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慧
2021年,魯迅,是個熱詞。在電視劇《覺醒年代》中,在B站的彈幕中,在脫口秀的段子里,在朋友圈的表情包里,魯迅以極其特別的方式在場,成為當下新青年們表達態(tài)度的代言人之一。
魯迅,是一個有態(tài)度的人。對中國人,他有態(tài)度。對歷史、當下和未來,他也有態(tài)度。他曾經(jīng)擲地有聲地表達過的態(tài)度,在今天,依然影響著無數(shù)新青年們的態(tài)度。
2021年9月25日,魯迅140歲。魯迅依然很鮮活,很生動,很有生命力。關于他的紀念與評說,也遠未停止。曾有人說,越紀念,越忘卻。因為紀念本身,是在用一個形象覆蓋他真實形象的過程,懷念越多,覆蓋越多,最終引向忘卻。但,真是這樣嗎?
主題思辨
我們說一篇文章價值大小,效果好壞,其鑒定標準就是文章主題的正確、深刻。因為一篇文章無論是材料取舍、結(jié)構安排,還是遣詞用句,都是根據(jù)文章主題的需要而加以酌定。在紀念魯迅先生的今天,我們不妨來體悟一下,學生筆下對主題的思考——
狂人“吃人”,從來如此
魯迅先生在《示眾》這篇小說里,描寫了“首善之區(qū)”的各色人物爭相圍看“白背心”示眾這一場景。小說中沒有主要人物,人人都是看客,人人又都是示眾者。先生說,“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這不僅是先生選擇棄醫(yī)從文的初衷,也是他眾多作品中對國民劣根性洞察后的心聲。令先生痛心的是,深受封建專制主義思想侵害的受害者,不僅有阿Q、祥林嫂們這些沒文化的,還包括了《在酒樓上》的呂緯甫、《孤獨者》中的魏連殳以及《傷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等知識分子,他們同樣也是封建傳統(tǒng)禮教的犧牲品。尤其《狂人日記》中“吃”與“被吃”猶如一張?zhí)炝_地網(wǎng),任誰也逃脫不掉的普遍生存境遇,即使是“狂人”自己,“未必不在無意之中,吃了他妹子的幾片肉”,從而參與了“吃人”。所以,“吃人”是中國兩千年封建文化毒素的基因,代代相傳。
“立人”為本,先生之愛
魯迅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國國民性的批判,在他種種文體著述中,對國民劣根性及其社會根由的銳利透析、辛辣諷刺、無情抨擊及活脫脫的摹寫、刻畫比比皆是。殊不知,國民劣根性的背后,是作者“立國先立人”的期許。先生精神的價值,在于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所以強盛的秘密,即所謂“根柢在人”,而這個“人”,定是具有獨立、自由之精神,以及完善的心智與人格的人?!傲⑷硕蠓彩屡e”,方能“屹然獨見于天下”。
批判國民性和改造國民性(或“立人”思想)是魯迅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按歷史使命感與時代責任感而言,顯然“立人”主題更勝一籌。先生的作品在結(jié)尾從來不失“希望”,如《藥》的夏瑜墳上“一圈紅白的花”,《明天》應了那句話,“黑暗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所以,寫好文章,首先要立意高,無論寫什么內(nèi)容,采用什么文體,都需要能夠體現(xiàn)時代意識,站在時代的高度確定寫作中心,選擇寫作角度,更具鮮活性。
魯迅研究專家王富仁說,中國現(xiàn)在比過去更加需要魯迅。當我們重溫那個年代先生的文字,并一次又一次從中感受到力量的時候,正是對千千萬萬前輩們最好的慰藉。
范文
存古開新? 上下求索
□浙江省紹興市第一中學 謝添
“粵自盤古,生于太荒……”這是魯迅幼時要背的《四字鑒略》,一邊背,一邊對要背這樣的東西表示不理解。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這是我小學階段要背的,一邊背,一邊對要背這么長的作者簡介表示不理解。
于是,從那時起,每每看到魯迅的名字從教材中刪去,我便心中竊喜:又少了一些要背的內(nèi)容了。可現(xiàn)在想來,若等到魯迅的名字從教科書中刪得一無所有時,下一批學生要背的又會是何名何姓呢?若要等到那些不知何名何姓的人,也都一起刪得一無所有時,那時候的中華文化又會何去何從呢?
幸甚至哉,這一切都還沒發(fā)生,我們能夠存古開新,作出補救。
一、存古
魯迅的文字,塑造了一個時代,他將那個時代里還存活的鬼魅一一展現(xiàn),他們因為一些個相同或不同的原因,為千篇一律的現(xiàn)實所潦倒,最終活成了他們自己也不敢去想的樣子。他們是舊時代的附屬品,最終也被舊時代所埋葬。其中,魯迅筆下的陳士成是一個醉心于科舉考試的人,他一連十六次科考失利,最后將發(fā)財?shù)拿缐艏耐性诹藗髡f中的寶藏上,以致落水致死。而他的溺死,也代表了無數(shù)舊制度下的鬼魅的消亡與傷逝,這也是封建舊思想的崩塌。魯迅所做的,就是要“斫去桂婆娑”,用文字使人們認識到他們所處的卑劣,使他們意識到要逃離沉底的命運。他在墮落中高聲疾呼,試圖喚醒沉睡的時代。
每一次閱讀先生的文章,都能在他的文字里,讀出自己竭力掩藏的面貌。從初印八百冊的《吶喊》,到如今光算上解讀魯迅的文字,便已超過原著萬倍。先生能夠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jù)一席之地,不單是因為他寫下的文字,還因為他能在麻木的人群中大聲吶喊的勇氣與魄力,這也是我們存古時,需要學習的地方。
二、開新
既有存古,當有開新,需要我們有所創(chuàng)新。習近平主席在建黨一百周年大會上,有九段話以“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作為開頭,正是對時代需要我們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肯定。開新本身,也是一種存古,因為在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是對原本的拓展,我們中華文化正是在這不斷的存古開新之中源遠流長。
仔細想想,為什么陳士成之流當時會存在?那是因為教育制度的敗壞,使我們明白要建立更合理的教育體制,要改革;為什么《起死》中莊子會被那個漢子所糾纏,那看似是兩個年代人的隔閡,其實卻是先覺者與消息閉塞者的對白,使我們明白要使消息暢通,要開放。先生看出了舊社會里存在的弊病,使更多人能看到問題,并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讀書繼世,察古知今,存古開新,修己惠人。這樣,中華文明才有望兼容通達、遞延至今。
三、求索
誠有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存古開新,既要有兼容并包的博大,也要有上下求索的擔當。先生早在1936年去世,而我們則應使之斯志長存。對上能存古,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下敢開新,敢于創(chuàng)新,敢于質(zhì)疑,和先生一樣,有鐵屋中吶喊的魄力,有傾覆中指出問題的勇氣。如張繼所言“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我們的求索與擔當,更是我們的目標與動力。
最后,說到存在,不由得想起魯迅的名言:“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我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文化能夠有“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處處是青青的野草”的生機,實現(xiàn)人類文明的持續(xù)與傳承。而上下求索,是一種責任,是繼承前人又要啟發(fā)后世的使命。
愿先生之志永固兮,樂千古而未央!
評點
文貴“真誠”。以往的學生習作中,無一例外的主題選擇均以國民劣根性為主,有以游記形式重游魯迅故里回憶先生其人其作的,有使用穿越筆法回到先生當時的年代與之對話的,有以“普羅米修斯”身份來讀懂先生的抉擇與堅持的……而在這篇文章中,學生從自我的疑問起筆,思考有新穎之處,而且結(jié)合時代,主題、層次不俗,尤其是結(jié)尾先生的“希望”,契合了先生對民族的期許。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