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楷
在我看來,將詐騙罪的受騙者限定為自然人還不夠,還必須進一步將其限定為具有處分能力的自然人。要求受騙者是自然人,是因為只有自然人才能陷入認識錯誤并基于認識錯誤處分財產(chǎn)。所以,如果自然人不具有詐騙罪所要求的認識能力與處分能力,也不能成為詐騙罪的受騙者。正如日本學者福田平所言:“由于財產(chǎn)處分行為以處分意思為必要,所以,要求處分行為人具有財產(chǎn)處分能力。因為欠缺這種能力的人(完全缺乏意思能力的幼兒、精神障礙者等)的行為不能說是財產(chǎn)處分行為,故從這些人處取得財物的行為,不是詐騙罪,而是盜竊罪?!崩纾桓嫒思滓娻従蛹?歲的小孩兒乙到自己家玩時,想起乙家早年買過幾枚金戒指,便問乙:“你家里有無金戒指?”乙說:“有。”甲就叫乙拿來換錢并不讓其告訴父母親,乙當即允諾。乙背著父母親將5枚金戒指分3次交給甲,甲也分3次付款70元給乙,比實際市場價格低了5000余元。由于乙不具有處分財產(chǎn)的能力,所以,只能認定甲的行為成立盜竊罪的間接正犯,乙是甲盜竊罪間接正犯的利用工具。
需要研究的是,知慮淺薄的未成年人(如13歲的未成年人)與心神耗弱者能否成為詐騙罪中的受騙者?
《日本刑法》第246條規(guī)定了普通詐騙罪,第248條規(guī)定:“利用未成年人的知慮淺薄或者他人的心神耗弱,使之交付財物,或者取得財產(chǎn)上的不法利益或者使他人取得的,處十年以下懲役?!痹摋l所規(guī)定的犯罪被稱為準詐騙罪。受此影響,舊中國1935年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規(guī)定了普通詐騙罪,第三百四十一條規(guī)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乘未滿二十歲人之知慮淺薄或乘人之精神耗弱,使之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一千元以下罰金?!薄耙郧绊椃椒ǖ秘敭a(chǎn)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928年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條規(guī)定了普通詐騙罪,第三百六十五條也有準詐騙罪的規(guī)定。意大利、韓國、泰國等國刑法以及我國臺灣地區(qū)“刑法”,都分別規(guī)定了普通詐騙罪與準詐騙罪。規(guī)定準詐騙罪,是因為普通詐騙罪要求欺騙行為達到使一般人陷入錯誤的程度,而利用未成年人的知慮淺薄或他人的心神耗弱進行詐騙時,只是利用其容易被誘惑的狀態(tài),除了積極地實施誘惑行為外,還包括任憑其任意地交付財物的行為。如果對這種行為不以犯罪論處或以盜竊罪論處則不妥當,所以,刑法特別規(guī)定準詐騙罪。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日本等國和我國臺灣地區(qū)“刑法”中的普通詐騙罪的受騙者不包括知慮淺薄的未成年人與心神耗弱者;相反,如果行為人使用的欺騙手段達到了詐騙罪所要求的欺騙程度,則成立詐騙罪而不成立準詐騙罪。
概言之,一方面,如果使用欺騙手段使未成年人等陷入認識錯誤進而處分財產(chǎn)的,成立詐騙罪;如果使用未達到欺騙程度的誘惑等手段使未成年人等交付財產(chǎn)的,成立準詐騙罪。另一方面,即使就準詐騙罪而言,詐騙對象也不包括無處分能力的自然人。正如我國臺灣地區(qū)學者林山田在論述準詐騙罪時所言:“若未滿二十歲之人,并不只系知慮淺薄,而系毫無知慮,例如無意思能力之幼童,或他人亦非精神耗弱而系心神喪失,在此等狀態(tài)下之人顯已全無處分財產(chǎn)能力,也即無能力交付財物或財物利益。故若行為人利用此等機會,取走其財物,則有如竊盜罪之以取走其物,破壞被害人與其物之持有關系,故系構成竊盜罪,而非本罪(指準詐騙罪——引者注)?!?/p>
德國、瑞士等國刑法沒有規(guī)定準詐騙罪,我國刑法也沒有規(guī)定準詐騙罪??梢钥隙ǖ氖?,不管是在德國、瑞士還是在我國,都不可能認為上述準詐騙行為不成立犯罪。只不過是認定為詐騙罪還是盜竊罪的問題;而這一問題又取決于對普通詐騙罪中的欺騙行為的程度要求。如果認為欺騙行為必須達到足以使普通的一般人陷入或維持認識錯誤進而處分財產(chǎn)的程度,那么,上述利用未成年人的知慮淺薄或他人的心神耗弱使之交付財物的行為,只能認定為盜竊罪;如果認為財產(chǎn)性利益不能成為盜竊罪對象,則利用上述人的缺陷取得財產(chǎn)性利益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如果認為欺騙行為只需達到足以使像受騙者那樣的一般人陷入或維持認識錯誤進而處分財產(chǎn)的程度,其中的“一般人”也包含知慮淺薄與心神耗弱的人,則上述行為成立詐騙罪。
我初步贊成后一種主張,即利用未成年人的知慮淺薄或者他人的心神耗弱,使之交付財物,或者不法取得財產(chǎn)性利益或者使他人取得的,成立詐騙罪。理由在于,具有一定認識與處分能力的未成年人與心神耗弱者,具有大體的真假觀念,因而能夠陷入認識錯誤;其基于認識錯誤處分財產(chǎn)時,也具有處分意識。例如,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某小學六年級學生鄒某、鐘某、肖某因?qū)W習成績不理想,常受到父母的責罵,便商議一起逃學。三人找到其中一學生的親屬容某,要求其帶他們外出打工。某日早晨,鄒某瞞著家人拿了父親的銀行卡支取了2000元和鐘某一起找到容某。容某見鄒某有錢,頓生歹意,便謊稱帶他們?nèi)ヘ溬u假幣賺錢。于是,鄒某又到銀行支取了2000元,將共計4000元交給了容某。容某將錢據(jù)為己有后,謊稱款已匯給外地朋友購買假幣,并將鄒某等人帶到南昌,將他們安置在某賓館后,獨自返回永豐,后三名受騙學生家長報案(詐騙小學生案)。法院認定容某的行為構成詐騙罪,判處兩個月拘役,并處2000元罰金。我贊成這一判決。如果將利用未成年人的知慮淺薄或他人的心神耗弱使之交付財物的行為都認定為盜竊罪,不僅難以被人接受而且會因為知慮淺薄和心神耗弱的標準不明,導致詐騙罪與盜竊罪的界限不清。
但是,利用沒有一定認識與處分能力的幼兒與精神病人,使之交付財物的,則宜認定為盜竊罪(間接正犯)。因為詐騙罪的構造中包含了受騙者陷入認識錯誤,而沒有一定認識與處分能力的幼兒與精神病人,無所謂陷入認識錯誤;詐騙罪的構造中還包含受騙者實施有意識的財產(chǎn)處分行為,而沒有一定認識與處分能力的幼兒與精神病人,也無所謂實施有意識的財產(chǎn)處分行為。
概言之,“欺騙”幼兒、嚴重精神病患者等無處分能力者,使之交付財物的,只能成立盜竊罪或搶奪罪,而不成立詐騙罪。但是,被騙者是否具有處分能力,并不是根據(jù)民法確定的,換言之,并不是說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才能成為詐騙罪的受騙者,因為詐騙罪中的處分行為與民法上的財產(chǎn)處分行為并不是等同概念。正如我國臺灣地區(qū)學者褚劍鴻所言:“施用詐術之對象,并不限于有行為能力者……此與民法無行為能力人之意思表示無效,及限制行為能力人,未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所為之單獨行為無效者無關,因此為民法上法律效果問題與刑事上責任系屬兩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