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摘要:幼兒園組織開展生活勞動,教育引導幼兒學習初步的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有助于引導幼兒養(yǎng)成勤勞、節(jié)約、堅韌、奉獻的美德和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美好情感。在幼兒的成長階段,培養(yǎng)其成為一個智力與體力相結合的人具有著重要意義。現(xiàn)如今幼兒教育會忽略勞動教育,導致幼兒的勞動意識、勞動技能、勞動習慣都沒有得到良好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以大班幼兒為對象,生成了一次基于幼兒興趣特點的勞動主題活動,旨在讓大班幼兒能夠通過親身實踐與感受,逐步收獲勞動情感、培養(yǎng)勞動意識、提升勞動素質。
關鍵字:興趣指引;大班幼兒;勞動開展
幼兒勞動教育是指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有目的、有意識地運用體力和智力改造外部世界,從而獲得勞動知識、勞動技能、勞動習慣、勞動意識和勞動情感等,實現(xiàn)勞智全面發(fā)展的一種教育活動?!拔覀兪蔷o密聯(lián)系德育、智育、美育來看待勞動教育的。”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話充分闡述了勞動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幼兒園培養(yǎng)健全的人,培養(yǎng)幼兒全面發(fā)展必然離不開勞動。我們讓幼兒在自主互動的氛圍下,將培養(yǎng)德智體美與勞動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既能讓幼兒的勞動技能得到提高,也會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充分挖掘幼兒園現(xiàn)有教學資源與課程資源,為幼兒帶來有意義的主題活動。
一、當前大班幼兒的勞動教育現(xiàn)狀
陳鶴琴先生曾經(jīng)說過:凡事能讓幼兒自己去做的,一定要讓他們自己做?,F(xiàn)如今,每一個家庭中都有一位“小公主”“小王子”。在嬌生慣養(yǎng)環(huán)境下長大的幼兒,根本不知道勞動對于他們有著怎樣的作用。在幼兒園幼兒群體中,擁有勞動意識的幼兒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幼兒都已經(jīng)習慣于依賴大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未形成獨立的意識。同時,不僅僅對于幼兒而言,我們的家長也是習慣于偏向幼兒的智力培養(yǎng),而忽略勞動素質的培養(yǎng)。在當下素質教育的今天,缺少勞動意識就不能進行全面發(fā)展,所以為了幫助我們的幼兒和家長轉變現(xiàn)如今的勞動現(xiàn)狀意識,我們根據(jù)本班幼兒(大班)的實際情況,開展了一次有意義的勞動,其目的是通過這次勞動主題活動讓大班幼兒學會更多勞動技能,逐漸在今后的勞動中變得更加自主與獨立。
二、勞動主題活動開展對大班幼兒的意義
(一)為大班幼兒的勞動技能做準備
勞動教育是培養(yǎng)孩子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的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大班幼兒來說,進行勞動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但是被詢問到用了哪些勞動技能的時候,大班幼兒對勞動技能的定義是模糊的。進行勞動主題活動,在其中我們可以幫助大班幼兒梳理各種勞動技能,知道勞動的多種形式,并且發(fā)現(xiàn)適用的勞動方法,最終獲得相應的勞動技能。大班幼兒的勞動技能大致可以分為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兩大塊。如幼兒自主點心;晨鍛幼兒自主取放、整理游戲器材;為他人“弟弟妹妹”服務,整理玩具、清潔座椅和小柜子,照顧自然角等。勞動技能的養(yǎng)成也是促進大班幼兒的生活和習慣的養(yǎng)成的基礎。因此,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機會,讓大班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
(二)為大班幼兒的探究學習埋伏筆
《指南》指出,我們要培養(yǎng)大班幼兒初步的探究能力。主題中的勞動教育是通過活動的方式,開展探究性學習,幼兒的科學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更有目的性和邏輯性。在課程活動中,幼兒通過勞動進行深層次的學習,逐步理解不同學科之間的天然聯(lián)系;關注細節(jié),提出探究問題,并在探索中產(chǎn)生新的理解,習得新知識。因此,大班勞動主題活動的開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大班幼兒的科學探究學習埋下主動探究性的學習,讓他們在勞動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尋找問題答案或解決問題。
(三)為大班幼兒的傳統(tǒng)美德設鋪墊
陳鶴琴先生說:“人類的動作十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yǎng)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重習慣的養(yǎng)成?!蔽覀兏鼞摪盐諘r代背景,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新時代新氣象理念,創(chuàng)建相關勞動課程活動,用勞動促進學生幼兒德行、涵養(yǎng)、能力提升。勞動是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因為勞動,人類社會才會不斷提高和發(fā)展,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勞動技能,尊重勞動成果,學會感恩身邊平凡崗位上的每一位勞動者,在孩子的身上真正做到“讓勞動成為一種美德、一種品質”伴隨其一生!
三、大班幼兒進行勞動活動的具體策略
《綱要》中強調,我們既要保護幼兒受保護與受照顧的需要,也要給予他們一定獨立生活的機會,這鼓勵我們幼兒園與家庭應當逐步擺脫為幼兒“代辦”“包辦”的教育方式,逐漸將勞動教育的潛在價值挖掘出來。我們的幼兒早已不再需要強度化的體力勞作來找尋勞動教育的深刻內涵,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停止向幼兒滲透將勞動這種美德發(fā)揚并傳承下去。在進行主題活動的同時避免內容過于僵化刻板,譬如從前的主題活動,早已不能滿足幼兒的勞動需求,如何讓幼兒既覺得有趣,也要考慮幼兒能否在勞動中學有所得,所以我們教師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們的周圍找尋資源,帶領他們在勞動中豐富,在勞動中獲得精神的富足。
(一)追隨幼兒興趣,生成勞動興趣
《指南》提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主。我們教師能夠把幼兒的興趣充分挖掘出來,將孩子們的興趣點引領到主題活動中,逐步生成勞動課程,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知道我們要在今天做什么,我們會在今天玩什么。蒙臺梭利曾經(jīng)提:環(huán)境是有生命的。環(huán)境賦予幼兒的是無限的學習空間,所以將一切有利于幼兒發(fā)展的環(huán)境事物的意義挖掘出來,在情境中帶領幼兒探索興趣,不僅僅是周圍事物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而且我們教師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能夠讓幼兒更加充分的進入主題活動。根據(jù)幼兒的興趣特點,逐步引導他們進入探索的領域,在勞動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繼而從幼兒最直接的需求出發(fā)從而生成勞動課程。
我們幼兒園一直有著勞動特色的主題課程活動。一次,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勞動”的時候,孩子們紛紛對幼兒園里哪里需要勞動產(chǎn)生了特別濃厚的興趣。教師思考:勞動發(fā)生在一日生活中,是真正的生活教育。勞動能夠鍛煉體魄,掌握技能,促進良好品質的形成。大班孩子能否在勞動的過程中尋找勞動的方法,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由此我們大一班生成了《戶外勞動記》這一主題課程活動。那這些課程又是哪里來的呢?我們進行了一次談話活動,許多孩子紛紛說著自己最想去勞動的地方。隨后,我們進行了勞動地方的統(tǒng)計。孩子們說一個幼兒園里需要勞動的地方,我們就請垚垚畫一個標記。大家一共選出了11個想去勞動的地方。那么,第一個去哪里勞動呢,再次成為孩子們討論的話題,最后我們進行舉手表示,舉手次數(shù)最多的就排在前面進行勞動。
(二)展開勞動過程,培養(yǎng)勞動習慣
確立主題之后,我們便開始展開勞動過程。整個過程看似只需要勞動,實則需要我們教師的精心準備與幼兒的自主探索。我們創(chuàng)設主題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品質,那么要從最基礎的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習慣開始。在活動中避免秩序混亂,例如幼兒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甚至不想做就不去做,這樣就起不到主題活動的作用了。展開勞動體現(xiàn)的是我們教師教育智慧的時刻,能否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參與到勞動過程中,讓孩子們真正學習到勞動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有付出變回有回報,一個人學會了勞動之后在實踐中才會擁有無窮的智慧。在生活當中,只有不斷地在勞動中學習才能成為一個具有堅強品格的人。最后,我們教師也要注意充分調動幼兒的感知,讓勞動與教育結合、體力與腦力結合,最終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fā)展。下面是我們戶外勞動中的種植地勞動記片段呈現(xiàn):
種植地里我們先前種了黃瓜,孩子們發(fā)現(xiàn)黃瓜苗開始爬藤了,但是都耷拉在地上。這時,便有孩子提出要給黃瓜藤綁小棒。由于種植地的空間小,孩子自主選舉產(chǎn)生了由11名孩子組成的“種植小分隊”。在孩子們的商討中,我們準備了鏟刀、剪刀、鐮刀、麻繩、竹棒這些工具。在給黃瓜藤綁小棒的過程中,孩子們分工合作,有的豎小棒,有的孩子捆黃瓜苗。就這樣,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花了30分鐘左右把黃瓜苗都綁到了竹棒上,最后,垚垚還提議:“我們應該把其他的材料整理收拾好,不然都丟在旁邊,會影響別的小朋友走動的,我們要有始有終?!眻悎惖奶嶙h得到了其他孩子的一致提議,于是他們又主動一起清理地面。在這樣的一個勞動過程中,大班孩子主動有了這次對種植地進行勞動的活動,整個過程都是大班孩子主動完成的,這也能看出勞動習慣在大班孩子生活中的養(yǎng)成。
(三)多元評價勞動,提升勞動價值
《綱要》中指出:多元化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觀察、記錄、分析、判斷,得出評價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適合幼兒發(fā)展的培養(yǎng)目標,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階段性評價也是幼兒多元評價一個重要參考,從幼兒言語能力、行為能力、思維能力、生活經(jīng)驗等著手評價,關注幼兒的發(fā)展。勞動活動本身包含豐富的內涵,如何從中挖掘潛在的勞動價值,讓幼兒能夠通過勞動收獲自我,感知勞動的重要性,也是這次主題活動的潛在意義。多元評價本次戶外勞動主題活動,讓教師能夠通過活動過程總結勞動帶給幼兒的優(yōu)點和弊端。在之后的勞動主題活動中能夠彌補這次由于經(jīng)驗不足所帶來的短板。評價“體智德美勞”素質教育帶給幼兒的是否是實質性的經(jīng)驗,摒棄掉過于形式與刻板的活動方式與方法,懂得從幼兒的表現(xiàn)中總結經(jīng)驗,讓幼兒逐步明白服務自我與貢獻社會的意義。
當我們的勞動課程活動基本接近尾聲后,我也試著再次和孩子們、家長們進行交流,問一問他們在勞動中的感受,孩子們回答我的是“開心、好玩、下次還要勞動……”家長們反饋我的是“這是一次讓大人和孩子的積極互動,看到了孩子勞動習慣的養(yǎng)成?!焙髞恚疫€在班級群里發(fā)布了關于“家庭勞動”的打卡活動。從多數(shù)家長每日勞動打卡的次數(shù),我感受到了家長們對這次勞動課程的肯定。而作為教師的我,也及時反思自己在勞動課程活動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對課程活動的思考。課程活動的實施者,主體是幼兒,但是教師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美好生活,勞動創(chuàng)造。我也將繼續(xù)追隨大班孩子對勞動的興趣,繼續(xù)深入勞動,提升勞動美德的價值。
(四)家園互動溝通,拓展勞動范圍
教育好孩子不僅僅是我們幼兒園的事情,家庭也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場所,有效的家園溝通,更能促進我們孩子的學習與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也可以與社區(qū)與家庭結合起來,擴大勞動的范圍才能讓幼兒的勞動教育更具有一致性。尤其培養(yǎng)家長們的意識,在家長的監(jiān)督與鼓勵下,幼兒可以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在主題活動結束后,將學習到的勞動技能應用到生活中。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有鍛煉身體的機會,比如大班幼兒可以主動使用一些生活工具,適當讓幼兒通過鍛煉促進其肌肉與身體平衡知覺的發(fā)展還是十分必要的,而且通過勞動,幼兒會更愛家、愛園、愛社會。通過勞動獲得一種身心的滿足感與歸屬感,逐漸成為一名具有社會意識的人?!吨改稀分幸蔡岬阶層變褐饾u對于自身的居住環(huán)境產(chǎn)生歸屬感,所以教師聯(lián)合社區(qū),在適當?shù)臈l件下為幼兒提供勞動的條件,讓幼兒可以貢獻自身的力量。
在一次交流自己的勞動感受的時候,星星說:“我在家也幫我媽媽勞動的?!毙∮钫f:“我在家里幫姥姥洗菜,掃地……”這時,其他孩子也說在家里也幫爸爸媽媽干家務的。于是我們的一場家庭勞動活動開始了。我們先是在班級里討論了在家可以做哪些勞動,許多孩子說:拖地、掃地、洗衣服、整理玩具等項目。但是孩子們也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勞動都可以開展的,比如燒菜就是存在安全隱患的,大家不會的勞動。于是我們就一起對大家說出來的家庭勞動項目進行了“刪選”,選出了孩子們有能力去進行的勞動。最后,孩子們在家開始了勞動,我們也在班級群里開啟了家庭勞動日的打卡活動。
四、大班勞動主題活動中的收獲
關于本次由幼兒興趣引發(fā)的勞動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大班孩子和教師都在其中獲得了一定的學習與發(fā)展。大班孩子在掌握基本勞動技能的基礎上,關鍵提升了主動勞動意識,養(yǎng)成了愛勞動的良好習慣;而作為教師,更是通過戶外勞動主題活動的開展,形成了一套展開勞動的主題發(fā)展絲蘿,為以后的課程活動開展形成了良好的活動支架。
幼兒勞動相比于其他活動方式有著更加深刻的意義。在今后,我們要多多為幼兒提供勞動的機會,促進幼兒內在的成長,激發(fā)出內心勞動光榮的情感。人類生活與生存都離不開勞動,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小公民意識,懂得勞動社會的制約與規(guī)則。讓幼兒明白在社區(qū)與社會的文化熏陶下,勞動是一個人生存的必備技能。我們要讓幼兒懂得奉獻并且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懂得珍惜并且熱愛勞動,最后將勞動意識、習慣與技能讓幼兒充分領略,不斷在收獲中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廣艷.幼兒園如何在一日生活中開展勞動教育[J].遼寧教育,2020(22):44-45.
[2]王妍.讓幼兒在體驗式游戲中感受勞動的快樂[J].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20(0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