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解“王莽九廟”建制之謎*

2021-11-17 01:17:12高崇文
跨世紀(jì) 2021年6期
關(guān)鍵詞:祖廟明堂王莽

高崇文

1958年至1959年,在漢長安城南發(fā)掘了一組共十二座形制相同的建筑基址群[1],遂引起了學(xué)術(shù)界的關(guān)注。主持發(fā)掘的黃展岳先生在數(shù)次報道中均認(rèn)為其是王莽九廟遺址[2]396-397[3]162。1989年黃先生又專門發(fā)表了研究文章,結(jié)合文獻記載,論證了這組建筑的形制、年代、性質(zhì),仍確定是王莽九廟遺址,并根據(jù)遺址的布局對各神主的廟位進行了排列。同文還發(fā)表了顧頡剛先生對廟位排列的另外一種設(shè)想[4]。王恩田先生則認(rèn)為此建筑群是王莽為西漢王朝所建的祖廟,對西漢皇帝神主的廟位也進行了排列[5]。此后還有學(xué)者發(fā)表有不同見解①。截至目前,雖然學(xué)術(shù)界多認(rèn)從黃展岳先生之說,但在一些相關(guān)研究的著作中亦有提及還有其他不同見解供參考,這說明學(xué)術(shù)界對此建筑群的性質(zhì)并沒取得完全一致的共識。有鑒于此,本文試在以往諸先生研究的基礎(chǔ)上抒以淺見,以期解開這一難解之謎。

一、“王莽九廟”并非王莽為漢室所建之“祧廟”

根據(jù)此遺址正式考古報告所述,遺址位于漢長安城安門與西安門南出一公里外的平行線內(nèi),共有十二座建筑基址有序排列。第一號至十一號建筑分三排平列,北排、南排各四座,方位南北相對;中間一排三座,交錯于南北排之間。在十一座遺址的四周,還圍繞大圍墻,四面圍墻上共辟十四座門闕。在南邊大圍墻外正中,還有一座大的建筑遺址,其中心建筑臺基比北部十一座約大一倍。每座建筑的格局相同,外圍筑有方形圍墻,每邊正中各辟一門,四角有曲尺形建筑,中部是“四向五室”的主體建筑。這處建筑群中多出土王莽時代的遺跡和遺物,如第十二號建筑礎(chǔ)石上朱書“始建國”題記;第三號建筑礎(chǔ)石上陰刻王莽時期改名的“節(jié)碭”地名;第二號建筑地基內(nèi)的土坯上有壓印的“貨布”錢文;在圍墻四門處分別出土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圖像瓦當(dāng),建筑內(nèi)多出土“貨泉”“大泉五十”等王莽時期的銅錢等。報告判斷,“這組建筑遺址確系王莽時修建,建成后不久,便全部遭到毀滅性的焚毀,以后再沒有利用”[6]215。由于第二號建筑地基內(nèi)的土坯上壓印有“貨布”錢文,此應(yīng)是當(dāng)時制作該組建筑所用土坯時壓印上去的?!稘h書·食貨志》記載“貨布”是王莽天鳳元年(14年)鑄行的貨幣,至地皇元年(20年)“罷大小錢,更行貨布”,此后“貨布”行至地皇四年(23年),王莽新朝就滅亡了,這是斷定此組建筑遺址年代最為確切的證據(jù)?!稘h書·王莽傳》記載王莽于地皇元年開始“起九廟”,至地皇三年(22年)“構(gòu)成,納神主”,從此建筑遺址群所處位置及建筑年代看,均與《王莽傳》記載相符。黃展岳先生認(rèn)為此組建筑群是王莽時修建,建成后不久便遭焚毀的見解是正確的。

王恩田先生對該遺址的“基址數(shù)目、排列組合關(guān)系、建筑規(guī)模、年代、地理方位等”進行分析,認(rèn)為:“中組建筑群不可能是‘王莽九廟’,只能是王莽為漢室所建的‘祧廟’?!辈⒄J(rèn)為是分兩次建成的:“第一次所建的是南數(shù)1—3 排共八座。這是王莽篡漢前所建‘祧廟’?!簿褪钦f王莽于平帝元始四年(4年)所建祧廟是平帝曾祖以上遠(yuǎn)祖的廟。平帝曾祖是宣帝,自漢高至漢宣共八帝,知王莽所建‘祧廟’包括八廟,與中組建筑群南數(shù)1—3 排八座基址數(shù)目相等。這是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是王莽上臺后為宣帝以后的元、成、哀、平等四帝所增建的四廟,即中組建筑群南數(shù)最后一排四座基址?!趺Т伺e與對孺子嬰的策命相同,都是出于以尊崇漢室為名,行安撫人心、穩(wěn)定政局之實的政治目的?!保?]

此論證的問題是,王莽稱帝前后能否為漢帝建廟,這是應(yīng)該考慮的。王先生說:“王莽于平帝元始四年所建祧廟是平帝曾祖以上遠(yuǎn)祖的廟?!保?]查閱《漢書·平帝紀(jì)》,元始四年與祭祀有關(guān)的活動有三處:“四年春正月,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皇帝以配上帝。”此應(yīng)是王莽陪同平帝進行的郊祀活動?!跋?,皇后見于高廟。加安漢公號曰‘宰衡’?!边@是平帝在高廟中為王莽封號。同年“安漢公奏立明堂、辟雍。尊孝宣廟為中宗,孝元廟為高宗,天子世世獻祭”,此只是平帝追尊宣帝為中宗、元帝為高宗,并不是為其建新廟。這些活動雖都是出于王莽的謀劃,但都是以平帝的名義進行的?!锻趺鳌吠瑯右灿涊d了這幾件事??梢钥闯觯降墼妓哪晖趺Р]有為漢帝建廟,第二年平帝便死了。平帝死后,王莽尊孝成廟曰統(tǒng)宗,孝平廟曰元宗,并選兩歲的子嬰為皇帝,王莽自己為“攝皇帝”,改元“居攝”。王莽居攝時定過“祧廟”世系,但并不是定漢帝之“祧廟”,而是王莽為其王氏家族定的“祧廟”,以便在明堂中進行祭祀。王莽曰:“予前在攝時,建郊宮,定祧廟,立社稷,神祇報況,或光自上復(fù)于下,流為烏,或黃氣熏烝,昭耀章明,以著黃、虞之烈焉。自黃帝至于濟南伯王,而祖世氏姓有五矣。黃帝二十五子,分賜厥姓十有二氏。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媯,在周曰陳,在齊曰田,在濟南曰王。予伏念皇初祖考黃帝,皇始祖考虞帝,以宗祀于明堂,宜序于祖宗之親廟。其立祖廟五,親廟四?!保?]4106這是王莽追溯王氏世系之來源,并在明堂中祭祀“祖廟五,親廟四”,這與其后所建九廟世系是一致的。王莽代漢立新成為真皇帝后,其千方百計要斷絕與漢王朝的關(guān)系,更不會為漢帝立廟。如王莽于始建國元年(9年)曰:“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正月剛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保?]王莽傳,4109王莽為了斷絕與漢王朝的關(guān)系,將此前他自己策劃鑄造的錯金刀幣和人們經(jīng)常佩戴的避邪剛卯佩飾皆禁止使用。王莽始建國五年(13年),其姑母文母皇太后崩,雖合葬于元帝渭陵,卻用“溝絕之”,以斷絕與漢王朝的皇統(tǒng)關(guān)系。并“墮壞孝元廟,更為文母太后起廟”[7]4132。王莽已將元帝廟墮壞而改為文母太后廟,又豈能為元帝再建新廟。王莽地皇元年,宣帝杜陵便殿魂衣由后寢自樹立外堂上,“莽惡之,下書曰:‘寶黃廝赤,其令郎從官皆衣絳。’”[7]4161這是王莽為了斷絕與漢王朝的關(guān)系而搞的一次惡作劇,派遣黃衣吏卒廝殺便殿赤衣守卒,以王莽新朝的黃德之氣廝殺漢王朝的赤德之氣。地皇二年(21年),“莽壞漢孝武、孝昭廟,分葬子孫其中”[7]4166。同年,“莽夢長樂宮銅人五枚起立,莽惡之,念銅人銘有‘皇帝初兼天下’之文,即使尚方工鐫滅所夢銅人膺文。又感漢高廟神靈,遣虎賁武士入高廟,拔劍四面提擊,斧壞戶牖,桃湯赭鞭鞭灑屋壁,令輕騎校尉居其中,又令中軍北壘居高寢”[7]4168。王莽這些“革漢而立新”的舉動均是在稱帝之后,尤其是在地皇元年至三年正是建九廟期間,王莽廝殺宣帝杜陵便殿,壞孝武廟、孝昭廟,又提擊、斧壞、鞭灑高廟,王莽的這種心態(tài)又豈能為漢室諸帝建廟。另外,王先生根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認(rèn)為“王莽九廟的具體位置應(yīng)臨近灞水,在漢長安城東十三里的軹道之南”。又專門論證漢帝“祧廟即明堂”,“中組建筑群各基址的功能,位置形制與文獻記載中的‘明堂’和祖廟相符。進一步證明‘明堂’即‘太廟’”[5]。但《王莽傳》記載,早在平帝元始四年“莽奏起明堂、辟雍、靈臺,為學(xué)者筑舍萬區(qū)”。如果所謂漢帝“祧廟即明堂”,而王莽于地皇元年在“明堂之西”“以起九廟”的記載又如何理解?王莽九廟究竟是在漢長安城之東,還是在明堂之西,這就更不好理解了。綜上所述,王恩田先生認(rèn)為此組建筑群是王莽為西漢諸帝所建祖廟的觀點是不可能成立的。

二、“王莽九廟”的神主排列次序

黃展岳、顧頡剛先生均認(rèn)為此組建筑是“王莽九廟”遺址,但兩位先生對其神主的排列次序有不同見解。

《漢書·王莽傳》記載,地皇元年,王莽見四方盜賊多,欲視為自安能建萬世之基者,乃于“長安城南”“明堂之西”起九廟:“一曰黃帝太初祖廟,二曰帝虞始祖昭廟,三曰陳胡王統(tǒng)祖穆廟,四曰齊敬王世祖昭廟,五曰濟北愍王王祖穆廟,凡五廟不墮云;六曰濟南伯王尊禰昭廟,七曰元城孺王尊禰穆廟,八曰陽平頃王戚禰昭廟,九曰新都顯王戚禰穆廟。殿皆重屋。太初祖廟東西南北各四十丈,高十七丈,余廟半之?!秉S展岳先生據(jù)此記載,將南部最大建筑推定為黃帝太初祖廟,將南排四座按昭穆次序分別定為帝虞始祖昭廟、陳胡王統(tǒng)祖穆廟、齊敬王世祖昭廟、濟北愍王王祖穆廟;將北排四座按昭穆次序分別定為濟南伯王尊禰昭廟、元城孺王尊禰穆廟、陽平頃王戚禰昭廟、新都顯王戚禰穆廟。又據(jù)《元后傳》中《自本》曰“田和有齊國,二世稱王,至王建為秦所滅”,及《王莽傳》始建國元年《策》文中提到“惟王氏,虞帝之后也,出自帝嚳”記載,將中間一排的三座分別定為遠(yuǎn)祖帝嚳廟、遠(yuǎn)祖田和廟、遠(yuǎn)祖田建廟[4][8]214-222(見圖1)。顧頡剛先生還有另外一種推斷,基本同意黃展岳先生對南部五廟和北部四廟的推斷,但也有其新的構(gòu)思:“有廟號的九個是先于新室而存在的王莽祖先,多出的三個似為新廟。這三個新廟,一個是王莽自留的廟,其他兩個系效法周之文世室、武世室或漢之以文帝為太宗、宣帝為中宗的辦法,預(yù)留與子孫有功德而為祖、宗者?!睂⒅虚g一排三座認(rèn)為是王莽自留廟及預(yù)留給后世子孫有功德者而為祖、宗之廟②(見圖2)。兩位先生的觀點哪一種更可信,還是從王莽所遵從的周代宗廟制度來分析。

圖1 黃展岳先生繪制“王莽九廟”廟號位序示意圖

圖2 顧頡剛先生手繪“王莽九廟”廟號位序示意圖

《禮記·王制》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编嵭ⅲ骸按酥苤疲哒?,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與親廟四。太祖,后稷?!焙沃^“祧”廟?《周禮·守祧》云:“掌先王先公之廟祧,其遺衣服藏焉?!编嵭ⅲ骸斑w主所藏曰祧。先公之遷主,藏于后稷之廟。先王之遷主,藏于文、武之廟?!辟Z公彥疏:“后稷廟藏先公,不名祧者,以有太祖廟名,又文、武已名祧,故后稷不名祧也?!淞R之法,后稷廟在中央,當(dāng)昭者處東,當(dāng)穆者處西,皆別為宮院者也?!薄抖Y記·祭法》:“是故王立七廟,……遠(yuǎn)廟為祧,有二祧?!编嵭ⅲ骸疤熳舆w廟之主,以昭穆合藏于二祧之中?!笨追f達(dá)疏:“‘遠(yuǎn)廟為祧’者,遠(yuǎn)廟為文、武之廟也。文、武廟在應(yīng)遷例,故云遠(yuǎn)廟也。特為功德而留,故謂祧,祧之言超也,言其超然上去也?!卸觥撸形摹⑽涠R不遷,故云‘有二祧’焉?!币源擞^之,周之七廟制度,太祖廟居中,并藏先公之遷主,文王廟為昭居左,武王廟為穆居右,文、武之廟為后世遷主所藏之廟,故又謂二祧廟,此三廟為百世不遷之廟。其后四親廟,以昭穆分列左右。隨著世代的遞增,父死子繼,為了將新死者的神主安置于廟中,原位于昭廟、穆廟中的神主要依次上遷于文、武二祧廟中。由此可見,“昭穆”和“遷祧”制度是周代重要的宗廟祭祀制度,依此使宗廟祭祀井然有序,不失其倫。這便是“三禮”記載的周代宗廟制度(見圖3)。

圖3 “三禮”記載周宗廟昭穆位序及遷祧示意圖

王莽是以托古改制為名而革漢立新的,一切制度多從周禮。但為了標(biāo)榜自己功德超過前代帝王,也為了將自己的始祖追溯到黃帝、虞帝等遠(yuǎn)祖,故不依周的七廟制而擴為九廟,這樣才能安置其五祖廟和四親廟,故稱九廟。實際上王莽在居攝時就在明堂祭祀其五祖廟和四親廟,以序其祖統(tǒng)久遠(yuǎn)昭明之世系。前引王莽在居攝時定祧廟的文中,已將其王氏祖統(tǒng)厘得很清楚,往前追溯至黃帝、虞帝等先祖,“以著黃、虞之烈”,而立五祖廟;往后則“宜序于祖宗之親廟”,而立四親廟,以序王氏之嫡系??梢钥闯?,王莽在稱帝之前就開始祭祀其九位祖先了。既然王莽于地皇元年開始專為其自定的九世祖先建廟,至地皇三年“九廟蓋構(gòu)成,納神主”[7]王莽傳,4174。此肯定是納其九世神主入廟,這樣才能稱為“九廟”。依此來判斷,遺址的十二座廟中肯定包括王莽自定的九位神主廟是沒有問題的。

黃展岳先生的觀點是將南部五座定為五祖廟,北部四座定為四親廟,中部三座的中心定為遠(yuǎn)祖帝嚳廟,左右分列遠(yuǎn)祖田和、田建廟。如依這種定位,王莽死后其神主安放何處?尤其是王莽是按昭穆制度設(shè)立九廟的,后死者的神主要按昭穆制度安置于廟中,原位于昭廟、穆廟中的神主要依次上遷于祧廟。按此制度,王莽死后的神主應(yīng)按昭穆位置放置廟中,其上四親廟神主要依次遷于祧廟。王莽是“承皇天上帝威命”而王之君,是新王朝的開國皇帝,而其四親廟之祖均是王莽建新朝當(dāng)皇帝之后,才追謚為“王”的,其開國皇帝之神主能放置在被追謚為“王”的遷祖廟中嗎?以王莽遵從的周禮所強調(diào)的君臣之名位,這恐怕是不可能的。再者,王莽既然以昭穆次序設(shè)計廟位,肯定要遵循遷祧之制。那么,何廟能定為祧廟以安王莽神主及后死皇帝遷祧之神主,這就更難確定了。因此,黃先生將中部一排三座推定為帝嚳及田和、田建廟的觀點,似乎不符合王莽所自定的九廟要遵循“昭穆”位次和“遷祧”制度。

顧頡剛先生同意黃展岳先生對南部五廟和北部四廟神主的推斷,而將中部一排的三座定為三新廟,認(rèn)為是王莽自留廟及預(yù)留給后世子孫有功德者而為祖、宗之廟。這種認(rèn)定既保留了王莽自定的五祖廟和四親廟,正合稱“九廟”,又預(yù)留了王莽作為開國皇帝死后其神主入廟中最為中心位置,也預(yù)先安排了后世子孫左昭右穆的廟位,在實行后世死者神主遷廟時,正可效法王莽所遵從的周制文、武“二祧”之法,將左右兩側(cè)預(yù)留的祖、宗之廟作為昭穆“二祧”廟實行“遷祧”之制。此正符合“三禮”記載的宗廟昭穆制度和遷祧制度,也符合王莽建九廟以延續(xù)其皇統(tǒng),固其“萬世之基”的目的。因此,顧頡剛先生的觀點應(yīng)是可信的。

三、王莽“起九廟”而建十二座之緣由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此建筑群共十二座基址,為什么王莽卻稱“起九廟”,其數(shù)目不符,這是學(xué)術(shù)界長期以來最為不解的原因所在。俞偉超先生也贊同黃展岳先生將此組建筑定為王莽九廟,但也提出了疑慮:“這組巨型建筑群,按之方位和時代,當(dāng)即王莽九廟。所不解的是建筑物的數(shù)目為什么超出了九廟之?dāng)?shù)?!雹埸S展岳先生“為了尋求比較合理的解釋”,對宗廟制度進行了較詳細(xì)的分析考察,認(rèn)為“周七廟實際上可以不止七廟,魯五廟實際上可以多至十廟,如果此論不誤,王莽九廟實際上也可多出三個了”,“依‘降殺以兩’之義,王莽的祖宗廟自然要稱九廟了”[4][8]214-222。

然而,此論并沒有解除學(xué)術(shù)界的疑慮,至今仍然是難以取得共識的難解之謎。其實,王莽之所以稱“起九廟”而建十二座,是因為王莽還在世,不能稱為自己立廟之故,這是其最根本的原因所在。這種生前立廟但不能稱“廟”的現(xiàn)象,有漢以來就存在,是漢王朝的固有觀念?!妒酚洝ば⒕氨炯o(jì)》載景帝“中四年三月,置德陽宮”?!都狻芬辑懺唬骸笆蔷暗蹚R也,帝自作之,諱不言廟,故言宮?!薄稘h書·武帝紀(jì)》載武帝元光三年夏“起龍淵宮”。《三輔黃圖》云:“武帝廟,號龍淵宮?!薄稘h書·宣帝紀(jì)》載宣帝神爵三年春“起樂游苑”?!度o黃圖》云:“宣帝廟,號樂游?!庇绕涫峭趺槠涔媚冈刍屎笸跽ǖ纳糁荒芊Q“長壽宮”而不能稱“廟”,《漢書·元后傳》載王莽“墮壞孝元廟,更為文母太后起廟,獨置孝元廟故殿以為文母篹食堂,既成,名曰長壽宮。以太后在,故未謂之廟”。據(jù)此可以推測,王莽為自己及子孫預(yù)留的三座廟就不好稱“廟”,而只能稱為其已故的九世祖先“起九廟”了。此也可以進一步證實,顧頡剛先生將中排三座認(rèn)定為王莽自留廟及預(yù)留后世子孫有功德而為祖、宗之廟的觀點,正符合漢代生前建廟但不稱“廟”的慣例,從而也解決了王莽建十二座廟卻稱“起九廟”的難解之謎。

同時,這種廟位的安排,應(yīng)是王莽以君臣名位規(guī)劃的,南部五遠(yuǎn)祖廟神主是黃帝、虞帝及三位齊國國君,此五遠(yuǎn)祖廟不墮。北部的四廟神主雖是王莽的四親祖,但畢竟是王莽稱帝后追謚為“王”的,將其安排在北部,與最中部王莽自留的皇帝之廟保持了君臣之名位。如此,王莽生前作為孝子,既保留了四親廟進行祭祀;至其死后,神主納入廟之中心之位,則不失其開國皇帝至尊之地位;其兩側(cè)為“子孫有功德而為祖、宗者”的左昭右穆二祧廟,以序后世遷祧之制。這樣,使宗廟祭祀井然有序,不失其倫,以傳萬世。這應(yīng)是王莽精心規(guī)劃的新朝宗廟制度,并將其“視為自安能建萬世之基者”[7]4161。

余論

此建筑群各基址均是“四向五室”的格局,何以如此格局?黃展岳先生早在1960年發(fā)表簡報中指出:“這組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建筑形制、規(guī)模大小如出一轍,細(xì)部結(jié)構(gòu)又都有一定不移的方位,可能就是漢武帝以后作為政治指導(dǎo)思想的陰陽五行學(xué)說在建筑上的反應(yīng)。”在當(dāng)時考古資料還不十分明朗的情況下,黃先生提出此觀點還是難能可貴的。西漢時期由于受“五行”思想的影響,一切禮制性建筑均筑成“四向五室”的布局。漢高祖劉邦建國之初就確立了祭祀五方帝神體系。《史記·封禪書》載:“(高祖)二年,東擊項籍而還入關(guān),問:‘故秦時上帝祠何帝也?’對曰:‘四帝,有白、青、黃、赤帝之祠?!咦嬖唬骸崧勌煊形宓?,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說。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肆⒑诘垤簦槐碑??!笨梢姼咦鎰顚ξ逍?、五帝、五方、五色等宇宙觀是非常信奉的,所以在秦雍四畤的基礎(chǔ)上確立了雍五畤,以祭祀五方帝神。漢文帝時曾將祭祀五方帝神移至都城長安北部的“霸渭之會”,修建了“渭陽五帝廟”,其建筑形制為“同宇,帝一殿,面各五門,各如其帝色”[9]封禪書,1654。依此觀之,其建筑格局也應(yīng)當(dāng)是“四向五室”的一座大型建筑。漢文帝于建“渭陽五帝廟”的同年,還在長安的長門附近“立五帝壇,祠以五牢具”[9]1654。

從上述事例可以看出,五行宇宙觀在西漢時期是非常盛行的,高祖劉邦的高級文臣陸賈,文帝的高級文臣賈誼、公孫臣等都是西漢前期五行思想的極力倡導(dǎo)者,這種觀念落實到這些禮制性的建筑上,便成了“四向五室”的建筑格局。東漢經(jīng)學(xué)家鄭玄非常清楚地解釋了這種禮制性的建筑理念。鄭玄注《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云:“堂上為五室,象五行也。”賈公彥疏云:“五室象五行者,以其宗廟制如明堂,明堂之中有五天帝,五人帝,五人神之坐,皆法五行,故知五室象五行也。”[10]927賈公彥《周禮·春官·大史》疏云:“明堂、路寢及宗廟,皆有五室,十二堂,四門。十二月聽朔于十二堂,閏月各于時之門。”[10]817考古發(fā)掘的漢景帝陽陵的“羅經(jīng)石”遺址為景帝的陵廟,呈“四向五室”結(jié)構(gòu)[11]98,此可證實西漢時期各類廟的形制均是“四向五室”的格局。王莽是遵從周禮的,所以其建的九廟皆為“四向五室”格局。

以上是筆者對“王莽九廟”遺址的一些粗淺看法,供研究者參考。如有疏漏之處,也歡迎方家斧正。

注釋

①姜波先生認(rèn)為“王莽九廟”遺址中的“F12”可能為“明堂”遺址(載《漢唐都城禮制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67 頁)。劉瑞先生稱此組建筑群為地皇新廟,建成初期神主位序是,南部的5 座屬于王莽追認(rèn)的先祖廟,北部的7 座中,中間一排的中心6 號為伯王昭廟,東側(cè)5 號為儒王穆廟,西側(cè)的7 號為頃王昭廟,北部四座中的2 號為顯王穆廟,其余3 座為預(yù)留廟。王莽死后神主納入中心6 號伯王昭廟中,其四親廟神主均遷至太祖王莽廟中,余6 座按昭穆制度預(yù)留為后世子孫廟(載《漢長安城的朝向、軸線與南郊禮制建筑》,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1年版,214 頁)。②參見黃展岳文中引用顧頡剛的觀點。③參見北京大學(xué)歷史系考古教研室1973年編撰的鉛印講義:《戰(zhàn)國秦漢考古(上)》,第65 頁。

猜你喜歡
祖廟明堂王莽
王莽:皇帝家“可怕”的親戚
奇妙博物館(2022年9期)2022-09-28 03:05:00
走進祖廟博物館 弘揚佛山文化
小主人報(2022年3期)2022-03-11 08:26:54
探訪明堂天堂
小讀者(2021年4期)2021-06-11 05:42:36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一壟地
金山(2017年9期)2017-09-23 19:54:19
張明堂救“仇敵”戰(zhàn)日軍
文史春秋(2016年6期)2016-12-01 05:43:18
王莽嶺抒懷
北方音樂(2016年12期)2016-08-23 03:20:04
祖廟:中國上古的儀式中心及其復(fù)雜內(nèi)蘊
宋元以來浙江媽祖信仰研究初探 *
漫畫
對聯(lián)(2014年21期)2014-07-12 05:55:24
锡林浩特市| 和平县| 柳林县| 宁阳县| 武邑县| 罗定市| 鄱阳县| 天柱县| 扎赉特旗| 东乡| 芜湖县| 宜君县| 东辽县| 淮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阳西县| 中山市| 甘洛县| 什邡市| 南溪县| 合川市| 邻水| 靖州| 尼玛县| 文昌市| 隆昌县| 建湖县| 新巴尔虎右旗| 龙江县| 壶关县| 凤冈县| 绥中县| 翼城县| 台山市| 潞城市| 扶绥县| 四子王旗| 泰宁县| 武宣县| 个旧市|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