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呈哲
《樹王》:尊重自然還是改造自然?
阿城的“三王”系列小說,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尊重自然與改造自然兩種觀念的交鋒。
“樹王”是農(nóng)場的山上最古老、最大的樹,村里的人都對這棵樹帶有一絲敬畏,認為“這樹成了精了,哪個砍哪個要糟”。而城里來的知青李立,堅信“不破不立”,堅持要砍掉樹王,破除這種封建迷信。更何況,這棵樹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阻擋了其他作物的陽光,是完全“無用”的樹,因此需要砍掉它。
其實這也是故事中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堅決抵制砍掉樹王的,是昔日的軍人肖疙瘩,他平時不愛說話,卻有一手用刀和磨刀的好本事。他對山林的感情極深,卻無奈被安排到農(nóng)場與知青一起砍樹。他認為,樹木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歲月的見證,沒有“有用”和“無用”之分。然而在發(fā)展建設(shè)的時代浪潮中,他無力阻止一棵又一棵樹的倒下。
輪到要砍這棵樹王的時候,肖疙瘩上前用身軀抵擋住了利刃,指著自己的胸口說:“這里砍得?!比欢?,僅憑肖疙瘩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保護樹王的。樹王還是被砍倒了,肖疙瘩也因樹王的死亡而一病不起,他死后被葬在了樹王的木樁旁。后來,在肖疙瘩的墳頭開滿了能醫(yī)治刀傷的白色的花。其實,肖疙瘩才是村里公認的“樹王”――他是農(nóng)場中最精通砍樹技藝的人;而他用身軀護住樹王的模樣,讓所有人都感慨,他就是真正的“樹王”。
“樹王”是象征歷史與擔當?shù)姆枴!皹渫酢钡瓜铝?,一個時代也逝去了,而一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新時代來臨。
文中,肖疙瘩和李立的這一段對話最引人深思――“可這棵樹要留下來,一個世界都砍光了,也要留下一棵,有個證明?!?/p>
“證明什么?”
“證明老天爺干過的事?!?/p>
“人定勝天。老天爺開過田嗎?沒有,人開出來了,養(yǎng)活自己。老天爺煉過鐵嗎?沒有,人煉出來了,造成工具,改造自然,當然包括你的老天爺?!?/p>
愿人們在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能夠找到一條二者和平共處的道路。
《河童之夏》:真正的和諧,是尊重和平等
“父親說過,人類將我們生存的水塘和沼澤奪走,然后是風,還有天空,漸漸地將神靈的地方都據(jù)為己有。作為代價,他們都失去了靈魂?!痹诮瓚魰r代,人類無情地殺死了河童小酷的爸爸,小酷也因地震而被埋在地底。時間跳到現(xiàn)代――
小學(xué)生康一在回家的路上撿到一塊大石頭,帶回家后,石頭里竟然鉆出一只小河童,康一給它取名為“小酷”。盡管河童是傳說中的生物,但是康一一家都欣然接受了小酷。
小酷生于河川,長于自然,他想回家。康一偶然間聽說了遠野縣有“河童存在之地”的傳說,便帶著小酷前往遠野縣。然而到了那里之后,他們聽見村民在議論“抓住一只河童能得到一千萬元”,康一和小酷只能痛心地離開那里。
可是,河童與人類一樣,都是大自然的孩子,為什么就因為河童與人類不同而斷定它們是邪惡的生物呢?
后來,小酷的存在還是被曝光了,它被迫去錄節(jié)目。在節(jié)目錄制現(xiàn)場,專家稱自己的祖先殺死了一只作惡的河童,并展示了家傳的河童手臂。小酷認出,那就是爸爸的手臂。
小酷傷心地闡明爸爸被殺的真相:它為了祈求人們不要把沼澤改成水田,特地準備了珍貴的禮物――一條巨大的鯉魚,卻被人類無情地殺害。
小酷憤怒地震碎了攝影師的相機,逃離了現(xiàn)場。即便擁有這樣強大的實力,小酷也沒有選擇報復(fù)人類,因為它知道,人類里也有善良的存在,比如康一一家,且恰好被自己遇到了。懂得感恩的小酷,覺得自己很幸運。
事件平息以后,小酷收到一封來自同伴的信,最終決定告別康一一家,回到山林中生活。
這是一個平淡、溫馨而又悲傷的故事,也是人與自然的故事:人類大肆奪取自然資源,那些無家可歸的自然之物,該何去何從呢?這也是一個關(guān)于“初心”的故事:盡管同伴告訴小酷,有變成人類模樣的方法,可以在人類社會中長久地生活下去,但小酷還是選擇以河童的方式度過一生。這還是一個關(guān)于人性的故事,告訴我們?nèi)绾伪3忠活w對萬物尊重、平等相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