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民
法典化理論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時把可以并能夠編纂成法典的法律盡可能編纂成法典并加以實施是其重要內容。習近平法治思想中法典化理論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的制定與實施為契機,以相關法律的法典化為目標,對我國法律法典化問題作了充分、科學的表達。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典化理論內涵豐富、意蘊深刻、邏輯嚴密,富有中國特色,對于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指導意義。這一理論集中體現在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和2021年第5期《求是》雜志刊載的《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下簡稱“文章”)一文中。筆者以這次講話與這篇文章為中心,展開對習近平法治思想中法典化理論的學習與認識。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法典化理論內涵十分豐富,涉及法治建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立法、執(zhí)法、司法、普法、法制教育與法學研究等方面。
法典化是一個過程,其中少不了立法。沒有法律的制定,就產生不了法典。在法典化過程中,有許多工作要做。其中,就包括整合以往民事立法的經驗,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借鑒世界法治文化有益成果等等。民法典的制定就是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民法典制定過程中的這些工作都作了高屋建瓴的總結與論述。他指出:“民法典系統(tǒng)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汲取了中華5000多年優(yōu)秀法律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1.民法典的制定系統(tǒng)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形成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
1950年,我國就頒行了民事法律體系中的婚姻法。1954年冬天,啟動了新中國第一次民法典編纂工作,還成立了民法起草工作領導小組。1956年12月,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草案編成。〔1〕參見顧肖榮主編:《新中國民商事法60年》,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頁。1962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民法研究小組,開始第二次編纂民法典。〔2〕參見同上注,第19—23頁。改革開放以后,重啟擱置了10多年的民法典制定工作。1979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建了民法起草小組?!?〕參見張玉敏主編:《新中國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顧與展望》,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74—75頁。1982年以后,民法典的編纂進入了集中編纂單行民事法律階段,繼承法、民法通則、擔保法、收養(yǎng)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涉外民事關系適用法等先后于1985年至2010年間頒行〔4〕王立民:《中國百年民法典編纂歷程與啟示》,載《法學》2020年第10期。,再加上之前頒行的婚姻法,有關民法典的各個組成部門基本成形。〔5〕張晉藩:《弘揚中華法文化,構建新時代的中華法系》,載《當代法學》2020年第3期。黨的十八大以后,民法典的制定進入了快車道,僅用了5年多時間,就成功系統(tǒng)地整合了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并頒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所指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經過5年多工作,民法典終于頒布實施,實現了幾代人的夙愿?!泵穹ǖ湎到y(tǒng)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的民事立法成果,并使其升華、提高。
2.民法典的制定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yōu)秀法律文化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法律文化也有5000多年的積累,其中不乏許多優(yōu)秀的制度成果。這些土生土長的優(yōu)秀法律文化帶有強烈的中華民族基因,是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完全可以為制定民法典所用。事實也證明,民法典中確實汲取了其中的優(yōu)秀部分,這里舉三例為證。第一例是民法典汲取了人與自然和諧的“天人合一”文化(如秋冬行刑制度),將其演變?yōu)椤熬G色原則”。民法典第9條規(guī)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實用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第10頁。這一原則為中國民法典首創(chuàng),其他國家民法典都不具備。第二例是民法典汲取了尊老愛幼的文化(如老年人與未成年人的恤刑制度等)〔7〕參見王立民:《復興中華法系的再思考》,載《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8年第3期。,把其演變?yōu)榫S護老年人與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民法典第1069條規(guī)定:“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钡?068條還規(guī)定:“父母有教育、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8〕同前注〔6〕,第597頁。老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了切實維護。第三例是民法典汲取了重視家庭、家族關系的文化(如五服制度等)〔9〕齊晶晶:《淺析“準五服以制罪”歷史演變及當代借鑒價值》,載《西部學刊》2020年第2期。,把其納入繼承制度。民法典第1128條規(guī)定:“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10〕同前注〔6〕,第638頁。這一規(guī)定擴大了繼承范圍,把兄弟姐妹的子女作為代位繼承人,更有利于家庭、家族關系的和諧與穩(wěn)定。民法典充分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使其得以傳承,也使民法典更具中國特色而與眾不同。
3.民法典的制定還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的有益成果
這里的借鑒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主要是指借鑒國外民事立法的有益成果。立法者在制定民法典的過程中,對國外的民法立法進行了研究,重視借鑒其中的法治文明成果。有學者把中國民法典與德國民法典作了比較以后發(fā)現,中國民法典共有1260條,與德國民法典相同或相似的有345條,占了總條文數的27.38%?!?1〕參見何勤華、周小凡:《我國民法典編纂與德國法律文明的借鑒——中國繼受1900年〈德國民法典〉120年考略》,載《法學》2020年第5期。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一位民法專家的判斷,即“從德國民法繼受過來的這套概念、原則、制度和理論的體系,在中國已經存在了100年之久,已經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發(fā)芽、生根、開花、結果”?!?2〕梁慧星:《松散式、匯編式的民法典不適合中國國情》,載《政法論壇》2003年第1期??梢?,德國民法典確實對中國民法典的制定產生了影響,也是中國民法典借鑒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的一個印證。
法典制定、頒布以后,十分關鍵的是法律實施。這不僅真正體現了法典的生命力與價值,也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講話中指出:“嚴格規(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狈ǖ浠^程中的執(zhí)法與司法是法律實施中兩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里的執(zhí)法是指各級政府的行政執(zhí)法,司法是指各級司法機關的司法。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典化理論對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都有重要論述。
1.關于執(zhí)法
習近平總書記對各級政府的行政執(zhí)法作了論述,特別強調了以下三個方面。首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政府都要保證民法典的有效實施,并以此來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他在講話中指出:“各級政府要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要推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jiān)督的重要標尺,不得違背法律法規(guī)隨意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決定?!边@一論述要求把實施民法典貫徹于各級政府的所有行為,即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jiān)督全覆蓋,無一例外,即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各級政府的所有行為都要保證民法典的規(guī)定一一落實,不能產生脫節(jié)。這有利于把法治政府建設落到實處。
其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通過實施民法典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與水平。各級政府是行政執(zhí)法機關,具有行政執(zhí)法職能。在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政府必須依法執(zhí)法,不應有違法的權力與空間。依法執(zhí)法包括了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行政裁決等一些法定活動。習近平總書記認為這些行政執(zhí)法活動都應被納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與水平的范圍。他在講話中強調:“要規(guī)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行政裁決等活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睂嶋H上,就是要借民法典實施的東風,使政府的執(zhí)法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最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依法追究侵犯群眾合法權益行為與人員的責任。依法執(zhí)法本身就是要規(guī)范政府行為,把政府的執(zhí)法行為納入法治軌道,并通過懲辦違法執(zhí)法行為與人員,來達到有效保障群眾的合法權益的目的。如果不追究侵犯群眾合法權益行為與人員的責任,執(zhí)法就會失控,腐敗也會蔓延。他在這次講話中指出:“依法嚴肅處理侵犯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和人員?!边@是從強調行政執(zhí)行主體責任的角度來保證依法執(zhí)法,切實保障民法典的實施。
2.關于司法
習近平總書記從維護民法典權威的視角出發(fā),除了要求嚴格規(guī)范公正文明執(zhí)法以外,還要求提高司法公信力。這一理論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司法機關要加強民事司法工作。他在講話中說:“民事案件同人民群眾權益聯系最直接最密切?!边@一判斷抓住了問題的核心。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民事行為與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權益都有密切關系,在民法典中也都有規(guī)定。每個人一生中有許許多多民事行為要發(fā)生,每天都在發(fā)生,由此而產生民事案件自然就與人民群眾的權益聯系最為直接也最為密切了。在這種情況下,各級司法機關審理民事案件的責任重大,特別需要公正司法,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他在講話中說:“各級司法機關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要加強民事司法工作,提高辦事質量和司法公信力。”這是對民事司法主體的要求,也是對民事審判工作的要求。
其二,習近平總書記對民事司法解釋工作提出了要求。中國的最高司法機關具有司法解釋職能。從司法工作的需求出發(fā),最高司法機關可以對法律法規(guī)作出司法解釋,其中亦包括民事司法解釋。這一解釋是中國民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作好民事司法工作,不能不重視民事司法解釋,尤其是在民法典頒行以后。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使之同民法典及有關法律規(guī)定和精神保持一致,統(tǒng)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從司法機關的另一個職能即司法解釋職能的視角,對司法主體提出要求,以保證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
其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民事審判的監(jiān)督工作。民事審判與其他領域的審判一樣,都需要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防止司法腐敗,確保司法公正。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從兩個層面展開論述。第一個是從重點領域監(jiān)督的層面來要求加強對民事審判的監(jiān)督,目的是保證司法公正,回應社會關切。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說:“要加強對涉及財產權保護、人格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的民事審判工作和監(jiān)督指導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钡诙€是從檢察機關的司法監(jiān)督層面來要求加強對民事審判的監(jiān)督。這是加大對民事審判監(jiān)督的力度所采取的措施,目的是暢通救濟渠道,保證民事司法順利開展。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說:“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jiān)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堅決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边@兩個監(jiān)督層面雙管齊下,共同發(fā)力于依法司法,保證民法典的有效實施。
其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發(fā)揮與民事司法相關的機構、人員的作用。在民事司法過程中,除了司法機構以外,還有其他機構與人員也應參與進來。比如,律師事務所與律師,調解機構與調解人員,商事仲裁機構與仲裁人員,法律援助機構與法律援助人員,司法救助機構與救助人員,等等。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他們也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他在講話中說:“要充分發(fā)揮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等法律專業(yè)機構、專業(yè)人員的作用,幫助群眾實現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要發(fā)揮人民調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加強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工作,通過社會力量和基層組織務實解決民事糾紛,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睆倪@一講話的內容可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方位實施民法典,在一個大系統(tǒng)中貫徹、落實民法典。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法典化理論中,還包括了民法典的普法工作、法制教育與法學研究等領域,并都有精辟的闡述。
1.關于普法工作
改革開放以后,在我國推進法治建設的同時,一直伴隨著普法工作。這一工作的開展是提高廣大群眾的法律素養(yǎng)的必要路徑,也為廣大群眾增強法律意識、普及法律知識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成績斐然?!?3〕王立民:《上海社區(qū)法制宣傳教育述評》,載《探索與爭鳴》2005年第2期。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把民法典的普法工作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他指出:“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規(guī)范,養(yǎng)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yǎng)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泵穹ǖ淦辗üぷ鲗V大群眾養(yǎng)成守法習慣,遵守民法典的規(guī)定十分重要、不可或缺。
2.關于法制教育
民法典頒布以后,法制教育必須跟進。這是培養(yǎng)法學、法律人才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民法典的內容雖然大多來自已經頒行的民事單行法律,但又不是簡單的湊合,而是有調整、發(fā)展與提高,有些新精神、原則、制度、內容為原來所不具備,必須在法制教育中加以強化?!?4〕黃文藝:《習近平法治理論中國的未來法治建設》,載《東方法學》2021年第1期。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專門作了強調:“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要聚焦民法典總則編和各分編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義和重點問題,闡釋好民法典關于民事活動平等、自愿、公平、誠信等基本原則,闡釋好民法典關于堅持主體平等、保護財產權利、便利交易流轉、維護人格尊嚴、促進家庭和諧、追究侵權責任等基本要求,闡釋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規(guī)定新概念新精神?!敝挥羞@樣,才能普及民法知識,保證民法典在現實生活中的精準實施。
3.關于法學研究
對于民法典的研究同樣十分重要。以前,在民法典制定過程中,法學研究發(fā)揮過十分重要的作用,為這一法典的制定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5〕同前注〔4〕,王立民文。民法典頒布以后,對民法典同樣需要進行研究,為其有效實施提供理論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關于民法典的研究工作,在講話中專門強調:“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加強對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盡快構建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為有效實施民法典、發(fā)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在這一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法典頒行以后法學研究的方向,特別是建設兩大體系提出了具體要求,是民法學研究的指導理論。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典化理論博大精深,涉及法治建設的各個方面,并以中國民法典頒行為契機,進行了充分的表達。這既為民法典的制定作了客觀的總結,又為民法典的實施指明了正確的方向與道路。這一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中的寶貴財富。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法典化理論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而核心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也是中國法治建設的領導者、設計者、實踐者、推動者。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民事法律的制定與實施,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說:“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民事法律制定實施?!边@一重要論述從歷史發(fā)展的視野,指明了中國共產黨對民事法律制定與實施的領導與高度重視。
1.中國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民事法律的制定與實施
在中國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革命根據地的領導是全面領導,其中包括法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根據地高度重視民事法律的制定。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農民運動蓬勃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熱火朝天。為了有序推進土地革命,革命根據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制定一系列土地法。其中包括:井岡山土地法(1928年)〔16〕張希坡:《革命根據地法律文獻選輯》(第二輯,下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702—704頁。、興國縣土地法(1929年)〔17〕同上注,第705—707頁。、蘇維埃土地法(1930年)〔18〕同上注,第735—738頁。、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1931年)〔19〕同上注,第773—776頁。,等等。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邊區(qū)政府高度重視民事立法,制定了一系列民事法律。其中,有陜甘寧邊區(qū)的土地所有權證條例(1937年)〔20〕張希坡:《革命根據地法律文獻選輯》(第三輯,第二卷,陜甘寧邊區(qū)上,第2分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223—225頁。、婚姻條例(1939年)〔21〕同上注,第324—326頁。、土地租佃條例(1942年)〔22〕同上注,第237—240頁。,等等。到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解放區(qū)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制定了一系列民事法律。比如,在東北解放區(qū)就制定過包括遼西區(qū)土地租佃暫行條例(1946年)〔23〕張希坡:《革命根據地法律文獻選輯》(第四輯,第二卷,東北解放區(q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79—180頁。、東北解放區(qū)實行土地法大綱補充辦法(1947年)〔24〕同上注,第182—183頁。、哈爾濱市對婚姻問題的處理辦法(1949年)〔25〕同上注,第247—250頁。、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私人房屋租賃的規(guī)定(1949年)〔26〕同上注,第200—201頁。等一系列民事法律。中國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根據地制定的民事法律,在規(guī)范人們的民事行為,維護財產權、交易權、婚姻權等一些民事基本權利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共產黨不僅高度重視革命根據地民事法律的制定,還高度重視民事法律的實施。這里以陜甘寧邊區(qū)為例。從目前保存的陜甘寧邊區(qū)高等法院檔案中,可以看到其辦理民事案件的一些情況。其中,涉及土地、窯洞、婚姻(含離婚、復婚)、繼承糾紛等一些民事案件,適用了人身權、財產權保障、土地處理、債務糾紛處理、婚姻條例等一系列規(guī)定。這些案件都得到了依法、公正、妥善地處理?!?7〕參見胡永恒:《陜甘寧邊區(qū)的民事法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第84—86頁。從具體的案件審理來看,也是如此。這里以馬錫五審判過的土地、婚姻糾紛案為例展開論證。馬錫五是陜甘寧邊區(qū)高等法院隴東分庭庭長,以巡回審判見長。他的審判方式被命名為“馬錫五審判方式”。他受理過不少的土地糾紛案件,其中有一件是發(fā)生在陜甘寧邊區(qū)隴東分區(qū)曲子縣天子區(qū)的潘家土地糾紛案。馬錫五作了大量的調查與解釋,依法作了判決。判決后,潘家兄弟“心悅誠服”“重歸于好”?!?8〕趙崑坡、俞建平:《中國革命根據地案例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210頁。馬錫五也受理過婚姻案,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封芝琴與張柏兒婚姻案。此案依法作出判決,妥善解決了婚姻糾紛,得到好評,群眾都“十分高興”,認為“非常恰當”。以后,以他們的案件為原型,陜北藝人韓起祥編成了陜北說書《劉巧人團圓》,唱遍陜甘寧邊區(qū)。解放后,評劇演員新鳳霞將其搬上舞臺,取名《劉巧兒》?!?9〕同上注,第177—182頁。陜甘寧邊區(qū)依法審判案件的影響隨之越來越大。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重視民事法律的實施,把其落實在現實生活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新中國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民事法律的制定與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革命時期轉入建設時期。在這一時期中,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民事法律的制定與實施??梢哉f,民事法律的每步推進,都有中國共產黨的不懈努力。在中國共產黨的統(tǒng)一部署下,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民事法律的制定所作的講話、指示等,都直接推動了民事法律制度的進程。1954年10月29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彭真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常委會不是沒有什么事情,而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我們有制定刑法、民法等的任務,但必須一步步前進”“我們先是起草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30〕《彭真文選(1941-1990)》,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0頁。這一講話被認為是:“中央領導層對新中國第一次起草民法典有據可查的、最早的明確表達。”〔31〕張玉敏主編:《新中國民法典起草五十年回顧與展望》,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頁。這一講話以后,新中國的第一部民法典草案于1956年12月編成。
1962年,時任中共中央主席的毛澤東同志,為民法等法律的制定作了指示,他說:“不僅刑法需要,民法也需要,現在是無法無天,沒有法制不行,刑法、民法一定要搞?!币荒暌院蟮?963年,毛澤東又進一步提出要制定民法典等法典。他說:“我們還沒有制定刑法典和民法典,經驗不足,我們也要搞?!薄?2〕韓迎龍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通史》(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450頁。從那以后,中國民法典的制定緊鑼密鼓地開展。1962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成立民法研究小組以后,第二次編纂民法典工作很快開展,制定了多部民法的草稿、試擬稿等。其中包括:1963年4月的民法草案〔33〕何勤華、李秀清、陳頤:《新中國民法典草案總覽》(下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5頁。、1963年6月8日的民法草稿〔34〕同上注,第26—47頁。、1963年7月9日的民法草編〔35〕同上注,第48—96頁。、1964年7月12日的民法草案試擬稿〔36〕同上注,第97—159頁。、1964年11月1日的民法草案試擬稿,等等。〔37〕同前注〔33〕,何勤華、李秀清、陳頤書,第160—206頁。
中國共產黨不僅高度重視民事法律的制定,還高度重視民事法律的實施。一些頒行的民事法律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有效實施。這里以實施1950年6月30日公布施行的土地改革法為例。在1950年6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8項工作任務,其中有一項就是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土地改革工作。會上劉少奇作了關于土地改革法草案的報告。同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這個土地改革法并公布實施。這個法律共6章40條,規(guī)定了對農村各階級的政策、土地分配原則、執(zhí)行方法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是對農村土地所有權的一次變動與確認。在中國共產黨的高度重視下,這個法律得到了有效實施。至1953年春天,除約700萬人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以外,土地改革任務全部完成。這次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大大解放了生產力,為國家以后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8〕參見同前注〔32〕,韓迎龍主編書,第62—79頁。
3.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民事法律的制定與實施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迎來了久違的春天,百廢待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中國的民主法治建設指明了道路與方向,中國的法治建設開始新的進程了。尤其是在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共產黨比以往更加重視民事法律的制定工作,把其上升為民法典的制定。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宣布要“編纂民法典”,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9〕王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載《解放日報》2020年5月23日,第9版。以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在2016年6月、2018年8月與2019年12月三次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上,聽取并原則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就民法典編纂工作所作的請示匯報,對民法典的編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民法典編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與基本遵循??梢哉f,“自始至終,民法典編纂工作都是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進行”?!?0〕羅沙等:《新時代的中國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記》,載《解放日報》2020年5月29日,第6版。這也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民事法律制定的一個力證。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這部法典的實施,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與文章中都為其實施作出指示,提出要求,指明方向。目前民法典正在得到全面、有效實施,相關案例也已出現。2021年7月,安徽省合肥市的法院依照民法典第278條的規(guī)定,對一例加裝電梯案作了一審判決。該市包河區(qū)綠園小區(qū)6棟在加裝電梯時,“遭到一些業(yè)主的阻撓”,于是此樓3樓以上的共7位業(yè)主將其“告上法庭”。法院經審理,根據民法典第278條規(guī)定“依法判決1樓業(yè)主阻撓加裝電梯敗訴,為大多數業(yè)主伸張了正義,維護了他們的合法權益”,即1樓的反對戶也“阻止不了加裝電梯項目落實”?!?1〕丁家發(fā):《如何破解加裝電梯“僵局”》,載《上海法治報》2021年7月13日,第B6版。可以相信,我國民法典一定會進一步得到全面、有效實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的頒布與實施具有重大意義。他在講話中說:“安排這次集體學習,目的是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更好推動民法典實施?!边@一重大意義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1.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新中國成立后,就開始進行法制建設,頒布、實施了一系列自己的法律,涉及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但都沒有以“法典”命名。比如,土地改革法(1950年)、債務處理辦法(1950年)、婚姻法(1950年)、民族區(qū)域自治實施綱要(1952年)、選舉法(1953年)、憲法(1954年)、兵役法(1955年)、律師收費辦法(1956年)等。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法治興起,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然而,在民法典頒布之前,這些法律也都沒有以“法典”來命名。比如,刑法(1979年)、刑事訴訟法(1979年)、婚姻法(1980年)、憲法(198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1982年)、國務院組織法(1982年)、繼承法(1985年)、民法通則(1986年)、公司法(1993年)、對外貿易法(1994年)、勞動法(1994年)、教育法(1995年)、法官法(1995年)、檢察官法(1995年)、律師法(1996年)、監(jiān)察法(1997年)、證券法(1998年)、合同法(1999年)、行政許可法(2003年)等。民法典開啟了中國法律使用“法典”命名的先河,前所未有。這不僅僅是“律”“典”兩個字的差異,而是從一個重要側面證實,中國在法律結構、法律內容、法律用語、立法技術等立法的各個方面,都有飛躍。實現了從法律向法典的躍升,其頒布與實施的意義重大。
民法典以“法典”命名不僅區(qū)別于新中國成立后所有制定的法律,還區(qū)別于中國近代所有制定的民事法律。從國家層面來看,中國法制近代化進程始于清末法制改革。以后,中國法制逐漸近代化,至“六法全書”頒行,這一近代化基本實現。然而,作為“六法”中的民事法律,沒有一部以“法典”命名。清末以前制定的稱大清民律草案(1911年)、北洋政府制定的稱民國民律草案(1926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稱中華民國民法(1930年),都不稱“法典”。〔42〕參見王立民:《中國百年民法典編纂論》,載《澳門法學》2021年第1期。與中國近代民事法律相比較,中國現行民法典不僅只是名稱上的差別,而是在指導理論、體例、原則、制度、內容等方面都有超越??梢哉f,是一種全面超越,質的提升。從此,中國告別了沒有法典的時代,進入了一個民法典新時代。這從中國民法發(fā)展史的角度來看,民法典頒布與實施的意義同樣十分重大。
中國的民法典以“法典”來命名,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民法典已躋身于世界民法典之列。自1804年法國民法典頒行以后,世界上的許多大陸法系的國家都紛紛頒行民法典,而且都以法典命名。其中包括:比利時民法典(1804年)、荷蘭民法典(1838年)、智利民法典(1857年)、羅馬尼亞民法典(1864年)、日本民法典(1898年)、德國民法典(1900年)、蘇俄民法典(1922年)、韓國民法典(1958年)、埃塞俄比亞民法典(1960年)、庫曼斯坦民法典(1998年)等?!?3〕參見王立民:《中國民法典設置條標新論》,載《學術月刊》2017年第10期。我國民法典的制定使中國徹底脫離沒有民法典的時代,成為擁有民法典的國家。這在世界民法史上也是一件幸事,其意義也十分重大。
2.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占有重要地位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中國法治的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開始著手建立。黨的十五大提出了在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目標。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這一目標如期完成。2011年1月20日,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座談會”上,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吳邦國同志指出:“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guī)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贝藭r,中國現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規(guī)690多件,地方性法規(guī)8600多件?!?4〕王立民:《中國在依法治國中實現跨越的法治意義》,載《學術月刊》2015年第9期。然而,這一法律體系的形成并不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終止。這個體系是開放式體系,建設任務沒有完成,法典化是其中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边@一重要地位突出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在法律形式方面,增加了以“法典”命名的新成員?!胺ǖ洹辈煌谄渌晌募?,是經過整理、編訂而形成的系統(tǒng)化的法律文件。它不是原有法律文件的簡單匯編,而是在原有法律文件基礎上,按照法典的要求,重新編纂新的法律文件。〔45〕參見夏征農主編:《辭?!罚ㄖ校?,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4頁?!胺ǖ洹币虼硕蔀槟骋环刹块T中,內容最為系統(tǒng)與完整的法律文件,推進了相關制度建設的集成化與法典化?!?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實用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第731頁。于是,民法典實施后,其他相關民事單行法律隨之被廢止,民法典第1260條規(guī)定:“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yǎng)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47〕張文顯:《習近平法治理論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義》,載《東方法學》2021年第1期。民法典作為民法新成員的加入,改變了沒有法典的狀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其地位十分重要。
第二,在體例、立法目的、原則、制度等方面有諸多創(chuàng)新。民法典與中國近代以來制定的民法(含草案)相比較,在體例、立法目的、原則、制度等方面有諸多創(chuàng)新。這些創(chuàng)新,“相當程度上系基于我國實踐經驗,其實用主義立法態(tài)度值得肯定,”〔48〕溫世揚、李運達:《從民事單行法到民法典:守成與創(chuàng)新》,載《江西社會科學》2020年第12期。在體例方面,比如,民法典設立人格權編與侵權責任編兩編為中國以往民事法律所不具備。這兩編的單獨設立不僅顯示其在民法典中的重要地位,還利于擴充、完善其中內容,加大對人格權的保護與侵權責任的追究力度。在立法目的方面,比如,法典強調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法典第1條規(guī)定了立法目的,其中就包括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述。〔49〕同前注〔46〕,第1頁。這是中國第一次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目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等觀念都成為民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分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原則方面,比如,民法典把綠色原則作為基本原則。〔50〕同上注,第10頁。這一原則也為中國以往民事法律所不具有。這既貫徹了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又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中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制度方面,比如,民法典關于監(jiān)護制度有獨創(chuàng)之處。民法典除了設立專節(jié)規(guī)定監(jiān)護制度外,還創(chuàng)造性地規(guī)定了被監(jiān)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的監(jiān)護職責。在發(fā)生緊急情況時,這些機構要擔負起監(jiān)護職責。民法典第34條規(guī)定:“因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等緊急情況,監(jiān)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jiān)護職責,被監(jiān)護人的生活處于無人照料狀態(tài)的,被監(jiān)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jiān)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薄?1〕同上注,第30頁。民法典這些諸多方面的創(chuàng)新,提升了其品位,能夠名副其實地確立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在國家治理等方面都有重大意義。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還體現在國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其中包含了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動我國的人權事業(yè)發(fā)展、國家治理體系能力現代化等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及:民法典的頒布與實施“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論、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yè)發(fā)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睆倪@種意義上講,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不僅不可缺少,還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真加以實施,不斷發(fā)揮其重要作用,顯示其重大的意義。
中國法律的法典化自民法典開始,以后還有一段路程要走。民法典的制定與實施為中國法律法典化開了個好頭,也為進一步制定與實施其他法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寫道:“民法典為其他領域立法法典化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要總結編纂民法典的經驗,適時推動條件成熟的立法領域法典編纂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法典化理論寓意深刻。
1.民法典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法治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成績斐然。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方面,尤其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作了一個客觀的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完成憲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8件,修改法律203件次,作出法律解釋9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79件次。截至目前,現行有效法律282件、行政法規(guī)608件、地方性法規(guī)12000余件?!边@些都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方面取得的可喜成就,其中包括民法典。這部法典是中國歷史上包括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民法典,具有標志性意義。它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具有跨越性進步,也具有里程碑意義。
2.以民法典的制定與實施為契機適時推動其他法典的制定與實施
中國是一個制定法國家。法典是制定法國家法律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些重要的法律往往以法典形式出現。這里以法國頒布的法典為例。法國自1804年頒布了民法典以后,又頒布過一系列法典,其中包括民事訴訟法法典(1806年)、商法典(1807年)、刑法典(1810年)、刑事訴訟法典(1957年)、農業(yè)法典(1955年)、憲法典(1958年),等等。〔52〕參見[日]早川武夫等:《外國法》,張光博等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1—335頁。可以說,系列法典的制定與實施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必然趨勢。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把握了這一趨勢,并在民法典制定、實施之后及時提出:“適時推動條件成熟的立法領域法典編纂工作”的要求。這是一種高瞻遠矚的立法要求,也是立法發(fā)展方向,將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3.民法典制定與實施以后要進一步研究豐富的立法形式
民法典制定與實施以后,中國的立法形式更為豐富了,這就有一個民法典與其他法律形式之間的關系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把法典這一法律形式比作“大塊頭”,把一些內容相對簡單但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比較強的法律形式則比作“小快靈”。中國有了民法典,也應有“小快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寫道:“要研究豐富的立法形式,可以搞一些‘大塊頭’,也要搞一些‘小快靈’,增強立法的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边@種“大塊頭”與“小快靈”的法律形式說明,它們都有各自的特點,但又都為法治建設發(fā)力,形成雙管齊下態(tài)勢,提高法律形式的功用。
對于這種豐富的法律形式及其關系,有必要進行研究。要研究“大塊頭”與“小快靈”的內在聯系與各自長短,取長補短,形成一種新的工作思路,真正發(fā)揮好它們的作用。研究主體最好是法學人員與法律人員的結合。法學人員以法學研究為職責,法律人員以法律實務為主職。他們的崗位不同,工作性質與工作經驗也不同,但都在法治領域,都是法律人。由他們共同研究豐富法律形式,有助于揚長避短,兼顧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得出較為科學的研究結論,有利于中國的法律形式建設。研究方法可以有多種,既可以是法學研究方法,也可以是社會學、歷史學等研究方法。只要有助于研究問題的解決,有助于研究質量的保證,有助于研究效率的提升,都可在使用之列??梢韵嘈牛灰蠹引R心協力,這一研究一定會取得豐碩、滿意的成果。
在認真學習、全面認識、正確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中法典化理論的基礎上,要認真貫徹落實這一理論,推動法典化進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目前,可從以下三點先作些思考。
完善民法典和推進與民法典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是兩項既獨立又關聯的工作。完善民法典是針對民法典的內部工作而言的,推進與民法典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則是指向民法典的外部工作。只有當這兩項都開展起來,整個民事法制才會完整、全面。
1.完善民法典
任何法典頒布、實施后,都會暴露其存在的不足之處;任何法典隨著情勢的變化,其內容也會出現滯后的一面。因此,任何法典頒行以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有一個修訂過程、完善過程。民法典也是如此。德國民法典自1900年1月1日生效以后,至1998年為止,先后進行過141次修訂?!?3〕參見《德國民法典》,鄭沖、賈紅梅譯,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47—573頁。修訂之處包括修改(如第72條)、增加(如第833條第2句)、廢除(如第1012條至1017條)等?!?4〕參見同上注,第547頁。每次修訂都使德國民法典走向重生與完善。中國民法典也會有一個完善過程。
從體例上看,民法典可以增加條標。條標是法條標題的簡稱,又稱“條旨”“條名”“條文標題”等。條標高度濃縮法條內容,用少量字詞反映整個法條所含的意思。只要看到條標,就可大致了解法條的含義。這十分有利于法典的學習、研究與運用。世界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立法技術明顯提高,設置條標的技術為越來越多國家立法所接受。自那以后頒布的民法典一般都設立條標。韓國、埃塞俄比亞、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等國的民法典都是如此。一些以往不設條標的民法典也改為設立條標,德國、日本等國的民法典就是這樣。〔55〕同前注〔45〕,王立民文。這反映了世界民法典制定的一個方向與趨勢,中國民法典沒設置條標,可以考慮補上。
其實,中國已有設置條標的經驗。1997年刑法沒有設置條標,頒布以后,最高人民法院用司法解釋的方法,補設了條標。每個刑法法條都設有條標,共有條標482條?!?6〕《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解釋全書》,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1165頁。另外,有些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guī)與地方政府制定的政府規(guī)章中,也設置過條標。1980年江蘇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批準了《江蘇省城市衛(wèi)生管理暫行規(guī)定》,此規(guī)定共10條,其中有9條設立了條標?!?7〕《地方性法規(guī)選編》(上),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年版,第2502—2504頁。還有,1994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發(fā)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規(guī)章制定程序規(guī)定》。此規(guī)定共31條,全都設立了條標。1995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對這一規(guī)定作了修訂,但條標依然保留?!?8〕王立民:《中國傳統(tǒng)法典的設置與現今立法的借鑒》,載《法學》2015年第1期。已有的這些經驗可以運用到民法典的條標設置上??梢哉f,民法典有條標比無條標強。
從內容上看,民法典的有些地方有調整的余地。民法典頒布以后,就有專家對其進行了研究,認為民法典規(guī)定的“發(fā)生不可抗力,承運人預先收取運費需要退給被承運人,而此舉與國際慣例相?!薄!?9〕陳晶瑩:《期望民法典與其他法律規(guī)則公約“無縫銜接”》,載《上海法治報》2020年5月25日,第2版。這位專家指的是民法典第835條的規(guī)定。此條規(guī)定“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不可抗力滅失,未收取運費的,承運人不得請求支付運費;已經收取運費的,托運人可以請求返還”。而這條按規(guī)定“與國際慣例相悖”。〔60〕同前注〔46〕,第486頁。這是民法典與其他法律的關系。為了法律間的協調與一致,可以考慮作適當調整。另外,有專家對民法典第1176條進行了研究,認為此條“規(guī)定的本土化自甘風險的規(guī)則,基本上是正確的,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不足以應對所有的風險活動發(fā)生活動事故的責任分配對規(guī)則的需求,應有所擴展”。這位專家所指的是民法典第1176條規(guī)定:“自愿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損害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fā)生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除外?!边@位專家認為:“應當依照類推適用的法律方法予以補充?!薄?1〕楊立新:《自甘風險:本土化的概念定義、類型結構與法律適用——以白銀山地馬拉松越野賽體育事故為視角》,載《東方法學》2021年第4期。其實,這是民法典本身存在的局限,也可以考慮在修訂民法典時,加以修正。
總之,民法典在體例與內容上都有可以進一步完善之處,也是以后可以考慮調整、改進的地方。
2.推進與民法典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
任何國家的法律體系都是一個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的任何一部法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與其他法律、法規(gu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國的民法典也是如此。在民法典制定、實施以后,有必要對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作調整,保持這部法典的權威性與法制的統(tǒng)一性。關于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專門作了強調,要求有關國家機關作好這項工作。他說:“有關國家機關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建設,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對同民法典規(guī)定和原則不一致的國家有關規(guī)定,要抓緊清理,該修改的修改,該廢止的廢止。”這既是對國家機關的工作要求,也是推進與民法典相關法律法規(guī)建設的指導理論。
目前,有兩個關聯領域的法律法規(guī)亟須作好配套工作。第一個是民法典條文中有“依法”規(guī)定的領域。民法典的有些條文中有“依法”的規(guī)定,而其所依照的法律法規(guī)就是一種關聯法律法規(guī),亟須作好配套工作。比如,在民法典第二編物權、第三分編用益物權10條的一般規(guī)定中,其中有4條運用了“依法”。它們是:第323條規(guī)定:“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钡?24條規(guī)定:“國家所有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以及法律規(guī)定屬于集體所有的自然資源,組織、個人依法可以占有、使用和收益?!钡?28條規(guī)定:“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權受法律保護?!钡?29條規(guī)定:“依法取得的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涂從事養(yǎng)殖、捕撈的權利受法律保護?!薄?2〕同前注〔46〕,第234—236頁。其中的“依法”即所依據的法律法規(guī),都需進行包括制定、修訂等在內的相關配套建設,都要及時跟進。
第二個是民法典中雖無“依法”的字樣,但會涉及一些相關單位的領域。這也亟須開展法律法規(guī)的配套工作。比如,民法典第1010條規(guī)定:“違背他人意愿,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機關、企業(yè)、學校等單位應當采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备鶕藯l規(guī)定,機關、企業(yè)、學校就有義務對性騷擾采取相關措施,而這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中要有所體現,及時跟進,避免留有空白。另外,在民法典第34條規(guī)定的監(jiān)護職責中,在一定條件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也會成為監(jiān)護人,而在已有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缺乏相應的規(guī)定,同樣需要跟進,不留空白??傊?,與民法典相配套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建設任務不輕,需要作的工作不少,還需努力。
民法典的制定與實施是中國制定法發(fā)展中的一個里程碑,宣示了法典化時代的開始。然而,以后的路程更長,有更多的法律需要演進為法典,以法典面貌出現,用“法典”來命名。比如,憲法典、刑法典、經濟法典、環(huán)境法典、教育法典、衛(wèi)生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刑事訴訟法典、行政訴訟法典,甚至還可以有商法典、行政法典等。當然,法典的制定也會有個先后,不可能一蹴而就,應有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依照立法計劃,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向前推進。總之,法典總是一部部面世,最終大功告成。
1.中國法典化過程中的兩條路徑
中國法典化過程大致會顯現這樣兩條路徑。第一條路徑是把現有法律改造為法典。這些法律已經比較成熟,只要按照法典的要求,進一步系統(tǒng)化、完整化、集中化就能演進為法典。比如,憲法、刑法等。第二條路徑是整合現有法律,集成為法典。這適用于目前還沒有現成的哪部法律可以通過改造直接演變?yōu)榉ǖ涞那闆r,而要把現有各自獨立的法律整合起來,才能編纂成一部法典。比如,現在經濟法中已有宏觀調控方面的財政法、稅收法、計劃法、價格法等,市場現行規(guī)則方面的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傾銷和反補貼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等,國有經濟參與方面的國家投資法、國有資產運營法等,對外經濟管制方面的外商投資管制法、對外貿易法、涉外稅收法等,市場運行監(jiān)管方面的金融、證券、保險監(jiān)管法等。在編纂經濟法典時,要整合這些法律,融合在一部法典中。這種整合不是簡單地相加,而要按照法典的要求,作相應地調整,包括刪除、增加、強化,等等。另外,還需要增加一個總則,起統(tǒng)帥作用。這樣,經濟法典就有總則、分則的區(qū)別了。還有商法典與行政法典,也有類似情況。
2.需有更多法律人參與以后法典的制定
更多法典的制定需有更多法律人的積極參與。法律人是法律的專業(yè)人士,擁有較為豐富的法律專業(yè)知識與實踐經驗,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參與者、擁護者、貢獻者。他們各有專攻,各有所長。在法典的制定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更多參與,建言獻策,用自己的智慧發(fā)光發(fā)熱。目前,已有一些法學學者參與了新法典制定的研究工作,還發(fā)表了一些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墩撔淌略V訟法的法典化》是其中之一。此文在論述了法典化的標準與功能、刑事訴訟法法典性的缺失、刑事訴訟法法典化的意義等一些問題外,還專門論述了刑事訴訟法法典化的道路。該文認為,刑事訴訟法法典的體系化應遵循正當程序、審判中心、訴訟效率三大原則。該文還認為,目前的刑事訴訟法框架存在的弊病,亟須通過法典化的編纂來加以克服,并重新建筑刑事訴訟規(guī)范的框架?!?3〕陳衛(wèi)東:《論刑事訴訟法的法典化》,載《中國法學》2021年第3期。還有更多學者也在進行新法典制定的研究,期待看到更多的研究成果。
在民法典制定的歷程中,民法學者編訂的專家建議稿發(fā)揮了較大作用。他們借鑒世界民法典制定的經驗,運用自己掌握的民法學理論,再結合中國的實際,率先于民法典通過前,就提出建議稿,為立法機構制定民法典提供了依據和參考,收到了較好效果。其中,僅有關民法典總則,就有梁慧星負責的《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總則編》、楊立新執(zhí)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編建議稿》、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與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共同撰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總則專家建議稿》,等等。〔64〕何勤華主編:《民法典編纂論》,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第227—384頁。撰寫專家建議稿是一種積極參與法典制定的方式。在往后法典的制定過程中,可以繼續(xù)嘗試這一作法,把專家、學者的智慧與國家力量結合起來,大力推動中國法律的法典化進程,促使更多法典出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豐富的文化傳承。”〔65〕楊宗科:《制度自信的歷史邏輯》,載《理論探索》2020年第1期。其中,既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也有國外法治有益成果。它們都可以在中國法典化進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即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與借鑒國外法治有益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指出:“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只有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從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探索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時借鑒國外法治有益成果,才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夯實法治基礎?!痹谥袊ǖ浠M程中,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與借鑒國外法治有益成果兩手都不可缺少,也不能偏廢。
1.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
中國在數千年的法制實踐中,積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其中突出表現為與世界其他地區(qū)法系不同的中華法系。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對中華法系的產生、成熟與衰微作了精辟闡述。他說:“自古以來,我國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獨樹一幟的中華法系,積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中華法系形成于秦朝,到隋唐時期逐步成熟,《唐律疏議》是代表性的法典,清末以后中華法系影響日漸衰微?!敝腥A法系是在中國土壤里長出來的法系,在中國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系,與世界上其他法系都不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說:“與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等不同,中華法系是在我國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顯示了中華法系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和中華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蘊?!边@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國不可多得的珍貴財富,可以在中國法典化進程中顯示出獨有的魅力。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在中華法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其中包括了治國策略、民本理念、價值追求、慎刑思想、平等觀念、恤刑原則,等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作了論述。他寫道:“中華法系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優(yōu)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們傳承。出禮入刑、隆禮重法的治國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理念,天下無訟、以和為貴的價值追求,德主刑輔、明德慎罰的慎刑思想,援法斷罪、罰當其罪的平等觀念,保護鰥寡孤獨、老幼婦殘的恤刑原則,等等,都彰顯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智慧?!彼鼈兌际侵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需要傳承之處。
唐律疏議作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不同程度地包含了這些內容。這里以老幼婦殘的恤刑原則為例。唐律疏議·名例“老小及疾有犯”條根據不同情況,適用恤刑原則。“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廢疾,犯流罪以下收贖。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篤疾,犯反、逆、殺人應死者,上請;盜及傷人者,亦收贖。余皆勿論。九十以上,七歲以下,雖有死罪,不加刑。”關于婦女,唐律疏議中也有恤刑的規(guī)定。唐律疏議·斷獄“婦人懷孕犯死罪”條要追究不執(zhí)行恤刑規(guī)定官吏的刑事責任?!爸T婦女犯死罪,懷孕,當決者,聽產后一百日乃行刑。若未產而決者,徒二年;產訖,限未滿而決者,徒一年。失者,各減二等?!碧坡墒枳h中的原則規(guī)定,既總結了唐前的立法,又影響到唐后的立法,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當前,在推進法典化進程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法律文化同樣有用武之地,是形成中國法典的特色重要內容。
2.借鑒國外法治有益成果
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起源于近代歐洲,法國是最早有“法典”命名的國家之一,首部法典是拿破侖法典(也稱“法國民法典”)。法國在大革命以前,雖然政治已經統(tǒng)一,但在法律上還不統(tǒng)一,這給法國人民帶來不便?!?6〕參見何勤華主編:《外國法制史》,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17頁。拿破侖要求有所作為,他選拔人才有自己的標準,這一標準也是選拔參議院的標準?!八扇蠓▽W家著手編撰。四個月后,一部之后被稱為拿破侖法典的民法法典草案出爐。該法典被提交參議員審議。一年半后,法典經參議院投票通過。”〔67〕[德國]埃米爾·路德維希:《拿破侖傳》,梁錫江等譯,譯林出版社2016年版,第121頁。這部法典成為大陸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拿破侖法典中的有些有益成果,比如,這是“一部提倡人權的法典”“世襲貴族不復存在,所有子女享有平等繼承權,所有父母有撫養(yǎng)子女的義務”“婚姻關系可以締結也可以解除”“反對法庭對婚姻的干涉,贊成通過雙方的相互諒解解決矛盾,以避免家丑外揚”,等等?!?8〕同上注,第121—122頁。這部法典的有益成果首先被一些歐洲國家所接受,成為歐洲國家民法立法的基礎,大陸法系逐漸形成,影響越來越大?!按箨懛ㄏ档挠绊?,遍及從魁北克到開羅,從布達佩斯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廣大地區(qū)。作為當今世界三大法系之一,大陸法系的勢力是最強大的,它統(tǒng)轄著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整整3億人的生活?!薄?9〕[美]約翰·H·威格摩爾:《世界法系概覽》(下),何勤華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89頁。國外法治中確實存在一些值得借鑒的有益成果。
在借鑒國外法治有益成果時,要從中國的國情、社情、人情等具體情況出發(fā),科學地進行洋為中用,而不是簡單照搬、抄襲。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強調:“有一點要明確,我們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決不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決不走西方所謂‘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在中國的法典化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都要堅持與遵循,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典化路子,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典。
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典化理論,以民法典的頒行為契機,得到充分展示。在中國原有的法律體系中,缺少法典是一種缺憾,應該加以彌補。民法典的頒行開始彌補這一缺憾。然而,以后的路程更長,有更多法典需要制定與實施。全國上下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著力推動中國法典化進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著力推動實現全面依法治國。另外,法典化是世界制定法國家法治發(fā)展的一個趨勢,中國法典化進程會加速這一趨勢,有助于中國躋身于世界法典化國家行列,屹立于世界法典化國家之林,其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