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適之,馮德成,楊 干,韓萬水,吳 剛
(1. 長安大學公路學院,西安 710064;2. 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南京 210096)
車輛荷載作為橋梁所受主要作用,呈現(xiàn)出等高度的隨機性和地域性[1]。為保障橋梁運營使用安全,在設計中更合理地考慮車輛效應,監(jiān)測車輛荷載信息意義非凡[2]。
現(xiàn)有車輛荷載監(jiān)測技術包括靜態(tài)稱重和動態(tài)稱重(Weigh-in-motion,WIM)兩類[3]。靜態(tài)稱重即地磅,精度高,但測量耗時久,易造成交通堵塞,設備成本高昂。為此,不停車快速稱重的WIM 被提出。WIM 可分為路面式(Pavement WIM,P-WIM)和橋梁式(Bridge WIM,B-WIM)兩類[4]。P-WIM 的傳感器布設于路面鋪裝層內(nèi),通過測量車輛經(jīng)過時的車輪壓力反推車輛荷載。由于僅依賴車輪通過時幾毫秒內(nèi)的動壓力,測量精度有限。鋪裝層內(nèi)的傳感器直接承受車輪壓力,極易受損,耐久性不足,安裝維護需中斷上部交通,引起諸多不便[5]。
為解決P-WIM 的不足,Moses 提出了B-WIM方法[6]。其核心思想是以橋為秤,通過測量車輛經(jīng)過時的橋梁響應反演車重。該類方法初期需要路面式車軸檢測裝置得到車速和軸距后才能實現(xiàn)車重測量,故仍存在P-WIM 中的問題[7-8]。隨后,有學者提出無需任何路面裝置的B-WIM 方法[9-10]。鄧露等[11]基于虛擬簡支梁理論提出了僅通過梁底應變響應反推車輛車速、軸距、軸重的方法。隨后鄧露等[12]又通過數(shù)值模擬,對常見B-WIM 方法在中小跨徑混凝土梁橋上的適用性進行了對比驗證。目前B-WIM 方法還存在兩大問題:1) BWIM 方法對于車輛單軸軸重不敏感,常誤將軸距小的群軸識別為單個車軸[13];2) B-WIM 方法主要基于應變片測量梁底應變響應識別車重[14-15]。應用中應變片常因結(jié)構(gòu)變形、電磁干擾和化學侵蝕等作用失效,精度、耐久性較差[16]。這些問題嚴重限制了B-WIM 的應用推廣。
針對應變片耐久性的問題,有學者通過換用加速度響應或支座剪力等指標反演車輛荷載[17-18]。Li 和Wu[19]基于區(qū)域傳感理念,用玄武巖纖維對光纖光柵(Fiber Bragg Grating, FBG)進行封裝,開發(fā)出長標距FBG 傳感器,可測量標距范圍內(nèi)結(jié)構(gòu)的宏應變。相較于應變片,長標距FBG 的耐久性及魯棒性提升顯著。同時,它基于光信號傳感不受電磁干擾影響,亦可用光纖串聯(lián)以便現(xiàn)場安裝。已有研究初步將其應用于車輛動態(tài)稱重,但只能識別車輛總重[20]。
為此,本文基于長標距FBG 傳感器序列,提出基于宏應變曲率的橋梁式動態(tài)稱重方法,可識別通過車輛的車速、軸距和軸重。具體內(nèi)容如下:首先對長標距FBG 及相應提出的B-WIM 算法理論基礎進行闡述;隨后,通過試驗驗證的車橋耦合數(shù)值模擬,對方法在不同參數(shù)工況下的表現(xiàn)進行探究,包括不同車型、車速、路面粗糙度、傳感器位置及標距長度。
長標距FBG 是通過將點式FBG 進行長標距封裝而成,基本結(jié)構(gòu)如圖1,包含一段護套,一個FBG,兩個錨固點和一段護套。護套與內(nèi)部的光纖FBG 僅在兩個錨固點處相連,用于保護內(nèi)部FBG。基于護套加錨固點這一封裝結(jié)構(gòu),內(nèi)部的FBG 與被測結(jié)構(gòu)僅在錨固點處相連,故最終測量得到的是結(jié)構(gòu)在標距范圍內(nèi)的平均應變,即宏應變εMacro(圖2)。長標距FBG 有效增強了點式FBG的監(jiān)測范圍,也使其不易因結(jié)構(gòu)表面開裂突起等高集度變形受損失效。
圖1 長標距FBG 傳感器Fig. 1 Long-gauge FBG sensor
與長標距FBG 相對應的宏應變與傳統(tǒng)點應變的對應關系如下式所示:
式中,lg為標距長度。
長標距FBG 的另外一大特性就是可串聯(lián)性,如圖2 所示,通過少量光纖就可將多根傳感器串聯(lián),以覆蓋結(jié)構(gòu)表面,實現(xiàn)區(qū)域的宏應變傳感。此外它還具有抗電磁干擾、質(zhì)量輕、體積小等優(yōu)點。
圖2 宏應變傳感Fig. 2 Macro-strain sensing
圖3 B-WIM 方法理論推導示意圖Fig. 3 Diagram for B-WIM method’s theoretical deduction
可以發(fā)現(xiàn)當傳感器標距選定時,宏應變曲率面積僅與上部移動荷載大小線性相關,因而可以基于該指標進行動態(tài)稱重,將其取為AMacro。
式中:Δti為兩條曲線中第i個峰值出現(xiàn)的時間差;n為總峰值數(shù)量,等于車輛總軸數(shù),如圖4 所示。
隨后,基于識別得到的車速v可計算車輛軸距D:
式中,dti為各曲線中第i和i+1 個峰值間的時間差,如圖4 所示。
圖4 基于宏應變曲率的B-WIM 方法Fig. 4 B-WIM method based on macro-strain curvature
車輛軸重的識別需要用到宏應變曲率面積,理論上可以直接通過AMacro根據(jù)式(6)進行反算,但實際橋梁結(jié)構(gòu)剛度難以獲得,故需利用一軸重已知的車輛進行參數(shù)標定,最終軸重計算式為:
車橋耦合模擬可準確模擬車輛通過時橋梁結(jié)構(gòu)響應,常用于方法的檢驗及參數(shù)分析。如圖5所示,車橋耦合模擬由車輛模型和橋梁模型兩部分組成,車輛模型選用多質(zhì)點自由度模型,動力平衡方程為:
圖5 車橋耦合模擬Fig. 5 Vehicle-bridge coupling simulation
式中:X=[uB, θB,ua1,ua2]T為車輛響應向量;F(t)為車橋接觸力;FG為車輛自重;MV、CV、KV分別為車輛質(zhì)量矩陣、阻尼矩陣和剛度子矩陣,具體形式可參見文獻[9]。
式中:D為位移向量;MB、CB、KB分別為橋梁質(zhì)量矩陣、阻尼矩陣和剛度矩陣,由ANSYS 自動生成;I為插值矩陣,將車橋接觸力轉(zhuǎn)化為等效節(jié)點荷載。
路面粗糙度由規(guī)范規(guī)定的位移功率譜密度通過逆傅里葉變換生成,基于不同的粗糙度系數(shù)生成不同等級路面粗糙度,計算時代入接觸力向量。
求解采用全過程迭代方法,初始設置車輛響應為0,依次通過Newmark-β 法獨立迭代求解式(11)和式(12),得到相應的橋梁車輛位移,依次代入接觸力向量,直至前后兩次迭代橋梁位移結(jié)果D(t)收斂[22-23]。
橋梁模型選用有限元模型,其動力平衡方程為:
式中:N(x)為單元形狀函數(shù)矩陣;L(x)為宏應變插值矩陣,與長標距FBG 布置位置及橋梁單元類型相關。
通過一個室內(nèi)試驗來驗證編寫的車橋耦合模擬程序可靠性。試驗中用電機以不同轉(zhuǎn)速牽引車輛模型駛過橋梁模型,在橋梁模型下部安裝有長標距FBG,用于宏應變采集。整個模型如圖6 所示。
圖6 車橋耦合模型試驗Fig. 6 Vehicle-bridge coupling model experiment
試驗中不同車速下得到的宏應變時程與車橋耦合模擬結(jié)果對比見圖7,圖例中灰線代表試驗實測結(jié)果,藍線為模擬值,可以看出兩者貼合良好,證明了車橋耦合模擬的可靠性。下面將基于車橋耦合模擬,對提出的B-WIM 方法進行檢驗。
圖7 車橋耦合模擬和試驗結(jié)果對比Fig. 7 Comparison between vehicle-bridge coupling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本次模擬選取中小橋中常見的簡支梁橋,跨度30 m,截面如圖8 所示,B-WIM 傳感器分兩組布置,分別布置在跨中和1/4 跨處,同時選擇兩種常用標距長度:0.5 m 和1m 進行比較。
圖8 簡支梁橋尺寸及傳感器布置Fig. 8 Dimension of simply supported girder and arrangement of sensors
基于交通荷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得到的代表性車型,選定三種高占比車型用于模擬,具體參數(shù)見表1,基本囊括不同軸距及軸重[2]。模擬中,依據(jù)表中參數(shù)生成不同的車輛模型以不同速度駛過橋梁模型,將各組B-WIM 傳感器采集到的宏應變代入提出方法識別車輛信息,研究本方法在不同車型、車速、路面粗糙度及傳感器狀態(tài)下的表現(xiàn)。
表1 車橋耦合參數(shù)工況Table 1 Parameter scenarios of vehicle bridge coupling
3.2.1 不同車型識別結(jié)果對比
對比提出的B-WIM 方法在三種不同車型下的表現(xiàn)。選用第二組1 m 標距的B-WIM 傳感器進行識別,在三種車型以10 m/s 的速度駛過后采集的宏應變時程及計算得到的宏應變曲率如如圖9 所示。圖例中“Si-10”代表數(shù)據(jù)由第i 個標距長度為1 m 的傳感器得到,“FS”代表經(jīng)濾波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
圖9 不同車型下宏應變曲率結(jié)果Fig. 9 Macro-strain curvature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vehicle types
可以看出基于宏應變曲率曲線,可準確識別出三種車型的大部分車軸,但對于四軸車的3 號軸、4 號軸,軸距只有1.3 m,識別得到的曲線峰值接近,難以分辨。
在三種車型工況下基于式(7)~式(9),可得到相應的車速、軸距和軸重識別結(jié)果,列于表2。從結(jié)果可以看出,在三種車型低速狀態(tài)下車速、軸距識別精度相對較高,誤差小于1%,軸重識別結(jié)果相對不理想,尤其對于密集群軸,如四軸車的3 號軸、4 號軸,誤差最大超過30%,主要由于群軸相對應的宏應變曲率峰部分重疊,難以區(qū)分。
表2 三種不同車型下識別結(jié)果Table 2 Identified results under three different vehicle types
3.2.2 不同車速識別結(jié)果對比
考慮不同車速對本B-WIM 方法識別結(jié)果的影響,工況選取二軸車以三種設計速度通過橋梁模型,傳感器仍選擇跨中第二組1m 標距。三種速度下宏應變響應及宏應變曲率曲線見圖10,不同速度下宏應變時程變化明顯,但宏應變曲率曲線較為穩(wěn)定,初步表明本B-WIM 方法在不同車速下使用的可行性。基于本方法得到的各工況車輛信息識別結(jié)果列于表3,可發(fā)現(xiàn)不同車速下,車輛速度、軸距和軸重的識別精度較為穩(wěn)定,但整體上軸重識別誤差仍相對較大。
表3 不同車速下識別結(jié)果Table 3 Identified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vehicle speeds
圖10 不同車速下宏應變曲率結(jié)果Fig. 10 Macro-strain curvature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vehicle speeds
3.2.3 不同路面粗糙度等級識別結(jié)果對比
選取常見的A、B、C 三級路面粗糙度對本方法的表現(xiàn)進行討論,車型、車速及傳感器情況同第3.2.2 節(jié)。模擬得到的不同路面粗糙度下結(jié)構(gòu)宏應變響應和宏應變曲率見圖11。由于選擇的前三級路面粗糙度狀況相對較為良好,對車輛激勵下的橋梁響應影響有限。這點從識別結(jié)果中也可證實,表4 給出了各級粗糙度下車輛信息的識別結(jié)果??煽闯雎访娲植诙葘τ谲囁偌拜S距的精度影響很小,但對于軸重,隨著路面粗糙度惡化,識別誤差略有增長。如果路面粗糙度劣化至D 等級、E 等級,影響可能更加明顯,未來需要針對該點進行更深入研究。
表4 不同路面粗糙度等級下識別結(jié)果Table 4 Identified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road roughness degrees
圖11 不同路面粗糙度等級下宏應變曲率結(jié)果Fig. 11 Macro-strain curvature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road roughness degrees
3.2.4 不同傳感器位置及標距長度識別結(jié)果對比
針對四軸車3 號、4 號群軸難以識別的問題,研究本方法在不同傳感器位置及標距長度下的表現(xiàn)是否會有所不同。選用四分之一跨和跨中兩組B-WIM 傳感器,標距長度選擇1 m 和0.5 m 兩種,車型和車速選為四軸車10 m/s,相應宏應變及曲率時程見圖12??擅黠@看出,隨著長標距FBG的標距長度減小,四軸車3 號、4 號軸對應的兩個宏應變曲率曲線峰可以被明顯區(qū)分,有效提升相應軸距、軸重的識別精度。表5 列出了3 號軸、4 號軸軸距和軸重的識別結(jié)果。當傳感器標距從1 m縮短為0.5 m 時,群軸軸距和軸重的識別精度平均提升了20%左右,成效顯著。但縮短標距勢必會降低傳感器的耐久性,未來需權衡耐久性和識別精度,研究優(yōu)化本方法配套的傳感器標距長度。相較而言,兩種不同傳感器布置位置對識別結(jié)果精度的影響較不明顯。因此在應用時,可自由選擇橋下地形空間更為方便的位置進行傳感器安裝,提升系統(tǒng)安裝便利性。
表5 不同傳感器位置及標距長度下識別結(jié)果Table 5 Identified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sensor locations and gauge lengths
圖12 不同位置及傳感器標距下宏應變曲率結(jié)果Fig. 12 Macro-strain curvature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sensor gauge lengths
本文基于長標距FBG 傳感器,通過理論推導提出了核心指標:宏應變曲率,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新型B-WIM 方法,可用于識別車輛車速、軸距、軸重等信息?;谠囼烌炞C的車橋耦合模擬,對本方法在不同車型、車速、路面不平順、傳感器構(gòu)型等工況下的表現(xiàn)進行考察,得到以下結(jié)論:
(1) 本方法在不同軸數(shù)、軸距及軸重的車型下整體表現(xiàn)較為良好,車速和軸距識別精度較高,誤差小于1%,相較而言,軸重識別較不理想,誤差水平在6%左右。同時當傳感器標距長度選擇不當時,方法對密集群軸識別精度不佳。
(2) 不同車速及路面不平順等級對本方法的識別精度影響較小,其中車速、軸距識別精度較為穩(wěn)定,軸重識別精度有隨著車速提升、路面惡化而降低的趨勢。未來針對該點需進一步對方法進行研究完善。
(3) 不同傳感器位置對本B-WIM 方法的識別結(jié)果影響較小,可以為傳感器安裝提供便利。同時,縮短傳感器標距長度可以有效提升對群軸軸距及軸重的識別精度,提升程度平均可達20%左右。縮短標距會降低傳感器的耐久性,需要綜合考慮耐久性和識別精度,對傳感器標距長度進行優(yōu)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