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楊揚
元曲家的身世大多是寂寞的,王實甫也不例外。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許多年來,沒有人能完全說清楚。結(jié)合《錄鬼簿》《元史》及王實甫的《退隱》散套,我們可以給他的生平畫個大概輪廓:
他姓王,名德信,元代大都(今河北保定市定興縣)人。關于王實甫的故居,有兩種說法,一是究室村,另一是易上村。
他約出生于公元1255至1260年,曾做過某地縣官,聲譽很好。后升任到陜西行臺監(jiān)察御史,由于“與臺臣議不合”,他四十多歲就棄官不做了。他的性格大約正直不阿,所以為老百姓所喜愛,但不善逢迎上司。
像不少戲劇家一樣,他也有段冶游生活,這可能是他放棄官后的事。冶游期間,他從優(yōu)秀的民間文藝中吸收營養(yǎng)。休官后不久,他就完成了不朽劇作《西廂記》。
老年時,他用散曲描寫他退隱后的生活。他的生活頗優(yōu)裕,詩酒琴棋,笑傲林泉,但在恬靜淡泊的深處,蘊藏久難平復的政治創(chuàng)傷。
他的父親王逖勛和兒子王結(jié)是元朝的高級官吏。據(jù)說,王逖勛從質(zhì)子軍跟隨成吉思汗西征至西域,娶信仰伊斯蘭教的阿嚕渾氏為妻。阿嚕渾人在元代為色目人種之一,亦稱回回人。這樣算來,王實甫有一半回族血統(tǒng)。
王實甫在元曲史上,一直是一個無法繞過的人物。他的作品全面繼承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又吸收了元代民間生動活潑的口語,成為中國戲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他作《西廂記》,對當時一本四折一楔子的雜劇體制進行了大膽革新,并影響明清戲曲創(chuàng)作。《西廂記》以多本雜劇連演一個故事,長達五本二十折加五個楔子。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題目正名”,標志著故事情節(jié)到了一個轉(zhuǎn)折性的段落;又有《絡絲娘煞尾》一曲,起著上聯(lián)下啟、溝通前后兩本的作用。劇本也不受一人主唱到底的限制,出現(xiàn)幾個角色分唱的形式。這在當時是一個突破性的壯舉。
在元人雜劇中,《西廂記》久被視為最珍奇的瑰寶。它流行的廣度與影響的深度是首屈一指的。不少人疑惑,為何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中沒有王實甫的一席之地?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王實甫的詞過“艷”,文詞感情色彩強烈;也有人認為《西廂記》明確表示了反封建禮教、反封建包辦婚姻和等級制度的思想,不被當時的社會所接受;還有人稱,“元曲四大家”約定俗成于明清時期,當時人的評價標準與今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