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
《孟子·滕文公下》中記載了孟子與宋國的一名大臣戴不勝的一番對話。在這個故事中,戴不勝想向齊王推薦一位叫薛居州的賢德的人,因為他認為只要齊王身邊有薛居州這樣的人來輔佐,齊王就不會被小人的讒言所迷惑了。對此孟子卻有不同的看法。
孟子開門見山地對戴不勝說:“您希望齊王賢明嗎?讓我來明白地告訴您。”孟子首先打了一個比方,他問道,“如果一位楚國的大夫,希望他的兒子去學齊國話,他是請一位楚國的老師還是請一位齊國的老師來教好呢?如此簡單的問題,戴不勝聽后想都沒想一下,直接作答:“當然是請齊國的老師來教為好。”
孟子繼續(xù)說:“如果這位齊國老師來楚國教學,但其周圍全是說楚國話的人。在這種環(huán)境和影響干擾下,學齊國話的人,就是每天用鞭子打他逼他,要求他說齊國話,想說好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把學齊國話的人送到齊國的熱鬧街市生活上幾年,同樣用鞭子打他和逼他,要求他說好楚國話,那也是不可能的?!贝鞑粍冱c頭稱是。
孟子開始轉(zhuǎn)入正題:“您向齊王推薦的薛居州,認為他是個賢人。假如齊王身邊的人,不管年齡大小還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樣的賢人,那么齊王就沒有機會接觸奸詐小人了,又和誰去做壞事呢?但是如果齊王身邊都是一些搬弄是非的小人,那齊王又和誰去做好事呢?單憑一個薛居州是不可能對齊王產(chǎn)生什么大的影響的?!贝鞑粍俾牶蟛挥傻帽幻献舆@番話所折服。
盡管孟子并未提出輔佐齊王的解決之道,但其一番話依然有著現(xiàn)實的啟示和意義。環(huán)境影響人,也容易改變?nèi)?。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現(xiàn)實生活中,和誰在一起很重要,甚至能改變你的成長軌跡,決定你的人生成敗。和積極向上的人在一起,必然充滿陽光而追求進步;而和消極偏頗的人長久相處,則可能變得頹廢平庸。因此,選擇生存環(huán)境和共事的人至關重要,“禽擇良木而棲,人擇君子而處”是人生應有之義。?
然而,更多時候我們對工作生活環(huán)境、周圍的人和事無法選擇,處于不盡如人意的人生常態(tài),甚至會有惡劣的境遇。俗話說,一杯清水因一滴污水而渾濁,一杯污水不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清澈。一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并不是某個外在的因素就能輕易改變的,相反環(huán)境對人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當然,并不是說環(huán)境惡劣,就可以俯首認命和同流合污,而是要潔身自好,謹防靈魂被沾污,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始終保持思想清醒和人格純潔。
(編輯? 余從/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