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彬
自普魯斯特于1908年撰寫關于圣伯夫的論文,在論文和類似小說(如其中篇目《和媽媽的談話》、《伯爵夫人》)的作品之間轉換,篇幅長達四五百頁;多年以來,他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了無數(shù)的筆記、論文或小說草稿,正如法國作家皮埃爾·克拉拉克在普魯斯特《一天上午的回憶——駁圣伯夫》中文版最后的《說明》中所記,“在8月末,普魯斯特又給斯特羅斯夫人寫信,說:‘不久前我開始寫——并已完成——一本寫得很長的書’”。這部于1909年在三十八歲的普魯斯特書信中出現(xiàn)的“一本寫得很長的書”中包含著直到十三年后他五十一歲臨終之前依然在修改的小說的雛形,但并不是我們所閱讀的《追憶似水年華》(另有譯為《追尋失去的時間》、《追尋逝去的時光》)本身。普魯斯特被認為是“只寫一部書的人”(貝爾納·德·法諾瓦在《駁圣伯夫》編者序中所言),他的全部作品,《追憶似水年華》之外的小說、文論、筆記、隨筆,可視為“追憶”的準備,一切包含在那部小說中,正如小說中的一切包含在時間之中,在“我”的回憶之中。時間,是普魯斯特的人生與寫作的標識、尺度和容器,是一種類似驅動力的存在。自從1913年,普魯斯特發(fā)表那部更長的小說的第一部《在斯萬家那邊》開始,無數(shù)人閱讀和評價這部作品,第一眼就看到了小說中的“時間”。時間引導“我”進入睡眠,又從睡眠中蘇醒;時間連同地點一起,將小說中的敘述者“我”——即馬塞爾——和蓋爾芒特親王、夏呂斯男爵、德·圣德費爾特夫人、猶太文學青年布洛克、小提琴手——后來的新貴莫雷爾,這班人等,引入他們熱衷的聚會,并在時間的流逝中隨著聚會而變換、衰老。時間吸引并迷惑著普魯斯特的讀者們。也許這是作者本人設下的迷局,因為常年在室內生活,普魯斯特對時間的感受可能與眾人不同:
他將時間置于書名之中,作為小說一根牽連人物、事物、事件的主線;
《追憶似水年華》依賴于時間,人與事隨著時間推進;
他在作品中模糊了時間,不同的時間更像個一個個容器,有的時間重疊了,有的時間是跳躍的。
一旦喪失時間,普魯斯特的這部小說便失去了重力,讀者也無枝可依。人生活在空間與時間之中。人類如此在意時間,個體在他活著時,在其所處的位置,計數(shù)著時間生活、工作;重病者和老人的頭上懸著時間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人類以時間對自己和他人的一生命名——人的生日和祭日。人類離開時間如何生活?我們如何與自己和他人相處?我們如何理解時間?以及,人類真的離不開時間?時間的意義是什么?時間是獨立存在的嗎?離開人類,時間是否有意義?在普魯斯特的小說中,時間作為命題,也作為回憶的容器和證明,它是如何表現(xiàn)的?它能回答我們關于時間的疑問,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嗎?我試著就此加以探討,寫下我的理解。
在作品意義所指的部分,正如普魯斯特筆下,時間作為刻度,在因印象而召喚的回憶(《追憶似水年華》第七卷《重現(xiàn)的時光》中寫到)中——“我這輩子畢竟還看到過美的事物”(《重現(xiàn)的時光》第177頁)——見證過事物存在的過程。那些人與事以回憶的方式展示之時,時間也以對過去之人、過去之物、過去之事的見證的經(jīng)驗,對未來之物,那被時間充滿的未來,對存在作出了預示:人生的意義,一個新人從生到死的過程和終結;以小見大,一葉知秋,因為見證一個大家族的興衰史,我們甚至可以作為一個時代的寫照,以及對下一個時代的某種預示。時間最終化為另一個龐大的人類經(jīng)驗——歷史,不論是個人史,或是一個家族、部落、種族或國家的歷史;進而,由歷史進入永恒之門,乃至不朽。
我們已經(jīng)看到,在小說中,“我”的敘述具有一種時間上的線性——但不止一條線,也不一定是連續(xù)不斷的線,而是線條的集束——即,所有的事物——家庭聚會,在貢布雷或巴黎的生活,“我”對希爾貝特和阿爾貝蒂娜的愛戀,對阿爾貝蒂娜之死的幻想和追尋,夏呂斯的興趣和他的衰老……都是在特定的時間之中推進的。那是被普魯斯特處理過的“我”所擁有的時間,更多的是模糊的、前后跳躍和交叉的時間,那些時間更多地與某個事物,以及某些成為隱喻的事物緊密相連,例如對外祖母的記憶發(fā)生在“我”的童年時期,是與喬治·桑的小說相連;少年時期對希爾貝特的愛戀與地名貢布雷相連;青年時期和阿爾貝蒂娜的孽緣與地名巴爾貝克相連……普魯斯特在小說中總是為敘述者的時間找到一個結伴而行的事物,那個事物不是一個具體存在過的事物——喬治·桑的小說,萊奧妮姨媽的小瑪?shù)氯R娜蛋糕——便是一個具體的地名,一幅畫或一段凡德伊的音樂;拉貝瑪演出的拉辛戲劇同樣作為時間的伴隨物,見證了拉謝爾的蛻變。當?shù)隆ぜ{索親王夫人在普魯斯特寫下的最后一次聚會中從蓋爾芒特親王家離開而要去下一個聚會,普魯斯特寫道:“她在奔向她的墳墓”。
在小說中,“我”的敘述具有一種時間上的線性——但不止一條線,也不一定是連續(xù)不斷的線,而是線條的集束——即,所有的事物
如報喪鳥——不,如同洪水來臨之前大河上游漂下來的浮木和變渾濁的河水,小說預示著一個人物的命運,而這種命運串聯(lián)在時間之中。德·納索親王夫人已經(jīng)衰老,她也終將死去。當她在同一時間段內的兩個聚會之間奔波,在“時間攝影機”和回憶人馬塞爾眼中,看似是奔向下一段時間,下一個聚會,下一段生活,卻猶如一個急急忙忙奔向自己墳墓的人。普魯斯特有時扮演一位穿黑衣的巫師的角色,當他寫下或回憶起某個人,時常說出不祥的預言。
萬物在時間中變化。時間令人衰老。
在小說最后一卷《重現(xiàn)的時光》,如一臺攝像機拍下的最后一次聚會,作者為讀者們精確地表現(xiàn)了在時間之中舊人的衰老、新人的誕生,不斷迭代,在同一個相似的場景中。這一切是為何以及如何發(fā)生的?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時間之力在牽引,在起作用。
在一個三維的“世界”里——空間,時間,事物(即一個四維事件,它是活的,運動的,而不是靜止的,也不是靜止的立體世界)——時間仿佛是一個動力——注意,此時時間不是幻燈機,不是讓照片成為電影——抽離時間,世界將是靜止的,是事物留存在空間中。在一段時間之中,時間推動事物在空間中變化,世界就此運轉,被人類看到——這是我們所見的世界和想象中的世界。在這樣一個關于“世界”構成部分的時間定義中,時間不是尺度,不是度量衡,它更傾向于作為一種“力”,推動事件的發(fā)生,事物的變化,人的成長和衰老乃至死亡。在普魯斯特的小說中,作為刻度和見證的時間令人沉迷,而在此,作為力的時間令人感傷和沉思。
在普魯斯特的小說中,作為刻度和見證的時間令人沉迷,而在此,作為力的時間令人感傷和沉思
普魯斯特小說最后一卷的最后部分,即“我”的最后一次聚會,實在是一場關于時間作為推動人衰老的力的“作品”展覽會。這些展覽品,便是“我”從前認識的那些人在“那天”——即聚會的那天——的模樣。對這次聚會,普魯斯特令敘述者“我”在中譯本從第一百六十頁到小說結局、第三百四十頁,使用了長達一百八十頁的篇幅來敘述在貫穿這次聚會事件的時間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它依次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其一,“我”結束數(shù)年療養(yǎng),返回巴黎家中,接到請柬后在去蓋爾芒特親王家沙龍路上的事,遇到中風后康復中的老年夏呂斯男爵,由仆人般的同性伴侶絮比安陪同。他們在路上遇到德·圣德費爾特夫人和萊杜維爾公爵夫人——這位夫人也久病初愈,她不是去親王家的聚會。馬塞爾與夏呂斯攀談。頁碼為第一百六十頁到第一百七十頁。夏呂斯,這位整部《追憶似水年華》中的風流人物,某種程度上的負面角色,他由一位從前精力旺盛、講究的男子,終于成為一個衰老的、自己竟無法正常走路的老人,如秋風中的即將死掉、葉子幾乎完全落盡的樹;
其二,從第一百七十一頁開始,“我”邁入親王府大門,“恢復平靜”,感受到熟悉的氣息——當然是往日聚會的氣息,盡管親王家已經(jīng)換了新府邸。熟悉的地方,引發(fā)回憶,聯(lián)想到小瑪?shù)氯R娜蛋糕?!拔摇痹谟H王家中走動,還未進入客廳。在走動中觀看室內場景,繼續(xù)回想從前的事,想到外祖母和《棄兒弗朗沙》——典型的往事回憶,典型意象。思考和敘述“我”對文學的看法,談及語言、回憶錄、寫作、作家的職責等……隨著親眼所見,思緒跟著游動。直到第二百一十八頁,進一步走進“聚會”的現(xiàn)實現(xiàn)場——進入親王家的客廳。這是他最熟悉的場景,聚會正在進行,“第一個節(jié)目已經(jīng)演完”;
接著,在聚會客廳中所見,本次聚會的現(xiàn)實高潮逐漸來到——在聚會中與故人重逢,重新認識他們!只有情節(jié),而不是故事。敘述者沒有讓故事發(fā)生,或者說他選擇舍棄了故事。整個聚會如同漫長的重新認人的過程,以及感嘆過去熟人的變化——“我不懂為什么他們全都仿佛‘化了妝’”(第220頁)。化了妝,當然,那是一種社交界的習慣;更深一層,人們變化了,衰老了,為了遮蓋衰老的容顏,人們需要化妝——即便變得面目全非而不像自己。這一個過程,從第二百二十頁開始,一直延續(xù)到第三百一十三頁,“湖泊的仙女”、從前高貴純潔的德·蓋爾芒特公爵夫人——美麗的奧莉阿娜——來和“我”攀談,獻出她的“風流往事”!這一個重新認識故人的場景才基本告一段落;此后是兩位新人出場:名不見經(jīng)傳的德·圣德費爾特夫人,以及希爾貝特和圣盧的女兒圣盧小姐!此時,小說來到第三百二十二頁,離整個小說結束還有十八頁。
最后,留下薄薄數(shù)頁,仿佛懺悔一般,“我”從現(xiàn)實和聚會的“夢”中醒來,決定去寫那部屬于自己的唯一的書。直到終了,第三百四十頁,以“那就是在時間之中”終結。
還記得普魯斯特在小說第三卷《蓋爾芒特家那邊》結尾時,寫到因病很快就要死去(他自己說,“幾個月后我就要死了”)的斯萬先生在和蓋爾芒特公爵夫婦嘮叨著德雷福斯案件,公爵不耐煩了,便說出那樣一句話,作為本卷的結語:
您的身體好著呢。您能參加我們所有人的葬禮。
讀者們都會看到,斯萬先生很快將會離世,完全不能和至少活到八十多歲的蓋爾芒特公爵相比。時間,以力的方式,推動著人衰老,將讓所有人都墜入死亡的懸崖——在那里,終結了的活人的時間,也是一個容器——死者的容器。
我們同樣更傾向于將時間作為一種度量衡,一種關于“日子”的刻度,并以實物的方式記錄下來,如日晷,如沙漏,如打更人。由古至今,世界各地的人對時間大概皆有感知,它們感知和確定時間的方式可能多種多樣。在中國,古人使用季度更替、作物興衰、鳥獸遷徙作為年的刻度,南方的中國某地,一年內天空中的大雁群將南北飛過兩次;古人以月亮的圓缺標記為月的時間,并將月的時間置于作為年的時間之內,月亮在一個月之內圓缺一次;以日升日落作為日的時間,將作為日的時間置于年、月的時間之內,一日之內,太陽升起和落下各一次……中國人制作日晷、使用一炷香燃盡的時間,來為一日之內的時間標記刻度,以“時辰”作為下一個單位的時間……這是只要人想到就能理解的規(guī)則。在西方,自工業(yè)革命以來,機械和齒輪發(fā)明以來,萊布尼茨發(fā)明最古老的計算機以來,對微觀世界,包括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的發(fā)現(xiàn)以來,人類得以以一種“機械”的和數(shù)字的方式,更為精確和細微地劃分了我們每年、每月、每日、每時、每刻、每分、每秒所面對的時日。人類用這些時刻去丈量和計劃自己的行為,預估世界的發(fā)展。從這一角度而言,時間是對“存在”的證明和啟示。
文學藝術作品中對時間的體現(xiàn),普魯斯特小說中的時間,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種對存在——過去經(jīng)驗——的證明,同時包含一種“力量”的表現(xiàn)(關于這點,下文將繼續(xù)討論)。時間推動青年斯萬日復一日參與維爾迪蘭夫人家的沙龍,同時并不妨礙他成為貴族社交圈受歡迎的角色,成為追逐交際花奧黛特的男子——時間見證了斯萬和奧黛特的婚姻,見證他們共同作用生下共同的女兒希爾貝特——時間推動斯萬衰老,見證他的生病,預示他的死——時間推動奧黛特從寡婦斯萬夫人,通過第二次結婚,成為德·福什維爾夫人(維爾迪蘭夫人也有相似的被時間推動和見證的個人之路),進入貴族社會——時間見證了一切,包括在“我”敘述的最后一次沙龍中,馬塞爾見到了少年時曾經(jīng)癡迷的暗戀女孩希爾貝特,她已經(jīng)成為一位胖婦人,不再好看。那是小說中一種內在的情節(jié),即——在時間中,所有人都無可避免地成長、衰老,乃至最終死亡。隨著人的這一個生命過程——盡管有人夭折于童年,我們對此表示遺憾。這也是生命的應有之義——如同花開花落,作為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人們在時間之中,被時間的力和自我意志、趣味以及他者推動,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成為各個時期的自我,相似的人,生氣勃勃的沙龍,一個地方和一個民族的人……因為追尋“意義”,人類有了“經(jīng)驗”。
時間見證了人生,正如大風刮起的那個晚上,大地震來臨的那天。
時間以力的方式推動著人變化,或成年,或衰老,推動世界變遷。同時,時間的速度感讓人能夠在可觀測的第三方參照——如,以恒定速度運動的鐘表——計量下,完成不同密度的事件,感受到在相同計量單位下,各人內心感受到的主觀時間和鐘表的客觀時間各有不同:我們能感受到“轉瞬即逝”的快樂,也能感受到“漫長的”離別之時。在夢中,時間更以不同的速度感在運行。此時,時間既作為事件發(fā)生的容器,也作為人類感知到的對象和存在。時間具有了人類主觀速度感和時間本身的容積——作為一個特殊容器,我們將通過普魯斯特的小說體驗到。
在普魯斯特的小說中時常提到夢境,人物時常陷入夢境之中,或夢境與現(xiàn)實難以辨認的境地。在小說的開篇,當敘述者回憶到自己的童年時期,便將自己帶入到從前那個將睡將醒的那種被睡意籠罩的日子里。很快,在第四頁,“我”回憶了一次夢中的性體驗,爾后,“半夜夢回,在片刻的朦朧中我雖不能說已纖毫不爽地看到了昔日住過的房間,但至少當時認為眼前所見可能就是這一間或那一間” 。有人甚至大膽設想,普魯斯特的整部《追憶似水年華》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夢境。在那個大夢里,作者令“我”成為馬塞爾,在一段綿延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回憶起一生中聽說過的、見過的人與事,他所生活的時代和時代中的風景,他的所思所想、喜怒哀樂,他對人生與藝術的思考和感悟,他所追求的……一切,假以夢,假借一個“我”,以回憶的方式,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有人甚至大膽設想,普魯斯特的整部《追憶似水年華》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夢境。在那個大夢里,作者令“我”成為馬塞爾,在一段綿延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回憶起一生中聽說過的、見過的人與事
普魯斯特如此強調意識。他依賴意識召喚了回憶,并在回憶中憑借意識流動主導了回憶。如果將整部《追憶似水年華》看作一個巨大的夢,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世界是無數(shù)的人與事物、事件的發(fā)生,因此,同樣偉大的作家喬伊斯也能通過對一天中人與事的書寫,完成鴻篇巨制《尤利西斯》。亞里士多德和牛頓所認為的一定時間與空間對應,是靜止的,恒定的。愛因斯坦和霍金眼中的時間將是有規(guī)律變化的——在弗洛伊德那里,在他研究的夢和潛意識里,人在夢中的時間可能是變化多端而不可定義的:每個人、每一個夢,都將擁有不同的時間——那時我們可以將時間視為某種主觀規(guī)則,或者對事件的丈量。在一個人的夢境中,盡管這個現(xiàn)實的人身旁的一塊石英表在整個晚上將如前一天那樣按規(guī)律走動,時間不超過十二個小時,太陽不會在那個時間中升起,而在那個人的夢里,太陽將升起又落下一百次,時間漫長,可以跨過兩個季節(jié)。我們可以將時間視為主觀的、變化的。時間在不同的人那里、在同一個人的不同事件中,都將呈現(xiàn)不同的面貌——而那時,時間也是一種存在,正如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引述黑格爾《哲學全書》所言:時間是存在,這存在借其存在而不存在,借其不存在而存在。
時間具有速度,借助事件,它可以被丈量。
我們所說的事件,在普魯斯特的小說中表現(xiàn)為“我”敘述的人和事。事件本身可以借助對過去的追回得以再現(xiàn)。當回憶,或作為回憶的眼睛運動超過光速,即可將過去發(fā)生的事、出現(xiàn)的人追回。然而據(jù)說光速不可超越,只能接近。因此,依據(jù)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理論推斷,我們永遠無法抵達過去,而只能回憶過去、期待將來。
當我們觀看宇宙時,我們是在觀看它的過去——由于一切事件被人感覺,都需要看見那屬于事件的光(從物理學角度看,事物和事件都是發(fā)光的,而光不僅僅是物質,在文學和一切藝術品和精神空間中,它又是一種可被理解和想象的崇高的無形事物,類似于形容詞,這本身又是文學的特質。)穿過相對的空間來到觀看者眼中從而被觀看、被感知。光的速度是恒定且有限的,任何事物和事件與觀看者“我”之間總是存在著相對空間,那個事物的光必須經(jīng)由時間、穿過空間抵達到“我”。因此我們看到任何一個事物和一個事件的發(fā)生都需要經(jīng)過有限的時間——我們看到的任何事物和時間的發(fā)生,都是在看那個事物和事件的過去。從絕對意義上來說,人總是活在當下,而感受永遠處在對過去事物的觀看中——這難道不是說,我們所見的、所感知的世界,是一種絕對的回憶嗎?并且,這一結論的作出,對人生而言,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那么,值得欣慰的是,我們進而可以得出結論:原來過去的事物也是可以被感知的,是真實的——照耀我們的是太陽八分鐘之前發(fā)出的過去的光,它只是作為一個事件抵達到“我”身上,而不能更改那束光作為“過去事物”的本質。也就是說,過去并不是虛無不可捉摸的?!蹲窇浰扑耆A》正是以通篇回憶來表現(xiàn)人生的悲哀。
普魯斯特本人從身體上看,是柔弱的,病態(tài)的;他的精神也有病態(tài)之處,但他具有一位大作家的堅毅——他不是虛無主義者,相反,從他留下的書信、他人的回憶和對他的傳記作品中,以及從他本人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一個積極于自己所擁有的生命、所過的生活、所擅長的文學的追求——當他的小說出版,他周旋于幾個出版商和朋友,包括安德烈·紀德身旁——他將艱難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題詞獻給了出版人加斯東·伽利瑪,“謹致以深深的、衷心的感謝”。他積極活動,追求《在少女們身旁》能夠贏得認可。他多方爭取,追求并最終獲得了龔古爾獎——當然,時間證明了這個獎的實至名歸,并且因為這部作品,龔古爾獎本身獲得了榮譽;他比如今很多作家努力并且“現(xiàn)實”——他積極為自己的作品尋求評論,并愿意為此付出報酬。人們閱讀他的小說,讀到那些無休止的聚會、上流社會之間漫無邊際的閑聊,可能會產(chǎn)生幻滅感,類似虛無主義;如果不將小說讀完,不在最后時刻看到作者普魯斯特將能力施加于小說中的敘述者“我”身上,人們很難相信,原來“我”并沒有“為虛度年華而悔恨”(當然,也不是為了去評判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而是選擇在一個重要的時刻終止末世奢靡的現(xiàn)實生活,就像普魯斯特終止對初戀情人的幻想一樣,投入對“我”過去生活的追憶中。普魯斯特令“我”在小說中傳達了如下的文學觀念:
就通常意義而言,一位大作家并不需要杜撰,既然它已經(jīng)存在于我們每個人身上,他只要把它轉譯出來作家的職責和使命也就是筆譯者的職責和使命。
普魯斯特令敘述者回憶的,同時也是他本人寫下的,正是這樣一部書——一部回憶之書。這是一個發(fā)光的事件。普魯斯特創(chuàng)造了這一個事件,并讓我們看到。從這個“不需杜撰”和“只要把它轉譯出來”的觀念和落實來看,那個巨大的夢里的事是發(fā)生過的事,普魯斯特寫下的小說也根植于“過去的現(xiàn)實”——即回憶——至少是“被創(chuàng)造的回憶”。從這個角度看,普魯斯特也不失為一位寫現(xiàn)實的作家。然而誰又會相信呢?就小說這樣一種文學作品而言,千百年來,人們讀到的是那些敘事清晰、沖突劇烈的“故事性”的小說,而普魯斯特在他自己的小說中混淆了故事和情節(jié),正如“我”的回憶在空間中模糊了時間——普魯斯特是作為一個開創(chuàng)性的20世紀的現(xiàn)代作家出現(xiàn)的,他在風格上甩開那些法國的大作家如雨果、福樓拜,也遠離了幫助過他的同時代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朗士。當我們讀者若能以一個抽離出來的視角觀看這部作品,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從大體上而言,它是時間性的,作者讓它沿著“我”的回憶時間在走;而當我們潛入小說內部,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又是混亂了時間的,讓時間從貢布雷到斯萬之戀,是時間的倒退,從斯萬家那邊到蓋爾芒特家那邊,時間又在回憶中前進——到了最后,在“重現(xiàn)的時光”的開始,我們發(fā)現(xiàn),當“我”和希爾貝特再次相遇時,時間縱然跨越了,又仿佛消失了——我們找不到具體的時間:阿爾貝蒂娜已經(jīng)死去,希爾貝特嫁給了圣盧,而在阿爾貝蒂娜去世的消息傳來時,“我”曾委托圣盧去尋找過她,那時圣盧還未婚。正如“我”所敘述,“因此,在相隔這么多年之后,我必須對我腦海中清晰可見的一個形象進行修改”。普魯斯特依賴時間又推開時間,將往事一個一個拉入對應的彎曲的時間和空間里。普魯斯特不制造時間的黑洞,他沒有讓小說中的時間吞噬掉往事——他只是制造了時間的濾鏡、時間的棱鏡;他讓過去的人和過去的時間在被書寫與回憶中成為不同時空中的舞蹈。
普魯斯特不制造時間的黑洞,他沒有讓小說中的時間吞噬掉往事——他只是制造了時間的濾鏡、時間的棱鏡
“一切都在時間之中”。這是普魯斯特為《追憶似水年華》作的終結。他再沒有時間為自己的作品繼續(xù)續(xù)寫、改寫和擴充。
跟隨《追憶似水年華》,我們討論時間是否確定、一定存在,以及失去時間的世界和失去時間的人。沒有時間的世界存在嗎?當我們拋離作為力的時間、作為刻度和見證的時間、作為預示的時間,人類是否可以存在——人類有賴于時間存在嗎?失去了時間的作用,正如一株柳樹,一匹出生的馬,它們都將又成長和死亡。失去時間,萬物還在成長,事情還將發(fā)生,只是失去了對刻度的感知——人們依然可以對生命的成長進行證明,通過文字、聲音、影像等表達介質。人類失去的只是對印象和經(jīng)驗的感知尺度,即,我們無法說出一個蘋果從蘋果樹上落到地上所需要的那個“時間”,也無法標記出一個具體的人死亡時的刻度。
作為預示,有經(jīng)驗的果樹種植人將通過對過去蘋果樹的種植,來計劃下一批蘋果樹的種植,并預示它們將在某一次稻谷成熟前后結果。
當時間失去,人類將依賴其他參照系統(tǒng)繼續(xù)按規(guī)律生活。進一步審視,即為“回到動物經(jīng)驗的生活”。時間是人類的經(jīng)驗和人類的產(chǎn)物。當人類失去或拋卻這個經(jīng)驗,還可以依照動物規(guī)律生活。這是題外之話。鳥獸不依賴時間而活,而普魯斯特曾經(jīng)在生活中所見的人物,他常去宴請賓客的麗茲飯店,經(jīng)常路過的香榭麗舍大街,《追憶似水年華》中出現(xiàn)過的形形色色的人,都在時間中,成為一排排如今我們得以回望過去的雕像。當我們打開書籍,打開燈盞,那些過去的雕像也因被亮光照到,而有了自己的顏色。
? 本文依據(jù)2012年譯林出版社的版本,譯者包括李恒基、周克希、徐和瑾等眾位。
? 《存在與時間》(中文修訂第二版)第581頁,商務印書館2018年出版,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
? 《重現(xiàn)的時光》第1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