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小學》這一活動是以幼小銜接為主,情感為主線的一系列生動的活動。我們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主題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再到對幼兒園的依依不舍、對老師小朋友的分別,都體現(xiàn)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fā)展。
“走近小學”我們組織孩子參觀了丹鳳縣第一小學,觀摩了小學的環(huán)境、操場、美工室等場景,并通過小學教師的見面、解疑,消除了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適應(yīng)小學生活的無安全感,通過對小學生活、學習、交往的了解,逐漸萌發(fā)了孩子們“我想上小學的興奮的心情。”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還讓孩子們走進教室和小學生們一起交流一起學習,感受小學課堂的不同等等為孩子做了入學前的心理適應(yīng)工作。
“了解小學”我們以調(diào)查記錄為載體讓孩子自己提出有關(guān)小學的問題自己設(shè)計“了解小學的方案記錄表”并大膽實踐,通過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來解答心中的各種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種途徑尋求知識、豐富經(jīng)驗的過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發(fā)展,他們積極參與,滿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對小學生的生活、學習有了更多的了解。
“離園時刻”隨著上小學的興奮漸淡,離園的憂傷逐漸提升,對幼兒園的不舍:滑梯、操場、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戀;對老師的笑容、聲音、親切,都是那么的難以忘懷;對小朋友的嬉戲、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難舍難分,通過一次次小學和幼兒園生活的對比,他們想要把幼兒園深深的刻在腦海,作為幼時最美好的回憶。這時的我們,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盡力的想要為孩子們做點什么。帶著對孩子們的不舍,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活動:畢業(yè)創(chuàng)意照、尋寶樂翻天、我和星星有個約會都以情感、友誼、親情為主線的,家長們更是積極參與,給孩子們準備了離園小禮物、拍照、攝像,通過多樣的方式為孩子留住這一切的美好。
通過這次主題活動的開展,給了我們不少啟示。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是活動的生長點。作為教師,我們要滿足孩子的興趣與需求,并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質(zhì)條件和實現(xiàn)想法的精神空間。主題是孩子積累經(jīng)驗,學習知識的過程,教師是活動的主導,對于孩子表現(xiàn)出的愿望想法給予積極回應(yīng),并將活動的目標與孩子的需求相結(jié)合,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豐富孩子的經(jīng)驗,使活動深入開展。相信孩子,將孩子作為主體,老師要真正成為孩子活動的觀察者、傾聽者、提問者、合作者,并為孩子的發(fā)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作者簡介:
張瑛,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第一幼兒園教師。2002年畢業(yè)于商州師范學校,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十多年,商洛市教學能手?!陡淖冇變航逃W化傾向的策略》《農(nóng)村幼兒園實施精準扶貧的思考》《春游季—尋找春天》《垃圾分類我先行》《落葉》等在十六屆“當代杯全國幼兒教師職業(yè)技能大賽中分別獲一、二、三等獎,參與省級課題《關(guān)于幼兒園集體生活中的幼兒隱私保護的研究》《幼小銜接中幼兒行為習慣的實踐研究》,輔導幼兒繪畫作品多次分別獲得國、省、市、縣一二三等獎。