法開展寫作。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對學生這方面的知識加強訓練。層遞式教學模式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最基礎的詞匯開展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寫作能力。首先,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詞匯為切入點,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對學生展開詞匯教學。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清”這個字的時候,首先可以引導學生以“清”這個字進行組詞。例如“清白”“清楚”等等。這樣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詞匯積累。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當天學會的詞匯記錄下來,通過記錄的方式,逐漸積累自身詞匯量,從而在長期的學習當中逐步提升自身的作文水平。
從現(xiàn)實出發(f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無從下筆的情況,出現(xiàn)這一情況,不僅僅是學生的詞匯量不夠,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內(nèi)容。由于缺少對生活的理解,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素材融合到文章當中。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和教會他們遣詞造句以外,還需要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并且將自己生活中的所感所悟記錄下來,以便于形成積累,為日后的寫作奠定基礎。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寫作要求,比如,在學習《鄧稼先》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新課開始之前為學生留下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在家觀察自己的父親,并根據(jù)觀察的結(jié)果寫一篇作文。教師根據(jù)命題的方式使學生有側(cè)重點地對事物展開觀察,為接下來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生活中的各項事物對學生展開訓練,以便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完成一篇好文章,除了需要良好的遣詞造句能力和豐富寫作素材之外,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構(gòu)思能力。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很多小學生往往受到自身思維能力的限制,導致作文缺乏整體性,表現(xiàn)為結(jié)構(gòu)混亂。因此,教師在展開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以便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具有良好的結(jié)構(gòu)性。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指導學生進行構(gòu)思,比如,在練習《院子里的梨花》這篇作文時,教師可以在寫作之前為學生播放梨花開放的視頻,使學生能夠通過觀看視頻,感受到梨花開放時的顏色,觀察到梨花的形態(tài),從而根據(jù)自身的觀察展開充分的想象,在后續(xù)描寫時寫出更加優(yōu)美的語句。層遞式作文教學相較于其他的教學方式而言,更加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特點,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科學地提升自身能力。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其作文結(jié)構(gòu)更加嚴謹。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以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方式開展作文教學,能夠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現(xiàn)代分層次教學的教育理念,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具有目的性,更加全面地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