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宜昌端午敘

2021-11-18 08:27:52馮漢斌編輯田宗偉
中國三峽 2021年8期
關(guān)鍵詞:端陽龍舟競渡雄黃酒

◎文 | 馮漢斌 編輯 | 田宗偉

游江 攝影/ 魏啟揚

屈鄉(xiāng)粽香 攝影/ 孫長華

每到五月初夏,石榴花先是兩三朵綻開,數(shù)紅獨放,繼而點點片片,蔚然盛開,觀之,滿眼飛霞,煞是明麗。“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我知道,每年榴花初綻火般紅時,端午的腳步就近了,宜昌滿街飄散著誘人的粽香。

“珍珠白姑娘,許配竹葉郎,穿衣去洗澡,脫衣上牙床?!毙r候,最喜歡聽爺爺出謎語給我們猜,如果時值端午,爺爺必會念一遍這首民間流行的謎詩,讓我們幾個娃娃猜一樣?xùn)|西,誰先猜到誰就會有獎勵,而當我說出“粽子”兩個字時,很神奇的是,頓時口中會有齒頰生香、津津有味的感覺。現(xiàn)在回想起來,在端午時節(jié)吃兩個家人親自包裹的粽子,幾乎是舌尖上最美好的記憶之一。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優(yōu)秀傳承人付承旺端午節(jié)扎菖蒲。 攝影/黎明

粽子,又稱“角黍”。宜昌人包粽子、吃粽子,千百年來形成了遙深的寄托,積淀著豐厚的情意,有著很地道的講究:包亮晶晶的糯米,寄托著對屈原冰清玉潔品格的贊美;那一顆紅棗點綴其中,意味著丹心一片,忠貞愛國;綠盈盈的蓼葉包裹,象征著長青不敗,屈風(fēng)永繼。三角形的粽子有棱有角,那是屈子蘇世獨立、剛直不阿的象征。宜昌民間“粽子歌”說的最是恰切:“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潔白,半世熬煎。”而粽子煮熟后,不但為了讓家人品嘗,嘗嘗端午的味道,也是為了能在江邊和龍舟上投入水中。至今,宜昌還流傳著“神魚”“我歌回”“子規(guī)鳥”等傳說,小時候,爺爺時常講的就是“神魚”的故事:“江中的神魚感于屈原的品格,用盡全身力氣,馱著投水的屈原從汨羅江溯流而上,千里迢迢送屈原歸鄉(xiāng),家鄉(xiāng)人民在端午這天,紛紛投喂粽子到江中給神魚吃,給它補充體力,讓屈原早日歸鄉(xiāng)?!甭犞@個故事長大的我,總以為水中一定有一個受人景仰的屈原,而神魚,是最有人情味的大力神。

每到端午,宜昌鄉(xiāng)村那些心靈手巧、會當家的主婦,早在清明節(jié)后就開始行動起來,將剛透出來的鮮嫩粽葉摘下,洗凈,煮熟,晾干,然后再根據(jù)家人的口味來制作餡料,常見的有紅豆、紅棗、豬肉、蛋黃。粽子的制作方法也很講究,三角粽、四方粽、長形粽,雖然做出來的口感與粽子二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心靈手巧的主婦總會通過變幻的花樣,來討家人的歡喜。制作好的粽子放入土灶上,用大火煮開,小火多次催熟,煮熟后的粽子口感獨特,既有白米的獨特香氣,又有草木的清新甜味,冷卻后的粽子別有另一番雅致的滋味,米與粽葉粘連,難舍難分,咬上一口,嘖嘖,齒頰留香,多少年后都會銘心不忘,因為整個兒吃的,就是一種家國情懷呀。

歸州過端午 攝影/ 魏啟揚

榴花和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時令之物,一個是看的,一個是吃的。觀之,可照眼明,食之,可使心明。往古來今,端午都是楚地特別是宜昌最隆重的節(jié)日之一,老百姓稱之為“大日子”。何謂端午? 晉人周處在其《風(fēng)土記》中記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币簿褪钦f,在晉代,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個午日,即夏歷的午月午日,當人們用數(shù)字記時取代干支記時后,就用重五代替了重午?!拔濉迸c“午”同音,端與初同義,五月為午月,所以初五為端午、端五。因午時為陽辰,故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正因為“端”“午”二字的巨大張力,經(jīng)過歷史的層累性積淀和文化的演進,端午節(jié)又稱重午節(jié)、重五節(jié)、五月節(jié)、端陽節(jié)、女兒節(jié)、粽子節(jié)、浴蘭節(jié)、菖蒲節(jié)、龍舟節(jié)、夏節(jié)和詩人節(jié)等,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別名最多的了,沒有之一。今年是大詩人蘇軾逝世九百二十周年,他當年與父親和弟弟繼元白之后,同游“三游洞”,為宜昌留下一段千古詩詞佳話,也為宜昌留下了一個千年網(wǎng)紅景點。對其畢生詩作稍作盤點,我發(fā)現(xiàn)寫端午寫得最好的,還是這位東坡居士,且看他的《浣溪沙·端午》:“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睂懙枚嗝从醒腥猓星橛芯?,也只有他,把我們的端午節(jié),寫得如此活色生香,讀之,頗有神清氣爽之感。

洗艾葉澡 攝影/鄭家裕

過端午 攝影/ 鄭家裕

過端午 攝影/ 鄭家裕

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但屈原出生于宜昌,所以宜昌人過端午有著不一樣的道道,而在屈原故里秭歸,甚至有“端陽比年大”的說法,“一個端午三次過”是秭歸獨特的風(fēng)景,所謂“三次過”,是指五月初五過“頭端陽”,五月十五過“大端陽”,五月二十五過“末端陽”。傳說屈原五月初五投水殉國后,他的妹子屈姑劃船日夜兼程趕到洞庭湖,但只找到屈原的衣冠,她只得帶著哥哥的衣帽,傷心地回到家鄉(xiāng),與眾鄉(xiāng)親們一起修建屈原衣冠冢。這事前后算來,不多不少正好二十天,由此,產(chǎn)生了“秭歸端午三次過”的民間傳統(tǒng)。雖然“三次過”同樣吃粽子,喝雄黃酒,但也各有各的節(jié)慶使命:過“頭端陽”,以祭奠三閭大夫屈原為主,過“大端陽”以龍舟競渡為要,過“末端陽”主要以“送瘟船”,親朋團聚為主。一千多年前,南宋詩人陸游經(jīng)過秭歸,寫下了著名的《歸州重五》詩,記下了當時的節(jié)日場景:“斗舸紅旗滿急湍,船窗睡起亦閑看。屈平鄉(xiāng)國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盤?!苯裉欤覀儾挥眠€原放翁的這首詩之文化現(xiàn)場,只要看看每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jié)的盛大儀式,設(shè)若放翁復(fù)活,一定會詩思泉涌,感慨萬千!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柳枝掛在大門上,出門一望,白菜野花,遍地黃,風(fēng)送花兒香?!边@是流傳至廣的端午歌謠。是的,粽子有多甜,艾葉就有多香,在宜昌,每逢端午來臨,再小的菜場,都有進城的農(nóng)民采集來的艾葉和菖蒲售賣,家庭主婦們仿佛不約而同地在此扎堆選購,帶回家,掛于門楣和窗臺上,用于禳災(zāi)袪毒。記得小時候,爺爺每年都會在端午節(jié)當天起個大早,趁著露水未干時,上山采割艾蒿和菖蒲,回到家里,用備好的彩帶扎上,懸掛大門兩旁,避邪袪風(fēng)。采來的艾蒿除了當天慶節(jié)外,一年中,不論何時有什么痛癢,隨時摘取幾枝,用水煎煮,洗擦患處或泡腳,即可止癢消炎。而我小時做的,就是在端午節(jié)那天,寫爺爺準備好的對聯(lián),記得有“蒲龍獻瑞,艾虎呈祥”“菖蒲作劍,斬八節(jié)妖魔;艾葉為旗,招四時節(jié)慶”等句,只是不像春聯(lián)貼在大門上,而是用小紅紙,小楷寫好,貼于堂屋的祖宗牌位兩側(cè),現(xiàn)在回想,這些頗富儀式感的活兒,如今的小朋友們,是無法經(jīng)歷了。

端午節(jié)之所以是個大日子,很大的緣由是其每項活動都極富辨識度,喝雄黃酒就是其一。其實,雄黃酒和菖蒲酒,還有艾酒、朱砂酒、葵花酒等,都是端午的特備酒品,它們是在現(xiàn)成的酒里,浸泡諸物,類似楊梅酒、桂花酒,作為端午禳災(zāi)儀式的一物。雄黃,為硫化物類礦物雄黃的礦石,具有殺蟲和攻毒的作用,是臨床上使用較多的礦藥物。在酒中浸泡雄黃屑末,就稱為雄黃酒。高濂在《遵生八箋》里說:“五日午時,飲菖蒲、雄黃酒,辟除百疾,而禁百蟲?!弊x初中時,中國百廢待興,我從一個同學(xué)那兒借得連環(huán)畫《白蛇傳》,愛不釋手,竟然把文字部分一夜抄下來了。故事里說,白素貞本是白蛇,修煉千年成精,在西湖遇見許仙,攜歸蘇州結(jié)為夫婦。端午那天,白素貞裝病入房中回避,許仙誤以為得了風(fēng)寒,勸她服雄黃酒,白素貞酒后便顯出了白蛇的原形來了。這個故事,讓我知道雄黃酒竟然有這么大的威力,但從此,我再也不想喝它了,父親也不介意,給我的那一份雄黃酒,先用它涂抹我的額頭和手心足心,用不完的,就灑到家里的墻角和窗沿等處,果然,雄黃酒所灑之處,夏蟲明顯少了許多。

如果說吃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等是家家戶戶的私家動作的話,那么,龍舟競渡就是端午節(jié)最有觀賞性、最有聲勢的宏大敘事。作為屈原的故鄉(xiāng),宜昌的龍舟競渡古來即負有盛名,端午期間一般隨時都可舉行,在“大端陽”也就是五月十五日這天掀起競渡高潮。這些年,我收藏了不少清代文人的詩歌作品,其中以《東湖竹枝詞》為題的詩作,很多都寫到大端陽龍舟競渡的場景。乾隆二十二年進士、曾在宜昌為官的嚴思浚有詩說:“江干垂柳復(fù)垂楊,斜日青簾豆酒香。至喜亭前簫鼓沸,從郎更賞大端陽?!痹娭械闹料餐?,那時還在西壩,明顯寫的是三江競渡的勝景。而宜昌籍的清代文人楊毓秀寫了《東湖竹枝詞》二十首,其中有一首也是寫的端午:“中流簫鼓錦帆張,五日乘龍戲浪翔。漫賭今朝真勝負,養(yǎng)精還戰(zhàn)大端陽?!彼谠姾蟾接凶宰ⅲ骸八滓晕逶率鍨榇蠖岁?,競渡尤盛,勝負以是日決之。”可見大端陽里賽龍舟,是宜昌民間從古至今的節(jié)俗傳統(tǒng),有著巨大的生命力,而且不管貧富,無論童叟,都樂而參與,乃至觀者如云,所謂“年年競渡看龍舟,士女如云挈伴游。別有富兒工避暑,畫船簫鼓漾中流?!被钌环f人空巷的“龍舟競渡圖”。

在屈原故里秭歸,龍舟競渡前,都要舉行祭奠屈原的儀式。一般是五月初五上午,在屈原廟前或者江灘上,或在船中。當?shù)孛癖娫O(shè)置祭壇,放貢牲,布祭帳,由地方長官主祭,以后改設(shè)主祭、亞祭各一人,由鄉(xiāng)間名人和年高德劭者擔(dān)當。儀式一旦開始,氣氛即趨莊嚴肅穆,人們默立,從心里感佩、懷念著屈大夫。

秭歸騷壇農(nóng)民詩會 攝影/ 魏啟揚

端午時節(jié),在長江城區(qū)段舉行龍舟比賽,是近代以來宜昌的一件令人期待的活動。一條龍舟一般由20 多到30 多劃手組成,另有站頭人、打鼓、扳梢和打旗者四人。站頭人手持長橈立于船頭;打旗人手持龍舟旗,處于船尾。他們非競賽時晃桿搖旗,正式比賽時,要坐下來幫助劃。由站頭人指揮船的航向,并與別的船聯(lián)絡(luò)。一條龍舟是否劃得好,關(guān)鍵是打鼓人和扳梢人,打鼓人擊鑼配鼓的點子快慢要恰到好處,使幾十支橈起槳落槳有節(jié)奏,步調(diào)一致。他還要領(lǐng)喊全船號子:“唉呀喲嗬,啊嗬喲嗬!”并呼喊“屈原大夫喲!我哥回嗬!”扳艄人也就是舵手,一般由長年駕船有水道經(jīng)驗的壯年男子擔(dān)任,善于在不同水情中掌控航向。至于眾劃手,多為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既要會劃船,又要會泅水。一般是把略強者放在船的前半部,其目的是前者帶后者,后者隨前者。

秭歸端午龍舟比賽 攝影/ 鄭家裕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第二屆三峽藝術(shù)節(jié)暨首屆國際龍舟拉力賽在宜昌開幕,開幕式就選在三江河道上。開幕式當天,麗日當空,宜昌市民傾城出動,觀看龍舟競渡的壯觀景象,其情其景,至今回想,如在昨天。其實在民國時期,長江宜昌城區(qū)段就是龍舟競渡的天然賽場。當年,龍舟賽的起點是西壩川主宮前的江岸邊,終點是江南的孝子巖岸邊,這條龍舟航線保持多年沒有變。1949 年后,才改為鎮(zhèn)川門為起點,江南十里紅為終點。如今,宜昌城區(qū)水域很少有龍舟賽了,城區(qū)市民看龍舟競渡,最好的選擇是在端午期間到秭歸,在高峽平湖上飽覽百舟競發(fā)的壯景。前幾年,秭歸打造出了一條長達62 米的巨型鋼制龍舟,需要120 名劃手同時劃動,堪為世界之最。

屈原故里端午祭江 攝影/ 黎明

“一卷離騷一卷經(jīng),十年心事十年燈?!倍宋邕€是詩人節(jié),豈能無詩? 因之,每年的端午節(jié),屈原故里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端午詩會,其中最有味道的,還是樂平里農(nóng)民在屈原廟舉行的吟詩會,樸實而深情,特別打動人心。這么多年來,我參加過十多次,每次去,都是一次靈魂的洗禮,一次精神的朝拜。參加這樣生動而難忘的詩會,我更加體會到唐朝詩人文秀那句詩的內(nèi)涵:“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笔前。粋€人、一個節(jié)日和一種民俗關(guān)系如此緊密,舍屈原莫屬。屈原,不愧是中華民族的一根鐵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宜昌人,都是屈原的后人。

猜你喜歡
端陽龍舟競渡雄黃酒
歷經(jīng)千年的古老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雨打端陽
揮槳逐浪觀音湖 龍舟競渡展雄風(fēng)
科教新報(2021年21期)2021-07-21 15:37:33
我們用雄黃酒互證清白(外二首)
散文詩世界(2019年7期)2019-09-10 01:23:02
湖南汨羅江龍舟競渡的發(fā)展研究
喝雄黃酒過端午
西江月(2017年5期)2017-11-07 04:04:57
一壺雄黃酒 許盡端午愿
中國三峽(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1
頭端陽里劃龍舟
中國三峽(2016年5期)2017-01-15 13:58:55
對潮汕傳統(tǒng)龍舟競渡運動發(fā)展的審思
沅陵傳統(tǒng)龍舟競渡的發(fā)展
衢州市| 乌拉特中旗| 闽清县| 六安市| 姜堰市| 平谷区| 浦江县| 蒙自县| 土默特右旗| 东丽区| 菏泽市| 和平县| 康马县| 读书| 东光县| 黄冈市| 金阳县| 永宁县| 朔州市| 天镇县| 大同市| 广宗县| 永寿县| 南郑县| 枣阳市| 兴隆县| 南岸区| 额尔古纳市| 商洛市| 淄博市| 青浦区| 会宁县| 茂名市| 偏关县| 诏安县| 谢通门县| 浙江省| 建湖县| 稷山县| 大荔县| 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