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安琪
1971年,尚處于封閉狀態(tài)的中國開始籌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在此過程中成立了“出國文物展覽工作室”,即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的前身。從那時起,中國“文物外交”已走過了50年。
文物外交緣起于1971年7 月在故宮慈寧宮舉行的“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的部分出土文物展覽”。展覽在基辛格秘密訪華前夕開幕,是周恩來打出的一張文物牌。
這年12 月4 日,當時的國務院圖博口負責人、后被任命為國家文物局局長的王冶秋對出國展籌備組全體工作人員作動員。他說,外賓看了在故宮舉行的出土文物展后反應很強烈。日本方面向周恩來總理提出,希望出土文物展覽去日本,周恩來沒有同意,說等反華的佐藤內(nèi)閣倒臺后再說。法國議會代表團等也提出這樣的請求,周恩來同意了,說戴高樂政府對中國很友好,文物展覽我們可以去,而且要去就去真的。
有人提出應向外國人收門票費,王冶秋說,我們這次是“文物外交”,要從政治角度考慮,不收門票費。
1973年5 月8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首站在巴黎市美術(shù)館小宮殿開幕。共有文物493 件、復制品27 件、輔助展品135 件??紤]到是去西方國家展覽,挑選的標準偏重于藝術(shù)性。
1979年,國家文物局向國務院打了一個請示報告。報告說,出國文物展觀眾不完全統(tǒng)計達八百萬人次以上,在對外宣傳和發(fā)展友好關(guān)系上起了積極作用,但花費也很大。報告建議,今后應以組織收費的出國文物展為主,以適應國家現(xiàn)代化的需要,為國家賺取外匯。報告經(jīng)胡耀邦批示后,國務院批復同意。
那時中方不知道如何上保險,如何跟外方簽協(xié)議,就在辦外展的過程中邊干邊學,學到手之后再運用于國內(nèi)流程中,相當于把相關(guān)博物館和運輸部門都“培訓”了一遍。然后,隨著改革開放,各省都單干起來,專門的文物運輸公司也成立起來。
三星堆博物館就是在文物外展中發(fā)展起來的一個大贏家。
當時中國第一次申辦奧運會,5 個申辦城市要在國際奧委會所在地瑞士洛桑舉辦一個文物展。中國挑選了9 件文物,其中包括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銅縱目面具。這是三星堆文物第一次出國展覽。從那之后,三星堆名聲大噪。
文物局錢少,但是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德勤思想解放。當時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報告還未出,按規(guī)定文物是不可出國展覽的,張德勤卻破例牽線搭橋,1995年日本朝日新聞社前來四川省文物局接洽。根據(jù)協(xié)議.日方支付四川省文物局1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00 萬元),全部用于三星堆博物館建設。當時四川到處籌措資金只籌到200 來萬元,這筆資金給了他們很大的底氣和信心。
沒想到,展覽前卻發(fā)生了一件大事故。日方團隊來四川考古研究所給展出文物拍照,在拍攝一級文物“大玉璋”時,攝影師翻面時不慎將之摔破。
時任四川文物局局長梁旭仲說,當晚他緊急向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1996年接任)匯報,初步確定索賠3000 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0 多萬元)。
雙方最后達成協(xié)議,日方賠償3000 萬日元,還向四川省考古研究所贈送了兩臺汽車用于野外考古。賠償?shù)馁Y金全部用于三星堆博物館建設。
時隔一天,考古所文物修復技師楊曉鄔便用環(huán)氧樹脂將玉璋修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