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報道源于大眾不滿足獲知新聞本身,想了解新聞發(fā)生的原因,即對新聞背后新聞的需求。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媒介的發(fā)展,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新媒體憑借海量內容和AI技術成為行業(yè)的明星,并興起了以急速化、碎片化、表層化為特點的淺閱讀模式。而深度報道卻在全面性、專業(yè)性、內容量大這種較為耗時的屬性下,在新媒體平臺上顯得有些“水土不服”。如何在保留傳統媒體新聞深度報道內容優(yōu)勢的同時,利用新媒體在傳播、交互方式等方面理念和技術優(yōu)勢,保持強有力的競爭,成為傳統媒體適應新的宣傳環(huán)境需要進行的研究與探索。
當下,新媒體的傳播形式在不斷創(chuàng)新,深度報道的內容含義也在豐富,但深度報道形式、內容更新的速度較慢。在快速變化新媒體時代,深度報道究竟還是否有存在的意義?從新聞角度來看,判斷新聞價值,一般需要從新聞五要素(何人、何事、何時、何地、何因)入手,這五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何事”,即新聞內容。然而,新媒體從業(yè)者一般判斷信息價值則多以趣味性為主,并不深究信息的來源、成因等,所以深度報道中追求的深度真實內容,恰好是新媒體目前較為欠缺的。
新媒體時代,受眾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圍,內容雖然涉及廣泛,但是大多內容都停留在信息表象,受眾無法了解感興趣信息的更深層次內容。如此,受眾對深層次、高質量信息的需求越發(fā)凸顯。深度報道雖然可以滿足受眾對特定信息的內容、質量需求,但難以破解時間和內容量上的限制,這成為它難以在新媒體平臺快速傳播的矛盾點之一。
深度報道文體特點成為新媒體渠道傳播劣勢。新媒體崛起后,傳統媒體都遇到了不小的傳播難題,特別是其中的深度報道方式。深度報道需要在發(fā)現新聞后挖掘背后的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導致耗時較久,篇幅較大,這對于新媒體時代大家普遍形成的快速閱讀習慣來說并不契合。
目前,新媒體信息的閱覽時間一般都會控制在5分鐘以內,更有甚者僅以預告、導語等類似形式,提供1分鐘以內的短閱讀。這讓受眾形成的閱讀習慣,在面對大篇幅文章時很難沉下心來進行沉浸式閱讀。很多內容優(yōu)質的深度報道,也因此難以獲得受眾青睞,致使出現報道評價較高、閱讀量上不去的情況,而這種情況已經嚴重影響了創(chuàng)作者的積極性。
對于新聞來說,時效與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和靈魂,但是時效與真實又往往存在辯證關系。時效性求快,但人對事件認識是有一個過程,探尋真相需要時間,不能兼顧的情形時有發(fā)生。所以,傳統新聞一般不會單純地求快,都是在保證真實的前提下追求快。而新媒體初生,較為缺乏標準的監(jiān)管體系,作者為追求商業(yè)價值,會在固定的時間內發(fā)盡可能多的信息,這導致行業(yè)中假新聞、假信息、舊消息出現的頻率較高,這讓互聯網中批量冗雜的信息愈發(fā)真假難辨。
深度報道成本較高。新媒體的崛起,極大地擠壓了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廣告和投資性收入大幅減少。
深度報道作為一種高投入報道形式,不僅耗費時間,也需要媒體提供資金和校驗支持。加之,不少深度報道還需探究某一領域、行業(yè)的內部情況,從而觸及相關利益群體,出現意料之外的阻撓,致使陷入取材難、耗時長、人力支出大卻無收益的窘境。
對作者業(yè)務水平要求較高。深度報道需要探究新聞背后的本質,這需要作者有優(yōu)秀的書寫能力、清晰的思路和較強的新聞敏感度,以達到透過細節(jié)探尋本質的目的。這類作者往往是行業(yè)的業(yè)務能手,需要承擔更多的創(chuàng)作任務,大量使用這些人去進行深度報道,將增加新聞制作成本,降低作者收益。因此,作者也更樂于采寫短新聞,而非深究深度報道。
將深度報道拆分為短小連貫的連續(xù)報道。新媒體信息從題目上看,通常是指向性強、有懸念、有內容反差和能引發(fā)共鳴的內容。如2020年11月微博熱搜中,就有“中國航天太會起名了”“深圳彭年萬麗酒店道歉”等標題。這類標題內容不完整,在傳統媒體中很少采用,但這種不完整的題目給受眾留足了想象空間,讓受眾有了更多的趣味性和探究內容的動力。而這一特點與深度報道產生的初衷相契合。
如此看,深度報道的本身價值并未消失,反而可以用一種“游戲通關”的態(tài)度,逐步拆分內容,適度給受眾提供內容反饋,并將大篇幅內容進行拆分,連續(xù)地對受眾進行內容輸出。
傳統的深度報道,一般分為發(fā)現、調查、探究解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中的最耗時、投入最大、篇幅最多的是調查。而發(fā)現階段精力耗費較少,時效性很強,作者可先將新聞現象以新媒體平臺傳播的習慣,通過預告和內容預覽的形式在媒體平臺刊發(fā),在事件引發(fā)關注的期間,深入調查。
打造深度報道的矩陣傳播。根據Morketing研究院發(fā)布的《新勢能人群休閑娛樂App偏好洞察報告》,一個人一般都只會習慣看較為固定的2~3個訊息類App。所以一味耕耘固定的平臺,不利于受眾的拓展和流量的提升。
縱觀當下的傳統媒體轉型,實際多是將報紙、電視節(jié)目直接照搬至網上,不僅內容未經適應性的調整,實際的傳播方式也較為單一,以至經常出現自媒體修改的新聞的閱讀量要高于原創(chuàng)新聞的閱讀量??梢姡⒎莻鹘y媒體生產的新聞不受讀者喜愛,而是方式未適應受眾的特點。
如今,成熟的新媒體會在創(chuàng)作內容的同時更新傳播模式,矩陣化傳播就是現在較新的傳播模式之一。矩陣化傳播是將已有的新聞內容,在不同平臺上,根據相應特性進行再加工、再傳播,然后相互引流,以達到信息效益最大化。例如,原先傳統媒體創(chuàng)作出新聞,在新聞網絡或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fā)表后,便不再進一步傳播,受眾找尋新聞內容,需要主動搜索,耗費大量的搜索時間。而如今算法推薦類新媒體平臺,會根據受眾曾經搜過的某一信息,集中推薦同類型其他信息,省去獲取信息的時間,這也是短視頻和短信息新媒體平臺吸納用戶的核心方式和優(yōu)勢。但是這種方式難以固定住特定的受眾,所以就需要矩陣傳播,相互引流,使信息傳播達到最大化,輻射更多不同平臺的受眾。
保持權威性和專業(yè)性,重視社會效益。新媒體信息,大多是將有限的新聞信息進行復制、加工,過程中經常會因自媒體作者為博取眼球,而對原信息進行斷章取義、內容捏造,以致出現假新聞和營銷信息等。這對受眾已產生了很強的誤導作用。
培養(yǎng)深度報道記者的專業(yè)能力。傳統媒體從業(yè)者已從收入上感到新媒體的沖擊,面對復雜的媒體環(huán)境,從業(yè)者需要在保證自我專業(yè)性、行業(yè)道德、個人準則的基礎上進行再調整、再學習,以適應行業(yè)的變化。
特別是要善用互聯網思維,提升個人的媒介素養(yǎng)。同時,著力培養(yǎng)傳統媒體新聞工作者特有的發(fā)現內容、處理內容、挖掘內容的能力,強化對內容數據的辨別能力,從而快速定位海量信息中的關鍵內容,并將其作為深度報道中的背景資料和補充信息,提高報道質量。
新媒體時代各種智能技術的不斷迭代,深度報道要面臨海量碎片化信息的挑戰(zhàn),從業(yè)者也要預見到智能信息系統帶來的新一輪信息爆炸。深度報道作為新聞形式,很長一段時間內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監(jiān)督和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作用,而在今天也同樣可以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中國仍處于轉型期,矛盾和沖突時有發(fā)生,揭露新聞背后事實的深度報道仍然有存在的價值和發(fā)展的空間。所以傳統媒體的新聞從業(yè)者應直面行業(yè)變革帶來的挑戰(zhàn),并從中找尋更適合不同受眾的深度報道形式,通過新的媒體技術和手段,讓深度報道為受眾提供更有效的新聞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